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ppt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8/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1.gif)
![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ppt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8/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2.gif)
![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ppt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8/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3.gif)
![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ppt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8/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4.gif)
![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ppt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8/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efabe181-a5ad-4629-be0b-b91f1fcd77e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中国造船史,上海海事大学 张 宝 吉 E-mail:,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主要内容,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造船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中国造船史上的第一次造船高峰秦、汉,中国造船史上的第二次造船高峰宋、元,隋、唐时代造船技术的发展,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主要内容(续),中国造船史上的第三次造船高峰明,新中国跻身世界造船强国之路,海禁政策与传统造船业的变化,清末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造船业,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春秋时代,造船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战国时代,冶铁技术有所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密,木
2、工技术进一步发展(鲁班),铁制工具的进步和发展,各国之间的争霸和战争,时代背景,铁制工具在造船上的应用,使得造船工艺取得了巨大进步,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舟船发展情况概述,大国某发展,小国图生存,兼并战争不断,齐国、楚国、吴国、越国水军率先发展,吴、越两国更是不可一日废舟楫之事,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乘舲船余上沅兮” 有棚有窗的小船(屈原楚辞九章),楚国船舶种类的文献记载,艅艎大型战舰,又叫王舟,专供国君乘坐,轻舟速度快的小船,舸南楚长沙地区大船(淮南子.说苑),扁舟速度快的小船,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
3、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7,战国时代,舟船的动力装置的桨和舵也出现了新的改进型,如:棹、桡、榜、枻等。,棹:楚辞湘君“桂棹兮兰枻(yi)” 王逸注曰:“棹,楫也”。,桡(rao):楚辞湘君“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王逸注:“桡,船小楫也。颜师古注:“与楫同为棹之短者也,今吴越人呼为桡”。,榜: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王逸注:“吴称榜,船棹也。” 朱熹注:“榜,掉也,盖效吴人所为之棹。”,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楚辞关于船舶属具的记载,以上动力装置可以看成是木桨的各种该进型。,2020年8月8日3时55分,8,枻(yi):楚辞渔父“渔父莞尔一笑,鼓枻而去
4、。” 集韵中注曰:“枻,一曰舵也舵,正船木”。释名释船:“在旁拨水曰棹。枻,濯(zhuo)也,濯于水中也,且言使舟擢(进也。”,泭:楚辞惜往日中写道:“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揖而自备。” 注:“编竹木曰泭。楚人曰泭,秦人曰拨。,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9,“太公至齐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 史记 齐太公世家 注: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他以齐国位于山东,靠近大海的地理优势,大兴渔盐之利,使它有了很大的经济优势,终于先后灭掉30 多个诸侯国。,齐国的造船业,“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邱” 史记 齐太公世家,
5、“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 说苑 注:当时航海规模之大,即使是在近海,六个月的航程也是相当可观的,不仅足以绕山东半岛过渤海湾,而目可能抵达朝鲜半岛。国君远征,必定有大批随行人员和护卫的将士,所以,齐景公统帅的必是规模相当大的船队。,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0,“同舟涉海,中流遇风救患若一,所忧同也” 艺文类聚引邓析书 注:此处所说的指海上的乘客和船员遇到了风浪,他们同舟共济,形同一人,可见,民间海上交通及其艰难险阻也录于文献。,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 公冶长第五 注:孔子欲乘筏从海道前往
