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网上模拟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语言文字运用人们常把人生看成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因此多有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 , 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从呱呱坠地开始,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但是,“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否则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为了习惯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失去布施。正如佛家
2、的一副对联所说:“身心放下于当下,名利超然即泰然”。佛教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意欲把人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 , 这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实在是刮目相看。(1) 文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和加下划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暂时(zn)B . 呱呱坠地(gu)C . 一副D . 敛财致富(2) 文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贪得无厌B . 过眼烟云C . 一蹶不振D . 刮目相看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5高二上菏泽
3、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在中国常出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其发展谱系明晰,作为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汉字和汉民族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然而这个说法包含着另一个判断,即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曾中断,或者业已中断。但实际上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例如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先以印度文明为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吸取当地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吠陀文明。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和接受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此后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
4、改变。再如犹太文明,尽管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犹太民族都生活在其他民族统治之下,并没有自己的国家,甚至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他们却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特有的以犹太教信仰为核心的文明传统。至于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其实,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这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以此而论,虽然传承者甚至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并没有中断过,有的只是转变。文明的实质内涵在于其基本思想和观念体系。汤因比认为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定义文明,其他学者的看法大同小异。布罗代尔提出,文明
5、是“一个文化区域”,是“一组文化特征和现象”。沃勒斯坦也认为,文明是“特定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联体,它形成某种历史整体并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现象共存”。涂尔干和毛斯则说,文明是“包含了一定数量民族的道德环境,其间各民族文化只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亨廷顿在概括这些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尽管有时候特定文明可能同特定种族和民族相契合,但并不能说文明就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同一种文明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反过来,同一个种族或民族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文明;同样,亦不能简单地把文明等同于一个国家。文明是人为创造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它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生活
6、在其中的人们,其思想和行为都受到这个环境的制约。但它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不断接受内部和外部的影响而自我更新甚至改变。古代人类创造的诸多文明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完全中断了,例如古代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美洲文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文明以这样和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轴心文明,主要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这些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可能吸收了外来的因素,从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或者未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所取代,它们仍然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轴心。(节选自2011年08月1
