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ppt_第1页
中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ppt_第2页
中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ppt_第3页
中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ppt_第4页
中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浙江省富阳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钟志农办) 63333366(宅)小灵通E-mail: “心海扬帆”网站: ,案例讨论: 帮这个孩子一把吧 这个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请做出具体分析。,引言,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 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 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例1:一个不幸而又幸运的“差生” 例2:她怎么变成了“问题学生”? 例3:一个声称自己得了重病的初中生 例4:一棒毁灭了两个家庭的幸福,那么,中学生有哪些

2、常见的行为与心理 问题呢?(区别:发展性、适应性心理问 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学习障碍 2、行为障碍 3、情绪障碍 4、人际交往障碍 5、青春期性心理障碍 6、人格障碍(个性障碍) 对这些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应如何识 别并加以初步的干预和辅导呢?,一、学习障碍,定义 一般是指中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到影 响他们知识的获得,而这种困难又不是智力低下 (智力障碍)所引起的。许多智力正常甚至是优秀 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极差,与其智商不相匹 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过程受到了妨碍,是某一特 定学习能力(如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缺 损,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残缺。其原因可能是 遗传(生物)的,也可能是

3、心理的,但就中学生而 言,则大多是社会(家庭、学校)因素造成的。,例:一位高中生的自诉 “我觉得最困难的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精力一直很 难集中,非常敏感,一点小小的事情都要想上好久, 以致于上课效率差,反应也越来越迟钝,思想浑浊, 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有时候看到自己不会做的题 目,同学都做出来了,就会极度的自卑和紧张。很难 从中得以自拨。而且做事情的速度变得慢了。有时候 一边做一件事,一边想一些锁事,到后来自己做错了 也没有察觉。记忆力、视力都在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学习障碍在许多时候还会引起 人格上的偏差,并造成恶性循环 “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我通常会忍不 住地忌妒,不自觉的跟他们比较。

4、都以像敌人的眼 光看待同学,对生活很消极。而且脑子会陷于一些 幻想,很不现实。这种心理障碍已从入学持续到现 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发霉了一样,极度的困 惑和难受。我很担忧,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 我还是处在这种困境当中,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 好。”,学习障碍(困难)的基本类型 前苏联学者卡尔梅科娃提出五种类型: 1、一般性学习落后(含入学学习适应良); 2、语言表达能力差; 3、数学成绩极差; 4、不遵守纪律; 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最佳点(动机水平低学 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低于实际可达水平/ 教师 要求高,学生努力超出极限/ 学习方法的缺陷,导 致潜能被压抑)。,中学生学习障碍的评估 1、

5、是否来自心理方面的原因某方面的认知 能力较差/ 某方面的学习技能未形成/知识结构有很 多漏洞/ 情感和意志的缺陷/ 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行 为习惯不良,等等。 2、是否来自生理方面的原因体质弱/神经 衰弱/ 视、听、发音器官发育不全等。 3、是否外部原因缺少教师个别指导,缺乏 情感及语言交流,家长和教师关心爱护不够,等 等。,对学习障碍学生的辅导 学习困难是中学生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成 因之一,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调整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及时肯定进步。 2、配合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 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心理素质薄弱 的方面。 4、试试真正

6、含义上的“分层教学”,创设成功情景 (降低作业难度、评分标准、提供必要帮助等),体 验成功喜悦。 5、克罗华特的“角色地位改变”法(帮助低年级学 生),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生产生责任感并改进方法。,现实教育环境中学习障碍问题的复杂性 1、学习障碍本来是人的发展过程中差异性的 正常表现,但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甚至变本加厉 的现实环境中,学习障碍往往成了“选拔淘汰” 教育或“选拔淘汰”预备教育的重要标准。各种 名目的“快班慢班”、“实验班平行班”、“奥 赛班普通班”,从初一、高一开始就在事实上 把一批批学习障碍学生集中在一起,使他们环顾四 周发现的都是一张张“失败者”、“落伍者”的熟悉的 脸,看到的都

