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与建筑设备.ppt_第1页
空调与建筑设备.ppt_第2页
空调与建筑设备.ppt_第3页
空调与建筑设备.ppt_第4页
空调与建筑设备.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81年7月,美国总统菲尔德在华盛顿车站遇刺受重伤,时值盛夏。只有降低室温才能手术。 美国工程师谢多用工业制冷用的空气压缩机成功地使总统病房的温度从37降到了25。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空调器的发明者。,5-4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空调的诞生,1902年7月,美国工程师威利斯开利设计出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在纽约市布鲁克林一家印刷厂,成功解决了由于温湿度变化而引起的色彩叠印问题。 开利的发明标志了现代空调的诞生。定义了空调必须具备四项功能: 控制温度、控制湿度、空气流动速度、 空气洁净度。,5-4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空调的诞生,空调的任务保证特定空间的空气参数达到所要求的状态。 (1)特定空间指房间、

2、厂房、剧院、手术室、汽车、火车、飞机等。 (2)空气参数指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洁净度(四度)及压力、环境噪声等。 (3)所要求的状态有舒适性、工艺性要求。,5-4 空调系统概述,1、空调区域: 离外墙0.5米、离地0.3米高于精密设备0.3-0.5米空间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空气的状态参数(温度、湿度等); 其他技术参数流速、洁净度、允许噪声、余压等。 3、参数的指标: 空调基数空调区域内设计规定的空气基准温度和基准相对湿度。 空调精度空调区域内,偏离空调基数的最大允许值。,5-4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1 舒适性空调参数控制指标,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 夏季:温度 24-28 相

3、对湿度 40%-65% 风速不大于 0.3 m/s 冬季:温度 18-22 相对湿度 40%-60% 风速不大于 0.2 m/s,5-4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1 舒适性空调参数控制指标,空调冷源,天然冷源,人工冷源,价廉、节能,新安江水库深层水,吸收式机组,压缩式机组,溴化锂直燃式,溴化锂蒸汽式,活塞式,离心式,螺杆式,风 冷 式,水 冷 式,压缩式机组,5-4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2 空调系统的冷源, 氟里昂制冷剂大致分为3类: 氯氟烃类产品,简称CFC。 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 R500、R502等,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被列为一类受控物质。 氢氯氟烃

4、类产品,简称HCFC。 主要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臭氧层破坏系数是R11的百分之几,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 氢氟烃类:简称HFC。 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 R410a、R152等, 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但气候变暖潜能值很高。,5-4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2 空调系统的冷源制冷剂,高温低压,冷却剂流向,汽化吸热,高温低压,水冷活塞式冷水机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5-4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2 空调系统的冷源,风冷活塞式冷水机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5-4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2 空调系统的冷源,5-4 空气调

5、节系统概述 4.2 空调系统的冷源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水作制冷剂,溴化锂作吸收剂 制冷剂回路: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产生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后到蒸发器蒸发制冷 溶液回路:吸收器中,吸收剂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制冷剂气体,形成含制冷剂溶液,该溶液用泵送到发生器,经加热使制冷剂重新蒸发出来,送入冷凝器。,5-4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2 空调系统的冷源吸收式制冷,直燃冷热水机组,蒸汽吸收式冷水机组,5-4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2 空调系统的冷源,占总建筑面积0.60.9%,或按1.163MW/100m2冷负荷估算 高层建筑,冷冻机房宜设置在地下室和底层 超高层建筑,部分冷冻机房可能需要设

6、置在楼层上 应有一定的建筑隔声、消声、隔振等措施 应设有为主要设备安装、维修的大门及通道 冷冻机房的地面载荷约为46t/m2,且有振动,5-4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3 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房,全空气,按负荷 的介质,全水,空气水,制冷剂,5-4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4空调系统分类,直流式,封闭式,回风式,风机盘管加新风,小型中央空调,风机盘管,集中式系统,按设备 的 集中程度,半集中式系统,分散式系统,5-4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4.4空调系统分类,(1)空气处理设备都设置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里。 (2)空气处理所需的冷、热源由集中设置的冷冻站、锅炉房或热交换站。 集中式空调系统即是全空气系统,

