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介绍.ppt_第1页
浙江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介绍.ppt_第2页
浙江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介绍.ppt_第3页
浙江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介绍.ppt_第4页
浙江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8/5,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1,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中心 二七年一月,我省中小型水库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介绍,1.我省水库概况,2.主要安全问题及原因,3.险除加固常用技术,4.设计文件编制主要内容及要点,5.安全鉴定及技术认定中存在的问题,6.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1. 我省水库概况,1.1 我省水库的基本情况 至2005年底,全省水库总数4061座,其中大型28座,中型134座,小型3899座,总库容386多亿m3。土石坝约占总数的90%。 1.2 水库的安全状况 从1999年开始,各地进行大坝的安全鉴定与技术认定,初步定出二、三类坝2400多座,占水库总数的60%;在二、三坝

2、小型水库占97%,土石坝占90%以上。 1283座已列入20032007年千库保安建设,至2006年底已完成了800多座。,2. 主要的安全问题及原因,2.1主要安全问题类型 A、渗漏 坝身、坝基、接触(刺墙)、绕坝、涵管、白蚁危害等 B、防洪标准不足 泄流能力、坝顶超高、防渗体顶高程等 C、输水系统机电设备问题 启闭机、闸门、止水、启闭机拉杆等 D、其它 坝坡稳定、异常裂缝等,2. 主要的安全问题及原因,2. 主要的安全问题及原因,2.2 产生上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A 类 绕坝勘察、设计;坝基勘察、设计、施工;坝体、接触设计、施工;涵管设计、运行管理;白蚁运行管理。 B类 设计水文、库容、

3、超高;施工防渗体顶高程 C类 运行管理、时间年限,2. 主要的安全问题及原因,D 类 坝坡稳定设计,施工 异常裂缝设计、施工;特别土本体与刚性连接部位。,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1 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技术 一、执行标准 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二、应用 一般用于坝基渗漏、接触渗漏、绕坝渗漏处理。 三、适用条件 适用于所有坝型,斜墙坝两岸处理较困难。,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四、设计要点 1.灌浆轴线:与坝体防渗体连接,一般位于齿槽轴线位置。 2. 范围:根据地质情况和实际渗漏情况确定。 3. 防渗标准

4、 3级及以下坝 岩石基础:q=510Lu 非岩石基础:建议q=710Lu 4. 帷幕深度 一般要进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小于5m;相对不透水层按上述防渗标准确定。,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5. 帷厚(T)、孔距(D)、排距(L)、孔序 帷厚要根据渗透比降来确定: Jg水泥粘土浆34,水泥浆68 对小型土石坝而言,一般一排帷幕即可满足要求, 若达不到防渗要求,可设二排帷幕。常用厚度估算 单排:T=(0.70.8)D; 多排:T=(n-1)L+(0.60.7)D 一般.15L;常用孔距离1.02.5m。 孔序:常用三序。,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6. 灌浆段长 接触段:不超过2m;含坝体与坝基二种材料

5、,坝体部分 一般为0.20.5m 以下各段:m。 7. 灌浆方式和方法 孔内循环式(常用) :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灌浆方法。 纯压式(不常用) :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灌浆方法。,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孔内循环式 纯压式,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自上而下灌浆法,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自下而上灌浆法,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8. 灌浆压力 土坝的接触段: 9. 灌浆材料 地层可灌性好的,可采用425#普通水泥;漏水量大的可用速凝 水泥;可灌性差的可选用超细水泥或磨细水泥。 10. 水灰比 规范分为7级(水与灰的重量比):5 :1、3 :1、2 :1、 1 :1、0.8 :1、0.6 :1、

6、0.5 :1。 一般普通水泥宜以3 :1 开灌;超细水泥为2 :1或1 :1。,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11. 浆液变换 有限量法、限率法;目前常用限量法。 注意在施工时,按上述原则控制时,当浆液变级后发现注入率突然降低,如图1,这时应时变换为原浆液。 图1 浆液变级不当的示意图,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12. 灌浆结束标准 灌浆结束标准按SL-62-94执行。 13. 闭浆 灌浆结束时,用0.5:1或0.6:1的浓浆置换出孔内的稀浆,后将回浆阀关闭同时立即关闭进浆阀,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闭浆,待压力表回零后30min,可以起管。 14. 封孔 坝基:按SL-62-94执行。 坝体:封孔材料