7、是欲哭无泪的“苦恼人的笑”。这种无 情的现实不可能不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脆弱的自尊 心,使他们坠入痛苦的深渊,并引发出一系列的心 理问题或心理障碍。,2、学校应试教育压力的直接承受者是教师。教 师心理压力的积聚往往会使他们失去常态下本来可 以保持的教育理智,抑制他们原本潜能无限的教育 智慧,并使他们在学习障碍学生面前变得焦躁不 安、缺乏耐心。而所有这些,又必然通过教师的教 育行为和态度言语转化为学习障碍学生的新的心理 矛盾,使得他们倍感痛苦、失望和孤立无援。,3、可见,除了少数学校和少数“幸运者”之外, 学习障碍学生在事实上是许多学校里的“弱势群 体”。他们本来应该是“紧急接受援助者”,但在现实

8、生活中他们却成了最受忽视、最受嫌弃、最无回天 之力的一群。在一些中学、特别是初级中学里,这 一个群体的数量是不容低估的。这样一个群体不仅 隐含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心理危机,使他们自身的人 格发展方向变得更为不可确定,而且会引发许许多 多的行为障碍甚至是青少年犯罪案件,给学校的教 育教学秩序及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带来不少负面的影 响。,4、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许多煞费苦心的 辅导和干预措施难免变得苍白无力。辅导教师的辅 导理念常常会与无情的教育现实发生激烈的碰撞, 有时还会使自己的辅导进程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我们心理辅导老师或班主任都不是“牧师”,我 们所作的工作不是为了息事宁人、让学生顺从命运 的

9、安排。我们的辅导不会去为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缺 乏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辩护。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从 自己开始,尽可能地改善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小环 境,更多地给他们以关爱和帮助,并且引导他们在 不合理的现实面前,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 “也是一个大写的人”!,二、行为障碍(含品行障碍),定义指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行为、习惯偏离常态,包括以反复和持久的明显的反社会行为为主要特征、但情节轻微、未达到犯罪性质的青少年行为偏差(后者也称之为“少年品行障碍”、“边缘行为”或“问题行为”等)。 行为偏差又可以分为三类: 1、过失行为 2、不道德行为 3、自我消极行为(卢家楣1989)。,1、过失行为 说谎行

10、为 课堂违纪行为 考试作弊行为(怕失败、保全面子,熊川武 提出:要与学生商定一个既改正错误又照顾其面子 的学业评价办法,如只考查不计分,或让学生选择 与自己现实水平相应的考试内容,再作纵向评价) 青少年吸烟行为(替代反应法) 厌学、逃学行为,网络迷恋行为 例:单身母亲的哭诉 离家出走或夜不归宿行为 例:离家的小燕子又回来了 依赖行为(任务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 激惹行为(任性行为) 逆反行为,2、不道德行为 攻击行为 偷窃行为 例:她躲在会议桌下割腕 社会化品行障碍(打群架、集体酗酒、敲诈勒索等) 例:少年团伙犯罪案例 破坏公共设施行为 暴虐行为,3、自我消极行为 自残自伤行为 自杀 例:我的女

11、儿还有救吗?,“少年品行障碍”的识别界限 1、年龄低于18岁,超过18岁则可确认为反社 会型人格障碍。 2、不良行为持续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偶然 的、短暂的不良行为(如恶作剧、偶尔旷课、打 架、调皮捣蛋等)不能确定为“品行障碍”。 3、至少应具备下列行为问题中的3条:, 不止一次地偷窃并伪造不在场证据。 在与父母或监护人同住期间,离家出走, 至少达到2次夜不归宿,或是一次出走而不再回 家。 经常说谎(不包括为避免挨打而说假话)。 敲诈勒索。 经常逃学或旷课 。 不止一次地在打架斗殴中使用凶器。 蓄意破坏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 残忍地虐待动物。 虐待他人。 经常主动挑起斗殴,故意寻衅。 不负责任

