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明北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初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传统,茶树栽培历史悠久。为保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人们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表示的繁殖方式是()A.扦插 B.嫁接 C.杂交2.茶树枝条是由芽发育形成的,这是因为芽中有()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3.采摘茶叶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4.如图是人体关节示意图,图中关节窝是()A.① B.② C.③ D.④5.能发育成新植物幼体的是()A.胚轴 B.胚根 C.受精卵 D.胚6.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后,子房发育为()A.果实 B.果皮 C.种子 D.种皮7.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是A.沙漠的骆驼尿液很少 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荒漠的骆驼刺根很长 D.山顶树木形成旗形树冠8.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a,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A.c-a B.a-c C.b-a D.b-c9.小丽研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实验如表.她研究的实验变量是()培养皿种子光线情况温度水甲100粒向阳处25℃适量乙100粒向阳处25℃不加水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10.下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B.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C.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D.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1.小强大病之后,身体快速消瘦,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物质被消耗多而补充少()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12.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该现象是由于杀虫剂()A.使苍蝇繁殖能力增强 B.对苍蝇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C.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 D.增强苍蝇的免疫力13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若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应该()A.移动装片 B.更换目镜 C.更换物镜 D.调亮视野14.关于人类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的分析,错误的是()A.生男生女的机会均为50% B.生男生女与精子类型有关C.女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D.男孩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15.福建有千年的种茶历史。扦插是茶的主要繁殖方法,下列与此繁殖方式不同的是A.马铃薯块茎繁殖B.月季的嫁接繁殖C.草莓的组织培养D.豌豆的种子繁殖16.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由基因D、d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为显性遗传病B.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C.6号与7号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8D.8号的性染色体X可能来自第一代的1、3、4号17.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B.②染色体是由③DNA和④基因组成的C.③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④基因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③DNA片段18.下列疾病与其致病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贫血症——缺钙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D.血友病——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19.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一种传染病,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染,也可以经消化道感染。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属于传染源B给结核病患者生活区域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卡介苗属于抗体D.结核病患者不能与他人共用餐具20.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注:凡士林是一种黏稠的液体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B.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21.《汉书》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意是对染上疫病的民众,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为他们医治,并提供药物。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消灭病原体 D.保护易感人群22.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23.下图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C.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D.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24.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关于该食物网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甲 B.戊体内积累毒素最多C.戊与丁只有捕食关系 D.总共包含4条食物链25.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02)的减少量;然后黑暗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0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温度设置5℃10℃15℃20℃25℃30℃光照12小时C02的减少量(mg)122130394542黑暗12小时C02的增加量(mg)6912182736A.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02B.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C.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02减少30mgD.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26.子房中的珠被将来发育成果皮。()27.细菌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28.苍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9.人体的鼻腔中,鼻毛起清扫作用。()30.正确使用显微镜和制作标本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请据图回答问题([]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1)甲图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应滴加______,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2)观察时,调节物镜距标本2-3mm后,需转动乙图中[______]使镜筒徐徐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3)丙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结构④是______。(4)为了清晰地观察到⑥可以用________来染色。(5)丁图表示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显微镜视野图像,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时操作有误。31.“桔”与“吉”音似,人们常将桔作为吉祥物和贺年赠品。桔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①是由种子的______发育而来,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2)桔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______]中散放出来,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3)E由D图中的[______]发育而来,E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从E可判断桔属于______(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32.生态塘系统能高效进行物质和能量逐级传递,从而使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有效的生物分解。下图是某城市生态塘污水处理的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基础,写出此生态系统中总能量消耗最少且可利用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______(填“强”或“弱”),原因是______。33.已知豌豆花的位置有腋生和顶生(如图所示),不同豌豆杂交结果如表。杂交组合亲代子代花的位置及数量腋生顶生一甲(腋生)×丁(顶生)3638二乙(腋生)×丁(顶生)730三丙(腋生)×乙(腋生)680据表回答:(1)豌豆花位置的腋生和顶生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它们由DNA上的_____控制。(2)杂交组合_____可以推测豌豆花位置性状的显隐性。(3)为测定丙的基因组成(假设控制豌豆花位置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可选取丙与丁杂交:①若子代性状全部为腋生,则说明丙的基因组成为_____;②若子代性状出现_____,则说明丙的基因组成为_____。3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病,易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方式之一。近年来,城市白领、学生等人群流感病例有上升趋势,与熬夜、压力过大等因素降低身体免疫力有关。(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流感传播途径是____,具有高度传染性。(3)城市白领、学生的流感病例上升,与身体____降低有关。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的免疫方式属于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资料二]今年三、四月间,我市多次出现“南风天”,空气温暖且湿度大,食品、衣物、家具等易发霉。据报道,皮肤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比往常大幅度增加。(4)____和呼吸道黏膜有防御病原体的作用,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35.利用大棚技术可以让人们在寒冬腊月就能吃到酸甜可口的草莓,为了进一步增加产量,为农民创收,同学们做了如下研究。如图依次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一天内大棚内草莓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1)图一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植物进行该反应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植物白天晚上都能进行的作用有________(填写图中标号)。(2)根据图二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点(填写图中标号),此点对应图三中________点(填写图中标号)。(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________。36.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_。(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___。(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并在第______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内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明北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初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A2.A3.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A【22题答案】【答案】D【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B【25题答案】【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错误【27题答案】【答案】错误【28题答案】【答案】正确【29题答案】【答案】正确【30题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