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华书店综合业务楼沉降技术设计_第1页
山东新华书店综合业务楼沉降技术设计_第2页
山东新华书店综合业务楼沉降技术设计_第3页
山东新华书店综合业务楼沉降技术设计_第4页
山东新华书店综合业务楼沉降技术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新华书店综合业务楼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 测量单位:山东省经纬工程测绘勘察院日 期: 二一一年六月山东新华书店综合业务楼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编写单位:技术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审核意见:审 核 人: 年 月 日批准单位:审批意见:审 批 人: 年 月 日目 次1 工程概况12 观测目的和技术依据53 观测内容和项目64 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的布设与保护64.1 基准点的布设64.2 观测点的布设75 观测方法及精度85.1 基准点测量85.2 观测点测量96 观测期限和观测频率116.1 观测期限116.2 观测频率117 观测报警值118 观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119 成果整理与

2、质量检查验收129.1 成果整理129.2质量检查验收1310 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1411 拟投入本工程建设的主要设备、人员情况等情况1611.1 拟投入的仪器设备1611.2 拟投入的主要工程管理人员16附图:山东新华书店综合业务楼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 1 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业务楼2. 建设地点:建设用地位于济南市英雄山路以西,中国重型汽车技术中心以南,市中区人民法院以北。3. 建筑设计等级:一级 4. 建筑结构形式、等级: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5.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6建筑平面功能构成及层高:本建筑为地上25层,地下2层,地上1-4F为裙房,其中1层为共享大厅、营业厅、厨房,2层为职工餐厅、健身房,3层为茶座、展示陈列大厅,4层为会议室、多功能厅、录音棚、摄影棚。5层为密集柜书库,6层至20层、22层至25层为办公空间,21层为主机房,地下室为车库、储藏用房及设备用房。层高分别为:3.6m(地下2F)、5.7m(地下1F)、4.6m(1F-4F)、3.8m(5F-20F、22F-25F)、5.0m(21F)、4.2m(机房层)。8. 建筑高度:99.60米 总建筑面积46563.55M21.1总图设计 1、 总平面图

4、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绘制而成,与周围建筑的间距满足规划定点要求及防火要求。 2、 总图详见建施-1,本建筑的南侧和西侧设消防车道,东侧场地满足消防车的停靠要求,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m。 1.2地下水位及防水设计 1、根据山东省新华书店图书音像发行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2-046,勘察期间在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但因地下室作为车库、变配电室、储藏室和设备管理用房使用,不允许渗水,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和卷材防水相结合的防水设计。 2、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按二级设计,采用两道卷材防水设防,防水层的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具体详建筑做法说明。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的外排水和内排水结

5、合的形式。1.3竖向设计:1、本工程中0.000相对应的绝对标高值为108.300。2、室外道路及场地的标高及排水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的设计标高确定。3、中庭院及绿地环境另行设计,设计标高的确定应以不影响本设计的室外标高为原则。1.4节能设计1、建筑设计中注意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与窗墙面积比,同时加强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空调采暖设备和照明设备的效率。2、具体设计详建施-06建筑设计节能专篇。1.5无障碍设计:1、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要求,本工程在主要出入口设残疾人坡道,坡道宽度及坡度均符合规范要求。裙楼一层设有可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专用厕所。2、本工程共

6、设六部电梯,其中客梯T1考虑无障碍设计。1)候梯厅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如下:a.候梯厅深度1800; b.电梯按钮高度0.91.10m;c.电梯门洞净宽度0.90m; d.每层电梯口应安装楼层标志;e.应清晰显示轿厢上下运行方向和层数位置及电梯抵达音响; f.电梯口应设提示盲道。2)电梯轿厢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如下:a.电梯门开启净宽度0.80m; b.电梯轿厢深度1.4宽度1.1m;c.轿箱正面和侧面应设高0.80.85m的扶手; d.轿箱侧面应设0.91.1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e.轿箱正面高0.9m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 f.轿箱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3) 所有无障碍设施及标

7、识系统应在室内外装饰、设备安装深化设计和施工中完成。1.6防火及疏散设计:防火设计详见建筑防火设计专篇。1.7室内装饰装修: 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禁止下列行为: 1、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变动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2、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改为卫生间、浴室、厨房; 3、损坏房屋原有节能设施,降低节能效果; 4、其他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的行为。1.8建筑材料和门窗: 1、防火门应选用消防部门认可的产品,幕墙、卷帘门等特殊加工门窗安装方式由专业厂家提供技术支持并按要求埋设预埋件;2、所有门窗,其选用的玻璃厚度和框料均应满足安全强度要求,其抗风压变形、雨水渗透、空气渗透

