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new_第1页
行政公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new_第2页
行政公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new_第3页
行政公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new_第4页
行政公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常见传染病

预防和控制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2025/4/211目录传染病根本知识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概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学校病症监测系统操作过程2025/4/212什么是传染病?

(Infectiousdisease)

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人---人流感、病毒性肝炎人---动物禽流感、狂犬病传染病根本知识2025/4/213传染病的特点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毒素所致。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传染病根本知识2025/4/214病原体(pathogen)细菌破伤风病毒脊髓灰质炎立克次体恙虫热支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沙眼螺旋体梅毒霉菌和寄生虫脚气血吸虫病传染病根本知识中国80后科学家率先破解手足口病病毒结构2025/4/2152025/4/216传染源

(sourceofinfection)定义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分类病人〔注意其潜伏期和传染期〕霍乱病原携带者乙肝受感染的动物鼠疫传染病根本知识2025/4/217传播途径

(routeoftransmission)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染病根本知识2025/4/218传播途径分类直接或间接水痘、结膜炎〔红眼病〕空气或飞沫水痘、流感、肺结核经水传播霍乱、血吸虫食物传播痢疾、伤寒接触传播淋病、疥疮、艾滋病血液或体液乙肝、艾滋病昆虫或动物乙脑、疟疾、狂犬土壤传播炭疽、破伤风医源性传播丙肝、艾滋病围产期传播风疹、梅毒、艾滋病多途径传播艾滋病2025/4/219人群易感性

(herdsusceptibility)

定义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特征上下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传染病根本知识2025/4/2110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病人携带者受感染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接触血液水食物医源性垂直媒介土壤易感人群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理传染病根本知识2025/4/21112025/4/2112目录传染病根本知识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概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学校病症监测系统操作过程2025/4/2113构成:约80%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前5位病种: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细菌性痢疾。发病顶峰:4月-11月。发病率:农村>城镇。学校传染病流行概述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概述2025/4/21142025/4/2115学校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学校的特点相对封闭人群聚集容易相互传播接触面广〔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学校传染病流行概述2025/4/21152025/4/2116学校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学生的特点个体的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易感人群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容易受传染学校传染病流行概述2025/4/2116目录传染病根本知识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概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学校病症监测系统操作过程2025/4/2117〔一〕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181、完善组织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192、明确职责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203、制度保证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21〔二〕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安排0.5课时,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学期要安排4~8节健康教育课。还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中小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要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播送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22〔三〕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预防传染病“五要〞——要定时休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勤洗澡,要勤理发,要勤剪指甲。“六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用公用毛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两坚持〞——坚持自带饮水杯、手纸、手帕等个人卫生用品;坚持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232025/4/2124是否有多例病假或发热、咳嗽、皮疹、呕吐等类似病症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与个人卫生行为指导严把病从口入关,搞好学校食品卫生确定学校有传染病流行1.尽早上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2.尽早要求学生就诊消除校园环境内污染物及苍蝇、老鼠等传播媒介加强个人防护:1.戴口罩2.打喷嚏或咳嗽掩口鼻3.防止用手擦眼或挖鼻孔4.痰必须吐在纸巾中或马桶里学生的健康状况学生的个人卫生饮食饮水卫生教室内外的环境卫生1.勤用肥皂洗手2.不随地吐痰3.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生活用品1.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2.不食生或半生的肉类、水产品3.生吃水果要洗净4.选购新鲜食品5.防止生熟食物交叉污染6.冷藏或封盖剩余食物1.勤开窗通风2.勤清理垃圾3.保持地面、桌面清洁加强健康检查加强教育与指导加强食品卫生加强环境卫生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关键措施

2025/4/2124传染病报告的要求法定传染病目前共有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炭疽、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预防策略和措施2021年H1N1流感被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2025/4/2125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预防策略和措施传染病报告的要求2021年手足口病被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2025/4/2126传染病报告的要求报告时限