6、其他国家而易居他处,可见,当时沿海交通之便利己溢于言表。,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1,吴人以“舟楫为舆马”,以“巨海为夷庾”。 注:吴国“不能一日而废舟楫之用”,吴国的造船业,本国的防御需要。,吴国的造船业发达的原因,地理位置决定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吴城邗,沟通江、淮”左传纪事本末 注:吴王夫差谋北进与齐争霸,遂于公元前486 年凿邗沟,南引长江水至今淮安,北入淮河以通漕运,并沟通长江与太湖的胥溪。传说吴邗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京杭大运河的雏形。,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门泊东吴万里船,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2,越国的造船业,百越人各族间的联系,多依靠海上交通,有:“水
7、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揖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春秋时期,越人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越人自古擅航海,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可能由于常在水中,长发不便;文身,象征龙之子,求其在海中的安全。,有“死士八千,戈船三百艘,使楼船士卒二千八百人,伐竹柜为桴”。今本竹书纪年 注:越灭吴后,公元前468 年,越王由会稽迁往琅琊时,随行就有舟船三百艘。,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3,“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鸥夷子皮” 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注:公元前473年,越灭
8、吴,越国大夫范蠡为避祸,乃经海路赴齐国的定陶经商而致富。,“迁都于吴” 今本竹书纪年 注:公元前379 年(越王翳三十三年),位于山东沿海的齐国国势强盛,而越国国势日衰,在山东已无发展之地,只得再次从海上迁回吴。,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淮南子.齐俗 注:证明舟船是越人的主要交通工具。,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4,越灭吴后,掌握了全国沿海5个港口中的3个,即句章(今宁波)、会稽、琅琊(另2个海港为今秦皇岛和烟台)占有极大的优势。,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1)青铜器上的舟船纹饰颇多,注:青铜钺,青铜鼓,青铜提筒,青铜乐器,越国舟船发展情况,2)船只数量多
9、,规模大,图.青铜钺,“魏襄王七年,越王使公孙隅来献乘舟,始罔,舟三百,箭五百万。”竹书纪年 注:战国时,即公元前312年,越王派公孙隅向魏进献大量舟船的记载。有关专家认为,当时所献之舟系属贡物,又要经过漫长海程,才能到达周、魏的政治中心,因此,当是构造较为完备的大海舟。可见,战国后期,越国的造船在技术、数量上,都保持着领先水平。,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5,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图. 南越王墓铜提筒上的船纹,“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周七里,以望海戈船三百艘。” 越绝书,3)有了规模较大的相对固定的专门造船工场,在重要的江河湖泊之畔或海滨形成了若干造船业的中心,会稽地
10、区就是越族大规模造船的重要基地之一。,“舟室者,勾践船宫也,去县五十里 ”越绝书 注:这个距离国都五十里、坐落在钱塘江南岸的“舟室”,“船宫”,就是越国的造船工场。内有造船的经验颇丰富的工匠“木客”“作士”、“楼船卒”。,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6,“治须庐者”越绝书 注;越人称船为须庐,治须庐者,即,管理造船的官。,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溪城者,阖闾所置船宫也。”越绝书 注:“船宫”即大船(水上战场),当时越吴两国都具有可以生产大型船宫(水上宫城)的造船技术水平。,注:“木客”能在大船上建造“楼船”,说明楼船是仿照陆军中的楼车制成的,当时的楼船一般分为上下两层 :下层有水手操
11、舟划桨,保证船能迅速航行,上层为作战和指挥的场所,设有金鼓、旗帜、各种刺杀射击的武器,楼船上士兵人数较多,楼船是春秋战国时期集中体现造船技术水平的舟船形态之一。,“石塘者,越所军船也,塘广六十五步,长三百五十三步” 越绝书 注:这可能是一处人工建筑船坞或造船工场,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7,注:越国能建造;民用的扁舟、轻舟;军用的“艅艎”(舟师)大翼”、“中翼”、“小翼”、“戈船”、“突冒”、“楼船”、“桥船”,4)舟船的型式和种类大为增多,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8,航海业的发展也加强了我国和朝鲜、日本等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战国时,燕
12、、齐两地人民曾成批地迁徙到朝鲜;,还有不少中国人为躲避战祸经过朝鲜半岛再渡海到日本;,他们带去了青铜器和铁器的生产工具和水稻种植技术。,春秋时中国与海外的交流往来,注:金属工具和农耕文化是弥生文化的两大特征,从此,日本从原来的绳纹文化过渡到弥生文化(公元前200 多年到公元30O 多年),而弥生文化就是来自中国的文化。特别是来自中国北方沿海的文化。,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19,春秋时期天文学发展,航海实践使春秋战国时人们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人们把大海分为东海、北海等几个海域,已深知海洋气象,特别是风向对航海安全的重要性。商代已知东、南、西、北四方风,春秋战国时