7、6号中国社会科学报)(1) 以下对本文中“文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明不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虽然有时候特定文明可能同特定种族和民族相契合。B . 文明是人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生活其间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这一环境制约。C . 文明能通过不断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实现自我更新甚至改变,文明具有很强的可塑性。D . 文明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可能从历史长河中吸收了外来因素,起了变化,但其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因果、轮回、业报,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B . 虽希腊罗马
8、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承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只是转变,没有中断。C . 依照涂尔干和毛斯的说法,文明是一种整体道德环境,它包含了一定数量的民族,其间各民族文化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D . 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以不尽相同的形式延续,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虽然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但若据此断定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则是不科学的,偏狭的。B . 因为不能将某种文明简单地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所以不能认为中华民族是唯一享有中华文明的民族。C . 文明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
9、,因而文明得以延续;但文明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文明也可能被改变甚至消亡。D . 尽管轴心文明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存在着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取代的可能。3. (9分) (2019高二上大港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涌现出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是对文化类节目低俗化、轻浮娱乐化倾向的剥离和反拨,对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唤醒,实现了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张力平衡。然而,传统文
10、化类节目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其主要表现是对传统文化发掘提升不够,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受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滑。要改变目前文化类节目的疲态,必须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翻新和源源不断的形式出新,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主动赢得现众,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一个厚重、芜杂、多元的体系,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既有诘屈聱牙的文化知识也有通俗易懂的人文道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从中发掘出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最能引起观众兴趣、能与现实生活融合的部分,进一步提炼提升蕴合在其中的真
11、善美,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和主题。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历史性等特点,而电视传播的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而不是接受教育教化。创新文化类节目,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核,又有娱乐化的载体形式,还要做好面向大众的通俗化工作。艺术表达的核心是人,是人性人情,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艺术观照。朗读者见宇如面两档节目,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朗读和读信的方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传统文化类节目要以传统的艺术形式、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内容媒介,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内心世界,深刻讲述人物的心路
12、历程和情感诉求,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媒体及社会的人文关怀。文化类节目要有故事,接地气,让观众融入进来。朗读者讲述了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等名人的日常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是从全国遴选出的100多名诗词爱好者,有青年学生,有乡村教师,有农民,有石油工人,有基层医生,有快递员,这些选手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古典诗词相遇结缘的故事。通过这些选手和故事,将古典诗词挪移到当下现实,也使观众产生了代入感。(摘编自王伟伟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新表达)(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网络技术,得到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
