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吴选忠主讲 2005.9 2006.1,第一章 建筑消防概论,第一节 建筑消防系统1.1 概述,建筑火灾的危害性 火的出现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力文明灾害 火灾的危害 用火范围不断扩大火灾发生频率随之增高灾害程度不断加重 火灾的预防与消灭 消防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管理 消防效果在于人,在于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人们对消防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 、消防机理 骨牌原理:从每一个环节入手,1.2 消防法规,、消防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 (3) 其他消防行政规定 消防技术法规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5)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1.3 建筑消防系统的发展,早期(雏形):人工发现火灾组织人工灭火 中期(较为发达):仪器监视火情由仪器发出火警信号用灭火器械灭火。 现代(自动化):自动监测现场自动确认火灾并自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自动启动灭火设备自动排烟,自动封闭火灾区,指挥灭火等。,第二节 火灾形成过程2.1 火灾的形成原因,(一)火灾发生的三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或氧化剂 3. 可供燃烧的热源(引火源) (二)火灾的起因 人为的造成火灾 吸烟引起的火灾 用火不当(包括蓄意纵火) 电器事故造成火灾 电器线
3、路及设备产生发热、发火等故障 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可燃气体发生爆炸造成火灾 甲烷、乙烷、丙烷、乙烯、硫化氢、煤气、汽油、苯及甲苯等可燃气体发生预混燃烧。 可燃固体燃烧火灾 可燃固体在高温或明火作用下发生明火燃烧(表面燃烧) 可燃固体低温自燃(蒸发燃烧)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因存放保管不当,产生分解,氧化而导致自然或爆炸,行成火灾(分解燃烧) 可燃液体燃烧造成火灾 闪燃爆炸(突沸),2.2 火灾形成过程,(一)按燃烧过程分 前期阶段(超早期) 性质:阴燃 机理:可燃物受各种起火因素作用而受热,产生热分解形成无焰燃烧。 特点:火灾尚未形成,无明火,但有一定的烟及焦糊味,基本上末造成物质损失。 早期阶段
4、性质:熏燃 机理:可燃物由于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并蓄积热量,可燃物延燃面扩大,从无焰向有焰燃烧发展。 特点:火灾刚开始形成,焦糊味增浓,烟量增大开始出现明火,造成了较小的物质损失。 中期阶段 性质:旺燃蔓延 机理:大量可燃物被燃烧,火势迅猛发展到全面燃烧 特点:火灾已经形成并迅速扩大,旺火迅速增长,伴随高温,浓烟出现,造成了较大的物质损失。 晚期阶段 1 性质:属熄灭阶段 2 机理:可燃物已经燃烧殆尽,热量大量外泻 3 特点:火灾已经扩散并进入熄灭,火灾温度开始下降,造成了一定损失。,按燃烧过程分火灾发展曲线图,2.2 火灾形成过程,(二)按火灾温度曲线分(详见P4-图1-1) 火灾初始阶段(曲
5、线AB段) 性质:相当于附图1中前期及早期阶段。 特点:房间内的温度不平衡,除局部燃烧点之外,其他各点温度均较低,燃烧面小,人员可从容疏散。 火灾发展阶段(曲线BC段) (1)性质:相当于附图1中中期阶段 (2)特点: 可燃物延燃速度大增,温度迅速上升,直到最高温度点C 火灾熄灭阶段(C点之后) 性质:相当于附图1中的晚期阶段。 特点:室内可燃物殆尽、破坏,热量大量外泻,火灾温度开始下降。,2.3 建筑的防火方式,一被动式防火:(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予以考虑) 1. 概念:指利用建筑的防火设施进行防火。 2. 作用:尽量减少起火因数,防止烟、热气流及火的蔓延,确保人身安全。 3. 主要内容: 防火
6、结构 防火分区 非燃性及阻燃性材质 疏散途径和避难区等 二主动式防火: 1. 概念:指利用自动防火工程中的报警、防灾和灭火系统进行防火。 2. 作用: 3. 主要内容: 火灾报警 防排烟 引导疏散 初期灭火等,2.4 火灾发展规律与自动防火的结合,(一)第一道自动监视线 在火灾初始阶段(含前期及早期)具有烟多、味浓、温度低、火焰小的特点,这些参数为早期预报火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初始阶段中的烟、味参数可作为烟味类探测器的报警依据。目前主要是用感烟探测器。 作为火灾预警和火灾核实的信号。 (二)第二道自动监视线 早期燃烧阶段除了烟、味加浓外,温度上升加快,可以启动差温探测器。 早期或中期中当