13、又知有八风与十二风。,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天文学也有很多成就,“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裨湛,宋有了韦,齐(一说是楚或鲁)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论图经。”晋书天文志上,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0,注:甘德的著作名为天文星占,石申夫的著作名为天文,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并,并定名为甘石星经。甘德和石申夫当时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初步掌握了这些行星的运行规律,记录了800 个恒星的名字,其中测定了121颗恒星的方位。后人把甘德和石申夫测定恒星的记录称之为甘石星表(又称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
14、谷在公元前二世纪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还早约200 年。,天文学的发展为航海的定向定位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1,早期军用船只和民用船只混用,没有水军专用船,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征调民用船 注:舟船最开始用在军事运输上,只用来渡河,运送士兵与物资,不用来作战。最早关于军队用船渡河的记载是史记中的武王强渡孟津。进入春秋之后,各大国在行军征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依靠舟船来帮助涉水渡河。查诸史籍,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有关军用运输、运兵渡水的记载。,军用战船的发展,公元前635年,宋襄公与楚成王会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
15、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为报殽山大败之仇,率军“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还。” 注:这次军事行动留下了“破釜沉舟”的成语,表明断绝自己的后路,也间接反映了舟船对于军队的重要性。,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2,公元前597年,晋楚邲(b)之战,“彘子(先毇(hu))曰:不可。晋所以霸,师武,。以中军佐济。”私自率领中军渡闻。,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注:整个郄之战,从进军到撤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军用运输舟船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诸侯国战斗的重要性,舟船是大型战役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军事工具。,公
16、元前506年,吴国、蔡国、唐国组成联合部队讨伐楚国。在进军过程中“舍舟于淮内,自豫章与楚夹汉。”楚国左司马戍向令尹子常建议,“子沿汉而与之上下”吸引其主力,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阮。”摧毁运输三国联军士兵的舟船,绝其后路。最后两军合围,“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 注:由此可见当时摧毁敌人运兵舟船,断其归路是取得胜利。釜底抽薪的妙计之一。,随着争霸兼并战争的加剧,舟船运兵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秦国,战国中后期取得巴蜀,占据了长江流域的制高点,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也拥有了相当规模的运兵船队。,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3,“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
17、至楚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扦关。”,秦惠王时司马错伐楚,“率巴蜀之众十万人,大舫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 注:虽然“万艘”的描述有点夸张,但秦国强大的军事运输能力却还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上述众多战役战斗中,虽然都大量使用了舟船,但是其用途仅仅只是作为军事运输工具,充其量是舟船运输功用的延伸。当时的战斗最主要的还是依靠步战和车战来做最后的决战。直到春秋中后期才出现了严格意义上搭载士兵进行水上战斗的战船。,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4,战船是从民
18、用船只发展而来的,技术要求较高 注:战船既要有防御能力又要有进攻能力,在船只的结构、性能、装备上都比民用船只要求高。所以战船水平的高低标志着各诸侯国造船能力、经济实力和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军事的需要,使造船与航海业迅速发展 注:大国争霸,战争频繁,为了集结兵力,运输军粮、货物等活动,使船舶的种类、数量增大了。商船和战船已经分开,出现了专门建造战船的船厂。沿江傍海的楚、吴、越、齐等国发展造船事业,创制水战兵器,编组舰队,建立“舟师”,水战、海上军事行动频繁,且有水战战法的著作出现。吴、楚、越三国的水军春秋中期以后,在水道纵横的南方,楚、吴、越等国出现了以 舟师 为名
19、的水军。最早建立水军的国家应是吴、越。吴、越地处中国东南,是水乡泽国。,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5,战船种类,春秋战国时期,舟船中发展最快、种类最多的要算是战船。这一时期诸侯各国为了争霸,战争不断,规模日趋扩大。战争的方式从陆上延伸到水中,舟船也从运输士兵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到水上战斗的功能。,春秋战国的战船主要有 “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舡”、桥舡”、“余皇(艅艎)”、“须虑船”、太白船”、“戈船”、“下濑船”等。,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大翼、”中翼”、“小翼”,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6,注:船型瘦长,桨手众多,速度飞快。
