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海台风临近预报思路及切.ppt_第1页
我国近海台风临近预报思路及切.ppt_第2页
我国近海台风临近预报思路及切.ppt_第3页
我国近海台风临近预报思路及切.ppt_第4页
我国近海台风临近预报思路及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近海(300km)台风临近预报(012小时)思路及切入点思考概要,200335 2007.10.21,近海台风的临近预报历来是各有关气象部门和各级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其预报成功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各级行政领导能否作出正确决策。过轻和过重的考虑都不可避免地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如果认为正确的台风路径预报是整个台风预报的重点,那么近海台风的临近预报则是重中之重。 因此如何使台风的临近预报趋于成熟与正确,这是每个预报员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可 行 步 骤,了解台风气候规律,对各月台风的生消演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对各类台风强度、移速的把握 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思考 中低空急流

2、中北支急流的作用 中低空急流中北支急流的作用 高空急流与中低空急流的相互配置 台风移动与地形的相互影响 相邻气团的互动影响 卫星和雷达的运用,1. 了解台风气候规律,对各月台风的生消演变有一 个基本的把握 根据所发生台风的月份,以及由日期来首先确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纬度,并根据该月份平均最高气温所在纬度及与目标区纬度的差异与否来判定台风所在的海域是否属于海温高值区或相对高值区。依据海气温度同化原理以确定海洋浅层气温的大概值,以此来确定该台风是否能在该海域得到水汽、热能和潜热能支持,并大体上确定其未来能否发展与加强。我们知道海洋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值只需经过简单计算和留意有关专业台的预报和实况就

3、可轻易做到。,2 对各类台风强度、移速的把握 目前需要根据中央台发布的台风强度来把握台风的移动速度。一般而言当气压在970hPa以上时,此类台风的移速为20km左右。970hPa以下到950hPa时一般移速为15km左右,若950hPa以下时则移速为10km左右,而940hPa以下时则往往只有8km左右。,3 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思考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及空间形态的变化无疑是影响台风移动的一个重要因子。 一般而言,由于海上记录稀少,故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能通过卫星云图来判断其强弱,但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弱时往往不能判定。我们往往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其强度变化和形势变化。

4、 从东亚地面天气图上,我们往往能从15N附近或以此相关测站,如97212、47971、47909、47936、47927、47918以及我国台湾、菲律宾等地区气压场、风场的走势来判断地面形势,同理逐层向上分析高空图上各个层面上测站资料是必要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其高度值,更加需要考虑的是各个测站上的风速风向变化。特别要注意以下变化:,a. 风向的细微变化。风向变化是否有规律,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变化,这是考虑副高增强与减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海上记录由于没有其它因素干扰更具可靠性。另外上下二层之间风向是连续还是不连续,这也是表示副高强弱的另外一个方面。 b. 台风的临近预报,要特别关注近海以及台湾海

5、峡等副高边缘地区风随高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要注意前一时次与最近时次风向的角度变化,有时甚至要考虑到风向10的变化,在中高层尤其如此。可依据风向角度的变化来判断副高是否西伸。依据风速的变化来判断副高外围气压梯度场强弱变化。 c. 综合判断叠加后往往能比较容易地得出副热带高压西部的空中主体模型和活动态势形象。,4关于中低空急流在台风临近预报中重要作用的思考,以南支气流为例 a. 中低空急流是大气中动能、水汽和涡度的传输系统 对台风这样一种具有强烈正涡度的涡旋来讲,急流具有两面性。很显然中低空急流与台风相切时的位置有关。(姑且暂不讨论与台风正面相交时的情形)急流位于台风运动方向的后侧时和位于台风运

6、动前方时所起到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 b. 中低空急流还与台风之间正切时的相互的高度有关 我们假设急流与台风相切高度在其质量中心或附近,且假设其为匀速或速度变化较小。如果南支急流位于台风运动方向的后侧,则无疑对其运动的状态有一种增强作用,反之则相反。但我们若发现中低空急流与台风相切时其位置高度大于400hPa或以上,则一般意义上此类急流对台风有一种抑制作用,因为它对台风的暖心结构有一种扭曲和破坏作用,使得中低层的水汽向上输送受影响,进而影响到潜热能的释放。,5 中低空急流中北支急流的作用 盛夏季节和夏末秋初台风活动频繁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处于相对弱势,故一般而言对台风并无太大影响,往往对其重视不

7、够。在我们多年的预报实践中感到,有几点起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北方中低空急流的强度是相对的,不能以一种固定模式去认定,也不能以南方急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去相互比较。北方在夏末秋初季节中低空急流位置偏北,通常位于40N附近,但其前部往往有小股冷空气扩散,一般可达到长江以北地区,当急流位置呈向南位移时,它前方可以达到长江以南甚至到杭州湾以南。此种状况会造成以下情况时有发展: 中低层弱冷空气的扩散南下使得台风的卷入层尤其是凝结高度附近弱冷空气的扩散会直接导致台风垂直方向上的值扩大。同时饱和度减小,使得台风底部的上升气流的发展获得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是台风移动前部暴雨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5 中低空急

8、流中北支急流的作用 中低层弱冷空气的扩散南下使得大陆上环境空气的湿度减小,温度降低,与台风的高温高湿相比很明显其相互间各种要素梯度场强度增大,尤其总能量场的梯度增大,这对台风未来的运动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指示意义。由于强能量场梯度的影响密集使台风由向西北运动转而改为向东或东北方向移动,海上东移台风往往属于此类。 若有较强冷空气南下则对台风的发展和存在具有填塞作用,因为大量冷空气的南下扩散阻断了台风获得能量供给的通道,罗莎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2007年10月8日至9日为“罗莎”严重影响上海时段对各类 气象要素的预报 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值班预报员: 周凤才 陈勤 陈志豪 质量评分:94.