12、地多次发生性行为。 达到或超过3条、造成轻微后果的,可视为轻 度品行障碍;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视为重度品行障 碍;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视为中度品行障碍。,品行障碍(问题行为)的成因 1、生理因素: 精神发育不全、脑损伤等可能造成心 理活动异常; 青春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导致 生理和心理的矛盾状态。,2、心理因素: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 力差; 好奇心、好胜心、模仿心理、从众心理等; 异常心态的影响,如情绪波动、缺少理智感、 好冲动; 耐挫力低引起的极端行为; 持久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心理定势并不断得到 强化。,3、家庭、社会因素: 单亲家庭造成的情感匮缺; 家长不良行为的影响;

13、 家庭暴力; 社会不良团伙的影响; 媒体渲染暴力与色情,报道过细。,4、学校教育的缺失:能力分班的负面影响 (能力分班具有标记作用,影响教师期望及学生自 我知觉,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形成事实上的 待遇差别 / 能力分班形成高度竞争的教学情境, 增加学生外部与内部压力 / 能力分班影响学生情 绪,后段班学生沮丧、没价值、受拒绝,前段班学 生紧张、焦虑);师生关系的不良(教师的权威式 领导 / 体罚与心罚造成对立情绪 / 低成就学生失 去自尊与颜面,破罐破摔);辅导功能不佳(重视 不够 / 不能及时提供心理支持与情绪宣泄出口),行为障碍的矫正行为疗法 1、阳性强化法(正强化) 2、负性强化法(

14、负强化) 3、消退法 4、代币法 5、示范法(模仿法) 6、厌恶疗法 7、系统脱敏法 8、相继渐进法(逐步养成法) 9、行为契约法 10、放松训练,三、情绪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定义青少年学生在情绪感受中严重脱离现 实,而以一种妨碍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自我挫败的方式 应付外界事件,并表现出种种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 乱而导致的躯体症状。 例如:考试焦虑、挫折体验、自卑感。 中学生出现的某些神经症不带有终极性,因此学 校心理学不采用精神病学的标准,不称“神经症”,而 称为“情绪障碍”。,常见种类 1、焦虑障碍 例1:以学习压力为中心的广泛焦虑症 2、强迫障碍 例2:老师,我有强迫症 3、学校恐怖症

15、 例3:她为什么害怕到学校?,4、抑郁性障碍 例4:我的女儿还有救吗? 5、癔症 例5:她为什么经常晕倒? 6、青春挫折综合症(以情绪障碍、心境恶劣 为表现形式) 例6:一个尖子生在高考前的徘徊 例7:一位高二女生母亲的紧急求助 例8:她从哀痛中走来,识别界限 1、无法用智力、感觉或健康因素加以解释的 学习能力失调。 2、无法与同伴和教师建立或保持满意的人际 关系。 3、在正常情况下或现实情境消失后,继续表 现出不当的情绪。 4、持续地、长时间地(不是几天)表现出苦 闷、沮丧的情绪。 5、衍生出与个人或学校问题有关的躯体病 症,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情绪障碍的矫正 1、运用理性情绪疗

16、法改变不合理信念。 出现情绪障碍的学生,一般都能意识到自己需 要辅导和帮助,或者主动要求辅导和帮助,因此首 先要帮助当事人正确认识其所遇到的有关具体问 题。 2、鼓励当事人积极参与社会性活动。 3、帮助当事人改善人际关系。 4、症状严重的要及时转介。,四、人际交往障碍,定义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交往过程 中,由于感情不和、观念差异、行为不当、沟通受阻 等等原因引发的持续的人际关系紧张、冲突或退缩, 当事人大多伴有持续、消极的情绪体验,并影响到正 常的学习和生活。,常见种类 1、自卑与同伴交往退缩(社会退缩行为) 例:一篇周记中的十七个“忍” 2、师生交往困难 3、亲子代沟 4、孤独与孤傲 5

