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往复泵工作原理基础理论概要_第1页
第一部分:往复泵工作原理基础理论概要_第2页
第一部分:往复泵工作原理基础理论概要_第3页
第一部分:往复泵工作原理基础理论概要_第4页
第一部分:往复泵工作原理基础理论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往复泵reciprocatingpump,第一节水泵分类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三节泵的正常工作条件第四节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第一节水泵分类,按用途分:1、往复泵:注水泵、增压注水泵、调剖泵、钻机泥浆泵、洗井泵、压裂泵、固井泵、注聚泵、输油泵、试压泵、加药泵等2、离心泵:注水泵、输油泵、消防泵、排污泵、捞砂泵、锅炉给水泵等按工艺流程分:1、往复泵:开工泵、尾矿输送泵、一段钾泵等2、离心泵:化工流程泵、脱碳泵、脱硫泵等,第一节水泵分类,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往复泵属于容积式泵(靠泵内工作容积的变化产生吸排)一、基本组成活塞(柱塞)、活塞杆(连接杆)、泵液缸、泵阀、曲柄连杆机构二、

2、工作原理,1.单作用往复泵活塞(柱塞)往复一次,吸排液体一次;仅活塞(柱塞)的一端腔室工作,吸排阀各一个。,2.双作用往复泵活塞往复一次,吸排液体两次;活塞的两端腔室均工作,吸排阀各两个。,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三、作用数K泵在一个360度的曲柄回转角度内,吸(排)液体的次数。K与泵的工作腔室数、泵缸数目有关。单作用泵K1双作用泵K2三作用泵K3多作用泵的作用次数记为K,四、自吸能力具有能将泵的吸入管和泵内的空气排除的能力。,五、往复泵的流量1.理论流量:活塞的有效工作面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容积。,Qt=60KAeSnm3/h

3、,K泵的作用数;S活塞行程,m;n泵的转速,rmin;Ae活塞平均有效工作面积,m2。,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对于活塞两侧空间都工作的往复泵,平均有效工作面积:,D泵缸直径,m;d活塞杆直径,m。一般d(0.120.5)D,低压泵取小值。,m2,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往复泵的实际流量Q理论流量Qt的原因,(1)泵吸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气泡;(2)活塞换向时,由于泵阀关闭迟滞造成液体流失;(3)活塞环、活塞杆填料等处由于存在一定的间隙以及泵阀关闭不严等会产生漏泄。,输送常温清水的往复泵,输送热水、液化烃、石油产品的往复泵,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0.60.92,=0.60.9

4、2,=0.60.92,2.瞬时流量:任一时刻泵的理论流量。,瞬时流量q等于工作面积为的活塞以速度排送的液体量。,电动往复泵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电动机的回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往复运动,活塞速度是周期性地变化的,故其瞬时流量也将周期性地变化。,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3.脉动率,泵供液的不均匀程度可用脉动率来表示:式中分别为表示最大、最小和平均理论流量。各种往复泵的理论值后表11所列,它与曲柄连杆长度比且关。,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多作用往复泵流量的均匀程度显然要比单作用泵强;2.作用数K越大,流量越均匀;3.奇数K的往复泵比偶数K的往复泵的流量均匀。,脉动率,表11,六、往复泵的

5、特点,1有较强的自吸能力。自吸能力可由自吸高度和吸上时间来衡量。吸口造成的真空度越大,则自吸高度越大;造成足够真空度的速度越快,则吸上时间越短。,2理论流量与工作压力无关,只取决于转速、泵缸尺寸和作用数。,3额定排出压力与泵的尺寸和转速无关,主要取决于泵原动机的功率、轴承的承载能力、泵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等。,以上3个特点也是容积式泵共有的特点,Qt=60KAeSnm3/h,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六、往复泵的特点,4流量不均匀,从而会导致排出压力波动。为了减轻这种弊端,常采用多作用往复泵或设置空气室。,5转速不宜太快。若转速过高,泵阀迟滞造成的容积损失就会相对增加;而泵阀撞击更为严重,引起

