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ppt_第1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ppt_第2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ppt_第3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ppt_第4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帝国的辉煌与迟暮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汉唐盛世(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关系融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积极主动、对外交往频繁,专制主义: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 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两对基本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二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核心概念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皇帝,材料一:,皇 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 刑 兵 礼 户 吏,草拟,审查,执行,皇帝,工

2、 刑 兵 礼 户 吏,秦朝:,唐代:,明朝:,部分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概括相权的变化过程。,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情稳当,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处理 中央官制的演变,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朝:中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宋朝:二府三司制度 设参知政事,【知识小结一

3、】,中央决策的民主化 任人唯贤的原则得以贯彻 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 使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B. . D. ,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反映在( ),【精题演练】,2、(2009年高考海南)分化削弱相权, 是古代中国的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 做法。宋代行驶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 主要行使的是( )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阅读下列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浪潮,其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市管县,二是整县改市。这使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更加密切地配合国家各项政策的推

4、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社会更加进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1) 从秦朝到元朝各朝中央政府在地方 行政制度建设上有哪些创新之处?,(2)秦朝和元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 产生了什么相似的历史影响?,请回答,秦朝:郡县制 汉朝:郡国并行制度、刺史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处理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知识小结二】,3.“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 A. 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 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 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知识体系,学法指导: 1

5、、对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要遵循“把评价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的原则。 2、 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 3、 注意运用唯物史观从多角度评价(如政治、经济、民族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客观评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影响 :,明清以前,积极作用为主;明清以后,消极作用为主。,积极:,政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 境,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兴建大型工程,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体: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

6、续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说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进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这表明中国政治制度的烂熟,同时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也预示着中国渐趋衰落。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史料链接】,政治:容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无从发展; 极易出现政治腐败。,消极:,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社会 生产力发展。,思想文化:形成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 压抑了创造力。,总体:阻碍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落后西方、 受其欺凌的主因。

7、,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但这种“盛世”局面背后潜藏着危机。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角度来说明盛世背后的隐忧。,【能力拓展】,乾隆帝 (17361796),1689年 权利法案,1789年 人权宣言,康熙帝 (1662-1723),材料一:,思考1:结合图片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 来说明“康乾盛世”背后的隐忧。,政治:,材料二,男耕女织,机器的轰鸣,经济:,材料一:,材料二,思考2:结合图片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 来说明“康乾盛世”背后的隐忧。,科举考试与四书五经,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材料一:,思想文化:,思考3:结合图片材料以及所学

8、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来说明“康乾盛世”背后的隐忧。,材料二:,对外关系,上元灯词 间年外域有人来, 宁可求全关不开。 人事天时诚极盛, 盈虚默念惧增哉。 节选自乾隆御制诗,思考4:结合图片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从对外关系角度来说明“康乾盛世”背后的隐忧。,英国在18世纪的殖民统治,材料一:,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的对比,它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马戛尔尼,“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 ,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

9、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的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戴逸,【感悟历史】,政治制度史历史价值之文明的多样性,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认为,中华帝国之所以长存数千年而不衰,和世界六大古文明中心或“中断”或“中衰”不一样,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文明”有一个“那样巩固的大统一体”。 总体来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磨灭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创建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该制度是分不开的。,1、汉朝初年,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丞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是( ) 频繁更换宰相 扩大三省的权力,削夺三公权限 形成“

10、中朝”决策机构 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A、 B、 C、 D、,【精题演练】,4、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一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一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一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5.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

11、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 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 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6.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属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C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 B、修筑长城 C、推行郡县制 D、建立三公九卿制,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

12、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央政治制度演变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皇帝任免,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刺史,察举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二府三司制度,道-州-县,路-州-县,【知识整合】,(续上表),废丞相, 设内阁,设军机处,行省制,废行省, 设三司,继承明制,科举制(八股取士),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13、中央集权不断 加强,地方权力 日益收归中央,从隋唐起,科举制 被后世沿用。 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到后期其弊端 日益显露,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起草诏令,负责 执行,封驳审议,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起草诏令,负责 执行,封驳审议,皇 帝,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枢密院,盐 铁,户 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二府三司制,隋 唐 三省六部制,度

14、支,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枢密院,度 支,盐 铁,户 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二府三司制,隋 唐 三省六部制,归入,归入,元代:?,中书一省制,中书省,元代:中书一省制,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归入,归入,明 代:,亲自掌管,废除丞相制度,殿阁大学士,内 阁,明太祖:位低权轻,明成祖:位高权重,皇 帝,军机处,内 阁 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处理军务,内政外交 军国大计,军机大臣:?(职权、办事情况),军机处的作用:?,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 皇权强化,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皇 帝,辅助皇帝处理政事,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清朝的中枢机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皇帝,材料一:,皇 帝,中书省,门下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