17、、嫉妒与猜疑 6、自我中心 7、过度敏感、防御心理及反应过度,辅导对策 1、调整认知结构,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 2、训练沟通技巧(语言表达、沟通方式,目 光、表情、距离等非语言信息,化解矛盾的技巧 等) 3、改变不良的个性品质和交往方式,增强个 体的人际吸引 4、小组团体辅导:敏感性训练 5、个体训练技术:角色扮演,五、青春期性心理障碍,定义中小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后,在对自我身 体发育的认识和体验、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以及 对待异性交往需求及交往行为方式等方面明显地偏离 同龄人群体的正常发展水平,而带来的持续的心理失 衡及行为偏差。,常见种类 1、异性交往障碍 2、异性交往失当(交

18、往过密、失恋) 讨论 对中学生恋情我们能做什么? 例:老师,我恋爱了 中学生初恋:对了,错了? 3、自慰(性幻想、性梦、手淫)焦虑 例:一个声称自己有病的学生 4、青春期发育(体像体貌、性器发育、遗精初潮)焦虑 例:到了高二,他突然憎恨自己的母亲,5、性角色认同障碍 6、性代偿(看黄色书刊、录像、影视等性代偿行为) 7、性过失与性罪错 例:发生在教室里的性过失 8、性偏离(双性恋、同性恋、恋物癖、窥淫癖等) 例:一个优生的“参照标准”,青春期性心理障碍的主动干预 1、增进青春期中学生对性成熟过程的知识,强 调这时期的任何异常情况都只是暂时性的,不必过 分忧虑。 2、鼓励学生适当地装扮自己,以改

19、善体态上 自己不满意的特征,从而变得快乐起来,并学习适 当的性别角色。 3、引导家长、有关教师了解此时的青少年学 生难免有疲倦、乏力、功能失调的情况,对学生在 学习、生活中暂时的退步不加责备,并适当减轻其 负担,以免产生不愉快或挫败的感觉,进而诱导其 发展潜能。,4、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必要的异性交往,多组织 集体交往活动,以满足中学生向往与异性交流的情 感需求,并引导他们把握异性交往分寸,防止学习 期间交往过密(预防在先)。 5、宽容学生出现暂时性的忧郁,减少其受排 斥、不受关爱的感觉。只有当青少年学生觉得快乐 时,才可能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并可能愿意来 学习成人的行为模式。 6、对已经出现“

20、青春期恋情”的学生,一要理 解,二要通过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来引导他们自己 做出正确的选择。,六、人格障碍(个性障碍),定义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正常人格与精 神疾病之间的行为特征,是指因人格特征明显偏离 正常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模式和对环境的适应不 良。 生活中有少数人长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长 期不能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 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就是人格障 碍(即个性障碍)的表现。,人格障碍的共同特点 1、一般始于青春期。往往从儿童期就有发 端,到青春期开始显著。 2、都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 际关系,这是最主要的行为特征。 3、常常把自己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

21、咎于命运 和别人的错误,从不感到自己有缺点需要改正。 4、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能做出自以为是的辩 解,从不考虑他人的心情和状态。,5、走到哪里就把自己固有的看法带到哪里,任 何一个接收他的新群体的气氛无不受其行为特点的不 良影响。 6、自己行为的后果经常伤及他人,使得左邻右 舍鸡犬不宁,但自己毫无知觉。 7、总要等到别人告发或埋怨自己时,才知道自 己有怪僻或不良行为,而不会自己首先感到不安并主 动求助于他人。 总之,人格障碍者往往无事生非、难以相处,与 他较接近的人很快便可领教其怪癖。,说明 人格障碍主要是针对18岁以上成年人而言,但 它的发病往往始于儿童期和青春期。人格障碍与儿 童、青少年个性

22、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一旦形 成就很难治愈,因此必须引起家长、教师的高度重 视,并能加以识别。但是,中小学生的人格尚未定 型,可塑性还很大,不能轻率地把他们的某些特殊 反应误认为是人格障碍。,常见种类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冲动型(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 例:他为什么殴打政治课老师? 5、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 6、强迫型人格障碍 7、依赖型人格障碍 8、焦虑型人格障碍,识别界限 1、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明显偏离 了所在文化和社会人群认可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模 式,至少在以下两方面有异常表现: 认知(把自己的困难归于命运、社会和他 人,思维极端

