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测量物质密度第六章第3节1.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掌握实验步骤,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学习目标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ρ=m/V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如何测量呢?有哪些方法呢?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量筒。导入新知1.量筒的用途新知一量筒的使用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也能用来测量固体的体积。合作探究量筒的使用方法(1)右图中的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右图中的量筒是以毫升(mL)单位标度的。(2)右图中的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右图中的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250毫升(mL),即该量筒一次最多能测量的液体的体积。观察右图中的量筒,思考下面几个问题。(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体积为分度值,如上图所示其分度值为10mL。(4)图中画出了使用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请指出哪种做法正确,哪种错误,错在哪里。偏大√××偏小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的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相平。(1)单位:量筒上的标度单位一般是mL(毫升)。1mL=1cm3=10-6m3;1L=1dm3=10-3m3;1L=1000mL(2)分度值: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体积为量筒的分度值;(3)最大测量值(量程)

:量筒最上面的刻度所对应的数值。2.量筒上的标度(1)会选:在测量前应认清量筒的标度单位、量程和分度值,根据被测物体的体积和测量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筒。(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将量筒平稳地放在水平台面上。(3)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液面相平,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的液面),但也有液面是凸液面(如水银的液面),在读数时,视线应和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3.量筒的使用方法如图甲、乙所示,它们的液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4)会记:记录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甲图中液体的体积:130mL乙图中液体的体积:140mL使用量筒读数时不能“仰视”与“俯视”的原因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若仰视读数,视线斜向上,视线与量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之下,所以读出的数据比真实值偏小;若俯视读数,视线斜向下,视线与量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之上,所以读出的数据比真实值偏大。(1)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棱长、直径等,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1V2排水法①密度比水大,在水中会沉底的固体(且体积较小)4.测固体的体积(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

排水法具体步骤②密度比水小,在水中会漂浮的固体(且体积较小)针压法测固体体积示意图(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针压法具体步骤

沉坠法测固体体积示意图沉坠法具体步骤

埋沙法具体步骤埋沙法测固体体积示意图溢水法测固体体积示意图③体积较大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密度比水大)(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①当固体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时,可把它慢慢浸入装满水(水刚好不溢出)的烧杯中,使烧杯中的水溢出;②浸没后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倒入量筒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该固体的体积V。溢水法具体步骤下列有关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正确的()A

B

C

DD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巩固新知新知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实验一: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ρ=m/V2.实验设计: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用公式ρ=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3.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盐水)。合作探究4.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②将适量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如图甲所示);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密度ρ/(g·cm-3)955144401.15.实验数据6.误差分析

实验二: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ρ=m/V2.实验设计: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的体积,用公式ρ=m/V计算出固体的密度。3.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细绳、水。4.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如图甲所示);③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如图乙所示)。

石块的质量m(g)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石块体积V=V2-V1(cm3)石块的密度(g/cm3)203010252.55.实验数据

6.误差分析(1)细线体积对结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计算出的密度会略偏小;(2)若实验中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则因为固体上带有水,会使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致使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1.[2021河南新乡二十二中月考]小伟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课堂练习1.A【解题思路】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时,可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m2,利用m1-m2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所以操作步骤A是多余的.2.[2020山东青岛市南区期末]实验前,老师告诉同学们所用小石块的密度为2.5g/cm3,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2.D【解题思路】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真实,实验数据均有效.几个同学的数据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故A、B、C错误,D正确.3.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20g,1.0×103kg/m3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D.20g,0.8×103

kg/m3

4.[2021广东深圳龙岗区期末]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案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右”或“左”)调节.

(2)实验记录数据:m1=30g,m2=52g,m3=52.8g,m4=

g(如图甲),V1=

mL(如图乙),V2=10mL,V3=19mL.方案3测得的液体密度大小为

g/cm3.

(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

(填“方案1”“方案2”或“方案3”).

5.【关注创新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实验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酸奶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先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

g.由于酸奶比较黏稠且不透明,对体积测量影响较大,为解决酸奶容易粘在容器壁上的问题,他们找来如图丙所示的5mL针筒,抽取酸奶至5mL刻度线处,测得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6.3g.

(3)不用图乙所示量筒,而选用图丙的针筒测量酸奶体积的另一个优点是

.

(4)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一个“问题”,5mL针筒零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部分体积并不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这会导致实验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为解决(4)中的问题,他们想出了一种正确的测量方法:将(2)中针筒内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后,读出针筒的示数为1mL,测得此时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3=60.7g,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3.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仪器密度的测量测质量:天平测体积:量筒和烧杯、刻度尺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固体的密度归纳新知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同学的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mL.

同学读数偏大,

同学读数偏小.

课后练习1.【参考答案】乙60甲丙【解题思路】题中量筒内液体的液面是向下凹的,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乙同学的读数方法正确,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与60mL的刻度线相平,因此液体的体积为60mL.甲同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会导致读数偏大,丙同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会导致读数偏小.2.如图所示,量筒的量程是

mL,分度值是

mL,放入物体前,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

mL;放入物体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

mL,物体的体积为

cm3.

2.【参考答案】100

1

53

60

7【解题思路】该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100mL,在量筒壁上标注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都有10个小格,表明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放入物体前,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正对着53mL处;放入物体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正对着60mL处,则物体的体积为V=60mL-53mL=7mL=7cm3.3.[2021贵州铜仁松桃期末改编]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地测出91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合适的量筒(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B.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C.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D.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3.A【解题思路】要求较准确地测出91cm3=91mL的酒精,所选的量筒量程不能比被测液体的体积小,故C、D不符合题意;所选测量工具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4.某同学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量筒放平后,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2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30mL B.等于30mLC.小于30mL D.无法确定4.A【解题思路】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所读数值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所读数值比实际偏大.该同学倾倒液体前仰视读数,那么液体的实际体积应大于82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那么液体的实际体积应小于5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30mL.5.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B.能淹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水中后水不会溢出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D.能淹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水中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程5.D【解题思路】测量过程中小石块必须浸没在水中,同时小石块放入水中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故选D.6.某同学在做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的实验.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若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侧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

g.

(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棱长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棱长为

mm,体积为

cm3.

(3)根据密度公式

,代入数据计算,可知此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7.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B.计算石块的密度;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天平右盘内有20g、5g的砝码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恰好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

g.

(3)将小石块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

8.[2021广州珠海四中一模]老师讲了“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

(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

g.若小楠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

kg/m3.

(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

.

(4)实验完成后,小明想知道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

.

(5)小明思考后觉得小楠测柑橘体积的做法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

.

9.小永为了测量老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