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总管结石2例论文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总管结石2例论文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总管结石2例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总管结石2例 赛贵强 赛雨宸 (漯河市郾城新都市场社区门诊部, 河南 漯河462300)【摘要】目的:观察西药加自拟木香行气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西药加自拟木香行气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2例患者资料。病程在4天-8天,用中西医结合三联同步疗法治疗2-3天症状,体征明显缓解,B超复查无结石阴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胰腺管无扩张。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同步治疗,解痉,消炎,行气利胆排石,疗效显著。【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堵塞性黄疸;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胆总管结石的结石大多来自胆囊或肝内胆管,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合并症多,死亡率较高,目前国内在临床还以传统手术

2、疗法为主。今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同步疗法,西药抗生素预防感染及解痉药物,配合中药自拟木香行气排石汤治疗两例急性胆总管结石合并堵塞性黄疸的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两例患者,男性,分别年龄40岁.47岁,一例右上腹疼8天确诊,一例右上腹疼4天确诊,共同症状,右上腹涨疼,背部肝区疼痛,伴恶心,全身黄疸,小便深黄,陶土洋大便,无发热,肝功各项指标高于正常,在社区门诊输液消炎,疼痛一直无缓解到医院CT .B超确诊,西医诊断胆总管结石合并堵塞性黄疸。结合中医辨证,肝胆湿热,瘀毒阻滞。治疗:清利湿热,行气利胆排石。1.1治疗方法入院治疗,术前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C反应蛋白测定,监

3、测生命体征,在保守治疗的同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2.确诊后立刻给予西药硝苯地平片10mg,一天三次服用。1.3同时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1.4.中药方剂:用自拟木香行气排石汤:木香10g,柴胡10 g,虎杖30 g,郁金10 g,元胡10g,山楂10g,黄芩10 g,金钱草30 g,鸡内金15 g,茵陈30 g,生甘草10 g,大黄15 g(后下),红枣7个,水煎服,一天三次服用。疗效总结: 在确诊胆总管结石后,立刻给予硝苯地平片药物服用,常规输液消炎预防感染,同时给予自拟木香行气排石汤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服。服药后让病人活动,避免久坐或久卧。用该疗法第一天两例患者右上腹疼痛症状缓解,第二

4、天陶土洋大便消失,黄疸开始消退,第四天复查CT.B超胆总管结石消失,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胰腺管不扩张,体温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带药出院。另一名患者用该疗法2天成功排石,康复出院。讨论: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肝胆外科专家指出,医学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一般主张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必须及早手术治疗,严重者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等而危及生命。 【中西医三联同步疗法】主要针对病因,发病原理规律,标本兼治。堵塞后胆道痉挛水肿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没有痉挛,水肿和感染的机率大大降低,我们治疗该病之所以选用硝苯地平片,因为硝苯地平片不同与654-2药物,没有抑制腺体分泌的副作用,胆道远端开口堵塞的结石不会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引起胆道壁干涩而不利于结石的排出,而且对于平滑肌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临床应用哌替啶、可以引起平滑肌收缩无力,不利于结石的排出。加上中药重用木香一味行气药物,增强胆道平滑肌的蠕动,意在帮助排石,因此该疗法优于传统的手术疗法,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和后遗症一直是肝胆外科难以攻克的难题,该疗法临床实践证明,简单,快捷,高效,无创伤,康复快,明显提高治愈率,减低手术率,我们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同步疗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西医解痉,消炎,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木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