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Qkw.Cn]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ppt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6/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1.gif)
![[SkQkw.Cn]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ppt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6/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2.gif)
![[SkQkw.Cn]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ppt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6/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3.gif)
![[SkQkw.Cn]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ppt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6/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4.gif)
![[SkQkw.Cn]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ppt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6/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246259a1-9029-4eb2-b819-3bb7452e78e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南康中学 邱文华 2005.1.3,一、仔细阅读,把握诗歌类型,在诗歌鉴赏考试中,不少考生失误在把握不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其实,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往往也是不同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提醒学生,如果考试时能先确定所考查的诗歌属何种类型,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无的放矢。,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类诗歌: 1、抒情诗 这类诗歌数量最多,内容也最为丰富,它往往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感情,如:爱国、思乡、离别、伤时、怀古、吟边、忧思,等等。,有的是通过写景抒情,如唐代诗人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就是
2、一首通过写景来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有的是直接抒情,如北宋诗人张俞的昨日入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作者就是用直白的口气,借蚕妇的口吻来抒写自己感慨、不平和愤慨之情的。,在分析这类诗歌时,要从诗句表述的内容中,确定一个大致的框架和范围,明确作者抒发的感情属于哪一类。,2、言志诗,这类诗歌中,有的是借某件事来表明作者的志向,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通过写送别友人,表明了自己虽流落他乡却始终保持纯洁高尚品格的志向。,有的是托某个物来表明志向,如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
3、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人就是以寒蝉的清高来表现自己的志行高洁,以寒蝉所处环境的冷酷来表现自己的不遇于时。,3、阐理诗,不少诗人还用诗歌来阐述道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方式,阐述了要想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很高的境界,就必须不断学习书本知识,从中汲取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道理。这种比喻说理的方法把抽象的人生哲理和具体、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逻辑力量和艺术感染力。”,二、抓住“关键点”, “由点及面”挖掘意蕴,可以说,规范的诗歌鉴赏题设题都会遵循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字
4、不离句,句不离篇。事实也证明,2002年及2003年的高考诗歌题都遵循了这一规律,考生答题时都可采用“由点及面”的方法进行鉴赏。如2002年题,只要抓住了关键词“折柳”两字,就可以明确诗歌抒写的是思乡之情;2003年题,只要扣住两个关键词“咽”和“冷”进行赏析,全诗幽静孤寂的意境也就出来了。,这里所说的“关键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诗歌中的关键词或诗眼。所谓“诗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
5、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2、诗歌的主旨句。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3、诗歌的题目。因为有的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提示
6、作用,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又如上面示例中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忽视了题目则很难把握这首诗歌的寓意。,此外,诗歌中还有一些“关键点”也不能忽视,如诗歌的作者。因为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秦观的婉约,李白的浪漫主义,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又如诗歌的注释。有的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所以,考生答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可以说,只要抓住了诗中
7、的“关键点”,也就等于找到了开启诗歌赏析之门的钥匙。,三、整合信息,力求表述规范准确,有了上面两步“工作”的铺垫,接下来就可以根据答题要求对获取的有关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使之形成一篇规范而准确的评论短文。,结合近两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情况分析,除了不少考生把握不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另一种较为普遍的失误就是语言表达不规范,或者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了解和掌握诗歌鉴赏的写作要求和特点。,从写作要求和特点来说,鉴赏评论归于议论文的范围。虽然这段文字未必符合一篇议论文的整体要求,但表达方式、组织结构、语言特色应该尽可能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一般来说,考生在答题时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推出结论”的思路展开。,如2003年诗歌鉴赏题的答案就是顺着这一思路展开的:“诗眼”分别是“咽”、“冷”(提出问题)。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热力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全国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省鄂州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用户界面设计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2025届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中南大学《植物生物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No k ia战略基础知识
- 一呼百应招商手册
- 高速公路段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第三单元《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课件 七年级音乐下册 花城版
- 奶龙小组汇报模板
- 二零二五年矿泉水品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范本2篇
- 夜间城市背景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 混凝土桥梁预应力钢筋锈蚀的研究进展
- 医疗设备维保服务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 湛江房屋租赁合同书范本
- 2025下半年江苏盐城响水县部分事业单位招聘7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艾滋病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