13、”的潮流。B . 汉字英雄朗读者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具有创新性的文化类节目。C .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彻底地消除了文化节目的娱乐化现象,平衡了思想性与观赏性。D . 传统文化类节目高歌猛进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这类节目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正面起笔,第段反面相承,指出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等问题。B . 文章以传统文化类节目出现“疲态”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提出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的观点。C . 文章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目的就是主动赢得观众,使观众具备文化艺术鉴赏能力。D . 文章
14、段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论述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的途径方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制作者要提炼提升蕴合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将其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主题等。B . 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是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的重要途径。C . 只要传统文化类节目能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心灵世界,就一定能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人文关怀。D . 普通人与古典诗词结缘的故事,能将古典诗词挪移到当下现实,使观众产生代入感。4. (12分) (2017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微信综合征刘七平阿辉百无聊赖地挤在地铁人流里,准确地说,是困在
15、隐形的手机网络里。人们都在埋头把玩自己的手机,玩游戏、刷微信。阿辉的超薄手机没电了,要不然他会像往常一样,埋头关注微信朋友圈里的动态。阿辉又试着长按了一下开机键,手机还是黑屏。他长舒了一口气。什么时候开始迷上微信,以至于每天不看微信就心里空落落的?阿辉自己也记不清了。走在复兴门换乘站的人流中,阿辉忽然决定去附近的大学室友阿鹏家蹭顿晚饭。阿辉想起微信里的一条段子:因为微信,朋友变成了网友,网友变成了朋友。阿辉苦笑了一声,细想起来,自己半年多没跟阿鹏见面了,平时两人只在微信上互动交流。阿辉敲开了阿鹏的房门,却见阿鹏一脸疲惫地开了门,眼眶泛红。“大哥你这是咋了?”阿辉一边往客厅走,一边关切地问。“没
16、什么”阿鹏在阿辉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问道,“你怎么想起来看我了?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嗐,我的手机没电了。内人加班,所以我想来蹭嫂子做的美食。咦,我嫂子呢?”阿辉四周张望着。“她刚出去了”阿鹏给阿辉倒了一杯水,转移了话题,“你最近咋样?忙不?”“我呀,瞎忙,老样子。”阿辉也转移了话题,“借你的充电器使使,我的充电器落家里了。”阿鹏起身从书房里拿来充电器,递给了阿辉。阿辉打开手机后,登陆了微信,津津有味地浏览着朋友圈里的最新动态。阿辉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舞,一会儿点赞,一会儿分享转发,一会儿留言评论。“大哥你看这条,超搞笑!”说着,阿辉把手机递给了阿鹏。阿鹏探头瞅了一眼,兴致不高地说:“我看过这
17、个,没啥意思。”阿辉看了阿鹏一眼,这才察觉他的心情不太好。阿辉放下手机,一追问才知道阿鹏和媳妇吵架了。祸根竟是微信。自从阿鹏最近迷上微信后,每天回家后一有空就刷微信,话比从前少了,跟媳妇几乎没什么交流。以前两人经常一起看电视,或者出门遛弯,家长里短,其乐融融。赶上今天媳妇上班累,心情不好,就和阿鹏拌嘴吵起来了。阿辉有些难为情,劝慰了阿鹏一番。阿鹏领着阿辉来到楼下的一家饭馆,聊了很多知心话。聊到动情处,两人都唏嘘不已。“面对面聊聊天,挺好,久违的感觉啊。”阿辉一边给两人的杯子里添酒,一边感慨道。“是啊。来,再干一杯,为了这种久违的感觉。”阿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时,阿辉媳妇打来电话,说已经到家
18、门口了,发现没带钥匙。阿辉挂了电话,与阿鹏匆匆道别。赶回家中后,阿辉跟媳妇说起阿鹏吵架的事,媳妇愤慨地说:“微信就是害了不少人,包括你,每天睡觉前抱着个手机看些没用的东西。依我看,微信比女人更有魅力,你干脆跟手机一起过日子算了。”阿辉连忙放下手机,哈腰赔不是。临睡前,阿辉趁媳妇洗漱的空隙,还是忍不住偷偷登陆了微信。通讯录显示有一条未验证消息,竟是父亲的手机号发来的。父亲年初刚学会发短信,如今怎么用上微信了?阿辉迟疑一下,验证通过了。不一会儿,阿辉收到父亲发来的一条微信语音:儿啊,我刚跟邻居小张学会用微信了,还不太熟练。他说经常在朋友圈里跟你交流,说城里年轻人都好玩微信。有了微信,以后我就不用专
19、门等你的电话了。最近都挺好吧?阿辉愣坐在床头,眼眶不禁湿了。他快一个月没给父亲打电话了,此刻心里愧疚不已。他马上拨通了父亲的手机:“爸,您还没睡呢?”“没,我不困。你收到我发的微信了吗?”电话那头传来父亲激动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阵咳嗽声。“收到了。爸,您的哮喘又犯了?”阿辉关切地问。“我没事,老毛病了,别担心我。你以后每天在朋友圈里说点工作、生活的事吧,我会经常关注你。”电话那头又传来一阵刺耳的咳嗽声。“爸,我会经常更新朋友圈的不,我会经常给您打电话”阿辉没说几句,一时哽咽得说不出话了。(山东文学2015年第6期)(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文中
20、的阿鹏也是“微信综合症”患者,本是其乐融融的家庭,却因阿鹏迷上微信使夫妻形同陌路,再加上巨大的生活压力,家庭出现危机。B . 本文擅长以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如“阿辉又试着长按了一下开机键”的细节,形象地表现了阿辉对微信的依赖以及微俏对人的毒害。C . 本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阿鹏与阿辉在喝酒时的一句“为了这种久违的感觉”道出了现代人生存的误区以及回归真实后的发自内心的感慨。D . 文中阿辉的父亲没有落伍于时代,也跟邻居小张学会使用微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儿子交流,不用再等电话。真诚朴实的父爱令人动容。E . 本文源自生活,极具典型性。阿辉们的生活状态是一部分现代人生活的缩影,生活在随形的
