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_第1页
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_第2页
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_第3页
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_第4页
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理解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明确写作时选材的来源——直接来源是生活,间接来源是自己读过的书籍、文章等。

2.理解选材的原则是要围绕文章中心进行选择,文章的中心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选取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展开。

3.学习从生活的角度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进行写作实践,做到中心突出、详略得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抓耳挠腮半小时,觉得生活太平淡,好像没什么可写。

一愁没有材料,二愁写作只会记流水账,写不出真情实感。写作材料从哪里来?怎么去选择材料?

【新课精讲】

1.什么是选材?

选材,就是根据主旨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中心。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2、材料的来源

(1)直接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人、事、景、物等。作者对这类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得心应手,更利于表达真情实感。

(2)间接材料:来自他人叙述、书报杂志、影视节目、博客空间等。这类材料广而杂,有利于丰富写作的素材。

说说《邓稼先》中这些材料哪些是直接材料,哪些是间接材料,二者结合有何表达效果。

①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直接材料

②1958—1967年,邓稼先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间接材料

③1985年,邓稼先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间接材料

④特殊年代,邓稼先处理好各种矛盾,说服两派继续工作。间接材料

⑤1971年,邓稼先证实中国独立自主研究原子武器后写信告知杨振宁。直接材料

⑥1982年邓稼先在核武器试验出现意外时,说“我不能走"。间接材料

①⑤是直接材料,作者亲自经历,使文章真实感人。

②③④⑥是间接材料,是邓稼先去世后,作者从别处得到的材料,使文中人物形象更丰满。直接与间接材料结合使用,多角度、多方面表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使文章内容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

3、材料的积累

写作如何从生活中取材?

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不能闭门造车,应当从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素材。

每天上放学的路上注意观察积累素材

参考如下:

1.路边的景色;

2.路上遇到的行人或同学结伴而行的情景;

3.父母接送自己的情景;

4.偶遇一个陌生人,观察并记录;

5.发现一处平时没太注意的建筑或陈设;

6.公交车里的场景;

7.连续观察上学或放学时天上的云彩;

8.连续记录自己的心情。

学习取材于生活

学会观察生活

积累所见所闻

学会观察细节,不断转换角度深入;

结合所见所闻,用心感悟,体验、反思,升华认知;

根据写作的要求筛选零散生活片段。这些片段可以是留下鲜明印象的,触动心灵的。

(做阅读有心人)从阅读中挖掘

1.历史——著名的人物和事件

2.文学作品——典型的形象及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

3.报纸、杂志——人物及故事

4、材料的选择

(1)围绕中心选材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围绕“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来写。前面所选事件详略得当地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最后详写“买来《山海经》"这一事件来突出阿长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

(2)材料要真实

真实,是指选择的材料应该是自己亲历的事情,而不是道听途说或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最好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闻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

材料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缺乏感染力;

材料二: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选材要新颖

新颖,是指新而别致,与众不同,不落俗套。新颖的材料应该是别人未使用过的,或者虽然已经有人使用过,但自己又有新的感悟和体验。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发现新生活、新事物,做到独辟蹊径,避免陈旧乏味。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

材料一:我不小心摔折了腿,不能去上学,心里十分烦闷。后来很多亲戚轮流来看我,同学们也每天抽时间陪伴我,还给我补课,我感觉到很幸福。

材料二:班主任的晚自习上,大家都在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差生,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向前面的同学“借光”,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罚我站在讲台旁边抄,我回到座位上,同桌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福,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抄就好了!"看着我第一次抄得这么完整的作业本,听到同桌的羡慕的声音,我的心头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

材料一:属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陈旧材料,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材料二:以幸福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视角独特,吸引人耳目。

选材陈旧:

家庭生活:

①下雨妈妈来接我,把雨伞倾斜到我一边;

②夜里生病、发烧,爸爸妈妈背着我跑去医院;

③爸爸教我学会骑自行车/跳绳/爬山/游泳,最后终于坚持下来;

④考试失利了,父母语重心长教育我;

学校生活:

①运动会上,同学们/老师/竞争对手的鼓励和帮助让“我"顺利到达终点;

