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4月20日9:00——10:15】绵阳市高中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48分)1.考古研究发现,良渚文化有一个最大的中心———良渚古城,各地虽有自己的地方中心,但在规模、规格上均不及古城。各地出土的玉器,绝大多数是由古城的玉工制作,由古城的贵族集团派送馈赠给地方。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时期A.社会演进趋势凸显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统一市场逐渐形成D.贫富分化日益加剧2.西周时期,周王对臣下的称名方式主要有私名和官名(职事名)两类,.并不见礼书所记载的相关亲属称谓。春秋时期,王命多见亲属称谓,君臣秩序中“家”的因素大大增强。这一称谓方式的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道德礼仪的增强B.宗法血缘的巩固C:天子权威的衰微D.阶层流动的减缓3.南朝,江南乐舞不再是带有异域特征的“吴声歌曲”,而正式成为朝廷认可的乐府“清商曲”。对此琅琊王氏王僧虔斥责其“节数虽会,虑乖(偏离)雅体”,认为“士有等差,无故不可去礼。乐有攸序,长幼不可共闻”。这折射出当时A.南北经济的易位B.纲常伦理的衰落C.民族交融的发展D.士庶文化的冲突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4.唐代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同职官员的意见联署制、三司官员的联合推事制、私刑案件的都堂决议制三种司法集体决断制度。适用范围涵盖了从中央司法机关到地方各级衙门,从皇亲贵族到平民百姓,从阴暗复杂到普通刑事的各类案件。这些现象可佐证当时A.君主专制的削弱B.司法理性的色彩C.礼法体制的形成D.中华法系的建立5.清初某官员批评阳明心学存在“知本而不必更求末”的偏失。在他主政期间,劝诫当地民众要“择业养生”。除了书画医贾之外,特别强调“大演算法”,进而告诫“男女学算法,账目须记得明白,如示诸掌,宛然如昨,此亦成家紧要处”。这反映出该官员A.经世务实的为官之道B.农商并重的经济思想C.崇尚科学的进步意识D.重义轻利的教化主张6.下表是1840年和1894年中国桑蚕茧生产相关数据变化的统计表。这一变化反映了年份蚕户(万户)桑田面积(万亩)桑蚕茧产量(千关担)1840年1602409601894年2404802432(注:关担是海关专用的重量单位,主要用于茶叶、丝绸等大宗商品进出口的计量。)A.对世界市场依附加深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近代工业进一步发展D.国内政局急剧变动7.下图是1919年8月《晨报》中的一则新闻记载,内容如下:汉上各工,本有相沿成习之所谓雷祖、财神、葛仙、轩辕等会,不过每年聚一二次,图几酒几肉、一饱一醉而已,并不知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为何物。此时几经风波,更经略具知识者之导引已稍稍知集会结社平日联络之法。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革命阶级基础广泛B.无产阶级文化程度提高C.马克思主义在各地传播D.工人运动走向新的发展8.1936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责令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为农民发放贷款,以解决农民缺乏耕牛、农具等的资金问题。同时制定《农民放款暂行规则》,规定农贷发放的主要对象是贫雇农与中农,贷款种类包括“农具、肥料、种籽、开辟荒田,整修水利等”。这些措施旨在A.巩固统一战线B.保障农业生产C.推广土地革命D.扩展敌后战场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6页)9.下图为1949年古元创作的版画《鞍山钢铁厂的修复》。作者把原本应该是局部、单一的劳动场面,用近景的看图指挥、中景的钢管冶焊、远景的牵绳吊装、运送煤渣及高空作业等一系列劳动场景,综合在一个画面中进行概括表达,整幅作品既情感饱满又层次分明、井井有条。该画体现了A.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B.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C.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D.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10.下表是1979年至1982年全国工业消费品自销机构、人员、零售额及占比的相关数据统计表。该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时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自销机构(单位:个)2832111801737322052自销人员(单位:人)1983379920142912181564自销零售额(单位:亿元)103.6165.0195.4216.8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百分比5.87.78.38.4说明:自销机构、人员数是县以上统计数据,零售额是全国统计数据。A.对外开放成效显著B.工业生产能力提升C.社会经济活力增强D.国企改革全面展开11.在位于下埃及地区的法尤姆文化中(约公元前5200年至公元前4500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专门储藏粮食的坑穴,在坑穴中发现了大量的大麦和小麦。在时间稍晚的麦里姆达文化中,埃及人民已经饲养牛、羊、山羊和猪等家畜,并栽培了小麦。据此可知当时A.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农耕技术持续发展C.可能存在文明交流D.生产水平相对滞后历史试题卷第3页(共6页)12.公元5世纪末,东哥特人在亚平宁半岛建立东哥特王国。与其他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国家不同,它一直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族群国家。东哥特人认同东哥特王国是拜占庭帝国的属国,仍然奉拜占庭皇帝为元首,其国王狄奥多尼克也认同自己是拜占庭皇帝之下的国王。这一认识A.加剧了中古西欧的分裂B.有助于传承欧洲古典文化C.激化了日耳曼人的矛盾D.促进了东正教文明的扩展13.15世纪90年代,法国习惯法编纂吸纳了中世纪的传统,以三级会议的形式保障地方各等级参与,使之具备一定的民意基础。同时明确提出习惯法的权威来源于国王,收束和规范三个等级特权,对地方的诉求也有所回应。这反映出法国习惯法编纂A.推动等级君主制形成B.