21、手机网络里,生活在缺乏温情的虚幻世界中。(2) 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 本篇小说构思极有特色,请概括本文在情节安排、表现主题上体现出的构思特点。(4) 本篇的标题为“微信综合征”,有人建议改为“莫让亲情等待”,你是否同意这一改法?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二上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嵇含字君道。祖喜,徐州刺史。父蕃,太子舍人。含好学能属文。家在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举秀才,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 , 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含援笔为吊
22、文,文不加点。其序曰:“画真人于刻桷之室,载退士于进趣之堂,可谓托非其所,可吊不可赞也。”其辞曰:“人伪俗季真风既散野无讼屈之声朝有争宠之叹上下相陵长幼失贯于是借玄虚以助溺引道德以自奖”粹有愧色。齐王冏辟为征西参军,袭爵武昌乡侯。长沙王乂召为骠骑记室督、尚书郎。乂与成都王颖交战,颖军转盛,尚书郎旦出督战,夜还理事。含言于乂曰:“昔魏武每有军事,增置掾属。青龙二年,尚书令陈矫以有军务,亦奏增郎。今奸逆四逼,王路拥塞,倒悬之急,不复过此。但居曹理事,尚须增郎,况今都官中骑三曹昼出督战,夜还理事,一人两役,内外废乏。含谓今有十万人,都督各有主帅,推毂授绥,委付大将,不宜复令台僚杂与其间。”乂从之,乃
23、增郎及令史。范阳王虓为征南将军,屯许昌,复以含为从事中郎。寻授振威将军、襄城太守。虓为刘乔所破,含奔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弘待以上宾之礼。含性通敏,好荐达才贤。属陈敏作乱,江、扬震荡,南越险远,而广州刺史王毅病卒,弘表含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发,会弘卒,时或欲留含领荆州。含性刚躁,素与弘司马郭劢有隙,劢疑含将为己害,夜掩杀之。时年四十四。怀帝即位,谥曰宪。(节选自晋书嵇含传)(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伪俗季真风既散野无讼屈之声朝有争宠之叹上下相陵长幼失贯于是借玄虚以助溺引道德以自奖B . 人伪俗季真风既散野无讼屈之声朝有争宠之叹上下相陵长幼失贯于是
24、借玄虚以助溺引道德以自奖C . 人伪俗季真风既散野无讼屈之声朝有争宠之叹上下相陵长幼失贯于是借玄虚以助溺引道德以自奖D . 人伪俗季真风既散野无讼屈之声朝有争宠之叹上下相陵长幼失贯于是借玄虚以助溺引道德以自奖(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主,封建社会中男子与公主结婚叫“尚主”。“尚”有承奉、奉事或仰攀之意。B . 序,一种文体,文中的序是宴集序。宴集序一般是古人宴集时一起赋诗后由一人所作,兰亭集序应属宴集序。C . 青龙,年号。年号是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D . 领,表示兼任官职。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还有“陟”、“兼
25、”、“判”、“署”等。(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嵇含品德崇高,不慕权贵。他家大门和内室分别名为归厚之门和慎终之室。曾应邀为弘农王粹的宅第写赞,未阿谀逢迎,对当时的风气予以辛辣的讽刺。B . 嵇含思路明晰,善进良言。任长沙王司马乂骠骑记室督、尚书郎时,援引史实和分析当时现实,成功劝服司马乂接受建议增设了郎官和令史。C . 嵇含通达机敏,多次受到重用。虽然生当乱世,各方相互讨伐不断,但他生性洞察事理,机警敏捷,具有较高的处事能力,深受重用。D . 嵇含推荐贤才,曾受下属连累。他喜好推荐贤才,但也曾有所识非人的经历,所推荐的陈敏发动了叛乱,他受到重大牵连,
26、被刘弘上表降职。(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虓为刘乔所破,含奔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弘待以上宾之礼。含性刚躁,素与弘司马郭劢有隙,劢疑含将为己害,夜掩杀之。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高一下来宾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诗(其六)南北朝鲍照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答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注幽篁:幽暗的竹林。井赋:天赋地租。程课:定期的捐税。藁(go):喂兽用的禾秆。轩:古时大夫以上所乘的车。(1) 下列对本诗的
27、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两句写人民不畏严寒,辛勤劳作,营造了丰收的氛围。B . 从“讫”到“相追寻”,时间上紧迫急促,情势上咄咄逼人,揭示了统治者贪婪的嘴脸。C . 前四句是触发诗人“思”的契机,从“岁暮井赋讫”以下几句是诗人思索的具体内容。D . 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思想内容差异较大,但诗风有相近的地方,都朴实。(2)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7高一下覃塘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在赤壁战场上儒雅风流、指挥若定、战功辉煌的句子是“_,_,_;。”(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两句写当年的遗迹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 (5分) 据报道,从2010年起,北大自主招生将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北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场记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版公司无偿使用车辆合同
- 属事业单位招聘面试资格二零二五年
- 天猫运营承包合作协议
- 卫生间改造施工方案计划
- 2025年记忆绵家居制品项目建议书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
- 公司出游租车合同样本
- 借款分红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安徽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 氟化碳作为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 2024年黑龙江齐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佛山市高三二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数学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众版
- 青春期性教育完整版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摩托艇经营合作协议书模板
- MOOC 计量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年北京八十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教师版)
- 麻醉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