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语言的锤炼:学写语言札记》 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第二单元写作:《语言的锤炼:学写语言札记》 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第二单元写作:《语言的锤炼:学写语言札记》 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第二单元写作:《语言的锤炼:学写语言札记》 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第二单元写作:《语言的锤炼:学写语言札记》 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的锤炼写好语言札记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深入领会语言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形成锤炼语言的意识,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通过推敲字词、活用句式、巧用修辞等手段,进行语言的锤炼。(重点)3通过学习,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难点)读文学作品就像看电影,看完后脑海里往往会留下几句“经典台词”,同学们现在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作品,是否有些句子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了呢?可能是阿Q的那句“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可能是翠翠那句“翠翠早被大河里的鲤鱼吃去了”;或者是《大堰河——我的保姆》里的一个个排比;又或者是《再别康桥》中的一个个比喻;……情境导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沉浸于各种文学形象意味之中,往往容易忽略表现这些文学意象的语言。如果缺少了文学语言的表现,这些文学形象恐怕也会逊色不少。然而,当我们对一个文学形象感受深刻的时候,其语言又常常不自觉地留存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可见,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对语言的锤炼。情境导入推敲语言学习鉴赏PART01锤炼语言,需要推敲词语,关注词语的意义与用法、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此外,在小说、戏剧等文体中,还要考虑语言是否与人物形象契合;在诗歌、广播稿等文体中还要考虑词语声音的锤炼。一个对语言艺术有要求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会反复推敲,增删修改,有时仅仅改动一两个词语,却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效果。(一)推敲词语,让语言更准确炼字1.鲁迅创作《阿Q正传》时做了一些词句修改,请你说说下面这个例子中,修改后的词语为什么更好。原稿: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出现。阿Q于是舍了石块……定稿: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出现。阿Q于是抛了石块……“抛”和“舍”都有丢掉、不要的意思,但“抛”往往指将无用之物扔得远远的,程度彻底,“舍”只显示结果,对动作的表现不如“抛”明确。石头是阿Q捡来对付黑狗的,黑狗不再出现,石头也就成了无用之物,用“抛”更好。“抛”所表现的动态更明确,写出了阿Q的得意,流出出自以为“胜利”的心态,与人物形象更契合。思路点拨2.请在本单元作品中寻找类似的巧妙用词的例子。《阿Q正传》中写阿Q赢的钱被庄家趁乱抢走,“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这里反复强调“忽忽不乐”,起到了独特的表达效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中代词“她”的选用,蕴含着诗人复杂而独特的情感。《再别康桥》首尾两节呼应,第1节“轻轻的”,第7节却用“悄悄的”,二者的顺序不可颠倒。“轻轻的”表达了诗人不忍打破康桥宁静的意境,“悄悄的”则更侧重依依惜别中的惆怅,感情更进一层,且紧承上一节中“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更加连贯。锤炼语言,要灵活运用不同句式。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各不相同。请根据教材第70页《语言的锤炼》,整理现代汉语常见的句式类型及其特征、作用。(二)活用句式,让语言更灵动必备知识:句式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长句与短句(2)整句和散句(3)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4)常式句和变式句句式在句式的选用上,本单元作品有哪些地方是令你印象深刻的呢?《秦腔》第一段、第五段,长句与短句错落有致。第一段富有节奏感地写出了八百里秦川历史的悠久、民风的敦厚;第五段描写戏开场前“人头攒拥”的热闹场景,表现出躁动的生命活力。《再别康桥》诗句较为整齐,全诗7节,每节4句,每句字数相近,给人带来“建筑美”的感受。《茶馆》中,康六的那句台词:“我能够……”这里作者故意只说半句话,却比说完整的一句话效果要好得多。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是狭义上的,指的是修辞手法或修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在言语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修辞手法是语言最佳表达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对丰富和发展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修辞手法可谓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文学作品善于运用修辞,创造了许许多多精妙绝伦的句子。(三)巧用修辞,让语言更传神常见修辞:比喻、白描、比拟、衬托、双关、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反复、反问、反语、留白……修辞在本单元的作品中有哪些修辞运用的典范呢?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大堰河——我的保姆》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大堰河生前与死后家里情况进行对比,衬托大堰河勤劳能干,更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时代的悲哀;将大堰河对我的态度和“生我的父母”进行对比,凸显大堰河对我的爱,也表达出“我”对贫苦之家的同情,对富贵之家的陌生、隔阂。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支没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射去。(《边城》第三章)用单音节文言词“如”而不是“像”,简洁古朴。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船行之快。