7、俗称中央空调。,5-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1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特点,封闭式空调系统,直流式空调系统,回风式空调系统,5-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2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分类,1、集中的冷热源 2、空气集中处理设备 3、空调风系统 4、空气分配装置风口 5、空调水系统 (中央空调),5-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3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典型集中式 (全空气)空调系统,热源 冷源 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 空气分配装置 空调水系统,5-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3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热站,用 户,用 户,为空调系统提供热量的设备 燃煤锅炉 燃油锅炉 燃气锅炉 电锅炉 冷热水机组 城市热力网电站余热,凝结水

8、,蒸汽,60空调供水,50空调回水,95,70,60空调供水,50空调回水,锅 炉 房,热源 冷源 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 空气分配装置 空调水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风冷式冷热水机组,冷水机组制备的冷水温度79,供夏季空调系统冷却空气,5-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3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直燃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空调制冷机房 占总建筑面积0.60.9%,或按1.163MW/100m2冷负荷估算 高层建筑,冷冻机房宜设置在地下室和底层 超高层建筑,部分冷冻机房可能需要设置在楼层上 应有一定的建筑隔声、消声、隔振等措施 应设有为主要设备安装、维修的大门及通道 冷冻机房的地面载荷约为46t/m2,且有

9、振动,热源 冷源 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 空气分配装置 空调水系统,处理送风参数的设备: 表面式空气加热器 表面式空气冷却器(冷却、减湿) 空气电加热器 空气加湿器 空气减湿设备 空气过滤设备,5-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3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空气表面式换热器(盘管) 根据盘管内流体介质温度, 可以对空气进行处理 冷水冷却减湿 热水加热,风,风,配备表面式换热器和风机的空气处理设备,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电加热器,用于空调系统的局部加热或“精加热”,空气过滤器 用于空调送风中的粉尘过滤,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组合式空调机 将各种空气处理设备组装在一起,进行空气处理 一般包括:回

10、风机段、混风段、过滤段、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送风机段等。,5-5 空气调节系统概述 5.4空调机房,空调机房在建筑中位置确定的原则 防止噪声影响,减少风道占空间; 机房服务半径约为3040m,不得超越防火分区。 空调机房面积 一般空调:空调面积的 510%; 高精度空调或净化空调:1020%; 新风机房:12%。,热源 冷源 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 空气分配装置 空调水系统,风管断面,5-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3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矩形 例500X320,圆形 例320,风管材料,吊顶内、设备层,镀锌薄钢板,复合材料,风管安装,玻璃钢,无机玻璃钢风管,复合玻镁风管板材,复合玻纤板风管

11、,酚醛铝箔复合直接风管,热源 冷源 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 空气分配装置 空调水系统,风口 空调系统中风量的分配、风向的控制。 设计安装中注意建筑的谐调和室内气流组织的状态。,5-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3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风 口 类 型,风 口 类 型,室内的送风管道和风口布置,地板送风(香港汇丰银行),礼堂观众席空调送风示意图,座 椅 送 风,集中式空调风平面,常见的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集中设置的空调冷热源和新风机处理的空气; 2、分散设置在空调房间的二次空气处理装置风机盘管(末端装置) 适用: (1)空调房间多,空间小,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 (2)建筑物面积较大,但主风管敷设困

12、难,5-6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6.1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特点,1、集中的冷热源 2、集中新风处理设备 3、新风输送风道(同通风) 4、空气末端处理装置 5、控制调节设备 (中央空调),冷热源,风机盘管,新风,5-6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6.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新风机,新风机组 新风机组提供保障室内卫生所需的新鲜空气。,热源(同全空气) 冷源(同全空气) 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管道 空气分配装置 空调水系统,5-6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6.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热源(同全空气) 冷源(同全空气) 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管道 空气分配装置 空调水系统,风机盘管(末端装置) 对空气进行冷却减湿或加热,

13、从房间或吊顶中抽回风,处理后送入房间。,5-6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6.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宾馆客房风机盘管布置示例,半集中式 系统,5-7空调水系统,空调冷水系统,空 调 水 系 统,空调热水系统,空调凝结水系统,空调冷却水系统,各管路附件,半集中式空调水系统,接排水系统,凝结水,冷水,冷却水,热水系统,5-7空调水系统 7.1空调冷水系统,12,7,空调冷水系统是制冷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之间循环管道、水泵、仪表及附件。,5-7空调水系统 7.1空调冷水系统,空调冷却水系统是水冷式制冷冷源机组和冷却塔之间循环管道、水泵、仪表及附件。,冷却供水,冷却回水,冷源,冷却塔,5-7空调水系统 7.2

