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专题06 学习描写方法分析表达作用_第1页
(6)-专题06 学习描写方法分析表达作用_第2页
(6)-专题06 学习描写方法分析表达作用_第3页
(6)-专题06 学习描写方法分析表达作用_第4页
(6)-专题06 学习描写方法分析表达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学习描写方法,分析表达作用

考点解读: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岀来,给读者以

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也是记叙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

这一考点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考查文中语段所用的描写方法;二是考查描写方法的作用。

1.××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2.文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肖像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

学习描写方法一、人物描写的

描写;4.神态描写;5.心理描写;

分析表达作用方法及作用

6.细节描写。

技1.自然环境的描写。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

及作用

2.社会环境的描写。

答题思路

1.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

此句运用了(人物描写方法)+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生动传神)+表现了人物

(要结合文章具体化)……(精神/品质/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有时

是“我”)……(情感)。

2.人物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

(1)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

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样子。

(2)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动作描写:运用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画面/场景,表现了/突出了/表

达了…心理或情感。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的心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品质。

第1页共34页

3.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3)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4)为下文中人物性格的描写做铺垫。

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2)渲染了......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心理、情感等

(4)衬托人物的精神、性格、品质等

(5)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6)推动情节的发展

(7)揭示或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答题格式:运用环境描写,写了××样的环境......(结合语段,具体分析涉及到的作用)

答题模板

题型模板

模板1: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等。(外貌描写)

模板2: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

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1.××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

模板3: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思想),揭示了人物的.....

法?作用是什么?

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2.文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模板4:交代了故事背景/渲染了......氛围/人物.....心情/衬托人物......

性格/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人物.....的命运。(环

境描写)

真题演练

1.(2023·福建宁德·小升初真题)阅读。

修鞋姑娘

①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异乡来的

修鞋姑娘。

②就在昨天,当我脱下左脚上那只后跟绽开了的皮鞋,要求她绱(shàng)好的时候,我

第2页共34页

还有点儿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牛皮鞋底。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

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③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儿,花钱多一点儿不要紧。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

我同意不同意,啪,啪,啪,三个钉子就钉进去了,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

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④我正要付钱,她一边摆手说不忙,一边指着鞋面,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说:“这儿倒是

需要绱一下,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刺啦刺啦地绱起来。

⑤借着地干活的机会,我注意了一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的身材矮胖,胖乎乎的脸蛋,

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那冻肿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

艰辛。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

⑥姑娘把鞋绱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我抬起脚,叫她看,那只没坏。她说:“你是

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把我的鞋子脱去绱起来。

⑦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莫非她是为了多要钱?

⑧鞋绱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

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

我想起几年前买布因钱不够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的行

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并要摘下手表作

抵押。谁知,姑娘嫣(yān)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⑨“不,可是我没带够钱啊!”我告诉她。

⑩“是的,不过你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⑪“别的?我给了你什么?”我纳闷儿地问。

⑫“诚实和信任啊!”她坦然地回答。

⑬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⑭我向她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送钱来。她说:“这我相信。不过,手表不用摘,三角钱

你也不用再送来。再说,我明天说不定到什么地方,你到哪儿找啊!”

⑮是的,这样大的城市,到哪儿去找她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⑮修鞋姑娘,你在哪里?

——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

1.以下对本文写作方法的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A.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B.本文使用了倒叙的叙事方法。

第3页共34页

C.文章先总叙后分述,条理清晰。D.文章重点写了“修鞋”和“付钱”两部分内容。

2.文章中作者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哪一项()

A.怀疑—同情—窘迫—惭愧B.怀疑—同情—怀疑—窘迫—惭愧

C.怀疑—窘迫—同情—惭愧D.怀疑—同情—窘迫—怀疑—惭愧

3.文中多处对修鞋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展开描写,请你任意选择一处,谈一谈

这样写的好处。

2.(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

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

有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

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

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

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

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

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

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

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

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

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

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

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第4页共34页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