20、据文选张华七命李善注引伍子胥水战兵法,“大翼一艘长十丈,中翼一艘长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长九丈。” 物原记载“大翼广一丈五尺,长十丈;中翼广一丈三尺,长七丈;小翼广一丈二尺,长五丈六尺。” 太平御览卷三一五引越绝书逸文:“大翼者当陵郡之重车,小翼者当陵军之轻车”。又云。大翼可容士卒九十人左右,为一般船只载人数量的三倍,其中”战士二十六人,楫五十人,舳舻三人,操长戈矛斧者四人,吏仆射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当用长钩、矛、长斧各四、弩三十二、矢三千三百、兜鍪各三十二”,依照当时每尺接近于现在20厘米。大翼船总长约为20米,宽为3.04米,中翼,小翼依次递减,船上的士兵也从大翼的91人减至小翼的80人。根
21、据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大翼、中翼、小翼属于三种常规战船。,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7,翼战船的尺度,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大翼战船的复原,复原后大翼战船的尺寸:长:27.6米,宽:3.68米,型深:2.2米。 复原后的大翼战船重心较低,稳性较好。,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8,装置:大翼战船上有:战卒、划桨手,还有“舳舻三人”。汉代扬雄解释:“后曰舳,今江东呼拖为舳,舳制水也”。表明大翼战船已经在船尾设置专人操纵的舵桨。,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29,注:“突冒”相当于陆战中的冲车。 太平御览:这种船头装有坚硬
22、的铁尖,在水战中用来冲撞敌船。 释名将这种船称之为“艨冲”,“外狭而长日艨冲。以冲突敌船也。”,“突冒”,注:是适用于长江和近海道航行作战的大型、多层兵船,它的船板上建有数丈或十数丈的楼台,战时可居高临下的对敌船实施攻击。被称之为“楼船者当陵军之行楼车。”楼船可以登高望远,及时发现敌情,投入战斗。,楼船,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注:是一种行动轻便的舢板,在水战中适合实施快攻、偷袭和运送士兵。桥舡又被称之为“赤马。,桥舡,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0,余皇(艅艎),注:余皇,又叫艨艟大舟,船体庞大,一般作为吴王的大型座船,战争时也作为大将的指挥船,船头绘有鹢鸟。艅艎船对于吴国来说是非常
23、重要的,类似于后世的旗舰。,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艅艎。吴公子光请于其众,曰:丧先王之乘舟,。使长鬣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曰: 我呼艅艎,则对。师夜从之。”,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注:公子光丢失艅艎之后称之为“先王之乘舟”,丢失艅艎乃死罪,于是夜袭楚军一举夺回赊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艅艎的重要性。,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1,注:越绝书云:“越人叫船日须虑长,即鹘鸼(zhou)船。”据太平寰宇记载:“船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波送浪,都无畏惧,名曰鹘鸼船。”鹘鸼船航行于我国南方,后代仍延续使用。可见须虑船自古应用于战争,越人尤擅此船。,须虑船,注:蜀王本记记载
24、:“秦为太白船万艘,欲以攻楚”。万艘当是虚数,表示数量多,由此推知,太白船可能是小规格的战船。,太白船,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2,注:根据越绝书的记载,戈船是越国重要的战船样式之一。 张晏解释戈船,认为“越人于水中负人船,又有蚁龙之害,故置戈于船下,因以为名也”; 臣瓒以为:“伍子胥书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也”; 颜师古则说是:“此盖船下安戈戟以御蛟水虫之害”。,戈船,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三种说法都认为戈船主要是防御从水底而来得进攻。水战之中吴越水军潜水从水底进攻舟船,出奇制胜往往成为取胜的关键。因此,将戈置于船下不但可以防止敌人从水下进攻,
25、同时在日常航行中还可防止水中鳄鱼的之害。直到汉代,戈船还见诸史籍,汉代还有戈船将军。,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3,注:伍子胥书据释是一种行于浅水急流中的平底小船。至汉代还设有“下濑将军”之职。,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战国水陆攻战青铜鉴两件 1965年四川成都百花谭十号战国墓出土嵌错图象铜壶一件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一件,下濑船,迄今为止还没有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战船实物,但是却出土了三种共四件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水军活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4,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船身修长,首尾起翘,战船设有甲板,战士在甲板上面作战,划
26、桨手在甲板下面的船舱内立姿划桨,每船有8名桨手,没有风帆,没有尾舵,船首树立大旗,船尾立一鼓架,上悬金鼓,下置钲,幻灯片 43,图.战国铜鉴,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5,图案共分3组,上层为采桑和射猎,中层为渔、猎和乐舞,下层为水战和攻城战,每船只有3名桨手,首部有鹢首,尾部龙舟的尾形,船底设一层活动的木铺板(便于棹卒划桨),宴乐渔猎耕战纹铜壶,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6,战国战船的形制和装备,指挥系统,船首有战旗,船尾设鼓架,指挥者立于尾鸣金、击钲节制战船进退,武器系统,远射有弓和矢,近战和接舷战有长戟和长矛,佩短剑,持