7、与原坝体防渗体相同,吊干孔内的积水,套管拔一节,封一段,每次土厚度不超过3040cm,击实,并逐一记录,封完全孔后要核算压实度。,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五、施工中有关要求 1. 钻孔 土体采用套管护硬打成孔,孔位的放样偏差小于3cm; 2. 孔斜 尽量采用抗磁性干扰的测斜仪,可在套管内测定。 3. 孔径 终孔孔径最好不要小于75mm。 4. 洗孔 坝体如为土质防渗体,接触段洗孔时,采低压洗孔,不能用脉冲压力;同样砂砾地基中不能用脉冲压力洗孔。其余各段可用设计灌浆压力的80%,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5. 简易压水试验 一般做30min,压力使用同洗孔,每孔段都要做。土坝的接触段要注意,只要孔

8、口起压就可以。 单位吸水率: 6. 记录 一切记录,都要真实,不能涂改,要相应人员签名。在灌浆过程中的中断、冒浆、串浆及一些异常情况的处理一定要记录。另外封孔记录一定要有。,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六、质量检查与分析 1、质量检查:规范要求以检查孔为主。数量为总孔数10% 。接触段及以下一段合格率要达到100%。 2、检查孔的位置,在分析灌浆资料后,布置在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位置。 3、成果分析: 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 透水率q和单位注入量的平均值。 透水率q和单位注入量小的频率值。 最后一序孔的透水率平均值。,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七、灌浆资料整理,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八、实际工程应用应

9、注意问题 1、设计 孔距、孔序、灌浆压力 2、施工 孔斜控制;压力的计算与控制(接触段);浆液浓度变换 孔壁止水段的长度;灌浆资料当天整理,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2 劈裂灌浆防渗处理技术 一、概况 劈裂灌浆70年代中期源于山东, 1987引入我省,在我省小型土坝防渗处理上应用较多。 二、执行标准 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 三、应用 一般用于坝体大面积渗漏、水平渗水带、渗流出逸点高、接触渗漏等防渗处理。 四、适用条件 适合用于低于50m的均质坝、类均质坝、宽心墙坝等。,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五、设计要点 1、范围:实际渗漏情况确定,达到隐患以下23m。 2、布孔设计 布

10、孔轴线:一般位于坝轴线或坝轴线上游侧0.5m,与土坝的小主应力面基本一致。 孔深:孔深一般要求达到隐患以下23m。 孔序:一般分为23序钻灌,但岸坡段不分序。 孔距。终孔距离,河槽段,可取1/2孔深,当孔深小于15m时,适当加密;岸坡段要适当加密,约为孔深的1/3。,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平均帷幕厚度 帷幕厚度按渗流计算确定,要保证大坝渗流出逸点位置降落到有出口保护(贴坡反滤、排水棱体)的范围内。一般小型水库1520cm的幕厚,均可满足要求。 4、土料与浆液 土料宜为粉质粘土或粘土,土料一定要事前进行颗分试验。 浆液性能必须要进行试验,水玻璃的掺量由试验确定。根据我省灌浆的情况看来,浆液

11、密度控制1.451.55g/cm3、粘度4050s较为理想。,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5、灌浆压力确定 灌浆压力是指注浆管上端孔口压力,可根据下式估算: p =rH+trh 6、复灌次数 劈灌的一大特点就是“少灌多复”,浆幕逐步加厚。所以灌浆时需要反复灌浆多次,一般1序孔可复灌810次;2、3序孔56次,一般不少于5次。 复灌间隔时间一般应大于56天。2、3序孔可更长些。,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7、灌浆期坝体稳定验算 坝体全线劈开,泥浆尚未固结情况考虑。按总应力法或有效应力法验算。 8、监测设计 在灌浆期间位移观测:坝轴线方向每隔20m 浆幕的防渗效果监测:3050m埋设1个监测断面,幕前、