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

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

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

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

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

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

“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2.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3.(2023·四川巴中·小升初真题)阅读。

在酒瓶里盛开的蝴蝶花

①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寒意,我却在一次以女性为主题的会议门

口,得到了一枝艳紫的蝴蝶花。它简直就是一排抖动着芳翅的蝴蝶。

②我看到,与会的每一个人都领到了这样的一枝长长的蝴蝶花。我深为会议的主办者的

精心感动,他们不是给了你一枝其他的什么普通的花而是一枝这么独特的小花,它同会议的

主题显得是那么和谐而富有激情。春天来了,万花芬芳的季节来了,蝴蝶让春天有了翻飞的

动感。女性是属于春天属于花的,艳紫的蝴蝶花,代表了多种的含义。

③会议结束,我将这枝花带回了家,因为它太长,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实在不想将它

第5页共34页

抛弃到桌子上。一个男性就这样举着满枝紫色回了家。

④回来一时找不到地方,就随手将它插在了一个葡萄酒瓶子里。想着回头再给它找个更

好一点的地方,却没想一个通知让我离家外出开会了几天。忙乱的思绪早把这枝小花忘掉了。

⑤等到忽而发现它时,我竟那般地吃惊了。小花开得是那么芬芳而张扬。连原来没有开

的花蕾也张开了翅膀。是的,是张开了翅膀。一只只的蝴蝶,比原来还要艳丽了。

⑥我有了些许的疑惑,这枝花儿是如何生长得如此茂盛。由于我的疏忽,我是将它插进

了酒瓶子里了。我现在看到尚有的少半瓶子没有喝完的红酒,敞开了那么长时间,酒早就不

能喝了,忘了倒(dǎodào)掉了,但它却滋养了一枝花。多么的有意思,又是多么的让人发

感想。花儿此时是无法挑选自己的生活环境的,不得不面对、忍受甚而接受。

⑦我真的觉得它是愉快的,你看那些花儿一朵朵开放得多好啊。紫色的花可劲地伸展着,

紫色的中间还有着几道白色的条纹。它们没有任何保留地开着,尽可能地打开自己。让你看

得心花怒放。

⑧我有些埋怨自己的疏忽,我想给它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起码给它换上一瓶干净的水,

让它饱饱地吸上一口。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到,也许这酒已经适应了它,或者这种花原来

就接受这种酒。还是让它在酒瓶里愉快地生活吧。

⑨这些花儿开得是那么的富有艺术。它们有的在这边开,有的在那边开,整个花枝都开

满了,真的像一群蝴蝶缠绕在春天里。

⑩我深深地祝福着这些小花,它们本该在哪个树上,却阴差(chāchà)阳错来到了我的

家里。这幼小的生命,没有选择,只有开放。

(有删改)

1.本文开篇处“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寒意”,这句描写有什么作用?

4.(2023·广东揭阳·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贺龙钓鱼

①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天边飘散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

染成一片火红。

②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

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

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

第6页共34页

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吩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③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

“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哦,你

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看到警卫员

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

“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警卫员噘着嘴,很不情愿地提

着牦牛肉走了。

④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

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

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

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⑤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

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⑥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

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这简陋的鱼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______。

⑦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荒漠的草地一下子变得很凉。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

的泥土,收拾好鱼竿,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

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

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⑧“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鱼竿,“我有它

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

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1.阅读第③自然段画“___”部分,这是对贺龙的描写,应该用的语气,我

们能体会到贺龙将军的特点。

2.按要求填写。

(1)第⑤自然段主要描写贺龙钓鱼时的动作、神态等,此时贺龙心里可能会想:

(2)从第⑦自然段对任政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可以体会到

第7页共34页

5.(2023·山西长治·小升初真题)课外阅读。

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

①出发前夕,我将班里56名不过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

游玩,只能有28人跟队而行,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里自习。

②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

主动放弃这次机会,而甘愿待在闷热乏味的教室里。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他们

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我在讲台

上严肃地说,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但你们之间,是同学,是友谊,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

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对于你们的搭档,你真就如此吝啬?连

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他?

