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肺复苏课件.ppt_第1页
新心肺复苏课件.ppt_第2页
新心肺复苏课件.ppt_第3页
新心肺复苏课件.ppt_第4页
新心肺复苏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肺复苏,猝死标准,WHO:猝死指发病后6小时内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 多数心脏病专家认为从猝死的突发性及意外性而言,主张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者定为猝死。 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最初的急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 CPR),复苏最终的目的必须达到脑功能的恢复,即智能的恢复,又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心脏呼吸骤停的诊断,1.一般临床表现 突然意识丧失、昏迷(心脏骤停10-20秒出现)。 面色苍白、紫绀。 颈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呼吸骤停或出现抽气样呼吸,逐渐缓慢停止。 双侧瞳孔散大(30-40秒出现)。 四肢抽

2、搐。 以上各点以突然意识丧失、昏迷、紫绀和颈动脉搏动消失最为重要。,心脏骤停心电图特点,心室颤动(或扑动):ECG呈心室颤动波(或扑动波); 心室停搏:ECG呈一条直线或仅有心房波; 电机械分离:ECG虽有慢而宽大的QRS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脏机械收缩。,心肺复苏(CPR)的概念,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 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 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 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 抢救能否成功取决于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复苏手法及合理的药物治疗,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在诊断和抢救心脏呼吸骤停者时,如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全身紫绀、颈动脉搏动消失,就应立即进行C

3、PR。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等到静听心音有无才开始抢救。 不要等到以上判断心脏骤停的各项指标都具备才开始抢救。 不要等到心电图证实才开始抢救。,时间就是生命!,临床表现 :一般心搏骤停4s可出现黑朦;5-10s可发生昏厥;15s可产生昏厥和抽搐,称Adams-Stokes综合征,20-30s呼吸停止;45s瞳孔散大;1-2min瞳孔固定;4-6min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 争分夺秒心肺复苏,不因任何原因延误复苏时机:4min内复苏救活50% ;4-6min仅救活10%;6min存活率仅4%;10min以上存活率极低。但有超过20min复苏成功的报道。 生存链概念:尽早识别紧急状况并启动紧急

4、医疗服务系统(EMS);尽早CPR;尽早用除颤器除颤;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尽早识别紧急状况判断,判断心脏呼吸骤停主要看反应、看呼吸,勿象过去那样花太多时间去摸脉搏、听心音。 判断患者反应:“您怎么了”无反应,立即掐人中穴5s,出现眼球或四肢活动或疼痛感立即停止。 掐压穴位同时应畅通呼吸道及判断呼吸一旦确定心脏骤停,立即CPR。,心肺复苏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初期复苏和基础生命支持(BLS) A(airway) 气道保持 B(breathing) 人工气道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二期复苏或进一步生命支持 D(drugs) 促进复跳用药 E(ECG) 心电监测 F(fibrllat

5、ion)电除颤 G(gauge) 诊断 H(hypothermia)降温 后期复苏或持续生命支持 I(intensive care)以脑为重点的加强医疗,1.无反应,2.拨打120、启动EMS、获得AED,3.打开气道,检查呼吸,4.没有呼吸,吹气2次,使胸廓起伏,5.没有反应,检查脉搏 能确定脉搏?,有脉搏,5A.每5-6S吹气1次 每隔2min检查1次脉搏,6.按压:通气(30:2),直到AED到达/专业救护者 接手/患者活动,按压频率100次/分,尽可能减少干扰,无脉搏,除颤器到达,检查心律,除颤心律?,9.除颤1次,立即 CPR,5个周期,10.恢复CPR,5个周期, 每5个周期检查1

6、次心 律,直至专业救护者接 手或患者活动,是,否,成人BLS流程图,1.检查患者反应,1.无反应,立即呼救并与紧急医疗服务系统取 得联系 2.考虑窒息,5组CPR后呼救。,2.启动EMS系统,首先安置复苏体位,救助者一手放在颈后方,另一手扶住病人右肩,使病人按纵轴整体翻转,防止颈椎损伤加重。,3.打开气道检查呼吸,开放气道,抢救者一手使头后仰,另一 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颏使之提升。 手指清除口腔异物:见到液体、固体物阻塞无意识患者的气道时。,(1)打开患者气道(A) 抬颏仰头法,头保持正中位,不可左右扭动,尽量减少头后仰,用三手指托下颌骨,二手指拔开嘴,开放口腔。,双手推举下颌法,判断有否呼吸