27、盾牌,弩和兜鳌,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7,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战船本体,船首尾起翘呈流线型,尾部形似龙舟之龙尾状,甲板上为战场,其下为棹卒划桨,战卒和棹卒90人之多,船体、甲板和桨,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8,战国水战战船特点,都是双层底板,这种设计加固了船体,增强了船底的防御;,舱面甲板上的兵卒用武器战斗,舱底的士卒用木浆划水,操桨手隐藏在船内;桨手比例约为全船人员的三分之二;,棹卒采用立式划桨,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水战指挥系统也是旗和金、鼓;,战船所用武器基本上和当时战阵所用武器相同,长短结合,水下亦有水军进行水下格斗,潜水进攻
28、舟船。,2020年8月8日3时55分,39,舟师使用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接舷战):是用自己战船的船舷靠近敌船的船舷。战船上所配置的兵器,以舟船类比于陆战,大体上同陆战的兵器相同。钩、矛、斧、箭等兵器配合使用。,大刀、长矛、弓箭,武器装备,射程较远的“弩”、“矢”,近距离接舷战使用的“长钩矛”、“长斧”,防护使用的“甲”、“兜鍪”,水战所特有的武器钩强,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0,所用的武器包括防御、进攻、远射三大类,几乎囊括了全部陆战兵器。,“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
29、楚人因此若势,亟败越人。” 墨子.鲁问 注:公输般为楚国专门设计创制了“舟战之器”“钩强”(钩拒)。所谓钩强就是很长竿子上配有尖锐锋利的钩子。,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一是作长竿刺兵用,在临近接舷之际刺杀敌方士兵;,它在水战中有三种用途,此外,还有一种水战所特有的武器钩强。,二是作为钩具用,当敌船败退之时,钩住敌船使之逃脱不得;,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1,三是作拒竿用,楚国在上游,越国在下游,“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为了防止在撤退的时候被敌方追杀,可用钩强抵住敌船,密其靠近。由于配备了钩强之具。就使楚人在与越国展开水战时
30、处在了进退得宜的有利地位。大大增强了舟师的水战能力,楚国水军制造钩强之器正是舟战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证明。,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2,水战谋略与战法,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水战战法最高,装备也最精良。据越绝书札记及所引伍子胥书,吴国的水战兵法都是楚国人伍子胥所授。唐代李荃太白阴经中提到“水战之具,始于伍员”的说法。,如“令尹”是楚国最高行政长宫,令尹子常、令尹子重、令尹子瑕都曾亲率水军指挥水战。吴国王子公子光乘坐艅艎大舟亲自率领水上作战。到了春秋后期,楚国水军指挥系统已渐臻完备,有了专门的主帅。,水军统帅,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在春秋中、后期,车、步两大军种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
31、军事编制体系和战略战术理论。因此,水军的军事编制体系和水战的战略战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陆军和陆战的深刻影响,并且在有些方面有所因袭。,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3,吴国的水军编制仿照陆军的车战法,水战的战法也比拟于陆战战法,伍子胥曾将战船与战车相提并论:,大翼舰相当于陆军的重车,小翼舰相当于陆军的轻车,突冒船相当于陆军的冲车,桥船相当于陆军的轻足骠骑,楼船相当于陆军的行楼车,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4,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云:“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也是寓水战于车战、步战之中。 “春秋大事表”中总结春秋时用兵之制:“吴、楚、越则用舟师,偏两、日
32、卒伍、日乘广,日游阙,其阵法则为鹤、为鹤、为鱼丽之阵,为丈离之卒。” 注:以上所提到“莱广”,“游阙”都是原来步兵中的不同兵种;鹳、鹤、鱼丽之阵的这些阵法显然也是从陆战中学来的,通过改变,应用到水战之上。,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5,春秋战国的水战,各种战船的发展促进了春秋战国水战的产生,舟船不再仅仅承担运输士兵的角色。随着争霸国家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吴、越的加入,使得水战规模日趋扩大,作用更加重要。,溯江淮,争五湖水战规模,春秋中后期,吴国和越国崛起,特别是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能与楚国抗衡。因为吴、越和楚国地处江南,其地水道纵横。于是陆上
33、作战逐渐转变为水陆两路作战,我国古代最早的水军舟师出现了。正如清人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总结的:“传文所载,初年仍古法用车,最后毁车崇卒,吴楚越则用舟师。”,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6,吴楚之间的水战,“用舟师自康王始”文献通考兵 注:楚康王时开始建造舟师。吴国常以“舟师”为支撑,进攻楚国。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楚康王审时度势,作出了打造战船,组建水军,以“舟师”对抗吴国“舟师”的决定。,长江中下游的楚和吴、越等国之间的频繁战争,舟战始终居突出地位。,此后楚国水军与同样拥有强大舟师的吴国展开了激烈的水域争霸战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春秋
34、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7,“楚子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而还”左传纪事本未(公元前549年) 注:杜预注曰:“不设赏罚之差。”所谓“军政”,是一整套包括舟师的水战战术和阵法以及赏罚制度等在内的指挥训练系统。也表明初期的楚国水军,各项制度还是很不健全。此役之后,楚国逐渐意识到军政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发展本国的水军战术。伍子胥入后来就将楚国舟师的水战战法传入了吴国。 这是史籍明确记载的我国第一次水战,从而开创了中国战争史的新局面。此后,吴越水战继之而起,并逐步扩展于海。,左传襄公三年(前750年)记载:“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 注:据春秋大事
