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3植物的生殖方式,种子是怎么形成的呢?,种皮,种子,(胚),受精卵,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我要去和卵细胞结合,青蛙抱对,昆虫交尾,植物依靠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其中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吗?,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下图大蒜的繁殖属于哪种生殖方式?,无性生殖,自然界中进行无性生殖的其他生物,马铃薯、大蒜:给我的繁殖方式起个名吧!,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马铃薯:,大蒜:,用鳞茎繁殖,讨论交流,用块茎繁殖,甘薯用块根繁殖,落地生根用叶繁殖,宝石花用叶繁殖,甘薯,落地生根
2、,用根繁殖,用茎繁殖,用叶繁殖,讨论交流,大蒜、马铃薯,营养器官,自然界中进行无性生殖的其他生物,马铃薯、大蒜:给我的繁殖方式起个名吧!,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营养生殖,绿色开花植物利用其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无性生殖方式。,营养生殖的方法,嫁接,压条,扦插,1,2,3,下列描述的是植物的哪种人工营养生殖方法呢?,无心插柳柳成荫,实际应用,扦插:剪取植物的茎、叶、根等,插入水或土壤中,使其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新植株的方法。,压条,枝条先不脱离母体,将其一部分埋于土中,待其生根后再与母体断开。,夹竹桃,老师种了一棵苹果树,结的苹果不好吃,邻居家里的苹果树,结的是红富
3、士,老师希望自己家里的苹果树也能结红富士,该怎么办呢?,,实际应用,砧木,接穗,嫁接枝接,1、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2、嫁接后的植物表现的是接穗的性状,老师种了一棵苹果树,结的苹果不好吃,邻居家里的苹果树,结的是红富士,老师希望自己家里的苹果树也能结红富士,该怎么办呢?,,实际应用,嫁接芽接,英国一名园艺师花费24年精心培育出一颗苹果树,这棵苹果树同时长出了250个不同品种的苹果。,奇人异事,七彩玫瑰,农业生产上经常利用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生殖方法来栽培农作物。与种子繁殖相比,营养生殖有什么优点呢?,优点: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缺点:后代生活力差,动动脑,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愈伤组织,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植物依靠繁殖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营养生殖,枝接,芽接,种子,扦插,嫁接,压条,归纳总结,植物组织培养,你想栽培一盆自己喜爱的植物吗?并用其美化环境、装点生活。,动动手,鸭梨果实大,味道甜,抗病能力弱;杜梨果实小,味道涩,抗病能力强;现将鸭梨接到杜梨上,请问:1、鸭梨作(),杜梨作()。2、嫁接成活后,结出的果实(),味道(),抗病能力(),接穗,砧木,想一想,大,强,甜,嫁接既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抗旱、抗病、抗寒等),判断以下方法属于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派遣与被派遣者订立劳动合同
- 公司之间借款合同范例一二零二五年
- 公司办公室租赁协议
- 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 个人之间工程合同样本
-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25年医用高能射线设备合作协议书
-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 代理销售分销合同样本
- 手推割草机设计
- 2023跑狗报待更新-┫玄机来料总区┣-【万料堂】-有来万料堂中特不会难(开放注册)-poweredbydiscuz!archiv
- 精装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应急柜检查表
- (完整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完整版)叉车孔设计标准
- 四方公司机组扭振监测、控制和保护新技术-
- 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word)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二版)视听说教程2答案
- 玻璃瓶罐的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