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动脉采血器-初步培训_第1页
2015年动脉采血器-初步培训_第2页
2015年动脉采血器-初步培训_第3页
2015年动脉采血器-初步培训_第4页
2015年动脉采血器-初步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命的选择,共同的责任BD PRESETtm动脉血采样器,什么是血气分析,血气一般指血液中所含的O2和CO2气体。血气分析是评价患者呼吸和酸碱平衡的必要指标。它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用于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和抢救。摘自2001年临床诊断学七年计划第192页,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对判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的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摘自内科学第七版第146页,错误的血气分析结果远比不检测的后果严重!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什么是成功的动脉采血?取血时出现气泡,肝素钠作为抗凝剂,血凝块堵塞试剂包,采集过程复杂,采血困难、PO2、PC2

2、测量不准确,Na /Ca2 /Mg2测量存在严重偏差,导致设备故障和停机损失,容易出现针刺,医患矛盾无法保证气密性。,血气分析结果与实际临床表现严重不符,所以医生不动脉采血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传统的动脉采血很麻烦。钙、钙、钙、钙、钾、镁、钾、镁、氯、钙、氯等。受影响的结果,肝素不平衡,肝素类型对电解质分析的影响,ca,ca,k,k,k,k,k,cl-,cl-,cl-,na,na,na,na,na,na,na,肝素,肝素类型对电解质定量的影响,针损伤,锐器损伤,血气分析和BD溶液抗凝剂面临的问题,BD冻干喷雾钙平衡肝素锂,定量预置,80IU易溶解,无需稀释样品即可充分快速抗凝Co2、Co2、CO2

3、、O2、O2、O2、O2、X、X、血液气体分析和BD溶液气密性所面临的问题,BD ABG高密度聚酯材料的绝对气密性保证了PO _ 2 PCO _ 2的准确性,普通注射器的低密度聚丙烯PO _ 2 PCO _ 2偏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血液气体分析和BD溶液起泡所面临的问题,没有自动排气功能,抽吸操作导致气泡的产生。普通注射器,BD ABG:孔隙石结构主要成分:CMC疏松多孔,潮湿时可排出的空气是封闭的。隔离空气成分包含在活塞中,以避免干扰检测。活塞密封并有效隔离空气。在预设的血液取样方法中,BD预设:将针栓推到底部,并将针栓拉到预期位置。由于动脉压,血液流入(空气从其中排出)枢轴后,枢轴将会

4、变湿并关闭,血液停止流动以防止产生气泡。血气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与BD溶液预设操作的实现相匹配,防止针头脱落,防止泄漏,防止所有仪器采样针头漏气。血气分析和血液透析仪操作安全、样品质量、防止针刺伤的密针、保证标本质量的密针、保证医务人员安全的密针、日蚀安全针、整个安全装置的单手操作、不改变操作技术就激活安全装置、采样后立即激活不可逆锁定装置、血气分析和血液透析仪操作安全面临的问题、日蚀安全针、血液透析仪安全动脉采血器安全、准确、方便。固态喷雾技术-避免样品稀释,钙与肝素锂平衡-高密度聚丙烯材料,不会干扰离子检测结果-设计孔隙石以降低气体渗透性-自动排气功能的预设操作-减少气泡产生,简化操作,Ecl

5、ipse安全型-充分保护医疗操作人员的安全。标准化动脉采血流程,1。准备、检查患者信息并确认患者状态。患者应:休息15分钟,平卧,设置人工通气30分钟,必要时使用局部止痛剂,规范动脉采血程序,选择合适的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桡动脉,首选桡动脉:二次氧合后易于固定和操作动脉血管通路。股动脉:易固定,操作复杂,解剖位置深,易感染。肱动脉:难以固定、难以滚动和滑动、采血部位的选择、患者的姿势要求患者手掌向外、向上和向外伸展。将手腕放在枕头或其他物体上,不要让病人的手腕和手挂起来。3.位置,操作者的位置,操作者用双手按压病人的桡动脉和尺动脉。4.艾伦测试检查手的血液供应。1.如果手掌颜色变红

6、或在15秒内迅速恢复正常,艾伦试验为阳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相反,如果手掌颜色在15秒内仍然苍白,即艾伦试验为阴性,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禁止介入、动静脉瘘和动脉穿刺。采血者将左手(或右手)食指沿着血管的方向,放在准备采血的地方,通过“按压一抬”仔细感受动脉的脉搏。5.确定穿刺点,并对患者的采血部位进行消毒。为了安全保护,最好戴上无菌手套。6.给皮肤消毒。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固定桡动脉,感受其搏动;右手拿着笔拿着血液取样器,手的大鱼际与病人手的大鱼际相连以便于固定。7.准备穿刺,持针面向动脉,平行于动脉,针的三角形斜面朝上,以大约45-90度的角度刺入皮肤以观察血液回流,然后固定血液取样器,使用动脉血液取样器中的孔石装置使动脉血液慢慢充满,8。穿刺采血,9。穿刺后,启动安全锁,加压止血5分钟以上,弃掉针头,戴上安全针头座帽。一只手拔出针头,另一只手握住棉签,准备在压力下止血至少5分钟,以避免皮下血肿。如果抗凝机制不良,应加压10分钟以上,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迹象。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压迫时间应延长并加压止血。10.将标本摇匀,在分析前再次混合,将几滴血液并排分开,倒置混合5次,用手摩擦样本管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