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青荇”本就嫩绿清新,“油油的”更显繁盛葱郁,它还“在水底招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它似乎认得岸边的诗人。人与景,如此心有灵犀,应是最美的景了!《阿Q正传》这个标题和章节的标题“优胜记略”等本身就运用了反讽手法,阿Q姓名、籍贯、先前的“行状”都很渺茫,传记一般是给帝王、诸侯、名臣而作的,现在却给阿Q这样的无名小卒写传记;“优胜记略”里阿Q每每被打,却通过精神胜利法而“优胜”。反讽使得小说具有了“含泪的微笑”的风格,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常常将自己方言中的词汇和表达习惯运用到文学作品,使得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味,也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内蕴。(四)地域特色,让语言更有趣本单元的哪些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地域风味呢?情趣理趣《边城》中浓郁的湘西语言,如二老的名字傩送,这是方言词汇的选用,使得小说独具湘西风味。《茶馆》中“响嘣儿脆”的京味语言,大量儿化音词语的使用,以及“甭”“真早班儿”“您外边蹓蹓吧”等语言表达习惯,使其显出浓厚的“京韵”和强烈的老北京市井民风,使句子更有表现力。著名作家王安忆说:“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自古以来,文学家都在语言的新奇方面有着不懈的追求。他们反复锤炼语言,力求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五)打破常规,让语言更惊奇情趣理趣本单元作品中有哪些给你印象深刻的“陌生化”语言呢?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阿Q正传》)“主义”原来指的是系统的理论或主张,例如“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拜金主义”,鲁迅先生创造出“怒目主义”这样一个新词,增强语言的幽默,同时更强化了对精神胜利法的讽刺。“玩笑”原指玩耍的行为或言语,是名词,这里作为动词使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未庄人对阿Q的嘲弄,表现了一群“闲人”“看客”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国人灵魂的麻木与残忍。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史铁生《我与地坛》)古园本是客体,可作者为了突出地坛公园在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作用以及对自己的启示,反客为主,说古园在等我。主客体的变化使这两个句子别具一格,令人难忘。指引写作方向确定鉴赏角度PART02[典例1]“无理而妙”的说法是清代词论家贺裳在《皱水轩词笙》中对唐代诗人李益和宋代词人张先的诗词作评论时概括出来的。所谓“无理”,乃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以及思维逻辑而言;所谓“妙”,则是指其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下面就“无理而妙”的手法在《再别康桥》中的运用作简单的赏析:“河畔的金柳”,多么美好的意象,诗人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美丽而妩媚。水中的倒影更加动人,本应该是“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而诗人却说“在我的心头荡漾”,意即在“我”的心海中荡起了涟漪,诗人可能回想起在康河柳树下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幸福而甜蜜,从而表现了自己对康河河畔的柳树的深厚感情。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一:有感而发,见解独到“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这句想象奇特,是谁能把天上的彩虹揉碎,看似无理,却十分美妙。诗句写出了潭水的清澈可鉴,波光粼粼,色彩斑斓,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啊!“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怎能有色彩?梦怎能沉淀?诗句写的是这潭水之美,让人沉醉,仿佛进入梦境一般。梦无处可寻,诗人偏要撑一支长篙去寻梦,恐怕这个就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虚一实,虚实相生。船可载人,也可载物,“满载一船星辉",想象博大丰富,船小可容纳宇宙。可见诗人陶醉在星光下的康河里,“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节选自刘树云《无理而妙—〈再别康桥>语言赏析》)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一:有感而发,见解独到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一:有感而发,见解独到阅读典例1,作者是如何阐释《再别康桥》语言运用的独到见解的?[典例1]这篇札记抓住主要意象、表现手法和关键词语,细致入微地阐释了“无理而妙”这一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加深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意蕴的理解,也使读者对于抽象的理论有了明晰的领悟。[典例2]小说作者要求自己的语言能产生具体的实感,以区别于其他的书面语言,比如报纸语言、广播语言。我们经常在广播里听到一句话:“绚丽多彩。”“绚丽”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样的语言为小说作者所不取。中国的书面语言有多用双音词的趋势,但是生活语言还保留着很多单音词。避开一般书面语言的双音词,采择口语里的单音词。此是从众,亦是脱俗之一法。如鲁迅的《采薇》:他愈嚼,就愈皱眉,直着脖子咽了几咽,倒哇的一声吐出来了,诉苦似的看着叔齐道:“苦……粗……这时候,叔齐真好像落在深潭里,什么希望也没有了。抖抖的也拗了一角,咀嚼起来,可真也毫没有可吃的样子:苦……粗……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二:立足作品,旁征博引“苦……粗……”到了广播电台的编辑的手里,大概会提笔改成"苦涩……粗糙……",那么,全完了!鲁迅的特有的温和的讽刺,鲁迅的幽默感,全都完了!从众和脱俗是一回事。小说家的语言的独特之处不在他能用别人不用的词,而是在别人也用的词里赋以别人想不到的意蕴。张戒《岁寒堂诗话》:“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两字处处可用,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所以为奇。”鲁迅用字至切,然所用多为常人语也。小说家在下一个字的时候,总得有许多“言外之意"。“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凡是真正意识到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的,都深知其中的甘苦。姜白石说:“人所常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说得不错。