35、表卷四云:“子重之克鸠兹也,为今太平之芜湖,此用水也。”“用水”,即水战。吴、楚,争强自此始 。,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8,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吴楚在“长岸之战”,“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艅艎。.楚师乱,吴人大败之,取艅艎以归。” 注:楚军沿江从“上流”而下,显然是用船运送军队。“乘舟”就是吴国舟师运输陆战部队的船,“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史记 吴太伯世家(公元前525年) 注:春秋时期各国已正式编组舰队,舰队司令均系临时指派,尚无常设,既是陆军将领,也可充任水军将领,由此可知,公子光是率领一支舰队伐楚的
36、,可以称他为“舰队司令”。“王舟”、“艅艎”即为其“旗舰”。 舟师执行作战任务,有“舰队司令”和“旗舰”,有专门训练的“水兵”,战船上设置“舰长”等指挥人员的位置。,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49,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吴军伐楚,“(楚国)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 注:此战楚军大败,吴军攻入楚都郢。郦道元注:“盖吴师入郢所开也。”这就告诉我们吴军攻入楚都郢,曾开渠引水进城,为什么要引水,当然时为了方便吴国的水军进入。,除了在江、淮水域与吴国进行水战以外,楚国舟师还在其它地区广泛用兵,左传昭公十九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 注:“濮”是我国古代
37、南方的一个很大的族系。这说明楚国为了开拓南方,统一融合群蛮,利用水师深入南方开疆拓土。,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0,“四月己丑,吴太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 左传定公四年 注:“败楚舟师”就是双方发生水战。水战的结果是吴胜楚败,吴军俘获楚国水军统帅潘子臣、小惟子及七位大夫。这说明吴国的水军是比较强大的。杜预注:“二子楚舟师之帅。”,吴国的“舟师”,即水军,由作战部队和运输部队两部分组成。,吴国的陆军往往主要依靠舟师运送并保障后勤供给,吴国的舟师实际是吴国军队组织的命脉。,“秋、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人辞,乃还。”左
38、传昭公十三年,左传定公四年记吴楚柏举之战击败楚军的吴师,正是由水军运送的。,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1,国语.吴语说,吴王夫差北上黄池时,也“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 注:沟通二水当然是为了保证水上交通线畅通,正因为水军是吴国军队的命脉所系,所以越王勾践偷袭吴国,“入其郛,焚其姑苏”,也要“徙其大舟”,破坏吴水军的运输能力。,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艾陵之战,吴师北上也是沿着汶水行军,以便仰赖水军运输部队和粮草给养。,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2,“徐承率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
39、左传纪事本末,吴齐之间的水战,“齐鲍氏拭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 左传纪事本末,注:这是两条有关此事件仅有的史料,其中的具体行动细节虽不清楚,但可以断言,当时的吴国舰队已具备了海战能力。 由于海上风浪过大,远道而来的吴军不甚适应最终还是被齐军击败,齐国舟师取得了黄海海战的胜利,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海战。,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3,“吴越争于五湖,用舟楫而相触,怯勇共覆,钝利俱废”万机论,吴越之间水战,春秋末年,吴国大败楚国,列国争霸进入吴越争雄的时期。吴越之间的战争主要是舟战。如吴王夫差二年(公元前494
40、年)吴越五湖之战,双方都倾全国兵力,战争结果导致越沦为吴的附庸国。“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水战。,吴语记载越王勾践伐吴说:“明日将舟战于江。”在江上舟战当然是水军交战。,“于是越王勾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沂淮以绝吴路。败太子友于姑熊夷。越王勾践乃率中军溯江以袭吴,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 国语吴语 注:利用水上通路,以舟师运输部队。说明了越国船队舟师作战力量之强大。,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4,“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一千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公元前482 年,勾践乘吴王夫差率精兵北上到
41、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之机,发习流(水兵)2000 人,兵士40000 人,君子(精锐)6000人,诸御(车兵)10O0 人伐吴,一举攻下吴都姑苏,俘获太子友。夫差被迫向越求和。公元前473 年,越终于灭吴。吴王夫差自杀。,之后越王勾践乘夫差北上争霸之机攻吴。“于是越王勾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沂淮以绝吴路。败王子友于姑熊夷。越王勾践乃率中军溯江以袭吴,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越国军队用一次成功的海战,断绝了敌人的退路,一举击败吴军。,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这时的水兵已进行专门训练 ,当时战船人员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操舟者,即航行保障人员,二为作战水兵,三为“舰长”等指
