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国道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国道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国道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国道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道234(原省道232)泉阳境国道310以北段

改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K0+000—K17+143)

编制:制耀辉

审核:陈亚奇

批S:刘向辉

编制单位:

河南省平顶山中亚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26日

目录

1、前言..................................................1

2、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

3、第二章施工进度安排.................................34

4、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39

5、第四章难点工程施工方案..........................101

6、第五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122

7、第六章安全专篇....................................138

8、第七章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161

9、第八章创优方案.....................................161

10、第八章进度计划172

前言

1.编制依据

(1)国道234(原省道232)荥阳境国道310以北段改建工程两阶

段施工图设计。

(2)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

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

定标准》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3)建设地区的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4)建设地区的交通运输、地方资源等情况。

(5)施工现场实地勘察情况、恢复定线、进行市场经济调查所获

得的资料。

2、编制范围

国道234(原省道232)荥阳境国道310以北段改建工程,桩号

K0+000-K17+155.25,路线全长17.15525千米,扣除南水北调桥利用

段(0.49千米),路线实际建设里程为16.637千米(含短链16.077

米)。

3、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委制定颁布的规范、规程、

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遵守投标文件有关条款,贯彻业主及总监办的

有关要求。

(2)确保实现业主制定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

各方面目标。

-1-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运用网络计划技术

控制施工进度,进行平行流水及均衡施工。

(4)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采用新工艺、新

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施工,降低工程成

本的目的,做到优质、快速、安全、高效按期或提前完成本工程。

(5)精心规划设计施工现场,减少临时工程用地,合理配置生产

要素,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6)尽可能采取就地取材,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节约

能源。

(7)切实做好冬雨季施工进度安排和相应的特殊措施,确保连续、

均衡施工。

(8)施工中做到文明施工,争创“文明施工工地”。

-2-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工程概况

1.1.1线路概述

本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境内,顺接234焦作至荥阳黄河

大桥及连接线至项目终点,在枯河桥以北200米接入现S232,沿老

路南下下穿连霍高速,在穆寨处上跨南水北调总干渠,经吴村,在高

袁寨南侧上跨科学大道,与王庄上跨陇海铁路,在荥阳市城关镇上跨

郑上路,而后在三里庄与G310平交即为项目终点。

1.1.2工程范围

国道234(原省道232)荥阳境国道310以北段改建工程,桩号

K0+000-K17+143o

1.1.3自然特征

1.1.3.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西部,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本区地势呈现

南高北低,北部起点高程在127.5米左右,南部终点高程在178.4米

左右。个别地方有冲沟出现,一般比较小,仅枯河较大,在本处线路

采用架桥的方式跨越。

1.1.3.2气象特征

线路所在地区郑州市位于北温带南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

级分明,春季温暖,干燥多旱,夏季炎热,多雨易涝,秋季天气多变,

旱涝交错,冬季寒冷多风,干燥少雪,冬旱频繁。

年平均气温在14.4℃,高温天气集中于6-7月份,极端温度达

-3-

42-45C;低温集中在1月份,最低气温可达-179C。全年日平均气

温在0℃以上达293-312天。

年平均降水量640.9mm,多集中在6、7月份,12、1月降水较

少。

1.1.4施工条件

1.1.4.1交通

国道234(原省道232)荥阳境国道310以北段改建工程属旧路

改建,特点是不断行施工,施工道路方便。

1.1.4.2施工用水

工程及生活用水接市政用水。

1.1.4.3施工用电

电力供应充沛,施工用电可直接接入国家电网。

1.1.4.4施工通讯

在项目部安装程控电话、传真机,并接上网线,便于与业主及监

理之间报表、文件的传输,公司和项目部之间进行网络化管理。各施

工队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无线电话进行通讯。

1.1.5主要设计标准

本项目采用设计速度80km/h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

度33.5mo

-4-

1.技术标准:

序号技术指标项目单位设计指数

1道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速度km/h80

3路基宽度m33.5

4路面标准横坡2%

5平曲线最小半径m130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30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3500

