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ppt_第1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ppt_第2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ppt_第3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ppt_第4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内容结构,第1章绪论,第1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早期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思想1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2马尔萨斯:绝对稀缺性理论3李嘉图:资源的相对稀缺性4穆勒:静态经济,第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诞生(1)时代背景:环境危机引起的资源稀缺性的出现和稀缺性程度的迅速增加(2)理论来源:1帕累托最优2外部性理论(3)实践背景:一方面,工业正在制造大量剩余的私人物品,另一方面,公共物品变得稀缺。牺牲自然资源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第二部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第三部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其实质是用经

2、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重视经济学与资源和环境科学的融合(2)重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双重属性(1)人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2)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3)重视基于中国国情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第2章: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 第一节: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传统经济系统(图1),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制造商,家庭,传统经济系统模型将整个经济系统抽象为两个基本部门:家庭和制造商,以及两个基本市场:商品和要素。 家庭部门是商品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作为消费者,它追求效用最大化

3、;作为要素提供者,我们追求收入的最大化。生产部门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使用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传统经济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稀缺性;二是以经济为导向的自身利益和整体协调;生产、废物接收、消费、原材料、环境公共消费品、阳光、土地、资源和环境经济系统;第二,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公共消费品。人们生产和消费的废物也排入自然环境。长期以来,自然环境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可以免费使用,而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长期影响在经济活动中却没有得到考虑。然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对环境的无偿利用必然导致资源的减少,进而制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第二节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人口因素在环

4、境和经济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环境经济的发展是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同时,没有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口,环境经济系统就不能发展。环境要素(1)物理系统(2)生物系统(3)社会经济系统(3)技术和信息要素通过人性化和物化在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结合中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信息的充分流动可以使系统中的子系统相互关联,实现协同运动。第二,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的结构各种资源、环境和经济要素根据特定的环境和经济关系形成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的方式。其结构基础是生态环境,主体是经济系统。虽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有各自的运动过程,但它们通过社会再生产耦合成一个共同的运动过程。该耦合机制包

5、括:1.人类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的动力。2.生产活动是基础。3.科学技术是手段。第三节: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的功能。1.物质循环(1)从自然物流到经济物流的转变(1)采掘业和渔业的转变:直接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的转变方法(2)农业(基础工业)的转变(3)工业和采掘业的转变(2)经济物流回归自然物流,1。农业经济物流回归自然物流(1)物理和化学环境的改善转化为自然物质动力(2)经济和技术力量通过自然规律发挥作用(3)经济和技术投入参与自然物质循环(2)工业物流回归自然物流(3)生产和生活消费物流回归自然物流(2)能量流动(2)客观世界有两种能量流动:第一,自然能量流动,包括太阳能流动和生物能量流动

6、。二是经济能流,即自然能流按照人类经济活动的意图,通过开采、运输、加工、储存、消费和废弃的顺序过程,被开发并投入经济系统,进行转移和转化。将自然能量流转化为经济能量流的方法:1 .直接获得真正的自然能量;2.通过种植生产将太阳能转化为经济能源;3.现代能源生产挖掘地下化石能源。能量流的特点是:1 .单向流动;2.能量的传递和转移是逐渐消耗的;3.增值价值流的形成和增值必须经过三个阶段:1 .准备阶段:物化劳动和信息准备。物化阶段4。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环境经济系统中非常重要:1 .信息传递是环境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2.人类经济活动实际上是信息活动;5.物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物

7、流、能量流、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经济系统的四大功能,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的发展。物流和能量流是物质基础,而价值流反映了物质和能量流的有效性,并使系统发生变化和发展。人们通过信息流控制和调整速度、流量和模式。第三章是资源产权理论,第一节是一般产权理论。首先,产权的起源。道格拉斯诺斯的人口增长理论。(2)哈罗德德姆塞茨的资源稀缺性理论。(3)伊夫西蒙和亨利杜蒙塞尔的交易成本理论。(2)产权理论的界定。(1)产权是广义所有权。其主体可以是国家、集体、自然人和法人,客体是财产。(2)以法律的形式表达(3)权利的集合是分等级的(4)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8、(5)帮助人们合理交易(6)财产权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二节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第一,资源产权理论,资源产权是一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等。(一)资源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中国的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二)资源使用权是指权利人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批准后,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对于集体所有的资源,成员通过承包获得使用权。国有资源首先由集体组织获得,然后由成员承包。(3)资源受益权是指所有权主体所拥有的客体受益权。资源产权的性质(1)资源产权的价值(2)资源产权的可分离性(3)资源产权的历史连续性(4)资源产权的国际分布(5)资源产权的经济

9、性,1。建立资源产权制度的原则1。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必须考虑国家的宏观形势。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需要明确界定。产权制度的选择必须根据资源本身的特点。应该避免纯粹的公有和私有产权。产权制度需要不断完善。中国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国采用国家所有权的基本模式。矿藏和水资源都是国有资源,而森林和草原等其他资源除了国家所有外,都是集体所有。对于国有资源性资产,国家作为出资人,根据经营单位明确的产权关系,取得了经营权和收益权,应当按照市场运行规则经营其资产。3.中国资源资产管理模式1。森林资源的资产管理经过经济核算和评估,森林将被证券化,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其他行业。水资源资产管理将水作为必