奠定了大陆法系基础C.力图协调多方的利益D.贯彻了人民主权原则14.19世纪末,第二国际伯恩斯坦提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定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某一时代的发展形式来实现。在一百年前需要进行流血革命才能实现的改革,我们今天只要通过投票、游行示威和类似的威逼手段就可以实现了。这一观点A.拓展了暴力斗争的新形式B.对当时革命形势认识不清C.论证了社会改良的科学性D.推动无产阶级运动的高涨15.20世纪上半叶,美国某音乐月刊在描绘“爵士乐”时写道:“音乐商店的柜台充斥着这种‘致命的毒药’,它以这种疟疾流行病的形式,潜入年轻人的大脑,导致年轻人神智不正常。”某白人音乐家直言:“爵士乐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目的的骚动,是一种刺激癫痫病发作的音乐。”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种族偏见根深蒂固B.致力抵制文化侵略C.关注青年心理健康D.争夺对外战略空间16.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经济激励实施概况统计表。(单位:个)时间减免公司收入税的州为企业生产提供金融支持的州为建造厂房提供贷款的州为工业发展提供免费用地的州1981年253115151988年31422828据此可知,这一数据变化基于美国A.宏观调控的增强B.福利支出的增加C.州政府权力扩大D.经济形势的低迷历史试题卷第4页(共6页)视角主题内容时间的意义历史节点或阶段的机遇把握从历史机遇把握去观察,以后见之明复盘近代中外关系的时间线,至少有两个时间段极可注意,一为洋务运动,一为抗日战争。如何发挥有利,克服不利,在关键时间做正确的事,对国家、对民族、对为政者都是至关重要的。空间的分合地方动荡向国家统一的发展近代以来,面对内外困局与地方动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内在趋势始终是统一性。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大一统追求,克服内外各种阻碍不断壮大。大一统的国家状态和有力的国家治理对于中国近代发展和转型及民族复兴有着重大意义。——摘编自汪朝光《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多维审视》上述材料是该学者研究近代中外关系的部分视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研究近代中外关系的视角,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所选视角不与材料重复,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约公元前2900年至前2350年,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城邦林立,苏美尔语作为占优势地位的语言,大量出现在记录统治者征战和献祭的铭文、文学作品、教育文献以及公共管理档案中。公元前3千纪中期以后,随着阿卡德王国的扩张,阿卡德语成为西亚大部分地区的通用语言和西亚北非地区的外交语言。公元前1千纪初,阿拉米语只是阿拉米政权使用的语言,在阿赫美尼德王朝时期,逐渐成为西亚、埃及和中亚部分地区的通用语言。公元330年亚历山大征服后,希腊语成为西亚地区的官方语言,阿拉米语不再被用作通用语言,但逐渐演化出许多地域色彩显著的方言。———摘编自国洪更《古代西亚通用语言的形成与演变探析》材料二春秋时期各国语言文字已基本互通。秦朝时,统一规范的汉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各地方言之间的口头交流和文字趋同。汉朝人口增至6000万,农耕、畜牧、采矿、冶炼、纺织、运输、商贸等经济活动的较快发展成为了汉字进一步推广的人口基础和经济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蛮夷”政权在建立初期通常采用“双轨制”语言政策,但经过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这些族群成员逐步转用中原语言。隋代编纂的《切韵》综合古今南北多种语言、吸收前人韵书的长处,统一了书面的声韵。与此同时,许多“乡音”方言,即使在各地推行学堂和科举制度的一千多年后,至今依然保留在各地的基层社区生活中,成为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营志翔、马戎《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亚通用语言和中国语言演变的不同点,并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语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所起的作用。(7分)历史试题卷第6页(共6页)绵阳市高中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345678ACDBAADB910111213141516DCCBCBAD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题25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52分)17.(25分)(1)背景:两极格局,美苏冷战;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二战后苏联经济亟待恢复;苏联模式的强化;苏联西部边界面临威胁。(6分)具体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3分)(2)共通之处:以自身利益为中心;采用强制手段,带有大国强权色彩;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后期面临挑战。(6分)(3)不同之处: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他国的制度与发展道路;注重周边国家利益;更加全方位体系化;强调“亲、诚、惠、容”的理念.突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强调合作共赢,维护周边地区稳定团结;具有持续性。(6分)世界意义: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了周边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国际局势,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化发展、(4分)18.(1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