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岳麓版选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岳麓版选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岳麓版选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岳麓版选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岳麓版选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激烈的四年战争,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萨拉热窝事件1。背景(1)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希腊、塞尔维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2)欧洲列强相继介入巴尔干半岛。独立思考为什么巴尔干地区已经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这表明:巴尔干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复杂的民族关系。欧洲列强纷纷干涉巴尔干事务,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冲突,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3)1914年,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塞尔维亚是其假想的敌人。2.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弗兰茨费迪南在萨拉热窝街头被塞尔维亚爱国者暗杀。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3。在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的影响

2、下,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国相继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独立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偶然的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有人认为: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没有这件事,帝国主义列强将会找到发动战争的其他借口。这两个集团已经为战争做了周密的准备,这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从马恩河到凡尔登的持久战: 1。三条战线:英国、法国和德国作战的西线,俄罗斯与德国和奥地利作战的东线,以及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作战的南线。2.重大事件(1)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英法联军和德国人之间的战斗粉碎了德国人的速战速决计划。(2)在东方战争:1914中,俄

3、罗斯军队先赢后输;1915年,德国军队打败了俄罗斯军队,但无法继续进攻。(3)在凡尔登战役(:1916)中,德国试图歼灭法国军队的主力,但未能取得决定性的优势。(4)索姆战役: 1916年7月,英国和法国军队发起了索姆战役,英国军队首次使用坦克。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独立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的局面,哪一方对交战双方更有利?为什么?有人认为:对盟国更有利。德国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了,它被迫陷入东西方之间的战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美国参加了战争,苏俄退出了战争1。美国参与了这场战争(1)原因:美国与英国和法国有着密切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保护美国的经济利

4、益。(2)1917年4月:1917后,美国借德国“无限潜艇战”之机向德国宣战。(3):的影响加强了同盟国的力量和阵营,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的阶段。2.苏俄退出战争(1)背景:各国人民都期待着战争早日结束;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俄罗斯。(2)表现为:苏俄发布和平法令并宣布退出战争;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署了和平条约。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击败德奥1组。1918年9月,盟军发起了总反击,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先后宣布投降。2.1918年11月,德国水手在基尔港起义,德国皇帝被迫退位。新政府与同盟国签署了停战协定。独立思考:“战争导

5、致革命,革命停止战争”。根据德国的历史事实,谈谈你的理解。有人认为,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在战场上不断失利,引发了国内革命运动。基尔港的水手起义和柏林的工人起义爆发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介绍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历史材料摘自新世界现代史探索: (1)“施利芬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缺陷?(2)法国和俄罗斯对“施利芬计划”采取了什么对策?(3)是哪一场战役宣告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那之后的战争有什么特点?探索第一点,探索第二点,提示:(1)指导思想:避免东西双线作战,互相突破,快速决策。缺陷:具有一厢情愿的主观色彩,低估了对手,尤其是低估

6、了俄罗斯军队的行动和战斗力,并幻想英国不会参加战争。(2)法国和俄罗斯同时开会对德国发动军事行动,迫使德国在两条战线上分兵。(3)马恩河战役。战斗结束后,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变成了一场持久的阵地战争。问题1,问题2,这位著名的老师谈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和影响。原因(1)根本原因:就盟国和盟国之间的实力比较而言,没有人压倒对方的绝对实力,交战双方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2)客观原因:技术升级武器和战争;当时的战场分布。(3)主观原因:德国战前计划中的:个错误。在制定计划时,德国人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认为西线的战争可以很快结束。他们没有料到会遇到盟国

7、的顽强抵抗,尤其是俄罗斯的进攻,这使德国人受到攻击。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而德国人长途作战,侵略活跃,极大地限制了德国人,特别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受挫,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2.影响(1)这一变化使德国的“快速决策”战略失败,打乱了德国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被动。(二)英法军队依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合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盟军掌握战争主动权。总之,当战场形势发生变化,出现持久战和阵地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被动关系发生了变化,促进了战局的发展,为同盟国战胜同盟国奠定了基础。询问点1,询问点2,例1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长肖茂旗向德国皇帝报告

8、了:”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一、英法两国的军事力量相对于军队来说是比较强大的。“施利芬计划”破产,德国人将陷入双线作战的局面。俄罗斯军队对东线发起了进攻。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给了盟军。年的马恩河战役使德国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陷入了东西方交战的局面。德国无法承受战争的长期消耗,所以它说,“因此,正确的选项是b项。回答:B,询问1,询问2。了解美国参与战争的历史数据是进口的。”这是一场与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走。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国帝国政府最近的行动实际上等于反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正式接受强加给美国的交战国地位,我们没有自

9、私的目的去追求。我们只是人权的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得到保障,并且所有国家的信仰和自由能够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会心甘情愿。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讲(1917)探讨了德国的“最近行为”在:演讲中指的是什么。(2)美国参战的影响是什么?(3)美国参与战争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用你掌握的历史事实来驳斥威尔逊讲话中的虚伪言辞。询问点一和询问点二建议:(1)德国实行“无限潜艇”1.探索点1,探索点2,这位著名的老师谈论对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美国参战的原因(1)美国与西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不希望看到德国获得霸权。(2)美国和盟国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由于战时英国的海上封锁,美国与盟国之间的贸易几

10、乎中断,而与盟国之间的贸易额却迅速增加。(3)俄国革命爆发时,美国担心俄国退出战争可能会打败盟国,美国向盟国提供的大量贷款将被浪费。(4)如果同盟国获胜,美国不仅可以分享胜利的果实,而且可以凭借战后的经济实力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2.美国参与:战争的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它的参战极大地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美国对协约国战争的参与影响并领导了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向德国宣战,强化了协约国阵营,最大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调查点1,调查点2,例2:“我们(参加战争)的动机不是报复,而是维护正义和人权。我们只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捍卫者。”对美国总统威

11、尔逊关于美国参战动机的声明的正确评价是:(一)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捍卫人类的正义和权利(二)美国参战是为了帮助正在进行正义战争的盟国(三)战争形势的发展对盟国不利,促使美国急于参战(四)美国意识到如果德国获胜,它将是世界霸权的强大对手。美国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一旦德国赢了,它将是最大的障碍。回答:D,2,3,4,5,1,1。如果把文字说明加到右边的卡通符号上,应该是这样写的:(a)克里米亚b .凡尔登c .列克星敦D .萨拉热窝分析:从漫画中的“三重联盟”、“三国协议”和“危险的巴尔干半岛”等关键词可以判断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D项符合问题。答案是:D,2,3,4,5,1,2。

12、战争史网站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三次陆地战争都是令人震惊的战争,对这些令人震惊的战争的描述是错误的。两者都发生在1916年。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伤亡惨重。他们都发生在西线。分析33366。首先,很明显,标题仅限于三次陆地战争,即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河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其中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因此B项表述不正确。答案3360B,2,3,4,5,1,3。1914年9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采取一种公正的态度”,这表明在战争初期(一)德国危害美国的利益,而美国憎恨德国(二)美国与盟国关系密切,所以它站在盟国一边(三)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和物资以获取利润。美国和德国在分裂世界的观点和战略分析上是一致的。本主题考察了美国在战争开始时的政策。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并通过向交战各方出售武器和物资而获利颇丰,因此选择了c项。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1916年,德国迅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摧毁了其经济,并导致德国在1918年崩溃。”在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原因是:(一)军事战略上的错误;(二)国内矛盾的激化;(三)工业力量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四)军事力量不如同盟国。根据“德国迅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摧毁了其经济”的分析,可以看出德国的军事工业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