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章,石门中学(狮山校区)高二化学备课组,四、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1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可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能量,表现为光的形式,用光谱仪摄取,得到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1、判断下列表达是正确还是错误 1)1s22p1属于基态; 2)1s22s2 2p63s2 3p63d54s1属于激发态; 3)1s22s2 2p63d1属于激发态; 4)1s22s2 2p63p1属于基态;,答案:
2、(1) x(2) x(3)(4) x,课堂练习,五、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思考: 宏观物体与微观物体(电子)的运动有什么区别?,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行的速度; 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微观物体的运动特征:,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9.1110-31千克; 核外电子的运动范围很小(相对于宏观物体而言); 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大;,测不准,1、电子云,图中 表示原子核,一个小黑点代表电子在这里出现过一次,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的大小。,1s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分布图,量子力学中将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as电子的原子轨道(
3、电子云)形状 是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球体,只有一个伸展方向,2、原子轨道,2p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形状是纺锤形(或称为哑铃形),其伸展方向是互向垂直的三个方向(Px、Py、Pz)。,P电子原子轨道半径同样随着n增大而增大,科学探究,观察图1-14,这些图称为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1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几个电子?,2当电子排在同一个能级内时,有什么规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则:,1.能量最低原理,2.泡利不相容原理,3.洪特规则,4.补充规则,相对稳定的状态,全充满(p6,d10,f14),全空时(p0,d0,f0),半充满(p3,d5,f7),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图:,1s22s22p63s23p63d54s1,不是3d44s2,例:,注意,小结:,1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比较,(1)nsnpndnf,(2)1s2s3s4s,(3)同一能层同一能级的各原子轨道能量相等: 2Px2Py2Pz,1s,2s,2p,4s,4p,4d,4f,3s,3p,3d,1,4,9,16,n2,2,8,18,32,2n2,已知核外电子数目先按照能量最低原理从1s排起,其间应考虑是否需应用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特别是要求画外围轨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带薪实习合同标准文本
- 公用建筑修缮合同样本
- 公司借调合同样本
- 酒吧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试题及答案
- 公司无资质施工合同样本
- 人工鱼塘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公路行业施工合同样本
- 入股股权类合同样本
- 调酒师职业生涯成功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
- 全国公安移动警务视频应用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正式-来源广东
- 【生物】人的生殖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健康日用品设计与研发趋势
- 【化学】常见的盐(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
- 《罗秀米粉加工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英语试卷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 充电桩安全巡查记录表
- 《公路工程现浇泡沫聚合土应用技术规程》
- 2025届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最后冲刺)数学试卷含解析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新生儿科运用PDCA循环缩短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成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