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托_第1页
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托_第2页
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托_第3页
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托_第4页
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托,汉斯 费米尔,汉斯 费米尔 (Hans J. Vermeer) ( 1930- 2010), 德国人, 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 师从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创始人凯瑟琳娜 赖斯 (Katharina Reiss)。费米尔在世时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 长期从事语言和翻译研究, 是翻译学教授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费米尔在世时曾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和出版过多部译学作品, 论文主要包括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 1978)和翻译行动中的目的与委托 ( 1989 ); 书籍主要包括关于翻译理论 ( 1983), 与赖斯合著的 普通翻译理论基础 ( 1984)和翻

2、译目的理论: 正论与反论(1996),汉斯 费米尔的目的论,费米尔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杰出贡献者, 他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 功能学派也被称为目的学派。由此可见, 费米尔对翻译理论最大贡献就是目的论。 一、提出的背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从语言学 和对等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 主要从原文的角度来研究翻译 的奥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费米尔根据行为学的理论, 把翻译置于人类行为理论的范畴中进行研究, 提出翻译是一 种人类行为活动, 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费米尔强调: “翻译时, 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 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 从

3、原作所提供的多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 费米尔首次提出目的论是在 1978年发 表的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 这篇学术论文是目的论的奠基文献。 1984年, 费米尔与其老师赖斯合著 普通翻译理论基础本书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费米尔的目的论, 是研究目的论的重要文献。,二、目的论三个重要的概念,1. 翻译行为。费米尔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而翻译是由译者来完成的, 并用来交流, 可见翻译行为是指译者在翻译中的行为。翻译行为作为人的行为,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都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可见, 翻译是一种以原文本为基础, 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2. 委托人。费米尔称委托人是指翻译的发起者。通常情况

4、下, 翻译委托人会提供尽可能详细的翻译目的, 告诉译者他们基于什么样的目的翻译一个作品, 希望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实现自己的利益。译者正是在委托人的委托下开始翻译, 可想而知译出来的作品也要符合委托人的目的。,3. 翻译委托。费米尔认为翻译委托中则会指明需要什么样的翻译。翻译委托除了包括翻译目的外, 也包括交稿日期和译者的薪酬, 这些从间接程度上会影响译文的质量和水平。可见, 翻译目的的实现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以上三个新的概念虽然各有区别, 但三者之间是环环相扣, 紧密相连的, 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的翻译目的。,三、目的论的三个法则,1. 目的性法则。目的论认为目的性法则是翻译中所要遵循的首要

5、法则。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常说的结果决定方法。,2. 连贯性法则。目的论中的连贯性法则主要是指翻译出来的译文要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即译文能让读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里连贯性法则主要强调译文的在译入语文化中的可读性及其交际意义。,3. 忠实性法则。目的论中的忠实性法则主要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语际的连贯, 即通常所说的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当目的论特别强调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忠实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 以上分别了解了目的论的三个法则, 但这三个法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彼此关联的。三个法则中

6、, 目的性法则是第一位的, 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从属于目的论法则,而忠实性法则又从属于连贯性法则, 三法则是一种层级下降的关系。,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托,一、翻译是一种行为 二、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三、反驳目的论的观点 四、翻译委托,一、翻译是一种行为,费米尔指出,目的论是翻译行为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把翻译视为翻译行为的一个特别类型,源文本为基础。 翻译行为论是由霍茨-曼塔里于1984年在其代表作翻译行为:理论和方法中提出来的。霍茨-曼塔里是一位职业翻译家、翻译学者及培训职业译员的教师。她把翻译定义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

7、目的而构想的复杂行为”,其总称为“翻译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在于通过专家制造的信息传递源(message transmitters),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转换信息;译者就是专家,他们在文化间或跨文化间的交流中制造出合适的信息传递源,而信息传递源指各种文本材料,它们与图片、声音和肢体远动(body movements)结合在一起。,按照弗米尔的说法,目的论是翻译行为论的组成部分,二者都很有相通之处,例如,两者都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必定有目的;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专家,应当受到尊重,应当有“发言权”,应当决定源文本在翻译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等等。,二、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源语与译语文化间存在