12、幕后各埋设测压管(或渗压计),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六、施工控制 1、施工期应选择在低水位条件下进行。 2、造孔:锤击造孔,严禁冲水。 3、下管:要控制劈裂点从底部开始,浆管的管口保护,注浆从底部开始。 4、制浆:有沉砂池,定时测定泥浆的容重与粘度,储放4h后施用。 5、灌浆:稀浆开灌,缓慢进浆,压力控制,浆液密度、粘度、稳定性控制,5min记录1次。,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6、各灌次灌浆的结束综合控制标准,达到下列中的一项,应停止该次灌浆 达到本灌次的设计灌浆量; 观测桩水平位移量超出20mm; 达到设计的灌浆控制压力,不进浆; 坝顶裂缝宽度达到30mm。 7、灌浆结束标准:达到下列二条

13、中的一条,即可终止灌浆 浆液液面已上升至孔口,各孔灌浆出现的坝顶裂缝经开槽回填粘土塞,且连续缓慢复灌3次不再吃浆。 坝顶裂缝连续并有一定的宽度,液面已上升至坝顶,总灌入量已达设计值。,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不是灌到了设计总灌浆量就可结束灌浆,设计的浆量只是估算值,供施工控制用,实际灌浆量要以灌饱、灌足为标准。 8、封孔和封缝 封孔:每孔灌浆结束后,将注浆管及套拔出,注入密度大于1.5g/cm3的泥浆使浆面升至坝顶,反复几天直止浆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将灌浆孔内的析水及稀浆掏出,然后用粉碎的干土回填夯实。 封缝:坝顶出现的裂缝,开槽下挖0.5m深,用粘土回填夯实。这一点很重要

14、务必要做到。,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9、位移观测 在灌浆期间,每天劈灌前后各观测1次。 10、施工主要记录 钻孔记录、下管记录、灌浆记录(浆液密度、粘度、稳定性测定记入灌浆记录)、坝顶裂开展情况记录,封孔封缝记录。,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七、工程应用中经验与教训 1、设计 底部注浆,护壁套管、注浆管提升问题;灌浆土料设计 浆量的估算。 2、施工 制浆;结束标准;封孔;封缝;,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3 套井回填防渗处理技术 一、概况 1972年源于浙江温岭,是我省处理堤坝漏水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二、应用 一般用于土坝体渗漏处理。如大面积散渗、出逸点

15、高、水平薄弱面渗漏等。 三、适用条件 适合用心墙坝、均质坝和类均质坝,在低水位条件下进行。,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四、设计要点 1、套井轴线:一般布置在坝轴线或坝轴线上游1m左右,但要兼顾防渗体底部齿槽的位置。 2、深度:隐患以下12m. 3、厚度、井距、排距 厚度通过渗流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允许渗透坡降一般采用Jg =68。,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有关H的确定,要通过坝体的渗流计算。 要保证大坝渗流出逸点位置降落到有出口保护(贴坡反滤、排水棱体)的范围内,如图1; 通过坝体的渗漏量在允许的量值内。 图1套井处理后浸润线降落情况,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套井常用的井距、排距、有效厚度

16、计算,如表1、图2所示。 表1 防渗墙套井参数计算表,一般高度在2025 m以下的土坝渗漏处理,一排套井基本可以满足要求,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4、土料设计 强制性:渗透系数k110-5cm/s;水溶盐含量不大于3%;有机质含量不 大于2%;非分散性土(分散度30%)。 推荐性:粘性含量3545%,粉粒含量25% 设计干密度:23组击实试验,以0.96max为设计干密度。要求试验单 位提供击实曲线,可用施工控制 5、监测设计 渗流监测:测压管,每隔3050m埋设1个监测断面。,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6、稳定计算 重点复核水位降落期上游坝坡稳定。 五、施工控制 1、施工程序 2、孔斜 孔偏斜

17、率小于0.4%。有效厚度小于设计的9095%,补打套井。,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回填 回填前应下井检查(安全器),清除井底的浮土、碎石 杂物;掏干积水。 土料含水量控制Wop2%附近,有利于击实。 松土的层厚3050 cm为宜,换算成重量倒土。 井底较湿时,可底部12m填土掺入1520%的水泥(重 量比) 4、夯实 理论计算并结现场试验确定击数 理论计算公式:,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5、施工记录 造孔;回填;孔底检查。 6、质量自检 每个孔回填质量情况进行检测,可选择偶数孔号每填45m下井取3个土样,1个本井土样,2个为相邻套井侧边的土样,进行含水量、干密度试验,取样的空隙用泥球填塞击