9、17 FCCI34 ZSSS 080137 TAF ZSSS 080137Z 080312 03012G18MPS 3500 SHRA BKN011 OVC040 BECMG 0608 0309G14MPS= FCCI34 ZSSS 080439 TAF ZSSS 080439Z 080615 03010G17MPS 3500 SHRA BR BKN011 OVC040 BECMG 1012 03007G13MPS= FCCI34 ZSSS 080743 TAF ZSSS 080743Z 080918 02010G16MPS 3500 RA BKN011 OVC040 TEMPO 0913 2

10、000 +SHRA BKN005 OVC033= FCCI34 ZSSS 081042 TAF ZSSS 081042Z 081221 02010G16MPS 3500 SHRA BKN012 OVC040= FCCI34 ZSSS 081329 TAF ZSSS 081329Z 081524 35007MPS 3500 RA BR BKN011 OVC033= FCCI34 ZSSS 081641 TAF ZSSS 081641Z 081803 01008MPS 3500 RA BR BKN011 OVC040= FCCI34 ZSSS 081932 TAF ZSSS 081932Z 082

11、106 36007MPS 3500 RA BR BKN012 BKN040 BECMG 0103 35005MPS= FCCI34 ZSSS 082245 TAF ZSSS 082245Z 090009 34004MPS 3500 RA BR BKN015 OVC040 BECMG 0002 36005MPS 5000 BR BKN033=,6. 高空急流与中低空急流的相互配置 高空急流与中低空急流共同作用于台风的涡旋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台风的作用和影响是明显的。主要是有卷入和辐散作用的彼此配置来影响台风的移动。,7.台风移动与地形的相互影响 a. 台湾山脉: 台风在7-8月份往往生成位

12、置偏北一些,一般在15N左右生成,很可能影响到华东浙江中南部地区,其路径往往在台湾台北偏北方向向西北移动,台风的外围风圈对台湾有影响,其登陆地点往往更偏北一些。 但到9月上中旬起由于台风生成地往往在12N附近,其西移轨迹也往往南移了200-300Km,9月份台风在向西北方向移动时往往有遇到台湾山脉的可能性,台湾山脉的阻挡使其迎山坡前低层产生大量负涡度乱流往往使台风减弱。,7.台风移动与地形的相互影响 b. 沿海滩涂与特殊地形的影响: 温州湾到台州湾之间,南北之间约300km,宽度约30-40km且呈喇叭状,其浅层泥沙成份相当多,热容量明显介于洋面和地面之间,加上太阳照射原因,台风往往在地面辐射

13、最强时间推迟半天使得滩涂的热辐射达到最大值时登陆,登陆后又由于特殊地形影响,其狭管作用使得其短时间内得以加强,极大的增强了瞬间风速和暴雨强度。 c. 闽浙交界与浙江中南部特殊地形: 闽浙交界处仁山(1822m),黄茅尖(1921m)两大山脉的开口处成明显的喇叭口状且喇叭口朝外,而浙江中部的温州湾同样处于此类状况,这类特殊地形极易使台风登陆,即使初始台风并未在此登陆,但也极易修正路径而对当地造成大的危害。,8.相邻气团的互动影响 台风在临近近海时势必会使得相邻气团性质发生变化。主要相邻气团有以下方面变化: (1)台风强度在达到强台风或超强台风时,势必会促使北方小槽活动加速并使槽底南伸,槽后相对干

14、冷空气南下。台风越强大此种变化越明显。注意台风外部的大风圈与相对干冷的气团的交汇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降水量的大小,中度以上的颠簸区的位置。 (2)了解台风临近时其东北方上游高压的存在及其天气状况十分重要,因为它决定海面上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若台风临近海岸,受大陆密集气压梯度的阻挡而海面气压场较弱且净空条件优越,同时海面大气温度和湿度上升较快,此时考虑台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是十分必要的。,9. 卫星和雷达的运用 关注卫星云图上台风在台海以东及台湾北侧海域的活动。当台风移动进入该海域时,云图上其云系尾部逗点云系的延长线附近是否有微小对流、积状云的存在,若存在这往往预示着该台风具有强烈的裹挟作用,台风将继续加强,移速将逐步减弱。若台风云系基本上呈正圆形,则台风继续增强的可能性变小,这是由于中低层并无大量的暖湿气流被卷入的缘故。 另外需关注台风眼的变化,台风运动前方浓密云块的变化。台风云系近中心裂缝的存在与扩大与否对台风移速的判断也是十分重要的。对雷达而言则需同时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