6纵面线形要素

最大纵坡3.565%

最小坡长m250

7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

8汽车荷载等级公路T级

1.1.6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1.1.6.1主要路基工程项目及数量

路基土石方工程

砍树挖根:48911株,路基挖方总量为270085.27m3,填方

761576.95m3(利用方231951.In?、借方338455.96m3,换填土

191169.89ms),CFG桩46698m,8%白灰土台背回填132768.76n?,

5%白灰土处理路床182864.42m。

1.1.6.2桥涵工程项目及数量

-5-

本标段桥涵构造物有大桥1座(K4+546.8枯河大桥),分离立交

2座(K11+365科学大道分离立交、K14+367.4郑上路分离立交),钢

筋混凝土暗盖板涵5道,钢筋混凝土明盖板涵5道,钢筋混凝土圆管

涵1道,钢筋混凝土圆管倒虹吸17道。桥梁均使用钻孔灌注桩,结

合本标段实际情况及工期要求,初步将桥涵结构物部分划分5组作业

队,其中涵洞施工队分为2组,大桥施工队1组,分离立交施工队2

组。

1.2本标段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

1.2.1工程特点

1.2.L1道路不断行,工期紧张

本线属于旧路改建工程,施工中道路半幅通车、半幅施工。为满

足要求,对各专业工程进行周密组织、合理安排、协调施工,确保工

程安全。

1.2.2工程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重点为路床掺灰处理、科学大道分离立交、郑上路分离立

交。

本工程难点为分离立交。

1.3施工总体方案

1.3.1施工目标

L3.1.1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项目达到国家、部、省规范要求,分项工程一次检查合

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

-6-

率90%以上,确保省部优,完全满足合同的要求。

1.3.1.2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伤亡事故,避免重伤,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严格控制为零。

1.3.1.3工期目标

我单位服从合同总体工期及业主阶段性工期的统筹安排,在合同

工期内完成本合同内所有施工任务,并按照合同工期进行总体施工安

排。

1.3.1.4成本目标

在保证工程质量优良、工期合理的前提下,成本最低。

1.3.L5文明施工目标

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

衡、创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

1.3.2施工指导思想

(1)积极响应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

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

及补充协议内容,充分结合投标阶段现场调查资料。

(2)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

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

全。

(3)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

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

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7-

(4)根据施工总工期的安排和分阶段节点工期要求,利用网络技

术优化工期安排和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统筹组织,

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5)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6)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系统管理相结合,

发挥联合体集成优势,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通过建立先进的项目

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紧凑、高效。

(7)按照生产组织工厂化、工序控制专业化、现场作业机械化、

过程控制信息化的思路组织施工。

1.3.3施工组织布置、规划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和总体安排,结合施工条件,统一进行施工总平面

布置,具体遵循的原则如下:

(1)方便施工、便于管理

本着因地制宜、永临结合、方便施工、有利管理和缩短场内倒运

距离来统一规划临时设施。

(2)有利于环保和文明施工

按照布局合理、紧凑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布置,满

足环保和创建标准文明工地的要求。

(3)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便道尽量在工程用地界内且不影响工程施工,临时工程尽量少占

和不占农田,必须占用农田的临时工程,待工程结束后用进行复垦还

田。

-8-

(4)梁板预制、混凝土拌和站按照规模合理、配套完善、流程顺

畅、留有余地的要求,做好规划建场工作。

1.3.4施工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

分)

(2)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3)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4)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烤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5)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

规范》(JTGD26-2004)

(6)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02-01-2008)

(7)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

(8)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11)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J

D81-2006)

(12)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13)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4-2006)

-9-

(14)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281-2007)

(15)建材行业标准《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

(16)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三波形梁钢护栏》(JT/T457-2007).

(17)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G/T4-2004)

(18)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

(JT/T663-2006)

(19)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

(20)交通运输部标准《单元式多向变位梳形板桥梁伸缩装置》

(JT/T723-2008)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

(2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23)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G/TB07-01-2006)

(2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25)建材行业标准《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

(26)行业标准《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JT/T329-2010)

(27)国家、交通部及省内现行的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办

法》。

(2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2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0-

(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3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公)

(3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3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

(3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38)《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

1.3.5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1.3.5.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说明

国道234(原省道232)荥阳境国道310以北段改建工程项目部

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中亚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由领导层和

职能部门组成,项目部设置项目经理1人(陈亚奇)、项目书记1人

(商生)、总工1人(胡耀辉)、质检科长1人(赵钊)、合同部长1

人(葛慧芝)、安全员6人,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30人;

外协施工队伍:路基作业队设3组,桥涵构造物作业队设置5组,

梁板作业设置1组,排水防护设置2组作业队,路面作业设3组作业

队。

职能部门有:工程部、财务部、办公室、质检科、合同部、安全

环保部、中心实验室。

-11-

1.3.5.2主要管理人员及主要管理部门职责

见施工组织保障体系表和主要人员职能表

1.3.5.3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配备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是从河南省平顶山中亚路桥建设

工程有限公司选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其它职能的负责人

由相应的人员担任,并配备相应数量的业务人员和见习人员。

-12-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说明

项目经理:陈亚奇

副经理:闫小峰总工:胡耀辉

材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