③这番话,再度使他们陷入沉默。在他们未出结果之前,我转身离开了教室。

④清早,旅行社的大巴开进了校园,班长将最后的名单递给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

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他们的谦让,令我肃然起敬——经济条件

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家庭拮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强者让给了弱者,男生让给了女生。名单上有多处涂改的痕迹,不难看出,他们曾发生过激

烈的争执。

⑤临行前,我要求外出游玩的学生主动握一握那些让出机会、甘愿留在教室里的同学的

手。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6只十六七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相互寒暄,微笑

叮咛,没有半点火药味儿。

⑥旅行的途中,我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建议,写一篇简单的游记,送给这28组里的另外

一个人,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乐以及这沿途的美景。回程之后,没有一人欠交游记。

不管是多么顽劣、多么厌学成性的孩子,他们都极其认真地完成了这次作业。甚至有的人,

还在游记的背后附上了一张鲜艳的彩笔画。

⑦当他们把游记主动送给那些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时,阳光忽然灿烂起来。我让他们再次

握手,感谢那些胸怀宽广的同学,让你有了一段开心的旅程。他们的右手,又紧紧交织在一

起。没有谁因错失了这样的良机而沮丧,也没有谁后悔当初的抉择。

⑧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

条件下学会把最宝贵的财富装进自己的人生行囊中。

1.第③段中老师离开教室后,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学生,请写一写你此时的心理活动。

第8页共34页

6.(2023·河南平顶山·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上天中的花》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

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

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

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

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

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

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

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

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

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

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

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

鸭、小猪来糟蹋,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

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

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

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巴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

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

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

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

第9页共34页

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

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

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

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

吃呢。

⑪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

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

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

上挂着了。

⑫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

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

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⑬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

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选文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7.(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现代文阅读。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的

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

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

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

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

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

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

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

第10页共34页

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妻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

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边割边

做捆绳;女人紧随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排倒在脚踝前,用

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

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的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

尚未散尽的新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

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

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背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

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茬很低,麦穗拾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

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

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婶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

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奶奶的话头,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

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米少有麦子。每到收

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

午的太阳最毒,但是麦秆更脆易割。于是,金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

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

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黝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

秸堆发出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

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奔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械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

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第11页共34页

2.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8.(2023·四川·小升初真题)现代文阅读。

一件军大衣

①屋外,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

②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给我听,读到其中一段:“……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旋即把脸转向我:“这话意思是说啊,爱众生,亲仁者,践行‘五德’有闲暇,就可

以学‘六艺’之文了。”从《论语》中寻找处世的指针,这是他的习惯,而且他也习惯将此强加

于人。

③“你在不在听啊?”父亲冲我发火了。

④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院寂静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

来,陌生人立在门口。

⑤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小几岁。他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

他姓闻,是地质队的。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

人迎了进来。

⑥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情地攀谈起来。正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

“哦,你还没吃饭,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

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

⑦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有点贵重。其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

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

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

⑧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他饿坏了。他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上烤,

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们家,

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

⑨第二天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

⑩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

⑪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又突然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

第12页共34页

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而且咳嗽。

⑫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

⑬这是父亲做人的准则,他的骨子里有“愿予之不愿取之”的狭隘,而他始终以为这是侠

气。

⑭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凹,

父亲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

面!”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说:“我收下了,兄弟情谊厚啊!”

⑮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

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出来翻晒。

⑯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

洁白晶莹的光。

1.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一个山凹,父亲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

说:“你摸摸里面!”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说:“我收下了,兄弟情谊厚啊!”

