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共20分)1.把下列句子规范端正、行款整齐地抄写在横框内。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拼音依次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词语。本应wànxiànggēngxīn的2020年新春,与往年不同,全国人民遇到了一次yánjùn的考验;móguǐ般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病毒无情,人间有爱,wǔhúsìhǎi的人们万众一心,共同dǐyù病毒的qīnxí。3.下列句中“打”字,与“他打着一把伞”中的“打”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里没酱油了,爸爸叫他去杂酱店里打一瓶酱油。B.这样的人,打着灯笼都难找。C.他们正在打篮球。D.她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因为准备充分,他在围棋比赛中显得胸有成竹,丝毫没有紧张。B.我绞尽脑汁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想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C.听到学校足球队夺得市足球联赛冠军的消息,我们都感到心惊胆战。D.人们对电灯、收音机、电视这些电子设备早已司空见惯。5.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难道刷子李的技术不是很好吗?(3)竹笋就像睡醒了似的一个个探出头来。(4)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你是想去爬山,还是想去游泳?B.“这个玩具真是太好玩了,”小明说:“我很喜欢。”C.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D.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二、积累运用(共15分)7.按要求写句子(1)在船舶里,鲁滨逊找到了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届奥运会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两三句话,结合身边的景物,写出你在比赛得奖之后走在马路上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水护田将绿绕,。(2)咸菜烧豆腐——(3)“,当以死守,。”饱含李纲的爱国热情。(4)使弈秋,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5)《石灰吟》中“,”表明了诗人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6)《山居秋暝》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描写“明月”“清泉”的诗句是:,。三、综合性学习9.阅读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完成题目。年代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千米)沙尘暴发生次数典型受灾情况典型受灾情况典型受灾情况70年代156013降尘25600吨/平方千米80年代210014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90年代24602346万亩农作物受害,11万头牲畜死亡,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1)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土地沙漠化面积一年比一年大。②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沙尘暴发生的次数剧增。③20世纪90年代,受灾导致的经济损失比20世纪80年代大得多。(2)结合表格和相关知识,说一说沙尘暴的危害。(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班级里以“春节放鞭炮该不该被禁止”为话题展开了辩论。请你代表反方发言,注意用语文明,讲清楚理由。王方:春节放鞭炮是祖祖辈辈中国人的传统,这一习俗源远流长,既可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是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忘本。所以我方认为春节放鞭炮不能被禁止。反方: 。四、阅读理解(共25分)课内阅读。丁香结(节选)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11.“斗室”指的是;“积雪”指的是。12.古人为什么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结合第二段的内容请你谈谈对“如同印象派的画”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文章主旨请你谈谈引用丁香结的诗句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随口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一啊一麻!七一跃一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麻雀飞走了,儿子扔掉报纸,独自叹气。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她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读完,儿子陷入深深的羞愧和自责中;当母亲触景生情,想找回往日的温馨,仅仅问了4遍,自己竟然火冒三丈不耐烦了。“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的差距。15.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①指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比喻老年。②意思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16.给文章起一个恰当的题目:。17.文中母亲问了遍“那是什么?”,儿子对母亲多次提问的态度是。18.麻雀飞走了,儿子扔掉报纸,独自叹气时,心里在想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的差距。”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习作(共30分)21.习作。请以“我得到了”为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启发、理解、快乐、回报、教训等,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围绕中心把事情写具体。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解析】【分析】要规范书写,不要把“勤”多写一横。故答案为: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抄写,要认真观察,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答案】万象更新;严峻;魔鬼;五湖四海;抵御;侵袭【解析】【分析】不要把“严峻”的“峻”写成“竣”,不要把“抵御”的“御”右面写成“缷”。故答案为:万象更新、严峻、魔鬼、五湖四海、抵御、侵袭【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答案】B【解析】【分析】“他打着一把伞”中的“打”指拿,撑。
A.不同,“打”指买。
B.相同,“打”指拿。
C.不同,“打”指做某种游戏。
D.不同,“打”指摔。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4.【答案】C【解析】【分析】A.无误。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与语境相符。
B.无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用尽脑力。与语境相符。
C.有误。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与语境不相符。
D.无误。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与语境相符。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5.【答案】(1)比喻(2)反问(3)拟人(4)夸张【解析】【分析】(1)是比喻句,把“书”比作“阶梯”。
(2)从“难道……不是很好吗”可知是反问句。
(3)从“探出头来”可知是拟人句。
(4)从“十万八千里”可知是夸张句。
故答案为:(1)比喻;(2)反问;(3)拟人;(4)夸张。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6.【答案】B【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标点符号。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7.【答案】(1)鲁滨逊找到了东西。(2)这不得不说是美好快乐的日子。(3)这届奥运会持续了一个多月。(4)路上的一切是那么美好,阳光是那样的灿烂,花儿是那样艳丽,好像在对我点头。【解析】【分析】(1)删去枝叶“在船舶里”“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保留主干。
(2)将“的确”改为“不得不说”。
(3)前后矛盾,将“整整”或“多”删去其一。
(4)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在比赛得奖之后走在马路上的心情。
故答案为:(1)鲁滨逊找到了东西。(2)这不得不说是美好快乐的日子。(3)这届奥运会持续了一个多月。(4)路上的一切是那么美好,阳光是那样的灿烂,花儿是那样艳丽,好像在对我点头。【点评】考查了缩句、改写句子、修改病句、情景写话。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句子及情景,结合要求完成。8.【答案】(1)两山排闼送青来(2)有言(盐)在先(3)祖国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4)诲二人弈;专心致志(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解析】【分析】(1)由上句:一水护田将绿绕,可知下句是:两山排闼送青来。
(2)由前半部分:咸菜烧豆腐,可知后半部分是:有言(盐)在先。
(3)由:当以死守,可知上句是:祖国疆土,下句是:不可以尺寸与人。