②生病了,同学、老师给我补课;

③遇到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社会生活:

③扶盲人过马路、送小孩回家;④拾金不昧。

(3)选材要小巧

小巧,指行文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

舍大取小之“小”,不是那些毫无社会意义的芥末小事,而是选取平常普通的,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素材。

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的一棵小草、一朵浪花、一只蜜蜂等等小事物;

能烘托出时代大背景、反映时代潮流的小故事、小事件;

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细枝末节。

要选出这样的“小”素材,关键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其隐含的深刻意义。

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我所在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了一条公路,交通更便利了;兴建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生意更兴隆了;兴建了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材料二:十年来,我家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进“二室一长厅”,极差的居住条件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第二次搬进了“三室一厅”,比原来的房子好多了,可时间一长,一连串的问题也相继涌来;第三次搬进了“三室两厅”的住房,房子既宽敞又明亮……

材料一:较大的事件,往往会因了解不够、感受不深,写得肤浅空洞;

材料二:视点集中,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写作实践】

【一】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能反映街道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并注明详略。

提示:

1.可以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要注意选取能反映街道特点(清幽、热闹、环境优美、有地方特色等)的事物作为材料,如街道的环境、两旁的建筑、街上的行人等。

2.也可以记叙在这条街道上发生的事,记事时要写出街道的特色,展现事情发生的环境,这样才不会跑题。

【题文展示】

【一】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能反映街道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并注明详略安排。

【写作实践】

三你曾经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你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

2.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

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佳作欣赏】

我的一天

今天是文学社团的最后一次户外活动。“多姿多彩”的一天给我们的这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批注:以“酸甜苦辣"概括主要内容,中心突出

当我们怀揣着兴奋的心情来到集合地点时,却发现天空灰蒙蒙的。唉!今天我们计划要爬毛公山,千万不要下雨啊!我们都在心里默念。可惜,天公不作美,车刚到半路就下起了大雨。坐在车里的我真的有点怨老天的无情,我们好好的计划眼看就要泡汤了。此时的我,也只好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安慰自己了。

由于大雨一直没有停,我们只好改变原先的计划,先进行下一个项目:野炊。这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个难题啊。别说做饭,我们当中进过厨房的人估计都很少。我们队的几个女生自告奋勇去做饭,可是到了锅前就乱了阵脚。

批注:选择生活场景,以语言描写简要、形象地描绘。

“先加点盐,快点啊!"锅要用油过一遍啊!”“鸡蛋,鸡蛋哪儿去了?"那场面真的好像是一堆实习医生在手忙脚乱地抢救病人,心急火燎却不知先干哪一样。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战斗”,两道菜终于出锅了:西红柿炒鸡蛋变成了西红柿鸡蛋汤;油菜还是生的,咸得发苦……

问题是数不胜数。不过队友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毕竟是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啊!

吃罢午饭,老天终于露出了笑脸:雨停了,此时已是晴空万里。我们坐上车,浩浩荡荡向着毛公山“进军"。本以为我们会势如破竹,顺利到达山顶。谁知因为上午刚刚下过雨,山路上是一片泥泞。因为怕摔倒,我们上山的速度比较慢,大概这就是在“劳其筋骨”吧!终于,我们大队人马全部到达了山顶。虽然有人在中途掉队,但也都坚持赶了上来。站在山顶,遥望山下蚂蚁大小的人,我们不由得感叹: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批注:化用诗句,使材料的内涵更加丰富与深刻。

如果说这一天仅仅是吃苦受累,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最后当然是以愉快地玩耍告终啦!

我们来到了葡萄园。眼前全是又大又甜的葡萄,我们兴高采烈地在园中采摘着。过了一会儿,大家都捧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回来了。我们席地而坐,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手里的葡萄已悄然变成了桌子上、地上的葡萄皮了。临走,有些队友还顺便买了几斤,准备带回家和家人一起享用这新鲜的葡萄。

这一天,有期待,有焦虑,有辛苦,有快乐。真可谓有苦才有甜,经历了苦累后才更觉甜的美好。

批注: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