18、实。 对于原坝体的每隔10孔,按每隔5m取1样进行干密度、含水量试验,便于绘制老坝体的纵剖面干密度分布图,作为工程管理资料。,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六、工程应用应注意问题 1、设计 土料设计;控制干密度、含水量;底部水泥土; 2、施工 孔底清理检查;含水量控制;击数与落锤高度,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4 土工膜(复合膜)防渗处理技术 一、执行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2.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 二、应用 省内一般用于坝体渗漏处理。 三、适用条件 大面积渗漏的斜墙坝、均质坝。 四、土工膜的耐久性情况 山东省打渔湾灌

19、溉渠道使用PVC膜防渗,填土保护层厚0.4m, 经26年后取样研究,认为有效期可达60年。美国佛州海岸工程 使用的PVC织物,经27 后取样检查,性能仍十分良好。,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五、设计要点 1、选材 水利工程常用二大类:PVC、PE。 土工膜形式:单膜、一布一膜、二布一膜、三布二膜 要考虑二点: 防渗膜体有保护; 膜体破损可减少渗漏 量。 日本学者曾作过试验,试验用1 mm厚土工膜,将膜作穿孔 和切口,穿孔直径为=2、10、20、100 mm,切口长度为 L=20,100 mm,将破坏的膜覆盖在地基上,膜上做无土 工织物和有土工织物保护的对比试验,土工织物为450g/m2 针刺无纺

20、布,其K=510-210-1cm/s,试验成果如表1所示。,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表1 土工膜破损漏水试验,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2、结构设计 总体上三层结构:支持层、防渗土工膜、保护层。 碾压式土坝可不设支持层,用粘土进行整平可以。 防渗层:复合土工膜设计(膜厚、无纺布的单位质量、 幅宽),物理力学指标规范有要求。 规范要求膜厚0.5mm;膜厚有理论公式可计算,但不 太用。 膜厚承受水头前苏联全苏水工科学研究所曾做过不同支持 层试验,如表2,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表2 PE膜铺在颗粒支持层上能承受的水头,对一般小型土坝来说,=0.5mm,已满足要求。,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保护无纺布

21、的选用:常用的250g/m2,300g/m2,350g/m2。同 时结合坝坡的坡度来考虑,表3列出了不同材料间的摩擦系数 可供参考。,表3 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成都科技大学),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幅宽:常用的46m,长度:根据施工需要确定,订货时要厂 家留边1015cm。 保护层:要考虑二个方面 a、保护防渗土工膜有一层厚度(50cm),粒径要小。 b、自身的稳定透水性好; 保护层填料:通常分二层,内层砂质粘土、或细砂20cm,外 层天然砂砾石30cm。 护坡:混凝土预制块,厚度15cm左右,楔口联接,块重根据 波浪作用力的大小进行计算,然后确定尺寸。,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稳定

22、计算 首先复核原坝坡的稳定性,上游坝坡主要考虑库水位降落 时的稳定性; 复核保护层的稳定性: 厚保护层: 按 计算, 不等厚保护层:按楔块法计算(见规范SL/T225-98) 如不稳定:放缓坝度或增设抗滑沟。 抗滑沟的稳定计算,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设两抗滑沟间保护层的重量为G, 则下滑力:T=Gisina 阻滑力:Si= Gicosa.f, 如安全系数K=(Pb+Si)/TiK,则稳定 4、渗流计算 浸润线计算:下游坝坡的出逸点是否满足要求;可用有限元计算,水力学计算等,按斜墙坝考虑。 渗流量计算:知道渗漏量情况;,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5、联接设计 与两岸连接:一般为基岩,开挖进入弱风

