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题库:诗词与地理景观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题库:诗词与地理景观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题库:诗词与地理景观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题库:诗词与地理景观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题库:诗词与地理景观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题库:诗词与地理景观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登鹳雀楼》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鹳雀楼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B.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时,可以远眺到黄河的壮丽景色。C.鹳雀楼所在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D.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鹳雀楼附近的自然景观。2.下列关于《望岳》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泰山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山东省泰安市。B.诗人杜甫在望岳时,可以远眺到泰山的雄伟景象。C.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D.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泰山周围的地理环境。3.下列关于《登高》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庐山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B.诗人杜甫在登高时,可以远眺到庐山的秀丽景色。C.庐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D.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4.下列关于《题临安邸》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临安(今杭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B.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时,可以远眺到西湖的美景。C.临安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有“人间天堂”的美誉。D.诗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描绘了临安的地理环境。5.下列关于《泊船瓜洲》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瓜洲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B.诗人王之涣在泊船瓜洲时,可以远眺到长江的壮丽景色。C.瓜洲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D.诗中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描绘了瓜洲的地理环境。6.下列关于《江雪》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江雪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B.诗人柳宗元在江雪时,可以远眺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C.江雪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有“天下第一佛”的美誉。D.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江雪的地理环境。7.下列关于《望洞庭》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B.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时,可以远眺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C.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有“天下第一湖”的美誉。D.诗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描绘了洞庭湖的地理环境。8.下列关于《题临安邸》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临安(今杭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B.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时,可以远眺到西湖的美景。C.临安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有“人间天堂”的美誉。D.诗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描绘了临安的地理环境。9.下列关于《泊船瓜洲》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瓜洲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B.诗人王之涣在泊船瓜洲时,可以远眺到长江的壮丽景色。C.瓜洲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D.诗中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描绘了瓜洲的地理环境。10.下列关于《江雪》的地理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江雪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B.诗人柳宗元在江雪时,可以远眺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C.江雪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有“天下第一佛”的美誉。D.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江雪的地理环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登鹳雀楼》中“______,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鹳雀楼附近的自然景观。2.《望岳》中“______,一览众山小”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象。3.《登高》中“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4.《题临安邸》中“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描绘了临安的地理环境。5.《泊船瓜洲》中“______,钟山只隔数重山”描绘了瓜洲的地理环境。6.《江雪》中“______,万径人踪灭”描绘了江雪的地理环境。7.《望洞庭》中“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描绘了洞庭湖的地理环境。8.《登鹳雀楼》中“______,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鹳雀楼附近的自然景观。9.《望岳》中“______,一览众山小”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象。10.《登高》中“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登鹳雀楼》中描绘的地理景观特点。2.简述《望岳》中描绘的地理景观特点。四、阅读理解题(每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诗歌中的“飞来山上千寻塔”描绘了怎样的地理景观?2.诗人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站得高,看得远”这句话的理解。五、综合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分析《登鹳雀楼》、《望岳》、《泊船瓜洲》、《江雪》、《题临安邸》五首诗在描绘地理景观方面的异同。2.结合五首诗的背景,分析诗人通过描绘地理景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作文题(20分)以“山水之间的诗意人生”为题,结合你所学的古诗词,谈谈你对诗意人生的理解。要求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在800字左右。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解析:鹳雀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而非其他地方。2.B解析:《望岳》中提到的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诗人杜甫在望岳时,可以远眺到泰山的景色。3.C解析:《登高》中的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4.A解析:《题临安邸》描绘的是临安(今杭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5.B解析:《泊船瓜洲》中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诗人王之涣在泊船瓜洲时,可以远眺到长江的景色。6.B解析:《江雪》中描绘的江雪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诗人柳宗元在江雪时,可以远眺到洞庭湖的景色。7.C解析:《望洞庭》中的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有“天下第一湖”的美誉。8.D解析:《题临安邸》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描绘了临安的地理环境。9.D解析:《泊船瓜洲》中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描绘了瓜洲的地理环境。10.A解析:《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江雪的地理环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白日依山尽2.会当凌绝顶3.飞流直下三千尺4.山外青山楼外楼5.京口瓜洲一水间6.千山鸟飞绝7.湖光秋月两相和8.白日依山尽9.会当凌绝顶10.飞流直下三千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解析:《登鹳雀楼》中描绘的地理景观特点是高耸的塔楼和壮阔的黄河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2.解析:《望岳》中描绘的地理景观特点是泰山的雄伟壮观,诗人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远大抱负和立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四、阅读理解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解析:《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塔楼,位于飞来山上,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的峻峭和塔楼的高大。2.解析:诗人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不畏艰难险阻,坚定信念,立志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3.解析:“站得高,看得远”这句话寓意着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远,更清晰地认识事物,意味着要具备高远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五、综合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解析:《登鹳雀楼》、《望岳》、《泊船瓜洲》、《江雪》、《题临安邸》五首诗在描绘地理景观方面的异同:相同点:都描绘了诗人所处地点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不同点:在地理景观的描绘上,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角度和情感表达,如《登鹳雀楼》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望岳》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泊船瓜洲》描绘了瓜洲的江景等。2.解析:五首诗通过描绘地理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如《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望岳》展现了诗人立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抱负,《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六、作文题(20分)解析:此题为开放式作文,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以下为作文示例:山水之间的诗意人生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山水之间孕育着无数美好的诗篇。诗意人生,正是在这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归宿。诗人杜甫曾在《望岳》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道出了站在高处,方能领略山水之美,体味人生真谛。诗意人生,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的热爱。在山水之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聆听山间的鸟鸣,欣赏水面的倒影,体会风和日丽的温暖。正如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所描绘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意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