23、化,自我中心,没有责任感和罪恶 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认识) 情感(高度脆弱,情绪极端,忌妒心极 强,难以控制冲动) 人际关系(紧张,攻击,偏执,) 行为(不良、怪僻,违抗社会习俗),2、人格类型持久不变,可以追溯到少年期或 青春期。 3、人格障碍的表现有普遍性,涉及个人或社 交场合,导致社交适应不良。 4、排除药物和器质性病变,人格类型不是由 药物影响或躯体外伤所致。 5、排除精神病,人格障碍不是真正的精神 病,而仅仅是人格的异常。,必须强调 人格障碍的认定虽然是以18周岁为年龄标志 的,但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却在儿童和青少年时 期,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因此,对中学生在个性方 面表现出来的各种

24、偏离常态的特征或行为倾向性, 决不能熟视无睹。,七、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技巧,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不仅是心理辅导 教师的职责,也是班主任及全体任课教师义不容辞 的责任。这就需要对如何处理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的基本技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一)用人本主义辅导技巧走进学生心灵,1、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本性向善的。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 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 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 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2、绝对地尊重每一个学生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 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 为前提条件

25、的。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意满足学生在成 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发展性需要。,尊重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行 为。班主任必须认真检点自己与学生相处中的每一 言、每一行,不可恣意妄为。 例:琪琪的心病 一个差生的来信,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与 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 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 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 林孟平博士,尊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教师坚信学生有无限发 展的潜能,才能坚持对学生“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 时引导”,努力张扬学生的向善本性,变“他律教育”为 “自律教育”。 “高度尊重” 要以罗杰

26、斯的 “以学生为中心” 观点为 基础。 “适度要求”是指克服传统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上的 “泛政治化”倾向。 “适时引导”,是指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加以 及时的引导。 例:与一位跟老师作对六年的男生的三次近距离接触,3、接纳学生的差异。 差异是绝对的。差异来自于遗传与环境 (包括教育)的共同作用。只有理解学生的差 异,才能从本质上做到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理 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现代辅导理念和传统教育 观念最大的区别所在(“差生”实际上是差异的表 现,“消灭差生”实际就是要消灭差异/ 不能把“全 面发展”理解为“全优发展”或“平均发展”)。,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是

27、逐步走向成 熟的个体。他们今天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 成长中的问题。因此,不必恨铁不成钢,也不可 操之过急。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 过程,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上也是千 差万别的。因此不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静 止的眼光是对学生发展的最大束缚。在班主任异 样的眼光中,那些“差生”将永无翻身之日,甚至 会使他们终身失去上进心和自信心!,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心灵的沟通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 人之间的沟通关系。 班级工作的效绩之大小,说到底取决于教师与 学生沟通的效能。 能否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否有效地 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

28、也取决于教师与 学生沟通的意识及技巧。(例:414事件 2、我的女儿) 掌握最基本的人本主义辅导技巧,和学生进行平 等的沟通,无条件的关注 用教师的体态语言(表情、眼神、身体姿势 与动作)和真诚的语气向受导学生传递这样的信 息:“你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你是我现在关注的唯 一目标”。关注是尊重学生的基本体现,也是成功 辅导的前提和基础。,积极倾听与表达同感 倾听是辅导的根本,是无条件关注的关键。教 师要改变平常处理学生问题时使用的那种教导式甚 至是训导式的说话口吻,不仅是“聆听”,而且是用 心去倾听学生讲话,并以积极的体态语言和有限度 的应答语来表现自己对受导学生内心体验的认同。,引导学生宣泄

29、郁积的情绪 辅导是一个很情绪化的过程。由于教师对学生 表示了真诚接纳的态度,学生就有可能将郁积已久 的精神苦恼向教师倾诉,这会给受导学生带来极大 的精神解脱,摆脱其恶劣心境,强化其战胜自我的 勇气。,平等探讨,助人自助 辅导的目的在于助人自助,平等探讨的过程也 是为了帮助学生自省自明。具体要求是: 多提问题,少加评论; 多做启发,少做说教; 多鼓励对方独立思考,少讲个人主观意 见; 多做思想沟通,少做逻辑分析; 多谈开放式建议,少做封闭式结论。 八以上四种基本技巧归结起来,就是人本主义 的辅导技巧,即“以来访者为中心”的辅导技巧。,(二)用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学生不合理的认知,1、艾利斯理情行为疗

