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景观教育及数字景观未来发展_国际数字景观大会的启示_刘颂_章舒雯_第1页
数字景观教育及数字景观未来发展_国际数字景观大会的启示_刘颂_章舒雯_第2页
数字景观教育及数字景观未来发展_国际数字景观大会的启示_刘颂_章舒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 Theory of Planning and Design 数字景观教育及数字景观未来发展国际数字景观大会的启示 Digital Landscape Edu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Revelation of Digit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ference 摘 要:数字景观教育是国际数字景观大会(Digit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ference )的3个聚焦领域之一,关于思维模式、课 程设置方面的数字技术教育的讨论和互联网平台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等是关注较多的内容。数字景观模

2、拟技术、地理设计方 法以及数字文化素养的培养将是未来数字景观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风景园林;数字景观教育;数字景观大会 ;地理设计;趋势 文章编号:1000-6664(2015)04-0071-03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08-30; 修回日期:2014-12-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378364)和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资助 Abstract: Digital landscap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three focus fields of the past 14 Digit

3、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ference. How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digital thinking mode, and how to make a probable program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LA students by internet are the main topic points. In the future, the digital landscape simulation, geo-design and digital culture literacy tr

4、aining will be the trend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gital landscape education; Digit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ference; geo-design; tendency 1 数字景观教育 纵观14届国际数字景观大会(Digit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ference,DLA)的讨论热点,除了聚焦景观数字化及模拟技术、风景 园林分析评

5、价与参数化设计两大领域以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就是数 字景观的教育。从2004年起,几乎每次会议均有涉及,主要可分为2个方 向,一是关于数字技术的教学,包括课程设置、思维模式的培养等;另一 方面是数字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作为技术支持参与教学,这改变了传统 的教育方式。 1.1 从技术工具到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整合 英国学者David Watson1认为,数字设计第一次引进格林威治大 学风景园林课程是1989年。到目前为止,数字设计教学分为3个阶段: 1)19891994年,这个阶段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 但没有尝试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整合进课程的其他领域;2)19942000 年,

6、在课程当中整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使用;3)2000年至今,专门的 数字设计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与传统设计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方法和 演示输出将用数字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无纸化设计课程。在美国,早在 刘 颂 / LIU Song 章舒雯 / ZHANG Shu-wen 2000年就将GIS思想和实践作为本科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 个概论课或高年级的选修课1。 但随着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推广,对思维模式、课程设置逻 辑及其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关系的思考成为近几年的关注热点。David Watson认为,当前英国的景观教育仍然不能够满足培养新一代数字风景 园林师的挑战,主要原因是缺乏整合;而一

7、个更加整合的,涵盖整个风景 园林课程设置的数字设计是未来最佳的解决方法。Marlow C2提倡在低 年级的设计学生中强调全系统思维和GIS技术,在高年级设计教育中挖掘 视频游戏的潜力。游戏用于教学以全方位的感知和易接受性受到学生们的 青睐。Agnieszka Ozimek和Pawel Ozimek3也提到数字景观教学中整 合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他们认为,当今年轻人更喜欢通过搜寻问题的解 决方案的方式进行学习,因而数字景观的教学不能孤立地教授软件,应当 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1.2 互联网平台对传统风景园林教育方式的拓展 风景园林师需要更综合的能力。相比于其他设计师,风景园林师对问 题需要有更整

8、体的看法,应当作为一个设计领导者或管理者,把其他的设 72 规 划 设 计 理 论 计职业诸如建筑师、工程师等组合起来,以应对当前复杂的问题。ESRI 虚拟学校的首席设计师William R. Miller认为风景园林师应当学习的内容 涉及哲学、逻辑、科学、方法论、技术、艺术、设计7个领域,这就要求 当前的风景园林教育系统需要更多的广度和深度。在时间和场地都有限的 情况下,虚拟场地(网络)学习成了最好的解决方式。 风景园林学科从网络的飞速发展中得到巨大的惠处:高校的在线课 程使得学生可以随意支配学习时间,能够获得更广泛的信息和知识;相 关网站、论坛的出现也使得不同地域的专业人员拥有交流的平台。

9、德国 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开设了大量的景观在线课程,包括风景园林学硕士 (MLA)的课程设置中4,在每个学习模块中都有在线辅助的功能;通过使 用3D模型进行交互式学习5使得过程更加有趣,更贴近真实;此外,由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inNrtingen(D),Rapperswil(CH) and Freising-Weihenstephan(D)协作提供的国际风景园林硕士(IMLA) 远程学习工作模块6与现实校园中的图书馆,档案馆,工作室有相同的功 能。这些通过虚拟教室、虚拟会议和论坛来实现。 远程合作工作室也使得跨文化、跨地域的合作成为可能网络环 境