10、需和非必需的水,非必需的水将完全推向市场,相关的交易行为将由市场决定。矿产资源资产管理(1)明晰和强化产权,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2)建立矿产产权交易市场,由市场合理配置,第四节资源产权初始配置,一是资源使用权分类和按使用期设定资源使用权分类的目的:一是有利于资源使用权的初始配置,科学合理地确定资源使用权的量化指标;二是有利于资源调度和检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设定资源使用期的目的是:第一,反映国家所有权;第二,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第三,有利于资源产权交易。二、资源使用权初始配置的基本思路资源使用权初始配置的第一层次是中央和地方行政区域的资源分配。在这个层次上,应考虑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未来社会经济

11、对资源的要求;第二个层次,地方各级行政区通过资源使用许可制度向各种机构分配资源。在这一层次上,应着眼于资源的功能、利用特征和经济属性,根据资源的使用功能实行差异化管理。第三,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的原则:1 .优先用于生活。粮食安全优先。可持续发展。效率优先。补偿6。政治影响力的分配。四.国外资源产权的初始分配。相对完善的法律基础。经验渐近模型:针对每个具体问题制定法律、法规、协议和协议,并不断完善它们。利益集团的广泛参与。第五节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的市场配置1。资源产权再分配的市场基本结构是资源产权的市场交易。所谓资源市场,是指国家统一宏观调控后的资源产权市场化。资源的自留、自用、转让、资源使用决

12、策、资源产权的交易和管理、资源需求者、资源使用权的转让。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资源与环境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和“抽象的人类”。在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广泛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所产生的废物都影响着生态环境,甚至超过了环境所能容纳的限度。为了防止耗尽价值的效用理论认为,所有的生产都是创造效用,但人们不必通过生产获得效用,效用也可以通过自然获得。资源和环境是宝贵的。然而,效用价值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价值的多少难以确定,效用本身是由人们的主观心理决定的。第二,效用不能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或代际利用问题,它对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衡量是基于当代人。(3)基于存在价值理论的资源与环境价值存在

13、价值理论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主要包括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要的价值部分以及商品本身的价值。他认为,非使用价值独立于人们当前对商品的使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存在价值是为了衡量价值而划分的,没有客观的价值标准。(4)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评估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资源只有满足以下10个条件才能得到有效分配:(1)存在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市场;(2)市场完全竞争;(3)不存在外部性;(4)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是私人商品;(5)产权清晰;(6)交易者信息完整;(7)所有制造商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所有个人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8)长期平均成本不降低(9)交易成本为零(10)所有相关函数满足凸条件。由于资源和环境的

14、外部性,资源和环境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进行有效配置。第二,资源与环境的价值分类。第二,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和概念。然而,有许多资源和环境没有市场价格。为了正确、全面地评价经济活动对社会和人类的正负效应,有必要对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进行验证。由于资源和环境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进行交易,它们往往被忽视,导致外部性。虽然外部性是正的和负的,但它们都是低效的资源配置,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将外部问题内部化。作为非市场产品,资源和环境具有外部性,正负效应都不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外部问题必须通过经济手段内部化和消除。但是如果污染物的排放不会造成负外部性呢?对环境没有危害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受到经济手段的限

15、制吗?用户成本:当某一稀缺资源以某种方式使用时,通过使用同一稀缺资源可能获得的其他收益。污染者需要像资源所有者一样向使用者支付成本,并对环境资源进行评估,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是价值观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技术有利于拓展现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三,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第四,环境资源评价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形势的要求。第二,资源环境评价的概念。在选择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减少对某些物品的需求,增加对替代品的购买。这种权衡本身反映了人们对这些项目的评价。基于替代性的价值评估可以用支付意愿和接受补偿的意愿来表示。第三节资源环

16、境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1 .资源环境价值、总资源环境价值、非实用价值、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2.价值评估方法可以根据价值评估过程的两个特点进行分类。首先,数据是来自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行为的观察,还是来自人们对假设问题的回答;第二,这种方法是直接获取货币化价值,还是通过基于个体行为和选择模型的间接技术来推断货币化价值。直接观察方法直接观察方法包括使用竞争性市场价格和使用专门建立的模拟市场结果来学习个人价值,基于人们的现实选择,人们将目标定为效用最大化。2.直接假设法直接假设法是问受访者他们会给环境变化或保护资源现状带来什么样的价值。然而,应注意被调查者给出有偏见的回答的可能性。这四种偏差是:(1)战略偏差(2)信息偏差(3)起点偏差(4)假设偏差,以及(3)间接观察方法,包括差旅费用法(详见第4节)、不同的产权价值、不同的工资价值以及避免或保护费用。4.间接假设法间接假设法使用事故分类的技巧。市场价值法(直接观察法)环境质量变化对相应市场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