23、化基岩0.5m,浇混凝土齿槽,螺栓、设止水条,压板固定,然后槽浇二期混凝土;膜体伸入长度不小于0.8m,齿槽底部不满足防渗要求的进行帷幕灌浆。要余留变形量皱折; 底部连接:与防渗墙可浇墙齿槽连接同;与粘土嵌槽嵌入槽内长度不小于2m 顶部连接:与防浪墙底浇接;无防浪墙挖槽连接;余留变形量皱折; 幕体间连接:一粘接;二焊接;目前常用焊接,省时、易于检查。,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六、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土工膜存放:放在阴凉地方,避免日晒、高温。 2、施工时,土工膜铺设时间尽量要短,铺好后及覆盖保护层,外露的要用黑色薄膜保护。 3、整平层、上保护层要清理一切尖角的杂物。 4、焊接前定要进行焊接试验

24、,最后选定焊机的速度与温度, 焊接体要进行强度检测;最好请专业人员或厂家进行焊接。现场焊接时,一定保持电压稳定。 5、铺设土工膜时现场要干净,清理有一切的尖角的石子,严禁抽烟,铺设时要穿胶底鞋; 6、施工自检,每条焊缝都要检测。,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七、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 土工膜尽量采用复合膜;支持层不要太硬;与刚性连接部位膜体预留变形量。 2、施工 支持层上不要有尖角石子;焊接要有专业人员;铺设人员穿胶底鞋。膜体避免日晒、高温,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5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一、执行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 二、应用 对防渗要求较高的坝基、

25、坝体的渗漏处理。 三、适用条件 各种形式的土坝。 四、材料 主要普通混凝土、低弹模混凝土、塑性混凝土,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五、设计要求 1、轴线布置: 一般位于坝轴线及以上部位。如坝轴线、上游坝坡、上游坝 脚等。 2、深度:最好能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渗体,进入弱风化岩0.5m, 如砂砾透水地基,能控制坝基土承受的渗透比降在允许的范 围内。 3、墙体厚度确定 混凝土防渗墙的厚度,取决于工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要满足渗透比降的要求抗溶蚀要求。,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 满足渗透要求 Jg普通混凝土80100;塑性混凝土5060 满足抗溶蚀要求 通常混凝土防渗墙的厚度为0.8m,一般大坝均可满足要求

26、, 即使为薄混凝土防渗墙,墙厚0.3m,对20m以下的土石坝, 也可满足要求。,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4、墙体材料性能 高抗渗性能:一般混凝土防渗的抗渗要求都能满足。 大坍落度:1822cm 大扩散度: 3440cm 低弹模:掺加粘土或膨润土 强度条件:抗压强度容易满足,决定抗拉强度。要进行应 力分析,小型水库可参照省内已建工程。 防渗墙材料的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我省的几座水库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力学指标,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5、渗流计算 计算防渗墙处理后的坝体浸润线、渗流量,砂砾地基要计算 处理后的地基渗透比降。 6、稳定分析 施工期:考虑泥浆压力、流态混凝土的

27、压力; 运行期:防渗墙施工后,上游侧浸润线抬高对库水位降落期 不利,稳定要复核。 7、监测设计 为监测防渗墙运行情况,应在防渗墙前后埋设测压管或渗压 计进行监测。,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1、槽孔布置 目前混凝土防渗墙大都采用槽形孔形式(图1),施工时先建 造1号、3号槽孔混凝土墙,接着造2号槽孔混凝土墙,依次进 行,连接成一道墙体。槽段长度一般79m。 2、钻孔机械 常用造孔机械为钻机和抓斗,我省常用冲击式钻(乌卡斯) 和抓斗。表中列出一些常用冲击钻与钢丝绳抓斗技术参数。,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槽孔 常用的有劈打法、平打法、钻取法和钻抓法。 4、段连接 目前槽段连

28、接常用钻进法和拔管法。 5、浇筑混凝土 终孔、清孔验收合格,应在4小时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导管 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大于1m上升速度不小于2 m/h,中途不得 停顿,必须连续浇筑,并保持混凝土面均匀上升,直至完成 整个槽段的混凝土浇筑工作。,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七、施工控制 1、造孔 槽孔位置和轮廊尺寸:位孔偏差3cm,钻头直径、抓斗宽度不小于设计墙厚。 孔斜:0.4%或设计值。入岩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清孔 接头检查:上下提动钢丝刷冲刷,直至钢丝刷不再带有泥屑,测量孔底淤积不增加。 孔底淤积:清孔换浆1h后,孔底淤积厚度10cm。 清孔换浆:清孔换浆1h后,泥浆密度1.30g/cm3 (膨