30、法的三条基本理论依据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情绪 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 件的解释。(ABC理论) 负性认知和情感、行为障碍互相强化,形 成恶性循环,是情感、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要 原因,因此,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关键。, 情绪障碍者往往存在着重大的认知曲解, 这些认知失真是当事人痛苦的真正原因,一旦认 知失真得到识别和矫正,当事人的情绪障碍必将 获得迅速的改善。 艾利斯认为,人天生就有歪曲现实的倾向。 但是,人也能够接受理性,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思 考和自我挫败行为。由于情绪来自思考,所以, 改变情绪或行为要从改变思考入手。,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

31、问题的主要根源。信念中的核心信念则是根深蒂 固的。 人的情感和行为接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 响。在面临一些情境时,当事人可能会产生一些 快速的估价思维,它们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的结 果,而似乎是自动涌现的,通常出现得相当迅速 而简单。所以被称作“自动思维”。,当某种自动思维中的核心信念占主导地位 时,人就会以这个信念为主线解释问题,他的倾 向选择性集中于证实自己的核心信念的信息,而 无视或者削弱其它相反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这种信念是不正确的和功能障碍性的,当事 人依然会对其坚信不疑,并会带着一种极为消极 和自我否定的态度去解释他所面临的各种情境。,例:英语考试焦虑的认知模式,2、因此,艾

32、利斯在ABC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 ABCDEF理论。 D环节为驳斥,它包括三个要素: 、侦测找出那些非理性的核心信念,特别是那些绝对性的语句,如:“我应该”、“我必须” 以及造成自我惊骇、自我贬抑的自动思维(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潜意识中有哪些古怪的、顽固的想法?用一张白纸写下来) 别人都比我聪明,我真是太笨了。 考试真叫人害怕,要是不考试就好了。,、辩论学会和这些功能不良的观念进行 自我辩论,进行验证性的质疑,得出不同的结 论。例:引导高三女生自我质疑 通常使用的辩论方法有: 驳斥非理性信念通过思考、驳斥、 辩论、解释、分析和教导等方式向自己挑战,消 除非理性信念的控制,将意识带往理性的层次。

33、认知的家庭作业挑战自我,找出绝对 化的信念,追踪和质疑内部语言中那些不合理的 信念。这一过程不是在大脑中无形地完成的,而 要实实在在地写在纸上,填写RET自助表格 2 3,、分辨在辩论后,进一步学会分辨理性的信念和非理性的信念。 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有没有不同的解释? 最坏会发生什么?我能承受得住吗?最好会 发生什么? 最理想的结局是什么? 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有没有不同的解释? 最坏会发生什么?我能承受得住吗?最好 会发生什么? 最理想的结局是什么?, E是效果,就是以合理的思考替代不合理 的思考。替代的技巧有: 改变自

34、我告知内容语言可以塑造思 考,思考也会塑造语言。认知失真者都有一些无 助和自责的语辞特征,改变语言就是改变思考。 幽默的使用对抗过于严肃的自我。 F是新的情绪状态,当事人不再感到严重 的焦虑或消沉,也不再感到沮丧和自我责备,从 而获得一种新的感受。,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艾利斯的“理情行为疗法”,又称为ABCDEF六环节认知矫正。,(三)用行为疗法技巧矫正学生不良行为,这是行为疗法中比较容易被一般教师所理解和 运用的辅导技巧,指的是通过教师及时的鼓励与支 持(以正强化手段为主),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 不良意向和不妥行为,强化学生自我向善的努力。 注重辅导目标的具体化与明确化; 对学生的问题就事论事,不追究其潜意识 与本能欲望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