(节选自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二:立足作品,旁征博引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二:立足作品,旁征博引阅读典例2,作者是如何有理有据地佐证自己的独到见解的?请据此对选文进行点评。[典例2]在文中,作者提出观点后,引用了鲁迅、张戒等人的话加以佐证,使观点真实可信。由此可见,这篇札记观点独到,语言晓畅;分析问题时能够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例子信手拈来,对相关文学理论也能灵活运用,体现了作者丰厚的阅读积淀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典例3]以轻松活泼、比较巧妙的语言造成谐趣,使读者在笑声中了解所写的人和事物,领悟真理,自然共鸣,就是幽默。《阿Q正传》的叙述,处处都有谐趣,其语言的表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①仿拟。阿Q及周围人物,在病态社会里形成畸形心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和行动往往是可笑的。②多用反语。说阿Q“见识高”“武勇”“优胜”和是“完人”,说赵秀才“博雅”,说他的事是“大新闻”,说“忘却”是祖传的“宝贝”。③巧用文言。叙述阿Q被赵太爷打嘴巴,用一个“蒙”字,表示挨打也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似的。一些文言词句不仅活用得很巧妙,而且由于小说作者要求自己的语言能产生表达的特殊需要,可以用作修辞手段,使语言活脱、幽默、洗练,非常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各自的心理状态。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三:有的放矢,层次清晰④庄词谐用。将一些庄词运用到日常小事中,用于说普通的人,甚至用于说无聊滑稽的想法和举动,使语言幽默。将盘辫子的人们称为“盘辫家”,把赵太爷一家商定找阿Q来,说是家庭“决议”等。⑤活用成语。说人们对阿Q“敬而远之”。似乎严肃,实则幽默,牵强造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凭借词义的牵连,翻造词语,也有幽默感。如因有“深闺"造出“浅闺”,由“十分”得意造出“九分”得意等。