(4)由下句:惟弈秋之为听,可知上句是: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5)《石灰吟》中表明了诗人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的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山居秋暝》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描写“明月”“清泉”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故答案为:(1)两山排闼送青来;(2)有言(盐)在先;(3)祖国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4)诲二人弈;专心致志;(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名言和歇后语的积累,要根据提示的内容来补充,不要出现错别字。9.【答案】(1)错误;错误;正确(2)使农作物受害,导致牲畜死亡。【解析】【分析】(1)考查图表分析。①有误,土地沙漠化面积一个年代比一个年代大。
②有误,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从13增加到14,不算剧增。
③正确。
(2)考查扩展写话。从“46万亩农作物受害,11万头牲畜死亡,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1)错误、错误、正确;(2)使农作物受害,导致牲畜死亡。
【点评】阅读分析是语文常见的题目类型,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阅读课文的理解与掌握。完成此类题目不能光着眼于本语段,要结合所学课文的全文及所表达的主题完成。10.【答案】我认为春节不应该放鞭炮。放鞭炮不仅产生噪音,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垃圾,给环卫工人造成负担,更严重的会发生火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解析】【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即可。故答案为:我认为春节不应该放鞭炮。放鞭炮不仅产生噪音,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垃圾,给环卫工人造成负担,更严重的会发生火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辩论能力。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赛)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辩论的特点是人员的双边性,辩论观点的对立性,论证的严密性,追求真理的目的性。【答案】11.极小的屋子;丁香1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13.作者借印象派的画来比喻细雨中的丁香,传神地写出了丁香在细雨中的朦胧绰约,以及紫色与白色互相渗透交融的视觉感受。14.引用诗句,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分析,“斗室”极小的屋子。结合“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分析,“积雪”指丁香。
故答案为:极小的屋子丁香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分析,因为丁香的花苞就像一个又一个结,所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古人便借此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用以象征人生中不顺心的事和解不开的愁怨。结合“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分析,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故答案为: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绘画艺术流派,注重光色变化和瞬间印象的表达,画中的不同景物轮廓模糊,色彩交错渗透,给人以朦胧之感。作者借印象派的画来比喻细雨中的丁香,贴切传神地写出了丁香在细雨中的朦胧绰约,以及紫色与白色互相渗透交融的视觉感受。
故答案为:作者借印象派的画来比喻细雨中的丁香,传神地写出了丁香在细雨中的朦胧绰约,以及紫色与白色互相渗透交融的视觉感受。14.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分析。结合“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分析,引入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从另—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故答案为:引用诗句,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答案】15.①垂暮之年;②触景生情16.21与4的差距17.四;不耐烦、愤怒、火冒三丈。18.看来母亲是患了老年痴呆了。19.“21”表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4”却反映出儿子对母亲的不耐烦。“21”与“4”之间表面看是两个数字的比较,实际上是一种爱的比较。20.①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的爱来说,相差太多,我们对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儿女永远无法偿还的;②他们对儿女牵挂、思念、疼爱、关心,他们的对儿女的爱不求回报,毫无保留。【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15.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①文中“垂暮之年”的意思是: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比喻老年。
②文中“触景生情”的意思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故答案为:①垂暮之年②触景生情16.考查了标题的拟写能力。本文描写的是一位母亲指着一只麻雀,问了儿子4遍“那是什么”而惹的儿子火冒三丈;当公园里三岁儿子指着麻雀问了母亲24遍“那是什么”时,母亲一遍一遍地回答,并拥抱儿子。“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的差距。故本文的标题可以是“21与4的差距”。
故答案为:21与4的差距17.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根据“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分析可知:母亲连问了四次的“那是什么”,结果儿子不耐烦、愤怒、火冒三丈。
故答案为:四;不耐烦、愤怒、火冒三丈。18.考查思想感情的理解。母亲连问了四次的“那是什么”,结果儿子火冒三丈。当母亲回屋,麻雀飞走,儿子独自叹气。儿子叹气是因为觉得母亲越来越啰嗦,越来越像一个老小孩那样烦人了。“看来母亲是患了老年痴呆了。”儿子会这样想的。
故答案为:看来母亲是患了老年痴呆了。19.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21”与“4”之间的差距,而是难以言说的爱的差距。“21”表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4”却反映出儿子对母亲的不耐烦。“21”与“4”之间表面看是两个数字的比较,实际上是一种爱的比较。
故答案为:“21”表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4”却反映出儿子对母亲的不耐烦。“21”与“4”之间表面看是两个数字的比较,实际上是一种爱的比较。20.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拓展。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的爱来说,相差太多,我们对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的差距,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儿女永远无法偿还的,他们对儿女牵挂、思念、疼爱、关心,他们的对儿女的爱不求回报,毫无保留。
故答案为:①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的爱来说,相差太多,我们对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儿女永远无法偿还的;②他们对儿女牵挂、思念、疼爱、关心,他们的对儿女的爱不求回报,毫无保留。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营业员劳动合同范本
- DB12-T3008.10-2018-人力资源服务规范第10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天津市
- 2025年企业办公场地租赁合同模板
- 《数字电路原理与应用》课件
- 《有机合成与催化》课件
- Unit 2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英语下册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面启动
- 工业旅游新兴趋势与投资机遇探索
-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老山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 新产品开发的总结与反思计划
- 述职报告:岗位认知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 2025年中职入团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离婚协议书两个小孩模板
- 2025年贵阳租赁合同范文(含房屋租赁保证金条款)
- 基本护理技术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讲解
- 大型化碱性电解水制氢项目可行性报告
- 房地产行业合规整改措施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课件
- 一年级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练习题
- 2025陕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