6、的噪声增大,磨损也将加剧;液流和运动部件的惯性力也将随之增加,而产生有害的影响。由于转速受限,故往复泵较难进入大流量泵的范畴。,6运送含固体杂质的液体时,泵阀容易磨损和泄漏。,7结构比较复杂,易损件(活塞环、泵阀、填料等)较多。,第二节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三节泵的正常工作条件,一、泵的正常吸入条件,(1)泵必须能造成足够低的吸入压力,其值由吸入条件所决定。,(2)泵吸口处的真空度不得大于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Hs吸入真空度标定值Hs允许吸上真空高度Ps最低吸入压力,第三节泵的正常工作条件,影响泵吸入压力的各种因素,1吸入液面的压力由上式可见,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吸入液面压力psr越小,吸入

7、压力ps就越低,即吸入条件越差。2吸高的影响由上式可见,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吸高Zs越大,ps就越低,吸入条件越差。一般泵的吸高为56米。3吸入管流速和管路阻力的影响由上式可见,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吸入管流速v、和管路阻力hs越大,则ps越小,吸入条件越差。,第三节泵的正常工作条件,影响泵吸入压力的各种因素,4被输送液体温度的影响由上式可见液体温度对吸入压力ps的直接影响。液体温度是否影响吸入压力主要视其对液体密度和管路阻力的影响而定。液体温度越高,其饱和压力pv越大,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Hs越小,这就易使正常吸入条件(2)得不到满足。,5被输送液体密度的影响由上式可见,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所输送液体

8、的密度越大,则泵的吸入压力ps就越低,吸入条件越差。6惯性水头的影响在液体作不稳定流动(即各处流速随时间而变)时才存在的附加水头,可用h1表示。,第三节泵的正常工作条件,二、泵的正常排出条件,(1)泵必须能产生足够大的排出压力,其值由排出条件所决定。稳定流动时所必需的排出压力:,(2)容积式泵的排出压力不得超过额定排出压力,否则,将可能造成原动机过载,甚至使泵的密封或部件损坏。,泵的排出压力主要取决于排出液面上的压力、排出高度和排出管路的阻力。,第四节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一、往复泵的空气室由于活塞(柱塞)的变速运动,造成吸、排液体时流量和吸、排压力的波动。恶化了原动机的工作条件,会引起管路振

9、动,降低了装置和仪表的工作可靠性。吸排压力的剧烈波动还可能造成活塞(柱塞)和液流的暂时脱离,引起液击,而且使泵的吸入性能变差,并限制了泵转速的提高。1、空气室的作用原理往复泵的空气室是一个充有空气的容器,装设在泵的吸入口或排出口附近,分别称为吸入空气室和排出空气室。,第四节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当往复泵的瞬时流量q大于平均流量qm时,排出管流动阻力较大,泵的排出压力pd较高,空气室内气体被压缩,泵缸所排液体一部分(超出按平均流量供应的部分),进入空气室储存;当瞬时流量q小于平均流量qm时,排出管流动阻力较小,排出压力pd较低,空气室内的气体膨胀,一部分液体中从空气室流向排出管,从而使排出管路中

10、的流量接近均匀。,第四节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第四节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一般排出管路较长的往复泵(如钻井泥浆泵、注水泵等),为了减排出压力和流量的脉动,常装设排出空气室(稳压器或蓄能器)。而吸入端只要压力波动不致使吸入真空度超过允许吸上真空度,一般不装设吸入空气室(稳压器)。排出空气室一般用于泵排出压力10MPa且输送介质不会与空气室内的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稳压器或蓄能器一般用于泵排出压力10MPa的情况下;而且稳压器或蓄能器可通过选用不同材料来满足输送不同介质的需要。,空气室(稳压器)工作动画示意,第四节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二、往复泵的泵阀1.泵阀的种类,(e)平板组合阀,第四节往

11、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二、往复泵的泵阀,2.泵阀阻力,根据泵阀开启瞬间受力的平衡关系:阀的比载荷:,阀的阻力为(p2-p1)/g主要取决比载荷,即:,1)阀重量2)阀弹簧弹力3)阀的盘面积,第四节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二、往复泵的泵阀,3.泵阀的运动规律,根据连续流动方程和孔口出流公式:,Cv、lv、Av为阀隙的流速、周长、过流面积为断面收缩系数为流速系数为流量系数,第四节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阀,二、往复泵的泵阀,3.泵阀的运动规律,阀的升程h公式,、仅考虑泵缸流量时的泵阀升程,正弦曲线;、阀下容积的瞬时变化时的修正量,余弦曲线;、+、实际泵阀升程曲线,结论:泵缸尺寸一定,曲柄转速越高,则qv越大,hmax越大;阀隙的周长lv、比载荷Hv越大,则hmax越小;流量系数大的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