14、空调冷却水系统,冷却塔的主要形式,圆形逆流冷却塔,方形横流冷却塔,当然冷却塔的分类形式还有很多种,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冷却塔,冷却塔的安装示例,空调热水系统是冬季空调时锅炉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热媒循环管路及附件;热交换器和空气处理设备之间的热水循环管路及附件。,95,60,60,50,70,热源,空气处理设备,热交换器,5-7空调水系统 7.3空调热水系统,空调凝结水系统是夏季空气处理设备冷却减湿后凝结在滴水盘上的凝结水排放口到排水系统的管道,排至排水系统,空气处理 设备,5-7空调水系统 7.4空调凝结水系统,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水系统,凝结水排放,1、室内机:VRV系统的末端装置 (1)特点:

15、带蒸发器和循环风机的机组, (2)类型:立式、卧式、吸顶式、壁挂式、吊顶嵌入 式、连接风管的隐藏管路型 2、室外机:风冷式冷凝器和压缩机等组成。 3、冷媒管路: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路:液体管线, 气体线。,5-8VRV系统 (制冷剂系统) 8.1VRV系统的组成,直接蒸发式(制冷剂)VRV空调系统,室 内 机,室外机,5-8VRV系统 (制冷剂系统) 8.1VRV系统的组成,4、VRV控制系统 (1)室内机控制器:测量蒸发器前、后的空气温度,控制室内机的冷媒流量。 (2)系统集中控制器。检测冷媒流量和压力控制压缩机的转速或冷媒旁通阀的开度。,5-8VRV系统 (制冷剂系统) 8.1VRV系统的

16、组成,5-8VRV系统 (制冷剂系统) 8.1VRV系统的组成,全热交换新风机换热原理图,全热交换新风机布置图,VRV 系 统 管 道 平 面,实际配管长度 100150m 等效配管长度 115175m 总体高度差 50m 室内机间高差 15m 第一分支至最远 40m,5-8VRV系统 (制冷剂系统) 8.1VRV系统的作用范围,5-8VRV系统 (制冷剂系统) 8.2VRV系统的安装示例,天津出光润滑有限公司,5-8VRV系统 (制冷剂系统) 8.2VRV系统的安装示例,利用低温热水冷却周围壁面或吊顶温度的辐射传热和空气的对流传热结合系统。 夏季冷却顶板装置,冷水(不低于16。)这种装置不具

17、备除湿能力,需要新风系统配合除湿。,5-9辐射空调系统,5-9辐射空调系统,辐 射 冷 吊 顶,辐射地板,空调工程施工图,空 调 工 程 施 工 图,说 明:设计、施工说明;图例、设备材料表,平面图:风管、水管平面;设备平面,详 图:冷冻、空调机房平剖面;节点平剖面,系统图:风系统;水系统,流程图:热力、制冷流程;空调冷热水流程,空调工程施工图,说 明:设计、施工说明;图例、设备材料表,1、设计说明:设计概况,设计参数;冷热源情况;冷热媒参数;空调冷热负荷及负荷指标;水系统总阻力;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 2、施工说明:使用管道、阀门附件、保温等的材料,系统工作压力和试压要求;施工安装要求及注意事

18、项 3、图例 4、各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主要技术参数,说 明:图 例,空调工程施工图,1、建筑轮廓、主要轴线、轴线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房间名称。 2、双线风管、单线水管;标注风管水管规格、标高及及定位尺寸;各类空调、通风设备和附件的平面位置;设备、附件、立管的编号。 3、当建筑装修未定:可单线绘制风、水管的走向;注明房间送、回风量或风机盘管的数量规格。 4、二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建筑平面相同时可绘制标准层平面图。,平面图:风管、水管平面;设备平面,通 风 平 面 图,空 调 新 风 平 面,空 调 水 管 平 面,空调工程施工图,1、通风、空调剖面图:风管或管道与设备交叉复杂的部位,应绘制平面图。绘出风管、水管、设备等的尺寸、标高、气、水流方向以及与建筑梁、板柱及地面的尺寸关系 2、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绘出通风、空调、制冷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