10、提供了以前无法获得的合作机会,在这个平台上,跨文化理解的设 计、跨学科的合作都变为可能,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理解和交流。如2003 年由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的风景园林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建筑系和 瑞典艺术工艺设计学院的室内设计系联合建立的在线协作设计项目7、由 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日本千葉大学的风景园林设计学生进行远程联合设计 的项目8等。 谈到在线教育,就不得不提到LE:NOTRE。它是一个由欧盟出资的 欧洲风景园林主题网络项目,由Richard Stiles教授主创。创立之初的成 员有73所大学,最初是为成员学校的工作人员而设计;现在LE:NOTREII 有101所成员学校,受众面也扩展到成员学校

11、的学生以及行业内的其他利 益相关人员。该项目的网站为成员提供一个丰富的交流平台和信息共享平 台,网站的维护和发展是通过各成员的贡献进行的。国际数字景观大会的 内容也在这个平台上共享。这个项目利用网络的力量,使得联合教学以及 不同地域的风景园林师的交流变为可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 作与受益的问题9。 总之,网络学校、在线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能够自 由支配学习时间并能够反复学习,课程资料的获得也变得更加流畅,能够 获得更广泛的信息和知识。但其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因为缺少常规教学 设置,学生很容易分心1。这可以通过增加动画、音频、视频,将课程分 割成小模块等措施来改善。 2

12、数字景观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景观的数字模拟仍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数字景观是一个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专业结合的产物。数字技术在风 景园林中的应用有2个方面:一是景观模拟,二是分析解决问题。景观模 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风景园林从古至今已发展了上千年,而数字技 术仅仅在20世纪才刚刚出现。因此,如何更逼真地表达景观、如何更快 速更方便地展示虚拟景观、将现实景观或设计者的想法转译成数字景观是 首要关注的问题。计算机仿真技术、三维景观模拟等将继续成为学者们讨 论的热点内容。 当前的三维模拟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各种三维模拟软件也层出不穷, 同时出现了诸如增强现实、自由立体可视化等让人身临其境的技术。

13、未来 的三维模拟将不会仅仅局限在视觉感受上,如2012年的DLA会议上已经 将声音和视野通过地理位置、风向、风速等参数链接起来10,使得人在观 看模拟场景时能够有更加真实的体验。这种多元化的三维模拟不仅能够提 供更接近现实的体验,也能够更加引起公众的兴趣,从而在环境的评估、 规划方案的选择等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2 地理设计是未来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尽管地理设计(Geodegin)的理念近几年才提出,还处于发展之中, 但在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被迅速认识并推广。它集成了现有城乡规划 与风景园林研究所需的一些主要成果和理念,如情景分析、循环评估、动 态规划、公众参与、即时评价、参数化设计等

14、。规划设计人员可将大脑中 的构思方案通过系统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工具绘制出来,也可方便地通过 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分析工具对所绘制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案的每次 局部调整,都可通过所设定的指标参数得到反馈。规划参与人员在这样一 个高度可交互的环境中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评估,直至满足规划 设计目标和规划设计指标的要求11。 据悉,2015年国际数字景观大会的主要议题将围绕地理设计展开。 国际地理设计峰会(Geodesign Summit)自2010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吸 引越来越多的专业认识参与。可见,在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经 典地理设计框架的基础上,面向规划设计众多领域的

15、地理设计应用框架逐 步形成;与此同时,地理设计的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展,呈现出多尺度、 多专题、多层次特点;而作为技术支撑的地理设计应用平台则正在向多元 化方向发展12。 2.3 大数据催生数字景观教育目标的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云计算进行大容量数据存储和访问,以 物联网促使数据的实时产生,以社交网络将人的喜好、情绪转变为数据, 以智能终端诱使市民将出行、活动等行为无意识地转化为数据,改变了信 息的形成过程,为风景园林中非空间事务数据的获取与空间化提供了崭 新的途径13,人们获取信息(数据)的途径、规模、数据种类正在以极快的 速度增长,大数据时代已悄然降临。大数据具有量大(volume)

