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ppt_第1页
【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ppt_第2页
【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ppt_第3页
【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ppt_第4页
【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张车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劳动供给的基本概念 劳动供给的基本理论 劳动劳动参与率定义、度量及其含义 劳动供给与经济发展,劳动供给:基本概念,工作闲暇决策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为什么要凸向原点?) 闲暇对收入的边际替代率(MRS) 思考:不同人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工作狂和游手好闲者的无差异曲线有什么不同?),工作闲暇偏好: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为什么要凸向原点?,一是曲线必须能够反映收入和闲暇之间的替代关系。 二是个人以闲暇替代收入或者以收入替代闲暇的意愿是随着开始拥有的收入和闲暇量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当沿着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该曲线

2、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工作(闲暇)的价格,闲暇对收入的边际替代率(MRS) 思考:不同人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工作狂和游手好闲者的无差异曲线有什么不同?),人为什么要选择工作?,当均衡时,休闲对消费的边际替代率(MRS)等于实际工资率。,劳动供给函数: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当个人已经参与劳动力市场,即可由上式推出内点解,得到劳动供给为个人工资率和其他收入的函数:L* = L *(w, Y, X ) T,C* = C*(w, Y, X )。又由H* = T L *,则可知工作时间的函数为H* = H*(w, Y, X )。许多经验研究估计劳动供给方程便采用的这个式子。,劳动供给:保留工资,而当

3、个体并没有参与劳动力市场,可假设T=L ,UL(C, L, X)= w,并由此得出保留工资w*。保留工资就是个体在参与或不参与劳动力市场进行边际选择时对自己时间价值的评价。 若实际工资率w w*,则H* = H*(w, Y, X )0; 若实际工资率ww*,则H=0。,劳动供给函数的几个特点,首先,劳动供给函数具有零次齐次性。预算约束式的零次齐次性的特性亦通过上述的运算方式被引入到了消费和劳动供给方程中,这意味着非劳动收入、价格以及实际工资率同时变动相同的比例,最优化的消费水平和劳动供给水平(工作时间)均不发生变化。 其次,劳动供给函数具有连续性。在线形的预算约束和效用函数拟凹的前提下,利用最

4、优化过程求内解,所得到的劳动供给函数将是约束变量的连续函数。 最后,工资变动对工作时间的影响不确定。这一特性可以通过我们所熟知的斯拉斯基分解,比较收入效用和替代效用而得到。,什么是收入效应?,所谓收入效应,就是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变化所引起的工作时间的变化。在闲暇(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把仅仅由于收入增加所导致的工作时间的增加分离出来,我们会发现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工资率的提高意味着特定时间内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增加,可以预期个人将会把收入增加的一部分用来购买物品和服务,如果闲暇也是一种正常的物品(即随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也会随之增加),那么,可以预期增加的那部分收入也可能用来购买闲暇。而“

5、购买”闲暇的惟一办法就是减少工作时间。因此,当工资率提高且闲暇是一种正常商品时,收入效应将带来工作时间的减少。用数学公式表示为:,纯收入效应,什么是替代效应?,是指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工资率变化所导致的工作时间的变化。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增加意味着闲暇的边际效用价格增加了,这时候人们必须放弃更多的收入(物品)来获得单位时间的闲暇,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肯定会增加工作时间和减少闲暇。,替代效应,劳动供给曲线,工资率变化的效应:收入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在工资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变化引起的工作时间的变化。 替代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因工资率的变化所引起的原意工作时间的变化。,工资率变

6、化导致工作时间增加的情况,工资率变化导致工作时间减少的情况,工资率变动对工作时间的影响,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正常的劳动供给曲线应该是什么形状? 不同类型人的劳动供给的形状应该如何不同? 不同类型国家供给曲线的形状(非洲国家与欧洲国家) 如果中国拥有无限的劳动供给,供给曲线什么形状? 中国目前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应该是什么形状?,劳动供给弹性,劳动供给弹性与劳动供给变化(E=劳动供给量变化百分比/工资率变化的百分比)(0,无穷大,1,小于1等的含义) 在劳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取决于工资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大小。 什么因素会推动劳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或者是向右移动?(偏好的变化与非劳动收入的

7、变化)。,人口与劳动参与,所谓劳动参与率是指在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所占的比例;就业率是指有工作的人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而失业率则是指没有工作者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 根据上述定义,就业(E)、失业(U)和劳动参与(O)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恒等关系:U+O=T-E 在上式中,U代表失业者,O代表退出劳动力市场者,T代表劳动年龄人口,E代表就业者。,劳动供给与经济发展,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如何从贫穷走向富裕?实现经济发展?经典作家都提出此问题。 经济发展:资本积累,经济发展就是如何实现资本积累。 刘易斯模型: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劳动的无限供给:剩余劳动力,什么是剩余劳动力?