42、挥人。,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5,越王勾践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的吴越长江决战,双方也是倾全国兵力,此次水战吴军失败,越国三战三胜,灭亡了吴国。,“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墨子.鲁问 注:越人利用这种有利特点,在水上屡败楚军。舟战是地道的水军交战,越楚两国因处江河有上下游之别,所以其水军攻守利害形势也不同。,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越灭吴后,越与楚两国又处于敌对状态,长期展开舟战,伍子胥向夫差分析吴越两国的情况时谈到:“夫吴之与越,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
43、,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国语越语,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6,伍子胥和勾践的话反映了当时江南中下游的货物运输是以舟船为主。越国败于吴国,一次向吴国纳贡奉献“晋竹十废(艘)”,这是吴越之间大船队运输的典型例子。可见,当时的舟船已经不光是人们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还成为了重要的商品。,越王勾践也说,“越性脆而愚,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揖为马。”,强调吴越两国都以水为国,都习于舟船,不适应乘车!,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7,春秋晚期的晋国六家分立,墨子非攻曰:“昔者晋有六将军
44、,。比列其舟车之众,以攻中行氏而有之。以其谋为既已足矣,又攻兹范氏而大败之。” 注:书中提到智氏攻打中行氏、范氏。并且称智氏军队为“舟车之众”,可见智氏在消灭中行氏,败 范氏过程中的也使用了舟师进行了水战。,春秋战国时期的水战主要集中在南方,在北方也出现过水战。,战国策赵策三记载,赵武灵王也曾“聚舟楫之用,求水屠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 注:既然赵武灵王在黄河、薄洛河集结舟船布置水上设防,那么黄河、薄洛河也应该有水战,只不过其水战在北方不居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北方的水战,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8,春秋战国种类繁多的货船,春秋战国时期的货船名称有舟、船、
45、艅、舡、舫等。,艇 是小型的舟船。据释名释船说是可载二百斛的小船,艇的船身狭长,速度快,轻便。类似于独木舟的改进版。,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舫 又称“方舟” 注:越绝书吴内传有“方舟、航买、代尘者,越人往如江也”的记述,可知方舟是越人的交通运输船之一。 “毛诗传”有:“大夫方舟。” “庄子山本”也有“方舟而济于河”等记载。 郭璞尔稚释水注云:“方舟,并两船。”其构造特点据尔雅义疏释水为“此船于水,加板于上”,就是将两船合为一体的舫。其稳定性强,但速度较慢。所以主要多用作运输货物。,2020年8月8日3时55分,59,大规模的货物运输,出现了大规模的船队运输。不光局限于各诸侯国国内,而且在
46、国与国之间进行,不仅出现于南方长江流域,也出现于北方的黄河流域。,黄河下游的齐赵之间也有大规模的遭运。管子轻重戊说:“齐即令隰朋漕粟于赵,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 注:齐赵这次运粮无疑也是大船队运输。长江流域自古以来江河湖泊贯通,水上交通条件优越于北方,所以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的船运事业比黄何流域更为发达,规模也更大。楚国、吴国、越国作为长江流域的大国,其运输能力自然也是很大的。,黄河中游的魏国据战国策魏策载:“粟粮遭废(艘),不下十万”。 注:战国时期粮食的计量单位以斛为大,魏国每年仅粮食的船运量达十万斛。其船运的规模于此可见一般。,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
47、20年8月8日3时55分,60,春秋前期,秦晋之间就有大船队运送粮食的“泛舟之役”。左传僖公十三年记载:“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日泛舟之役。” 注:晋国因天旱饥荒向秦求粮,秦国输送给晋国的粮食必定是大数量的,当然需要大船队运输了。,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1,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所反映的长江水系船队,鄂当时是造船基地,鄂君王,名启,是楚怀王的儿子,亲自监管战船的建造。,屈原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后,与其它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这里开始建造民船,启也开始进行海上贸易了。,1957年在安徽省寿县城出士的鄂君启节中有一枚舟节,1960年又出土一
48、枚舟节,共计五枚。其中,每枚舟节上有错金文字164个。鄂君启节的铭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地理及文物制度等多个方面。,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舟节是一个特准的水路运输免税通行凭证,“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2,如船队规模(每年150艘为限)、航行路线、航行期限、免税方法、沿途停泊管理和对装载货物的限制等。,鄂君启节上面记录了一些内河航行管理规定,航运路线: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可见当时楚国的货运不但规模大,而且所到地域极广。,“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史记卷四十载 注:鄂君启金节所反映的长江水
