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学稿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学稿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学稿 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简单的实验学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内容随堂笔记)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实验(一),将表格填写完整实验操作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将纸揉成一团一张完整的纸将一张纸撕碎一张完整的纸点燃一张完整的纸一张完整的纸2)从以上实验中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物理变化是:_ 。 物理变化的特征是:_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是:_ ,又叫做:_。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_、_、_、_、_、_等现象发生。3)【阅读】课本P7P9有关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2、。(1)化学性质是物质_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等均为化学性质,铁能生锈就是铁的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是物质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_、_、_、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4)小组长检查、纠正小组内自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用时1分钟)。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叙述中有“能、会、易、是、具有”等一般叙述的是物质的性质;叙述中有“了、在”的一般为物质的变化。小组内评定等级: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实验和讨论进一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3、化的区别和联系研讨内容随堂笔记1)认真观察演示实验1-1,1-2,1-3,1-4,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讨论完成后面的思考题。【观察、比较】完成下表。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1-1液态的水1-2蓝色块状的胆矾1-3蓝色的硫酸铜溶液1-4颗粒状大理石【思考1】 实验1-1、1-2的共同特征是:_。 实验1-3、1-4的共同特征是:_。【思考2】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思考3】为什么一个苹果被分成许多小块,甚至榨成果汁仍然能吃,而腐烂后却不能再吃?【思考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空气是没有颜色、

4、没有气味的气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玉米作为原料能酿酒。铜的熔点是108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思考5】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纸张燃烧。 瓷碗会破碎。 铁能生锈。2)大组长抽签确定展示方案并组织展示;其他组给出质疑和评价(用时15分钟)。展示方案一:【思考1】&【思考2】&【思考3】建议:1、白板展示答案;2、组内代表说明理由并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展示方案二:【思考4】&【思考5】建议:1、白板展示答案;2、组内代表说明理由。注意: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

5、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模块三:老师精讲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精讲理解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的区别。精讲内容随堂笔记1、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2、如何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教学反思】(回想本节课所学内容,你学到哪些? 还有哪些疑问?) 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两段五环短课日日清(九年级化学)课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班级 姓名1、下列各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 B.研碎胆矾 C.湿衣服晾干 D.铜表面产生铜绿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汽油燃烧 C铜作电线 D 酒精挥发3、诗词是民族灿烂文

6、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白玉为床,金作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B. C. D.4、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5、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不需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 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 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一定会发光、发热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7、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上述信息,请你用序号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