29、润土1.26g/cm3),粘度30,含砂量10%。,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混凝土原材料 原材料:水泥、砂、石子、混合材料、外加剂要抽样送 检。 配料误差:水泥、混合材料1%;砂、石子2%;水外 加剂1%。 4、混凝土浇筑 导管深度:埋深不小于1m,不宜大于6m; 浇筑速度:不小于2m/h 终浇高程:高出设计高程0.5m。,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八、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检查 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接头质量、墙体密实性能、渗透性能和混凝土性能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性能。配合比试验应满足设计求外,机口取样检 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且满足设计要求;

30、墙体接缝检查:骑缝钻孔。检查深度一般为8 m左右,结束后用膨胀混凝土封孔; 墙体质量检查。在成墙一个月后,在墙体钻孔(146mm)取芯做混凝土抗压、抗拉、弹模试验和渗透试验,检查墙体的均匀性是否存在缺陷等。,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九、应用中应注意问题 1、根据配合比试验确定指标;强度与弹模要合适。 2、对于坝体为分散性土,最好不要用防渗墙方案。 3、施工上选用泥浆浓度要合适,最重要防止塌孔。 4、对于充盈系数大于1.2的最钻孔检查。,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3.5 坝内涵管封堵技术 一、主要方法: 1、挖除处理:适用于低坝 2、套井回填处理:均质坝、心墙坝 3、灌浆封堵处理:管径较大的涵管或

31、涵洞 4、竖井开挖封堵处理:涵管位置比较明确 5、进口封堵处理:斜墙坝。 上述2、3、4、5方法处理后在涵管出口与坝体(土体)接触周边部位要设置反滤 二、主要思路 封堵段要满足渗透稳定要求;,3. 除险加固常用技术,三、应用中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方法 1、封堵一定要有设计,并有详细的施工要求。 2、套井回填:与上、下侧残余管段接触的部位要用混凝土封堵并扩大断面。 3、由于涵管封堵不当出险的例子很多。,4. 设计文件编制的主要内容及要点,4.1主要内容 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主要内容共有12条,对新工程属于强制性条文,对于除险加固工程参照执行。但除险加固工程需强调

32、以下几点。 1、在工程地质有关内容中要增加坝体的地质条件及各枢纽建筑现有地质(建坝时及运行过程中地质处理后情况)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价。 2、在确定本工程任务和除险加固规模时,对除险加固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工程规模等级标准要符合现行规范要求。,4. 设计文件编制的主要内容及要点,3、在工程布置及建筑物中在将加固前后各建筑物布置变化情况说清楚,将需加固的建筑物当前存在的问题说清楚,采用的加固方案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可靠、施工可行,择优采用。 4、要重视工程监测设计、水雨情观测系统(按现有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5、对于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要明确。水库要有防汛抢险应急道路。 4.2 除险加固设

33、计要点 1、要充分利用安全鉴定、技术认定的成果; 2、将工程存在问题搞清楚,然后进行方案比较。,4. 设计文件编制的主要内容及要点,3、设计方案要符合原有工程结构的特点 4、施工导流和安全度汛的要求,5. 安全鉴定与技术认定存在的问题,根据2004年省大坝中心对全省10个地区33座水库抽查情况及近几年安全鉴定及技术认定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前期工作不够充分 1、未进行必要的测量(建筑物外观尺寸、高程、库容曲线); 2、未进行必要勘察或勘察工作量不足(坝体及坝基地质情况不明); 3、原始资料缺乏,施工时的情况了解不够。 二、分析评价比较粗糙 1、有观测资料未进行分析; 2、有些技术认定没有进行必要的定性与定量分析;,5. 安全鉴定与技术认定存在的问题,3、有些专业性较强的专题报告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分析,深度不够; 4、洪水复核上,暴雨资料采用老图集,计算方法采用老方法; 5、勘察未查明情况,或不符合水利工程规范要求。 6、安全定类不准确。,6.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进行方案比较 2、采用设计方案不合适 3、设计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