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之数词(1).ppt_第1页
实词之数词(1).ppt_第2页
实词之数词(1).ppt_第3页
实词之数词(1).ppt_第4页
实词之数词(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数词(),定义 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的词。 分类 基数词,如:一、十、百、千、万、亿、兆等。 序数词,如:第一、初一、头一(名)等。 倍数词,如:三倍、五倍、七倍、九倍等。 分数词,如:二分之一、五分之三、七成(百分之七十)等。 概数词,如:四百多、千把(人)、十来(米)、三千左右、 三五(个)、七八(条)等。,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数词(),语法特征与功能 1、一般要与量词组合后,才做句子成分,如:三位老师、买两本、去一次、一把抓住等。 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是古代汉语用法的遗留。因此,大多出现在成语或某些文言格式中,如:一草一木、三头六臂、七上八下、三心二

2、意、万水千山等。 2、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宾语、补语、状语。 3、除少数几个数词外,一般不能重叠;即使能够重叠的,也是在固定格式中,如:三三两两、千千万万等。 使用数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二和两的用法(参阅教材第33页) 关于数量增减的表达法(参阅教材第20页) 倍数的用法: 倍数只能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量词(),定义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分类 物量词,如: 专用的:个、斤、双、些、公里等。 借用的:头、口、担(一担柴)等。 动量词,如: 专用的:次、回、遍、趟、顿等。 借用的:笔(画一笔)、跳(跳一跳)等。 复合量词,如:人次、架次

3、、吨公里、秒立方米等。,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量词(),语法特征与功能 、量词一般要与数词或指示代词组成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后,才能作定语或宾语、补语、状语。如:两门功课、三口机井,买这本,读三遍,一把拉住等。 、除复合量词外,一般可以重叠。重叠之后,或表示“每一”、“许多”(或“很多”)、“逐一”的意思, 例如: 屋外传来阵阵喇叭声。(“阵阵”即“许多”) 衣服上血迹斑斑。(“斑斑”即“很多) 这一习俗代代相传。(“代代”即“逐代”) 、量词与数词组合后称数量短语,由“一”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重叠之后,或表示“许多”,或表示“按次序地进行”,例如: 卡车运来了一箱一箱的炮弹。(“

4、一箱一箱”即“许多”) 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办。(“一件一件”即“逐件”),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量词(),使用量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量词丰富,这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点。量词及其应用,有其特殊性,使用得当,会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现将应该注意的问题归纳并阐释如下: 、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普通话与方言并非完全一致。如普通话的“一只鞋”,泉州话则说成“一奇鞋”。此外,还必须注意普通话和方言名词由于指称的不完全一致,而造成量词选用的不同。如广州话里“一串炮”可以说,在普通话里则不能说,这是因为普通话里“炮”无“鞭炮”、“炮仗”的意思。,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量词(),、在普通话里,同一名词可

5、以与不同的量词搭配,同类事物不都能与同一量词搭配。例如: 步枪一支步枪、一杆步枪; * 一挺步枪; 机枪一挺机枪; * 一支机枪、一杆机枪; 、在普通话里,同一名词与不同的量词搭配,会塑成不同的数量概念或形象性。例如: 一幅竹帘一挂竹帘一卷竹帘一捆竹帘 一批竹帘一堆竹帘一对竹帘一副竹帘 、量词的描述性,还能够把抽象概念具象化。例如: 一线希望一孔之见一肚子坏主意,第二节 词 类(上) 二、实词之量词(),由上可见,现代汉语量词对于汉语表达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它同名词的搭配又是约定俗成的,无法类推。因此,对于它的掌握和运用,只能靠平时的积累。其中,充分利用工具书,特别重要。 两种常用的工具书:

6、、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之附录:“名词、量词配合表”,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30至636页。 、郭先珍编著现代汉语量词手册,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年版。,第二节 词 类(上) 二、实词之量词(6),给下列名词配上适当的量词(不得重复使用同一个量词): 1、一( )被子; 2、一( )镜子; 3、一( )天平; 4、一( )围墙; 5、一( )手枪; 6、一( )桌布; 7、一( )彩旗; 8、一( )中药; 9、一( )雪花; 10、一( )礼炮;11、一( )城市;12、一( )弓箭; 13、一( )窗户;14、一( )房子;15、一( )货物; 16、一( )画面;17、一(

7、)饼干;18、一( )机井; 19、一( )人才;20、一( )对联。,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副词(),定义 用来修饰、限定动词、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一类词。 分类 程度副词,如:很、最、极、非常、更加等; 范围副词,如:都、共、就、仅仅、一律等; 时间副词,如:在、才、就、已经、将要等; 频率副词,如:再、又、也、屡次、常常等; 肯定副词,如:必、准、须、必定、的确等; 否定副词,如:不、没、别、没有、不必等; 情状副词,如:大肆、悄悄、亲自、忽然等; 语气副词,如:可、却、就、居然、难道等。,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副词(),语法特征与功能 、副词的基本句法

8、功能是充当状语,少数程度副词能够充当补语。一般只能修饰、限定动词、形容词或其它副词。但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修饰名词性成分。如:“已经半夜(了)”、“今天又星期三(了)”、“花了恰好元”、“就小明没来”等。、除“不”、“没有”、“也许”等少数几个外,副词一般都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此外,一些副词还具有关联作用。例见教材第25页。 、不能重迭,也不能以肯定否定相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 思考题:“刚刚、仅仅、往往、渐渐”等是副词的重叠吗?,不是。前两个是语素的重叠,后两个是叠音词。,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副词(),副词与形容词的鉴别请比较: 我在公园里偶然遇见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 你真大意,