8、、平面内变形、保温、隔声及耐撞击等性能指标均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3、所有门窗制作安装前需现场校核尺寸及数量,加工尺寸按洞口尺寸减去相关饰面厚度。4、建筑工程竣工时,建设单位要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控制规范的要求对室内环境质量检查验收,委托经考核认可的检测机构对建筑工程室内氡、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含量指标进行检测。建筑工程室内有害物质含量指标不符合规范规定的,不得投入使用。5、建筑物需要以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下列部位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安全玻璃的选用应满足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相关条文的要求。1. 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2. 面积大

9、于1.5平方米的窗玻璃、0.5平方米的门玻璃或玻璃底边,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中庭内栏板;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mm的玻璃窗;3. 幕墙(全玻璃除外);4. 倾斜装配窗,各类天棚(含天窗,采光顶)吊顶;5. 室内隔断,浴室围护和屏风;6. 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厅等部位;7. 易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它部位。6、建筑物屋面用玻璃应满足应满足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相关条文的要求。A. 两边支承的屋面玻璃,应支撑在玻璃的长边;B. 屋面玻璃必须使用安全玻璃;C. 当屋面最高点离地面大于5m时,必须使用夹层玻璃;D. 用于屋面的夹层玻璃,夹层胶片厚度不应小于0.76

10、mm。1.9 其它:1、图中所注标高除屋面外,均为施工完成后的面层标高。2、厨房、卫生间的地坪均低于室内地坪20,且按1%坡向地漏或明沟。厨房、卫生间的防水层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250,浴室墙面的防水层应高出地面1800。3、本工程电梯为暂定尺寸,要求在施工前确定电梯厂家。并由厂家配合设计电梯留洞、预埋件。4、楼梯、外廊、室内回廊、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设置的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栏杆间的净距110;栏杆应以坚固耐久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高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5、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若遇图纸有误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

11、,待进行处理答复后方可继续施工。6、本工程裙楼西立面以干挂石材、玻璃幕墙为主,外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并由我院认可外观方案后施工。7、本工程所涉及的金属构件应委托专业厂家加工,预埋铁件位置具体安装时,厂家应与专业施工队密切配合,共同认可。8、管道穿墙体及楼板处均采用不燃材料(岩棉、矿棉、玻璃棉)将四周缝隙密实填充。9、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若遇图纸有误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待进行处理答复后方可继续施工。10、本工程功能多,设备安装复杂,施工单位应认真参阅设备,电气施工图,协调与土建施工的关系,做好预埋件、预留孔洞等。11、所有砌筑管道井内壁均用1:

12、2.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无法二次抹灰的竖井均用砂浆随砌随抹平、赶光。12、本工程较多轻质墙体,因此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安装卫生洁具的预埋工作。13、所有混凝土墙、楼板留洞建筑图中未注明者均见结施。14、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岩棉、矿棉、玻璃棉)或防火材料封堵。15、凡露明铁件一律涂防锈漆两道;凡与砌块或砼接触的木材表面,均需做防腐处理,所有排水管(包括埋设暗管)应加强防锈处理。16、本设计除注明外,施工单位尚应遵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17、建筑物内装修材料,其燃烧性能等级应满足下列要求: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固定家

13、具B2级;窗帘、帷幕、家具包布B1级;其它装饰材料B1级。地下室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均为A级。注:A级不燃烧材料;B1级难燃烧材料;B2级可燃烧材料。2 观测目的和技术依据工程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经常发生动态变化,诸如地面堆载突变等偶然因素的发生,使得结构荷载作用时间和影响范围难以预料,出现施工工况与设计工况不一致的情况。基于上述情况,工程的设计计算虽能大致描述正常施工条件下支护结构以及相邻周边环境的变形规律和受力范围,但必须在工程施工期间内开展严密的现场观测,才能保证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归纳起来,开展工程现场观测的目的主要为:(1) 通过及时观测掌握岩

14、土层和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的情况以及周边各建筑、设施的变形情况。将观测数据与初始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工艺与参数,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使得观测成果成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第一手资料。(2) 为周边环境中的建筑、各种设施的保护提供依据。通过对周边建筑、道路等的现场观测,验证工程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 所执行技术依据本设计书编写过程中引用的标准、规范等技术文件及其适用的工序见下表。 引用的标准、规范等技术文件一览表序号文件编号技术文件的名称适用的工序或作业环节1GB 500262