9.(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现代文阅读。

一杯温开水

①这是朋友对我讲的故事。

②10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身上总有一股下水道的异味,让人

侧目。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的地方去。那座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座城市的,装不进他兜

里一点点儿,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

③一日,天下着雨,是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

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怀里的冷馒头吃。

④冷。他抱臂,转过脸,隔着酒楼的玻璃窗,望着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一些人悠闲

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我怎么可以

那样奢望呢?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⑤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服务员。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

礼地对他说:“先生,您请进。”他愣住了,结巴着说:“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

只是躲会儿雨。”服务员微笑着说:“进来吧,外面雨大。”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跟进去

第13页共34页

了。他暗地里想,想宰我?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

⑥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另一个服务员端来一杯温开水:“先生,请喝水。”同样彬

彬有礼。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既来之,则安之。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

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个冷馒头掏出来吃了。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

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

⑦后来,雨停了。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

一个人来问他的事。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开水多

少钱?”服务员微笑:“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

⑧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

起一片感激的雾来。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了一家酒楼。在酒楼里,他定下了一条

规矩: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世

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

1.第③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2.第④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10.(2022·山东菏泽·小升初真题)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方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

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

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

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

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电热烤着我的脸。

第14页共34页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竭的眼睛

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

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

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

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

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

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1.选文第2段描写了母亲的工作环境,这些描写对表现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竭的眼睛

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第15页共34页

反复出现“我的母亲”,结合上下文,你体会到“我”发现母亲时怎样的心情?

3.文中加点的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放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

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4.体会作者这一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5.你觉得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语言、动作、神态或场景等描写简要说明理由。

第16页共34页

专题06:学习描写方法,分析表达作用

真题演练

1.(2023·福建宁德·小升初真题)阅读。

修鞋姑娘

①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异乡来的

修鞋姑娘。

②就在昨天,当我脱下左脚上那只后跟绽开了的皮鞋,要求她绱(shàng)好的时候,我

还有点儿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牛皮鞋底。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

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③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儿,花钱多一点儿不要紧。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

我同意不同意,啪,啪,啪,三个钉子就钉进去了,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

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④我正要付钱,她一边摆手说不忙,一边指着鞋面,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说:“这儿倒是

需要绱一下,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刺啦刺啦地绱起来。

⑤借着地干活的机会,我注意了一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的身材矮胖,胖乎乎的脸蛋,

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那冻肿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

艰辛。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

⑥姑娘把鞋绱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我抬起脚,叫她看,那只没坏。她说:“你是

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把我的鞋子脱去绱起来。

⑦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莫非她是为了多要钱?

⑧鞋绱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

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

我想起几年前买布因钱不够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的行

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并要摘下手表作

抵押。谁知,姑娘嫣(yān)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⑨“不,可是我没带够钱啊!”我告诉她。

⑩“是的,不过你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⑪“别的?我给了你什么?”我纳闷儿地问。

⑫“诚实和信任啊!”她坦然地回答。

⑬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第17页共34页

⑭我向她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送钱来。她说:“这我相信。不过,手表不用摘,三角钱

你也不用再送来。再说,我明天说不定到什么地方,你到哪儿找啊!”

⑮是的,这样大的城市,到哪儿去找她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⑮修鞋姑娘,你在哪里?

——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

1.以下对本文写作方法的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A.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B.本文使用了倒叙的叙事方法。

C.文章先总叙后分述,条理清晰。D.文章重点写了“修鞋”和“付钱”两部分内容。

2.文章中作者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哪一项()

A.怀疑—同情—窘迫—惭愧B.怀疑—同情—怀疑—窘迫—惭愧

C.怀疑—窘迫—同情—惭愧D.怀疑—同情—窘迫—怀疑—惭愧

3.文中多处对修鞋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展开描写,请你任意选择一处,谈一谈

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1.C2.B3.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

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

吧?”这是对修鞋姑娘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姑娘动作麻利,特别能干。

【解析】1.本题考查写作方法。

结合文章内容,文章采用了倒序的写法,写出了我寻找修鞋姑娘,并通过回忆一件事说明了

我寻找修鞋姑娘的原因,文章开头说我寻找修鞋姑娘,结尾也在寻找,首尾呼应,重点描写

了姑娘给我“修鞋”和我“付钱给姑娘”的过程。

C.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说法错误。故选C。

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要求她绱好的时候,我还有点儿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牛皮鞋