7、方法:在保持气道通畅的条件下,观察胸和上腹部呼吸活动,耳听病人口鼻的呼吸气流声音,面部感觉检测口鼻进出的呼吸气流,10S内不能检测到呼吸,立即吹气2次。不愿或不能吹气立即胸外按压。,(2)检查患者呼吸,4.紧急吹气人工呼吸,给予2次紧急吹气,每次吹气超过1秒钟; 在CPR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口对气道插管、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应持续2秒钟,使患者胸廓起伏; 给予有效的潮气量:无氧源的球囊-面罩通气,潮气量10ml/kg(约700-1000ml)或成人球囊2/3体积被压陷。 高级人工气道存在时,吹气频率应为810次/分,(约6-8秒1次)无需考虑通气与按压是否同步。 复苏

8、的按压/通气比例是30:2。 有自主循环的吹气频率10-12次/分(5-6秒吹气1次)。,人工呼吸B(breathing),口对口呼吸: 口对鼻呼吸:救治溺水者及口唇创伤者等。 口对面罩呼吸:单向阀门的面罩,或有氧气接口,口对面罩呼吸时同时供给氧气。 球囊面罩装置:可提供正压通气,一般球囊充气容量约为1000ml,足以使肺充分膨胀,双人操作时,一人压紧面罩,一人挤压皮囊通气。,人工呼吸B(breathing),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面罩呼吸器 气管内插管:可暂停复苏,但不超过30s,气管插管后,按压与通气可能不同步,可用5:1。 参数:潮气量6-7ml/kg(400-600ml);呼吸频率12-

9、18/min;吸呼比1:2;气道压力5-25cmH2O;吸氧浓度:缺氧而PaCO2正常时40%-50%,升高时28%-32%,输入压力12-20cmH2O。,人工呼吸B,注意:每次通气量不得大于1200ml,吹气过多过快导致胃胀气。横膈上抬,肺容量减少及胃内容物返流。 有效指标: 吹气时患者胸廓升高,不吹气时复原; 吹气时感觉气道阻力上升; 在吹气间歇听到或感觉到患者有呼气的气流逸出。,人工循环C(circulation),脉搏检查:开放气道时立即进行检查颈动脉。 注意: 1.所需时间应在10秒钟以内; 2.勿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 3.不能肯定是否有循环,则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10、; 4.如无意识,皮肤粘膜紫绀,双侧瞳孔散大,再加上触摸不到脉搏,即可判定心搏停止。 判断有无脉搏,要检查颈动脉,手法要快速准确,不要刻意触摸桡动脉,更不要长时间、反复触摸。,(1)一手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颈中部(甲状软骨)中线。,判断有否大动脉搏动,(2)手指从颈中线滑向颈动脉沟深部,触摸颈动脉时,手指可左右轻轻推动,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有效胸部按压是CPR产生血流的基础 按压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标准:按压深度为4-5cm,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一致,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按压/通气比率30:2,每2分钟评估1次病人,时间不超过10秒。

11、 有效的胸部按压仅能使心脏指数接近正常的40%,因此,必须设法迅速恢复有效的自主心律强调早期除颤,复律 1.捶击复律,仅用于基本生命支持第一步 方法:右手握拳,拳头尺侧距心前区20-30cm,急速,用力垂直捶击1-2次,产生10-20J电能。并可使度AVB引起的心室停搏恢复一次心搏;可阻断折返径路并终止刚开始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评价:发生在1min有效. 适应证: 目击发生的心脏骤停,无电除颤、监护下立即使用; 心电监护下发生的室颤; 已知有度AVB者。,复 律,2.咳嗽复律:频率极快的室性心动过速或意识未完全丧失的患者,用力咳嗽,提高胸内压终止VT。,3.除颤与除颤方法,除颤:心电监测确

12、定为Vf或无脉VT,第1次予200J除颤,第二次为200-300J,第3次为360J, 注意: 目击下成人突然意识丧失,有除颤器时立即除颤;或立即实施CPR,等待除颤器到位并除颤; 非目击下的猝死在检查心电图和除颤前均应先进行5个周期的CPR; 双相波除颤成功率提高,1次除颤即可;除颤不成功应继续CPR,并给予相关药物,2分钟后再1次除颤,直至仪器出现“无电击指征”信息或行高级生命支持(ACLS)。 首次电除颤失败提示预后不良,应努力改善通气及矫正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如改善心电生理状态、纠正酸中毒等。,电除颤成功的重要条件,两个电极板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使一定体积的心肌除极。 同一位置

13、除颤多次不成攻可改换位置 应尽量减少经胸电阻抗:导电糊、生理盐水、紧贴胸壁、呼气时 要尽早复律,及时使用除颤器,自200J开始,不要反复使用小能量放电,VF/无脉VT抢救流程,心脏停搏,CPR,除颤器到位,心脏节律检查,充电,除颤,CPR,充电,CPR,A,心脏节律检查,除颤,给予血管加压素,充电,CPR,继续A,除颤,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节律检查,心脏停搏和电机械分离抢救流程,CPR,CPR,CPR,继续A,除颤器到位,心脏节律检查,给予血管加压素确定触发因素,成人心脏停搏考虑给予阿托品,心脏节律检查,A,血管活性药肾上腺素,适应证:室颤、心脏停搏、无脉性VT、无脉性电活动。 机理:-受