49、系的航运和船队的重要性。,。,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楚国封君鄂君:他的船队“屯三舟为一 ”,“五十 ”。三艘船组成一组,最多不超过50组,150艘船所组成的船队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这样的船队还要“岁一返”。,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3,“鄂君启节” 表明春秋战国后期楚国等诸侯国已具备了水运管理制度的雏形;也显示出古代航政管理中船只检查业务的萌芽。,“见其金节则毋政,毋舍桴饮,不见其金节则政。” 注:见其金节则不征税收,并要加以优待,不要给予不好的食物:没有通行证,那就要征税。,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江南楚国地区的货船,鄂君启节铭文上记载为 , 郭沫若,商成祚都解释
50、为“ ” 熊传新,何光岳则解释为“艎” “鄂君启节”铭文中记载:“屯三舟为一霏,五十霏一。由此可知它是由三艘船所组成的一个船组,总共有五十个船组约一百五十艘货船。,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4,图.金节,针对河岸关卡检查和税收部门存在的问题,屈原采取了几项措施:,完善税收管理制度;,精简航政执法手续;,相关地官上级要加强对河口水驿的巡查,强化对辖区船只的动态管理。,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5,屈原时代主要进行以下六方面的管理或检查,船只出入所载商货税金的收取;,货物是否超载的船只安全检查;,检查是否有违禁物品(如牛马等大型家养动物)的情况;,严禁破旧船
51、只或其它国家的军船进入关卡;,搜集中下游水文情况,按期报告给水官中的水虞、渔师等官员;,发生洪涝灾害时进行水道的疏浚保护工作。,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6,舟船操纵技术的发展,操纵舟船是比较复杂的技术,不可能人人掌握。那些掌握划船技术的人开始利用舟船来进行摆渡工作,在春秋战国时期摆渡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见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被称之为“舟人”或者“船人”。,诗经大东记载:“舟人之子,熊罴(pi)是裘,” 注:“舟人,舟楫之人,熊罴是裘,言其富也。”摆渡不但可以糊口,甚至还可以帮助“舟人”发财致富。,舟人的操船技巧一般比较高:,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
52、0年8月8日3时55分,67,舟人从事摆渡,在工作中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业规范,舟人摆渡要求乘客按次序排队登船。 注:著名勇士孟贲“过于河,先其伍。船人怒,而以楫琥其头。”坐船摆渡要按次序不能插队。舟人对于插队的人会进行制止。,在摆渡过程中,舟人要负责客人的安全。 注:惠子得知魏相去世,急匆匆地奔回国内,中途坐船不小心落入水中,操船人将他救起来,并且讽刺惠子“子居舟楫之间而溺,无我则死矣,何能相粱乎!”可见,舟人摆渡乘客必须对客人的生命负责。,不光有专业的“舟人”、”船人”载人摆渡。春秋战国时期的渔民偶尔也会助人渡水。,吕氏春秋异宝记载:“(伍员)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渡之。绝江”,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8,工作之一就是安排好政府官员使用舟船,同时还要负责祭祀水神来保佑渡水的安全,在特殊情况下还要亲自护送官员过河。由此可见津吏工作的繁杂,但是从这种繁杂的工作中我们恰好能看出,当时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渡津管理制度,其中也包含了舟船的管理。这种完整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凸现了先秦时期水上交通的重要性。,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津吏,2020年8月8日3时55分,69,舟牧覆之,舟鲛守之舟船管理,用舟制度,春秋战国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劳务分包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能源材料进口合同标准范本
- 金华浙江金华兰溪市卫健系统面向高校招聘医学类应届毕业生2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金华浙江金华义乌市公证处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菏泽山东菏泽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引进高水平教练员急需紧缺人才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肇庆广东肇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湛江广东湛江市绿塘河湿地公园管理处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济宁2025年山东济宁市任城区教体系统校园招聘35人(曲阜师范大学站)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毕节2025年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妇幼保健院(医共体)利园分院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杭州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一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招聘临时聘用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六年级下健康教案设计
- 室内装饰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医院院外会诊申请单、医师外出会诊审核表、医师外出会诊回执
- 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南(中建内部)
- 2024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 (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
- 2024年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 制度
- 经营开发部工作目标责任书
- 小班绘本教学《藏在哪里了》课件
- 沧州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南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