底。”可知刚开始我的心理是怀疑;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那冻肿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艰辛。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

我都不还价”可知我同情修鞋姑娘;

结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莫非她是为了多要钱?”可知我

怀疑修鞋姑娘会漫天要价;

结合文章第⑧自然段句子“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可知我因为没带钱而

非常困窘;

第18页共34页

结合文章第⑬自然段句子“我真惭愧。”可知我的心理是惭愧。故选B。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抓住文章中对修鞋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说一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什么,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如: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

了。”说的话是对修鞋姑娘的语言描写,“坦然”是对修鞋姑娘的神态描写,通过语言和神态

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具体,更准确的表现了修鞋姑娘热情、真诚、善良的品质。

2.(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

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

有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

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

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

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

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

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

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

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

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

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

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

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

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第19页共34页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

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

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

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

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

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

“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2.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答案】1.①第②段“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交代了时代背景。

②父亲兄弟四人个个身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喊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

恐惧做铺垫。2.①“浑身额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

怕与紧张。②通过“攥”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③“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属于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贼人对祖父宽恕他的感动。④由前

一句的“攥”着米袋到后一句的“攥”着米袋以及“低着头”这些动作的变化,表现出贼人从害怕

到羞愧的心理变化过程。【解析】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通读第②段可知,是社会环境描写。读句子“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

气勉强维持温饱”可知,这里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处在战乱中,度日很艰难;读句子

“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可知,正是因为父亲四人的强壮才让贼心生恐惧,为后文写贼

的惊恐,被发现时面无人色作铺垫。

2.本题的考查句子的分析和理解。

读句子“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这句话中的“擎着”“浑身颤抖”是动作描写,“面无人色”是神态描写,表现了贼内心的害怕与

紧张;句中的“还攥着”写出了贼虽然很恐惧,但仍然舍不得放弃这袋米的心理。

读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句中的“眼眶却

红了”是神态描写,写出了祖父对他的理解而触动了贼内心的良知,并为之后送鱼的行为埋下

第20页共34页

了伏笔;“低着头”“往外走”是动作描写,写出了贼迫于生计不得不作这种事,内心很不安的

心理。表现了此时他心中已没有害怕,只有对祖父的感激与羞愧之情。

3.(2023·四川巴中·小升初真题)阅读。

在酒瓶里盛开的蝴蝶花

①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寒意,我却在一次以女性为主题的会议门

口,得到了一枝艳紫的蝴蝶花。它简直就是一排抖动着芳翅的蝴蝶。

②我看到,与会的每一个人都领到了这样的一枝长长的蝴蝶花。我深为会议的主办者的

精心感动,他们不是给了你一枝其他的什么普通的花而是一枝这么独特的小花,它同会议的

主题显得是那么和谐而富有激情。春天来了,万花芬芳的季节来了,蝴蝶让春天有了翻飞的

动感。女性是属于春天属于花的,艳紫的蝴蝶花,代表了多种的含义。

③会议结束,我将这枝花带回了家,因为它太长,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实在不想将它

抛弃到桌子上。一个男性就这样举着满枝紫色回了家。

④回来一时找不到地方,就随手将它插在了一个葡萄酒瓶子里。想着回头再给它找个更

好一点的地方,却没想一个通知让我离家外出开会了几天。忙乱的思绪早把这枝小花忘掉了。

⑤等到忽而发现它时,我竟那般地吃惊了。小花开得是那么芬芳而张扬。连原来没有开

的花蕾也张开了翅膀。是的,是张开了翅膀。一只只的蝴蝶,比原来还要艳丽了。

⑥我有了些许的疑惑,这枝花儿是如何生长得如此茂盛。由于我的疏忽,我是将它插进

了酒瓶子里了。我现在看到尚有的少半瓶子没有喝完的红酒,敞开了那么长时间,酒早就不

能喝了,忘了倒(dǎodào)掉了,但它却滋养了一枝花。多么的有意思,又是多么的让人发

感想。花儿此时是无法挑选自己的生活环境的,不得不面对、忍受甚而接受。

⑦我真的觉得它是愉快的,你看那些花儿一朵朵开放得多好啊。紫色的花可劲地伸展着,

紫色的中间还有着几道白色的条纹。它们没有任何保留地开着,尽可能地打开自己。让你看

得心花怒放。

⑧我有些埋怨自己的疏忽,我想给它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起码给它换上一瓶干净的水,