14、体兴奋作用,使外周血管收缩,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心肌和脑血流增多,但该药的-受体兴奋作用是否有利于复苏仍有争议。 剂量: “标准”剂量(1mg)静推与1mg心内注射可能产生相同的作用 。 量效曲线显示其发挥最佳效应剂量为0.045-0.20mg/kg。指南建议,首剂1mg,无效时可逐渐增加剂量(1,3,5mg),两次应用时间间隔为35min。,心跳骤停时亦可连续静滴肾上腺素,给药剂量与标准静脉推注的剂量(1mg/3-5min)相类似。1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给药速度应从1ug/min 开始加至3-4ug/min。 症状性心动过缓伴低血压者:肾上腺素1mg加入 500ml生理盐水中连续静滴

15、,从小剂量1ug/min开始,逐渐调节至所希望的血液动力学效果(2-10ug/min)。 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同时应用,可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血管活性药肾上腺素,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选择近心的中心静脉,“弹丸式”推注药液,并立即静推20ml液体和抬高注射侧肢体,促进药液进入中心循环。初始大剂量对患者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恢复均无明显改善作用,是否需要使用大剂量至今尚难定论。不利因素是可增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并在复苏后期可能导致高肾上腺素状态。,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同样有效的一线用药。 增加冠脉灌注压,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室颤的幅度和频率及大脑供氧,在标准心脏按压、人工通气、除颤和注射肾上腺素

16、无效时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 在1mg肾上腺素无效时可予血管加压素40U。可代替第1、第2次肾上腺素。 一般在第1次或第2次除颤后使用。 VF、无脉性VT心搏骤停患者使用血管加压素的住院存活率较肾上腺素高40%。 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的效果是单用肾上腺素的3倍。,去甲肾上腺素,适应症:收缩压小于70mmHg的严重低血压和周围血管低阻力,相对适应症为低血容量。 去甲肾上腺素可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慎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顽固性休克患者需要去甲肾上腺素剂量8-30ug/min,注意给药时不能在同一输液管内给于碱性液体,后者可使去甲肾上腺素灭活。 如果发生药物渗漏,应尽快给于5-10mg酚妥拉

17、明的生理盐水10-15ml,以免发生坏死和组织脱落。,纳洛酮,减轻缺血缺氧时心肺脑功能的抑制,达到催醒作用,促进自主呼吸的恢复和心脏复苏成功。 增加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减轻脑水肿。 解除内啡呔抑制效应,增强肾上腺素的复苏效应。 2mg iv,根据情况每30min重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作用于钠、钾和钙离子通道,对a受体和 受体也有阻滞作用,可用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适应证:心搏骤停伴Vf、VT,尤其是顽固性vf或VT除颤和应用肾上腺素无效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多形性室速和不明原因的复杂心动过速。 有研究显示,504例心脏骤停经3次以上电除颤仍为vf或无脉性VT予胺碘酮治疗,恢复

18、自主循环存活至出院者较安慰剂有显著差异。另一项研究则较利多卡因能明显改善存活率,并预防心律失常复发。 剂量与用法:300mg稀释后缓慢iv,反复性或顽固性vf/VT可重复150mg,然后以1mg/min静滴6h,6h后减为0.5mg/min维持24h,总量2000mg/d。,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适应证:电除颤和给予肾上腺素后,仍表现为VF或无脉性VT;血流动力学稳定的VT。无电除颤设备或来不及电击除颤时。 给药方法:1.0-1.5mg/kg,iv,快速达到并维持有效浓度。顽固性VT/VF,可酌情再给予1次0.5-0.75mg/kg的冲击量,3-5分钟给药完毕。总剂量不超过3mg/kg(或2

19、00-300mg/h)。VF或无脉性VT时,除颤或肾上腺素无效,可给予大剂量的利多卡因(1.5mg/kg)。 对心律转复成功后是否维持用药尚有争议。有较确切资料支持持续用药维持心律,剂量1-4mg/min。若再次出现心律失常应小剂量冲击0.5mg/kg,并加快静滴速度(最快为4mg/min)。,荟萃分析显示:利多卡因可使原发性室颤的发生率减少1/3,使近50%的患者不再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但却未能降低总病死率。 一项数据分析显示,利多卡因虽能降低室颤发生率,却同时有使病死率增加的趋势,可能与心肌收缩力减弱有关。 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不建议给AMI患者常规预防使用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对治疗