15、007工程测量规范控制、建筑物沉降2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生产作业人员安全保护与防范3GB 183162001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控制测量检查验收4JGJ/T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细部观测5本技术设计书3 观测内容和项目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的要求及本项目工程勘察报告,除进行安全可靠的围护体系设计、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外,尚应进行现场观测,做到信息化施工,本项目计划对以下项目进行观测。(1) 车库沉降观测,埋设观测点13点,观测23次;(2) 建筑物沉降观测,埋设观测点9点,观测23次;(3) 巡视

16、检查,23次;(4)裂缝观测,23次。4 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的布设与保护4.1 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预埋设在视野开阔、载重车辆少,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的地方,该项目中选定并观测控制点4点,初步选在测区西侧的新华书店小区内布设2点、东侧离基坑开挖深度3倍以上距离的酒店门口和英雄山路西侧各布设一个(其具体位置在进入现场后,经甲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同商定)。初始值应在开工前连续观测三次后取中,并选取相对稳定的二个作为工作基点,详见后附图。4.2 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位置应尽可能地反映观测对象的实际受力、变形状态,以保证对观测对象的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在观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

17、边环境重点防护部位,观测点宜适当加密,以便能更准确地反映观测对象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在满足观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密在材料运输、堆放和作业密集区埋设测点,以确保测量出对施工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注意测点的保护工作,提高观测点的成活率。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 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3 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框架结构

18、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另外沉降观测的标志可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并符合下列规定:1 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2 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散热器、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5 观测方法及精度5.1 基准点测量 基准点的高程控制采用二等附合水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使用精密水准仪索佳B1C和条形码铟瓦水准标尺进行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测量。往测时,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返测时,观测顺序为“前后后前”按程序的提示进行操作。视距和读数的要求见表4。表4 二等

19、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m)每站的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仪器视距(m)索佳B1C501.03.0三丝读数0.40.6注:当成像清晰、稳定时,水准观测路线视线长度可以放长20%。仪器作业前应进行全面的检验校正,包括:标尺的检视、水准标尺上圆水准器的检校、水准标尺分划面弯曲差的测定、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及基、辅分划读数差的测定、一对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水准仪的检视、水准仪上概略水准器的检校、水准仪十字丝的检校、水准仪角检校、水准仪视距常数的测定、水准仪调焦运行误差的测定、竖轴误差的测定等。

20、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应做到:(1) 观测工作间歇时,最好在基点上结束观测。否则应在最后一站选择两个稳固可靠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间歇后应对间歇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即可起测;若超过限差,可变动仪器高度检测一次,如仍超限,则须从前一水准点起测。检测结果应保留,但不参加平差计算。(2) 考虑到沉降观测的特殊性,为尽大可能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应采用四固定的观测方法,即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固定观测环境。(3) 对用于该次使用的精密水准仪,i角不得大于15;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绝对值不得大于02;(4)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

21、划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不应大于01mm,对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mm。(5) 水准观测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阴天可全天观测;2 观测前半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3使用数字水准仪前,应进行预热;观测时,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并避免视线被遮挡。仪器应在其生产厂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振动源造成的振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当地面振动较大时,应随时增

22、加重复测量次数;4 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5 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相邻观测点高差变动迹象、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草图。5.2 观测点测量5.2.1 垂直位移建筑物垂直位移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当工程建至0时,精确测出工作基准点与各点沉降观测点的初始高差H0,在约定的施工节点分别测出至各点的高差为Hn,则高差即为各点的沉降量。使用索佳B1C精密水准仪和条形码铟瓦水准标尺进行

23、施测,往测时,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返测时,观测顺序为“前后后前”按程序的提示进行操作。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累计距、视线高度的要求仪器型号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距累积距视线高度索佳B1C珠峰铟瓦钢尺50m1.0m3.0m0.3m观测限差、基准点精度及闭合差基辅读数较差基辅所测高差之差 间歇点较差高程中误差测段差较差往返、符合较差0.40.61.00.150.450.3二等水准结点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各段观测高差应进行水准标尺每米真长改正和大地水准面的不平行改正,并进行验算,平差计算使用“NASEW95平差软件”在微机上进行,平差后得数据录入当期观测成果表中,要求一人计算,另一人录入并检