9、竟然把护照给弄丢了。 鉴别方法 、形容词能够修饰、限定名词,副词不能。例如: 偶然事件*竟然事件 、形容词能够单独回答问题,副词不能。例如: 这事故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偶然的。 这么明显的错误,你竟然没发现?*竟然 、形容词能够充当谓语(中心),副词不能。例如: 这件事太偶然了! * 这件事太竟然了!,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副词(),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的鉴别 请比较: 我从前就住在这里。 我从来就没在这里住过。 鉴别方法 时间名词可置于“从”、“在”或“到”等框架里,时间副词不能。例如: 从前在从前从来*在从来 现在从现在正在*从正在 将来到将来即将*到即将 本列的时间词全是时间名词。

10、 本列的时间词全是时间副词。,第二节 词 类(上) 二、实词之副词(),使用副词应该注意的问题 、必须注意同类副词的不同用法(见教材第24页)。 、必须注意同一个副词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所归属的不同类别。如“再”,在下面不同的句子中就表示不同的意义,分属不同的小类: 请你明天再来一次。(“再”为频率副词) 你说得再多也没用。(“再”为程度副词) 其余例子,见教材第24至25页 鉴于上述原因,要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副词,还必须经常查阅工具书。主要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以及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二节 词 类(上)二

11、、实词之副词补充练习,一、请将下列副词与形容词分辨出来: 1、往往 2、普遍 3、仅仅 4、深刻 5、猛然 6、忽然 7、自然 8、仍然 9、充足 10、十足 11、幸运 12、幸亏 13、忙碌 14、连忙 15、微小 16、稍微 17、毅然 18、坚毅 19、平常 20、经常 二、请将下列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分辨出来: 1、从前 2、将要 3、现在 4、已经 5、正在 6、过去 7、将来 8、即将 9、顿时 10、曾经,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代词(),定义 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一类词。 分类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一类代词,如: 我、咱、你们、它们、自己、别人、人家等。 疑问代词表示疑

12、问的一类代词,如: 谁、什么、哪里、几、多少、多会儿、怎样等。 指示代词具有指示或区别作用的一类代词,如: 这、那、这儿、那会儿、这么样、那样、这么等。 代词由于所指代的词不同,内部又有分工,因此,其分类和用途既呈现出多样化,又要求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分类和用途的对应关系,详见教材第28页上的“代词表”。,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代词(),语法特征与功能 、一般不受其它词语的修饰或限定,尤其不受长定语的限定,否则,不符合汉民族的语感,甚至生成病句。例如: *1982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83年前往美国留学、1989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他,今天回母校向同学们作学术报告。 、不能

13、重叠,但能重复或连用。例如: 你,你,你,怎么啦? 他假惺惺地说:“哪里,哪里!” 、具体的代词替代某类实词就具有某类词的句法功能。,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代词(),使用代词应该注意的问题 1、“我们”与“咱们”的异同及“咱”的特殊用法(参见教材第27至28页)。又如: 你坐火车,我乘飞机,咱们明天北京见。 * 你不能去,我和小李去,咱们会帮你办好那件事的。 2、第二人称复数的敬称问题(参见教材第29页)。 3、“他们”的指称性别范围问题(同上)。 4、指示代词“这”和“那”的用法(参见教材第29至30页)。 5、指示代词“每”、“各”、“某”、“另”以及“其他”、“其它”的用法(参见

14、教材第30页)。 6、疑问代词的用法(参见教材第30至31页)。 总的来说,代词在使用中,主要是要防止指代不明、人称不对、近指和远指混用的毛病(详见教材第35至36页)。,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拟声词(),定义 模仿自然界声音的一类词。例如: 叭、砰、叮当、哗啦、劈里啪啦、叽里咕噜等。 拟声词不能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的修饰或限定。它具有声感,能够使语言具体、形象, 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 拟声词在一些语法教材和论著中,将之归入形容词里,作为其中的一个小类。 句法功能 、经常充当状语。例见教材第31页。 、复音的拟声词可以充当定语。例如: 屋外

15、|响起(劈里啪啦)的鞭炮声。 ,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拟声词(),、复音的拟声词也可以充当谓语(中心)。例如: 雷声|隆隆,看来,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充当谓语) 那蜜蜂|到处嘤嘤嗡嗡 的。(充当谓语中心) 、复音的拟声词也可以充当补语。例如: 他|睡得的。(充当补语) 、拟声词还可以充当独立语。例如: 轰隆,外面传来一声炮响。 ,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叹词(),定义 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一类词。例如: 哎、唉、哎呀、喂、哦、噢、嗯、呼噜等。 分类 表喜悦,如:哈哈!太妙了。 表惊讶,如:唉呀,怎么死机了? 表醒悟,如:哦,我知道了。 表呼唤,如:喂,喂,喂,请回答!请回答! 表应答,如:嗯,我马上去。,第二节 词 类(上)二、实词之叹词(),其实上述的分类,与其说是叹词的分类,不如说是叹词的功用。因为许多叹词,到底是表示感叹、呼唤或是表示应答等,完全取决于后续句的句意。就以“嗯”为例,如: 嗯?你说什么?(表疑问) 嗯!你怎么没走?(表惊讶) 嗯,我就走。(表应答) 参见教材第32页。 句法功能 、充当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