让它饱饱地吸上一口。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到,也许这酒已经适应了它,或者这种花原来

就接受这种酒。还是让它在酒瓶里愉快地生活吧。

⑨这些花儿开得是那么的富有艺术。它们有的在这边开,有的在那边开,整个花枝都开

满了,真的像一群蝴蝶缠绕在春天里。

⑩我深深地祝福着这些小花,它们本该在哪个树上,却阴差(chāchà)阳错来到了我的

家里。这幼小的生命,没有选择,只有开放。

第21页共34页

(有删改)

1.本文开篇处“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寒意”,这句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以早春时郑州还“一片寒意”的环境来做对比,突出蝴蝶花生命力的顽强,以及它

带予人的生命的活力。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与分析。

认真阅读第①自然段中的“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寒意,我却在一次以女

性为主题的会议门口,得到了一枝艳紫的蝴蝶花。”可知,“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

州还是一片寒意”主要描写了早春三月寒冷的环境,渲染出当时所处的环境之寒冷。但在如此

寒冷的环境里仍能看到蝴蝶花,衬托出蝴蝶花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人们对蝴蝶花顽强的精神

的敬佩之情。

4.(2023·广东揭阳·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贺龙钓鱼

①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天边飘散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

染成一片火红。

②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

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

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

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吩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③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

“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哦,你

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看到警卫员

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

“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警卫员噘着嘴,很不情愿地提

着牦牛肉走了。

④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

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

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

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⑤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

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第22页共34页

⑥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

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这简陋的鱼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______。

⑦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荒漠的草地一下子变得很凉。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

的泥土,收拾好鱼竿,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

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

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⑧“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鱼竿,“我有它

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

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1.阅读第③自然段画“___”部分,这是对贺龙的描写,应该用的语气,我

们能体会到贺龙将军的特点。

2.按要求填写。

(1)第⑤自然段主要描写贺龙钓鱼时的动作、神态等,此时贺龙心里可能会想:

(2)从第⑦自然段对任政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可以体会到

【答案】1.语言坚定关心战士、舍己为人2.今天收获还不错,可以给战士们解决

困难了。任政委心疼贺龙总是把食物让给其他战士,自己没有足够的食物,身体会更加消瘦。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这句是贺龙说的话,运用了语言描写。结合上下

文可知贺龙决定把牦牛肉给伤病员吃,但是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用坚定的语气对他说的话

语。他说一定会替警卫员保密,不让别人知道这件事,也表明了贺龙一定要将这些牛肉给伤

病员的决心。所以贺龙说话的语气是果断、坚定的。写出了贺龙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特点。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

(1)第⑤自然段中写了贺龙在溪边钓鱼的情形,他非常专注的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

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此时贺龙肯定想着这么多鱼,可以给战士们解决困难了。

将贺龙想要将鱼给战士的心理写出来即可。

(2)第⑦自然段写了贺龙钓鱼回来后,任政委对贺龙说的话语“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

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任政委的动作“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表现了

任政委心疼贺龙总是把食物让给其他战士,自己没有足够的食物,身体会更加消瘦。

5.(2023·山西长治·小升初真题)课外阅读。

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

第23页共34页

①出发前夕,我将班里56名不过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

游玩,只能有28人跟队而行,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里自习。

②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

主动放弃这次机会,而甘愿待在闷热乏味的教室里。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他们

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我在讲台

上严肃地说,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但你们之间,是同学,是友谊,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

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对于你们的搭档,你真就如此吝啬?连

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