24、核。竖向位移报警值(mm)累计值S20(35)2040(4060)40(60)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0.51.55.2.2 裂缝观测裂缝观测应观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必要时尚应观测裂缝深度。工程开工前应详细查看和记录已有裂缝的分布位置和数量,测定其走向、长度、宽度和深度等情况,观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裂缝观测采用以下方法:裂缝宽度观测宜在裂缝两侧贴埋标志,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定期量出标志间距离求得裂缝变化值,需要连续监测裂缝变化时,可采用测缝计或传感器自动测记方法观测。裂缝观测的周期应根据其裂缝变化速度而定。开始时可半月测一次,以后一月测一次。当发现裂缝加大时,应

25、及时增加观测次数。裂缝宽度量测误差不低于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误差不低于1mm。每次观测应绘出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注明日期,并拍摄裂缝照片。裂缝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1 裂缝位置分布图;2 裂缝观测成果表;3 裂缝变化曲线图。5.2.3巡视检查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工程巡视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情况:a.周边地面有无超载。(2) 周边环境:a. 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b. 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3) 观测设施:a. 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b.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巡视检查宜以目测为主, 对自然条件、施工工况、周边环境、观测设施等

26、的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于仪器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及时通知建设方及施工单位。6 观测期限和观测频率6.1 观测期限从建筑物0开始到该工程竣工结束,约计24个月。6.2 观测频率a、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第2层开始至26层每施工2层观测一次,计13次。b、封顶后内外装期间每二个月观测一次,共计6次。c、竣工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如沉降稳定,观测结束,共计4次。以上总共23次。如遇特殊天气(如暴雨)应加密观测频率。变形速率异常期间应加大观测频率。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观测频率:(1) 观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 观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27、(3) 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4) 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5) 邻近的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7 观测报警值观测报警值一般应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详见下表监测对象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备注1建筑沉降2013-2裂缝建筑1.53持续发展-地表1015持续发展-8 观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1) 观测分析人员具有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的综合知识,具有设计、施工、测量等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判断、准确表达,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2) 现场测试人员应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观测分析人员

28、应对观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观测单位应对整个项目观测质量负责。观测记录、阶段性报告和观测总结报告提供的数据、图表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 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 现场的观测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 使用正式的观测记录表格;b. 观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c. 观测数据应及时整理;d. 对观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进行观测项目数据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观测数据和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考量其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报。(3

29、) 观测成果应包括观测成果表、阶段性报告、总结报告。观测成果宜用表格和变化曲线反映。工程观测总结报告包括:工程概况、观测项目、各测点的平面图、采用的仪器设备和观测方法、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观测期间的工况、观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变化情况评述(含过程曲线)、观测最终结果及评价。9 成果整理与质量检查验收9.1 成果整理9.1.1 建筑变形测量在完成记录检查、平差计算和处理分析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成果的整理:1 观测记录手簿的内容应完整、齐全;2 平差计算过程及成果、图表和各种检验、分析资料应完整、清晰;3 使用的图式符号应规格统一、注记清楚。9.1.2 建筑变形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及技术成果均应有

30、有关责任人签字,技术成果应加盖成果章。9.1.3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任务委托方的要求,可按周期或变形发展情况提交下列阶段性成果:1 本次或前12次观测结果;2 与前一次观测间的变形量;3 本次观测后的累计变形量;4 简要说明及分析、建议等。9.1.4 当建筑变形测量任务全部完成后或委托方需要时,应提交下列综合成果:1 技术设计书;2 变形测量工程的平面位置图;3 基准点与观测点分布平面图;4 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5 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6 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成果表;7 反映变形过程的图表;8 技术报告书。9.1.5 建筑变形测量技术报告书内容应真实、完整,重点应突出,结构应清晰,文

31、理应通顺,结论应明确。技术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 项目概况。应包括项目来源、观测目的和要求,测区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项目完成的起止时间,实际布设和测定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观测点点数和观测次数,项目测量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审定人等;2 作业过程及技术方法。应包括变形测量作业依据的技术标准,项目技术设计的技术变更情况,采用的仪器设备及其检校情况,基准点及观测点的标志及其布设情况,变形测量精度级别,作业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变形测量各周期观测时间等;3 成果精度统计及质量检验结果;4 变形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异常和作业中发生的特殊情况等;5 变形分析的基本结论与建议;6 提交的成果清单;7 附图附表等。9.1.6 建筑变形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和技术成果应进行归档。9.2质量检查验收9.2.1 测量单位应对建筑变形测量项目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所有变形观测记录和计算、分析结果,应进行两级检查;2 对于需要提交委托方的变形测量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果,应在两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验收。提交的成果应为验收合格的成果;3 检查验收情况应形成记录,并进行归档。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