20、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型或多形室速有效; 利多卡因为非首选药。,阿托品,无论有无心脏电活动,阿托品可以增加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率, 心搏骤停和缓慢性无脉电活动时使用剂量0.5mg iv;持续性心搏骤停,在3-5min内重复给药,仍为缓慢心律失常,可每隔3-5min iv 0.5-1mg,至总量0.04mg/kg。总剂量3mg可完全阻滞人的迷走神经,逆转心搏骤停。,碳酸氢钠,动物研究显示,复苏使应用碱性药物可增加ROSC,或增加除颤成功率,延长存活时间,但尚无人类研究证实其能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不建议心搏骤停患者常规使用碱性药物。对心搏骤停患者在应用肾上腺素前可静脉用碳酸氢钠(1mm

21、ol/kg)。 长时间心脏停搏后恢复自主循环,有助于中和自主循环建立后所冲出的郁积于组织的H+。 高钾血症:使钾由胞外转入胞内,拮抗其对心肌的毒性。 剂量与用法:首剂5%NaHCO31.6ml(1mmol)/kg,以后依需要每10min重复首剂的一半或依血气分析计算。,碳酸氢钠,低氧性乳酸性酸中毒或高碳酸性酸中毒(心肺复苏而未行气管插管和有效人工通气时), NaHCO3可增加复苏危险性宁酸勿碱。 引发反常性细胞内酸中毒分解产生的CO2可自由弥散通透细胞膜和血脑屏障致细胞内酸中毒。 氧解离曲线左移,抑制氧的释放和组织对氧的摄取,加重组织缺氧。 NaHCO3迅速产生的C02具有直接的负性肌力作用,

22、可降低心肌的收缩性和复苏成功率。 抑制儿茶酚胺活性和复苏时应用的儿茶酚胺类药物的效应,降低复苏成功率。 增加血钠浓度引起高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增高,并引起高粘滞血症。,CPR的评估,对正在进行的CPR评估,可使医生能够调整复苏操作,并使患者的救治方案个体化。 血流动力学评价: (1)灌注压:CPR时主动脉舒张压和心脏灌注压的值对复苏成功非常重要。 (2)脉搏:颈动脉搏动可能提示脉搏波的存在,提示可能有部分血流,但不能据此判定心肌和脑组织的灌注情况。 呼出气体的评估:可用于评价血氧合状况而不能用于评价CPR效果。测定呼气末CO2分压是监测CPR时患者心输出量无创方法。呼气末CO2浓度与心输出量、冠

23、脉灌注压以及复苏成功相关。,复苏后的治疗,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经常会发生心血管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常见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 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等 复苏后期的主要治疗目标是完全恢复局部器官和组织的血液灌注,单纯恢复血压和改善组织的气体交换,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内脏和肾脏的血液循环的恢复,对缺氧缺血心跳骤停后MODS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复苏后治疗的近期目标,提供心肺功能支持,满足组织灌注,特别是脑灌注。 及时诊断心脏停搏的原因。 完善治疗措施,如抗心律失常治疗,以免再次停搏 复苏后,所有患者都需要仔细地反复评估其一般状态,包括

24、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等重要系统功能。 注意复苏时的各种合并症,如肋骨骨折、血气胸、心包填塞、脏器损伤和气管插管异位。,后期复苏或持续生命支持,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维持正常的平均动脉压90-100mmHg,以改善和增强脑及全身血液灌注,可使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治疗复苏后低血压,纠正和维持体循环灌注和氧的供给,5-20ug/kg/min,超过10ug/kg/min可导致体循环和内脏血管收缩。 加强呼吸管理,对昏迷患者应用呼吸机正压呼吸,保持PaO2100mmHg,PaCO225-35mmHg及PH7.3-7.6。 皮质类固醇:具有稳定细胞膜、清除自由基及降低脑水肿的作用。可早期、足量、短

25、期应用。地塞米松首剂1mg/kg,iv,随后0.2mg/kg,每6h1次,应用3-4d。,后期复苏或持续生命支持,控制水电解质平衡及给予脑组织代谢药物:可应用极化液、能量合剂和苏醒药。 血糖控制:CPR后的危重患者应经常检测血糖变化,高血糖时应静脉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治疗,需机械通气的患者血糖应控制在4.4-6.6mmol/L,低温治疗可诱导血糖升高。,特异性脑复苏措施降温,体温每降低1可降低全身代谢率5%,脑代谢6.7%及颅内压下降5.5%。降温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耗氧、减慢缺氧时ATP的消耗,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 及早应用,在复苏5min内用冰帽保护大脑,循环稳定后辅以体表降温。 降温深度使头部达28,肛温30-32 ,降温时间至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为止。 输注4 0.9%NS(30ml/kg)降低中心温度1.5 。 低温也会出现某些并发症,如增加感染机会,使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和高血糖。,特异性脑复苏措施,脱水:缺血性脑水肿可在心脏骤停后数小时内发生,2-7d达高峰。 药物:20%甘露醇125-250ml,速尿40mg ,iv,联合应用,q6h。 注意:只要循环及肾功能良好,应早期使用,并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