8、很大的差异,因此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功能也不同。这就决定了翻译不单单是一种语码转换。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译者判断源语文本的形式和功能基本上是根据译入语文化的预期目的的。换而言之,翻译都具有特定的目的。很多理论家都认同翻译是一种行为,而弗米尔把它称作一种特殊的行为。,三、反驳目的论的观点,对目的论所持的异议主要分为两类 异议(1)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有目标。有些行为没有目标。文学文本就没有目标,至少其中一部分是如此。 两方面回应:根据行为的定义来回应。如果行为没有目标,那它就不再被认为是一种行为(任何一种言语行为都是由目的驱使的。这一观点在古希腊已经屡见不鲜) 具体阐述:目标三个层次 a. 在讨论翻

9、译的过程时,它指过程中的目标。 b.在讨论翻译的结果时,它指译本的功能 c.在讨论翻译的形式时,它指形式的意图,针对异议(1)的回应:如果一个行为在它的过程、结果或方式中没有目标、功能、意图,那么从这个词的理论意义上来说,它就不能被称为行为。 文学方面的反驳。 异议(1)的变体:认为只有艺术的文本才能称为“文学”,而艺术无目标、无意图的,所以有目的意图的作品便不是艺术。 在我看来,倒不如承认艺术(也包括文学)无一例外都有其目的。事实上,当下一个极端有争议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或者曾经存在没有目的的艺术。,异议(2)是异议(1)的特殊变体。它认为并非每个翻译都有目的或者意图,有的翻译没有目标(这里

10、所说的“翻译”是传统意义上的) 以下从三个方面对异议(2)作深入讨论 a.认为译者头脑中不一定有具体的目标、功能或意图,他只是将原文的内容翻译出来而已 b.认为具体的目标、功能或意图会限制翻译的多种可能性,因此和原文相比,译文的阐释域会受到局限 c.认为译者头脑中没有特定的读者或读者群,回应:a.语用文体有针对性,其译文亦然。比如,广告,说明书等。 b.有人认为,对文学作品赋予目标,将会限制其阐释的可能性。笔者对此的解答如下:由于某些理解不是翻译的目标,一个既定的目标的也许会排除某些理解的可能性,但是它会保留原文理解的广度。 c.固然,在许多情况下,文本的作者、译者不去考虑谁是具体的读者,谁是

11、具体的读者群。但有的情况下译文会指明,即使是全世界。问题不在于没有受众群,而在于它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四、翻译委托,目的论中“委托是指为实行一种特定的行为(这里指翻译)由自己或他人给出的指导或命令”。委托包括目标(委托 目的的详细具体化)以及达到预定目的的条件。由于委托基本上独立于原文本功能,因而委托的实现决定于目标文化而非原文化环境。所有的翻译都以委托为基础 ,每一次翻译行为都有目的。“目的是通过委托来确定的”。关于翻译目的的详述和条件,客户(委托人)应与译者协商,因为客户有时不了解译本在目的语中被怎样使用。,委托应详细具体,在理想状况下,它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targette

12、xtreceiver)(实际上读到或听到译文的人)、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委托愈详细,译者愈能成功地完成翻译任务。当然委托人也可以是译者本人 。 费米尔认为翻译可以去适应 目标文化 ,也可以通过目标文化的某些手段来表达原文化,翻译的关键是译者对自己的翻译行为有意识,而不是毫无目的。,例子结尾,诉讼文件“二”或者“他们” 给每个人二十万法郎 给他们二十万法郎 小说 2000,00误以为2000或200000 结论:任何从原文到译文的转变或不同翻译之间的目标的转变都会得到一个独立的目标文本。原文不能决定译文的类型,原文的种类事实上也不能决定译文的形式,而是翻译的目的决定适当的文本类型。,questions,1.What are the objections that have been raised against the skopos theory? how does Vermeer answer them in the selection? 2.According to the skopos theory, every translation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