16、、流速快 (velocity)和类型丰富(variety)和价值高(value)4个特征14。如何对海量 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有效利用成为未来风景园 林师面临的巨大挑战。相应的,数字景观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 思维和数字技术创造数字化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的能力,更要注 重培养学生从复杂数据中批判性地获取、评估、创造和分享信息的能力, 更注重数字文化素养15的提高。因此,未来数字景观教育加强对以下2个 方面的关注。 2.3.1 重视引导大数据知识发现的方法教育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通过聚类、关联、回归等规则,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发 73 Theory of Pla

17、nning and Design 现知识/规律。但不同于依靠有限样本的传统统计方法,大数据的统计分 析建立在“全体数据”基础上16,通过频繁出现模式和关联分析,压制了 有限样本的个体结果波动,能更可靠地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大数据 强调在人机交互体系中,通过“统计计算”(statistical computing)17 和“统计学习”(statistical learning)18实现统计分析。大数据规模巨量 化和样式多样化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基本的素材,而通过各种计量模型和空 间分析模型得到的潜在规律,则是真正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的关键。 2.3.2 加强大数据逻辑表达技术的传授数据可视化 数据

18、可视化,即是运用表格、图解、图像以及其他直观的数据可视化 形式,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交流,并激发观赏者的参与19。大数据规模的 激增,使人们急需展示数据、理解数据和演绎数据的工具,法国统计学家伯 廷认为,“图形是解决逻辑问题的视觉方法”。塔夫特在定量信息的视觉 展示(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中,将每一个数据 集都做成图示物,对大数据可视化压缩后的知识和视觉传输的高吞吐信息进 行结合处理,收获可视化的“乘数效应”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数据20。 3 结语 信息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是人类智慧在工业时代之后新一轮爆发,对 于风景园林学科,亦

19、是一次伟大的机遇。数字景观技术使风景园林规划设 计获得了科学、客观、理性的认知和分析事物运行发展规律的能力,使它 能够从传统手工业式的操作演进至系统化的、信息化的现代设计逻辑建构 和设计媒介表达,使风景园林学科和规划设计实践拥有了与相关学科对话 和共同进步的平台,具备了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国许多学者也在数字景观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DLA 会议的影响下,2013年11月我国召开了中国首届国际数字景观论坛,引 发了强烈反响。相信以此为开端,中国的数字景观研究将会进入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正如在该论坛发表的南京宣言中指出:“我们确信风景园 林学在经历了20世纪的百年沧桑之后,必将走进自

20、律性与开放性并存、 艺术性与科学性共荣的数字化新时代。21” 参考文献: 1 Watson D. Are landscape programme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educat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digital landscape architects?C/ 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Malta, 2009. 2 Myers D. Integrative Technologies for Landscape Visualization of Greenway and Green Infra

21、structure: Always on the MoveC/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Dessau, German, 2003. 3 Agnieszka Ozimek & Pawel Ozimek. The Idea of Integrated Design in Digital Techniques TeachingC/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Bernburg & Dessau, German, 2011. 4 Erich Buhmann & MarcelHeins. How Online Can Landscape A

22、rchitecture Education Be? Online-Assisted Teaching, Introductory and Conversion Courses of the Graduate Program at Anhalt UniversityC/ 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Dessau, German, 2004. 5 Kretzler E. Interactive E-Learning Processes used in Graduate Education Teach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Landsc

23、ape ArchitectureC/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Dessau, German, 2004. Dessau, German, 2008. 6 Kias U, Ditsch M. Virtual Campus-Online Resourc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IMLA)C/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Dessau, German, 2004. 7 Eckerberg K. Place for the Dead: On-line

24、 Design CooperationC/ 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Dessau, German, 2004. 8 Hou J. Global Classrooms Studio: An Experiment in Virtual and Real, Online CollaborationC/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Dessau, German, 2004. 9 Stiles R. LE: NOTREs DilemmaC/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Dessau, German, 2008

25、. 10 Manyoky M, Hayek U W, Klein T M, et al. Concept for Collaborative Design of Wind FarmsFacilitated by an Interactive GIS-basedVisual-acoustic 3D SimulationC/Digital Landscape Conference, Dessau &Bernburg, German, 2012. 11 周文生,黄鹤,王英.对地理设计思想的认识及其实践J.华中建 筑,2014(6):17-21. 12 党安荣,李娟,陈介山.地理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进展J.中国园林,2014(10):5-8. 13 吴一洲,陈前虎.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应用途径J.规 划师,2014(8):12-18. 14 Mayer Sch O, Nberger V, Cukier K.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 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