(节选自《浅谈<阿Q正传>的语言特色》)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三:有的放矢,层次清晰写好语言札记三技法

技法三:有的放矢,层次清晰阅读典例3,这篇札记是如何有的放矢地分层论述观点的?[典例3]札记的写作方式较灵活,这篇文章就《阿Q正传》的幽默语言的表现手段进行逐条分析,并举文中例子进行佐证,逻辑清晰,一目了然。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无论是追求语言的“准确”“清晰”“恰当”,还是“生动”“形象”“传神”,都和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关。推敲锤炼,寻找最合适也最能出彩的字句,应当成为我们表达的追求。本单元作品中有很多值得品味的精彩语句,如:《阿Q正传》中多次用“飘飘然”来表现阿Q精神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徐志摩笔下的潭水,“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所有这些,都是作者锤炼出来的精彩语言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实例,探究语言的表达技巧,选择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语言鉴赏札记。首先,精读文本,寻找本单元作品中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精彩段落或语句。本单元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戏剧,都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之作,含意丰富,用词准确生动,余味无穷。搜集令你印象深刻的例子,作为写札记的素材。其次,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对这些语句的精妙之处进行分析。如用词是规范准确,还是打破常规,独出心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不同的句式是如何交错运用的,由此带来的结构和韵味又有哪些不同。写作方向指引本单元写作任务是: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探究语言的表达技巧,选择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语言鉴赏札记。“选择一个角度”意味着大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选择一个小的切入口,或者某种特定的语言效果(如陌生化、诗意)去写作,要写出你的观点,要写得有条理,尽量写得深入。要求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可以去寻找全文或者作者的其他作品去研究。写作方向指引《阿Q正传》中的反讽艺术《阿Q正传》中的语言变异艺术《边城》中文言词的使用及其效果从修辞手法看诗意的产生——以《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为例看《茶馆》,赏“响嘣儿脆”京味语言参考角度和选题

赏析《再别康桥》,不能不说它的形式美,而它的形式美,除了一般所讲的新格律诗的“建筑美”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精妙而又自然的语言表达。《再别康桥》的语言特质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点明本文重点分析《再别康桥》的语言特质,即“精妙而又自然的语言表达”。

佳作赏读

一、巧用顶真复沓,句式整散交融

诗中多处采用顶真的方式,表达作者缠绵依恋的感情。严格意义上的顶真当然只有一处:“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但如果我们比较宽泛地理解“顶真”这一概念的话,我们还会看到好多“顶真”的例子,比如五节后两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星辉”二字顶真。五节末句“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与六节首句“但我不能放歌”,用“放歌”二字架起了两节之间语意和情感上的桥梁。再如第四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个“虹”字,把整节诗的构思贯通了起来,语意也显得非常凝练集中。②从顶真这种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再别康桥》语言的表达效果,作者创造性地将顶真分为“严格意义”和“比较宽泛”两种形式。佳作赏读

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首先是首尾二节基本上是整体反复,首尾呼应,形成回环之美。当然这两节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如果说首节感情较为轻浅的话,末尾则极为深沉。首节只说“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显示出诗人客游将归时的惜别感情,而在末节中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则表现出诗人视康河为心灵归宿、精神家园的深厚的眷顾和挚爱之情,爱之深沉,惜之真切,如赤子眷恋慈母一般,令人为之伤神而又动情。正如蓝棣之先生分析的那样:“‘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方面是说诗人的洒脱,他不是见美好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人,另一方面,是说一片云彩也不要带走,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来,让昔日的梦,昔日的感情完好无缺。”③作者先从首尾二节整体反复上来分析《再别康桥》的语言之美,指出这种首尾呼应的形式,能形成一种回环之美。佳作赏读

除了首尾两节之间运用了呼应与反复外,首尾两节内部也分别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节连用三个“轻轻”,末节则连用两个“悄悄”,表明了诗人感情的痛切。此外,“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可以看作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全诗中只有这一句写到了声音,但还是无声的声音。“悄悄”中有诗人心底的波澜,“悄悄”中有诗人对青春的赞美、对时光的叹惋、对爱情的期盼、对自由和平的祈祷和追求……④文章分析《再别康桥》诗节内容的反复,指出这些反复,有的在表情达意上有突出作用,有的可互为映衬补充,有的无意警策,但却能够妙语天成。

上面分析的第六节,从句式特点上说,属于典型的整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这种句式在全诗多数小节中都有运用。比如第二节整节与第三节前两行结构大体相似,语意之间有排偶关系,因此气韵贯通。第五节“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颇见一种忘情徜徉的悠然之乐。当然诗中也穿插使用了一些散句,比如第四节整节都是散句。整句与散句交叉使用,避免了句式的板滞,收到了变化错综的效果。佳作赏读

二、绘景醇美真切,比喻浑然天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