甲类和乙类(艾滋病、SARS、禽流感、肺炭疽)----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其他乙类----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丙类----24小时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272025/4/2128同一班级或年级内短期内出现多人请病假在同一宿舍、同一班级或楼层内短期内出现相同症状的学生按所患疾病类型送相关医院诊治学校内就餐人员中,有2人或2人以上在进食后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立即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及学校卫生工作主管领导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根据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其他情况下,学生、授课老师或其他人怀疑有传染病发生若学生情况紧急,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救治立即向所属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到来前采取隔离等措施立即向所属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2025/4/21282、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29预防策略和措施2、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2025/4/21302、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预防策略和措施2025/4/2131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无病症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顶峰在夏季和冬季。【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潜伏期:1-3日。隔离期:热退后2天可解除隔离。2025/4/2132目录传染病根本知识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概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学校病症监测系统操作过程2025/4/2133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比较

2025/4/2134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麻疹【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2.传播途径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潜伏期:常见为8-12日,最短至最长为6-18天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至退疹时或出诊后5天。

2025/4/2135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麻疹【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2025/4/2136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水痘【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枯燥结痂,均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飞沫或鼻咽喉分泌物,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可获终身免疫。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该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2%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潜伏期:10-24日,通常为14-16日隔离期:隔离至皮疹全部枯燥结痂后返回校园2025/4/2137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水痘【临床表现】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局部情况下,病人病症都轻微的,可不治而愈。2025/4/21382025/4/21392025/4/2140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风疹【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3.人群易感性多感染幼龄儿童,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4.流行特征多数呈隐性感染。血清流行病调查显示人群感染率很高,我国曾对20个省育龄妇女进行调查,风疹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潜伏期:14-21日,通常为18日

隔离期:可隔离至出疹后5天

2025/4/2141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风疹【临床表现】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1天-2天。全身皮肤在起病1天-2天内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关节炎〕。2025/4/2142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和携带病毒者。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3.人群易感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4.流行特征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隔离期: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左右

2025/4/2143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前驱病症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2025/4/2144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猩红热【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2.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皮肤伤口和产道等感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在学龄前的幼儿,以2—10岁小儿多见。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潜伏期:常见为2-5天,最短至最长为1-12天隔离期:发病后6天2025/4/2145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猩红热【临床表现】起病急聚并出现发热、咽痛;病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发病初期舌有白苔、肿胀的舌乳头凸出,俗称“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绛红色,称“杨梅舌〞。“杨梅舌〞2025/4/2146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1.传染源流脑患者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从空气中传播。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C群流脑以10-20岁的青少年为主。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冬春季。

潜伏期:常见为2-3天,最短至最长为1-10天隔离期:病症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2025/4/2147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及脑实质损害,导致死亡。2025/4/2148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结核病【流行病学】1.传染源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和带菌者,主要是涂阳肺结核病人。2.传播途径结核杆菌由空气传播。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结核杆菌普遍易感,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是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2025/4/2149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呼吸系统传染病—结核病【临床表现】包括低热、盗汗、疲倦、体重下降、长期咳嗽和谈中带血。局部患都无明显病征。2025/4/2150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消化系统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2.传播途径可经胃肠道、呼吸道以及接触途径传播。3.人群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潜伏期:常见为3-7天,最短至最长为2-7天隔离期:患儿2周至病症消失方可返校2025/4/2151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消化系统传染病—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病症,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缓和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手足口2025/4/2152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消化系统传染病—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1.传染源痢疾患者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易反复感染。4.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潜伏期: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1-2天隔离期:急性期病症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培养阴性2025/4/2153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消化系统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开展快,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胃肠道病症轻,病情凶险。假设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或迁延不愈,可转化为慢性菌痢,持续数月腹痛腹泻。2025/4/2154目录传染病根本知识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概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学校病症监测系统操作过程2025/4/2155学校病症监测2021年5月份开展试运行参加试运行的学校花园幼儿园6个班级鹤池苑小学20个班级稽山中学42个班级树人中学15个班级4所学校共计3674名学生,其中男性1721名、女性1949名。2025/4/2156123456789202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