7、达到一定温度值(如70-90)时,可以启动定温探测器。 作为控火及初期灭火的动作信号。,第三节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消防要求3.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起火因数多 材料、能源多样性 、火灾蔓延途径多 (1) 坚井多烟囱效应 (2) 风力大助燃 (3) 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的延燃 疏散困难 垂直疏散距离远、时间长 50层大楼,一般情况下疏散约需2小时11分钟,比烟气流动速度慢100多倍。同时人员易被烟熏死或迷失方向(烟毒是火灾中造成人员死亡(40%)的主要原因)。 人员集中,疏散设施少。 起火时,普通电梯不能做安全疏散用。 a、电梯井易扩大火势 b、电梯井内浓烟冲塞 ,不能保证安全。 c、防止电气线
8、路扩大火势,非消防用电应切断。 楼梯是高层建筑中唯一的疏散设施。 若烟气闯入其间,后果不堪设想。 、扑救困难 登高困难,不易接近着火点 用水量大,供水困难。国产消防车供水高度不大于24m。 需要特种登高,排烟消防车辆和抢险、救生设备。国产云梯一般不超过23m,进口最高云梯车为56m,曲臂车为45.7m。,3.2 高层建筑对消防系统的要求,、结构上要求安全可靠,功能齐全,灭火能力强,抗干扰性能好,且有主动、自动转换功能。 、控制与使用上要求灵敏度高,动作迅速准确。 、产品的质量高、寿命长、安全可靠、且便于维修与更换。,第四节 建筑消防用水及其他灭火介质4.1 水的灭火原理及应用,一、水的灭火原理
9、 一水的冷却作用 、物理作用: 加热汽化、吸取大量的热 、化学作用: 二水对氧(助燃剂)的稀释作用 三水的冲击作用 二、水灭火介质的应用 、消火栓灭火系统 、喷洒水灭火系统 、小幕水帘等系统,4.2 其他灭火介质,一泡沫灭火剂 、组成:发泡剂、泡沫稳定剂、降粘剂、抗动剂、助熔剂、防腐剂及水。 、用途:主要用于扑灭水溶性可燃液体及一般固体火灾。 、灭火原理:形成无数小气泡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阻燃热辐射、冷却、阻隔空气灭火。 二干粉灭火剂 、用途:用以扑灭各种非水溶性和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以及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的火灾。 、灭火原理:干粉喷出呈粉雾状与火接触发生一系列化学作用灭火。 三二氧化碳灭火剂 、组成:液态CO2 、用途:广泛应用于补救各种易燃液体火灾、电气火灾以及高层建筑中的重要设备、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图书馆、珍藏库等发生的火灾。 、灭火原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对火灾起窒息、冷却和降温作用灭火。 四卤代烷灭火剂 、组成: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国人劳务合同
- 2024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 体育与健身教学进度表
- 小学体育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 小产权房购房协议书范本
-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 保税仓合同样本
- ktv设备合同标准文本
- 供油协议-合同样本
- 会员设备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2023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附录1 无菌药品
- 2023年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天星乡养羊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 GB/T 39489-2020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规范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厂内机动车辆课件
- 四川方言词典(教你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新媒体运营》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学校食堂餐厨具操作规程
- DB32T 3916-202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