8、 剩余劳动力存在于人口多、资本和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 在生存工资条件下,只要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剩余劳动力就存在。 剩余劳动力来自哪里? 农民,临时工,小商贩,妇女,人口增长,失业人口(马克思的观点),两部门的假定,生存部门 资本部门 二者的区别就是是否进行再生产 在资本稀缺,劳动无限的条件下,资本会被使用到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相等的点。 资本部门的工资由生存部门所决定。(生存部门的工资是资本部门的底线,但资本部门工资通常要高,一般30%左右),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本部门不断利用生产剩余用于再生产,资本部门不断扩张,从生存部门不断吸纳剩余劳动力直到剩余劳动力消失。 在此过程中,

9、资本/劳动比率不变(资本广化)。,资本为什么能够积累?,发展的关键就是资本积累,但资本为什么能积累呢?资本积累的源泉就是储蓄。 储蓄的增加是因为储蓄的人增加,储蓄并不会自动地随人均收入增加而增加,而是随着储蓄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有些人储蓄,而有些人不储蓄。,储蓄的来源:利润和租金,在劳动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利润的一部分被用于扩大再生产,利润就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资本形成也会随着收入而增长。 资本部门越大,利润占国民收入比例就会越大,储蓄和投资也就会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资本主义也许会比私人资本主义更快地进行资本积累,因为前者不仅使用利润,而且还可以使用税收进行投资。 资本的来源:资本来自于所

10、创造的利润,但也可以从货币供给中来(通过供货膨胀)。,发展的过程及其转折,如果在实际工资率保持不变情况下剩余劳动力存在,则资本家剩余就会继续增加,每年的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将会上升。但这一过程终有一天会终止。 当资本积累超过人口的变化,剩余劳动力就会消失。这时候,不再有剩余劳动力,同时实际工资上升。 但在达到这样程度之前,这一过程会提前终止。,发展过程提前终止的情况,自然灾害,社会动乱等 剩余劳动力虽然存在,但实际工资增加太快以致减少了资本家的利润水平,使得利润全部被消费,没有净投资。有这样四种情况。 (1)资本积累太快,使得生存部门人数减少太快,生存部门工资增加过快,迫使资本部门工资提高。(

11、2)资本部门扩张后,服务部门扩张导致生存部门工资上升,资本部门不得不增加工资;(3)农业部门更加有效率,工资升高导致资本部门工资上升;(4)资本部门内部增加工资的压力(如工会)导致工资上升。,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关系,工业革命必须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资本部门的扩张必然导致食物价格的上升,如果此时农业不发展,必然导致利润下降。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利于维持低劳动成本(日本1880-1910年,苏联) 工业化靠农业筹资 工业剩余的代价是工人的利益。,实现经济发展,需要资本积累快于人口增长,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没有能解释经济发展,因为他们高估了人口过快增长。 马克思认识到了资本积累的过程,但认为资本积累

12、会增加失业,导致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灭亡。 只有斯密说资本积累最终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并导致工资上升到生存水平之上。 当剩余劳动力耗尽时,刘易斯模型就不成立了,因为这时资本部门的工资就不和生存工资绑在一起了。,中国的劳动供给与经济发展,劳动力资源优势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 今后10-15年的劳动力供给趋势 城镇劳动供给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预测结果:2000-2020,劳动年龄人口和扶养比预测,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成为城镇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1.5-2亿 城乡差距的拉大 农村劳动力迁移:联系农村和城市发展的桥梁,中国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了吗?,必须考虑中国独特的两个基本国情

13、 一是劳动力资源绝对数量庞大,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时的总量高达9.97亿,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二是中国存在着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大多数人口目前仍居住在农村,这构成了城镇劳动供给的潜在来源。 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后,劳动力是否面临短缺还需要弄清楚农村劳动力是否能继续向城镇非农经济部门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会继续吗?,判断农村劳动力是否会继续向农村转移,关键要看决定转移的因素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以要向城镇转移,主要是因为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存在着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较大差距。 如果观察到两部门效率和工资差距缩小或者趋同,那么,转移动

14、力就会减弱或者说消失;如果差异继续存在或者进一步扩大,那么,转移就将继续。,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1978年,一个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所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6.1个农业劳动力,2006年这一数字变为10.35。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低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而且增长速度也低于非农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比较,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57倍,2006年增加到3.28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了27%,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单位劳动成本目前呈现下降趋势 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

15、为例,笔者的计算表明,1998-2006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6.27%,同期,全国工业企业职工工资年平均增长12.85%,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增长率4个百分点。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当前工资增长不仅没有带来真实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且还导致成本的下降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几个基本看法,中国的劳动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所认为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形势正在远离中国,但中国现在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劳动力短缺时代,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仍然有充足的劳动供给。 名义工资虽然在上升,但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力成本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因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稳定,劳动生产率增长迅速并大大快于工资增长为企业带来了更大利润空间。对于正规的企业来说,在中国大展宏图的机会似乎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