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综合_第1页
2025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综合_第2页
2025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综合_第3页
2025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综合_第4页
2025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综合一、单选题(2025北京怀柔高二上期末)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丙分布是(

)A.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D.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2.图中数字序号表示沉积岩形成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5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和田玉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碳酸盐岩等与中酸性岩浆接触,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单矿物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和田玉是(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4.能够形成和田玉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5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赤壁位于长江之滨,因赤色崖石屹立如壁而得名。苏轼创作《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苏轼游览赤壁当天(

)A.太阳直射赤道 B.该地昼长夜短C.正值芒种节气 D.长江开始夏汛6.塑造赤壁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2025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阶地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等原因引起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漫滩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而形成的。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某段河谷一侧的垂直剖面,T1~T5为不同时期该段河流形成的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垂直剖面形成的地质作用包括(

)A.流水堆积、岩浆活动、间歇性抬升、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变质作用、连续性抬升、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流水侵蚀、间歇性抬升、风力沉积D.流水侵蚀、水平挤压、连续性抬升、风力沉积8.相较于阶地T2,阶地T3(

)A.黄土状沉积物的厚度更厚 B.形成的时间更晚C.形成期地壳抬升幅度更大 D.流水沉积物更厚9.(2025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图中(

)A.甲处山峰为背斜山 B.乙处可见喀斯特地貌C.丙岩层可能有化石 D.岩层丙比丁沉积更晚(2025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下图为北京市局部地区遥感影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山地与平原交界处较为平直,推测与其成因关系密切的地质构造是(

)A.褶皱 B.断层 C.背斜 D.向斜11.实地考察发现山地岩性一致,甲区域地貌形成过程可能是(

)A.流水侵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 B.岩层挤压—向斜成谷—外力侵蚀C.地壳运动—岩层断裂—外力沉积 D.岩浆活动—喷出地表—形成山峰(2025北京昌平高二上期末)湖南省张家界地貌是我国著名的砂岩地貌之一,3000多根石柱拔地而起,形成壮观的峰林景观。峰林中的石柱水平层理显著,可见海洋生物化石。下图为“张家界地区构造简图(a)”和“张家界地貌景观图(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该区域(

)A.全部为陆相沉积岩 B.S地层可见大量恐龙化石C.主体地质构造为背斜 D.P地层向下可能发现D层13.张家界砂岩地貌景观形成的条件是(

)①位于向斜槽部,挤压成柱②垂直节理发育,易被侵蚀③水平层理明显,不易坍塌④降水丰富,流水侵蚀显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5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纪念碑谷(图1)位于美国西南部科罗拉多高原,是一个巨型砂岩胍峰群区域。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岩石类型,序号代表不同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1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沉积作用一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一岩层断裂C.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风化侵蚀15.图1中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6.图2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 B.②变质作用 C.③外力作用 D.④岩浆侵入(2025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下图为横断山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

)A.岩层②内可能含化石 B.岩层③的形成晚于岩层④C.断层发生在褶皱之后 D.岩层①与②形成环境相同18.图示区域古滑坡发育的主要原因有(

)①断层发育,断裂面较为破碎②背斜顶部受张力,岩体破碎③地形坡度大,利于岩体滑落④多台风天气,容易诱发滑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25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卡雷拉将军湖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湖泊中心区域有一些经过数千年形成的大理石洞穴。左图为卡雷拉将军湖位置示意图与大理石洞穴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卡雷拉将军湖(

)A.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地处板块生长边界C.为著名的内陆咸水湖 D.周边稀树草原广布20.组成湖中洞穴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1.形成该大理石洞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球状风化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2025北京平谷高二上期末)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戊-甲 B.乙-甲-丙-戊 C.乙-戊-甲-丙 D.甲-丙-乙-戊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没有化石,为变质岩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C.丙处岩石由岩浆侵入冷凝而形成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二、综合题24.(2025北京平谷高二上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1)指出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分析图示地区2022年与1949年70多年来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的影响。(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分析该区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25.(2025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某校中学生赴西安及周边地区开展地理研学活动。下图为同学们查阅到的陕西省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识地貌特征(1)描述渭河平原的地貌特征。任务二析地貌成因下图是同学们在文献资料中获取到的秦岭及邻近地区地质剖面图。(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推断骊山的形成过程。任务三探人地关系同学们沿着“西安最美盘山路”登上骊山北坡俯瞰,秦川沃野,繁华长安,尽收眼底。下图为同学们拍摄的两张照片。(3)从上图中任选其一,说明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6.(2025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某校地理小组到北京房山坡峰岭风景区开展地表形态专项研学活动。图(a)为坡峰岭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b)为景区最高处“鹰嘴岩”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识别地形部位(1)判断某同学在“鹰嘴岩”能否观察到黄元寺村村委会,绘制剖面图并说明理由。任务二探究地貌成因“鹰嘴岩”,因其形似鹰嘴而得名,其所在地层由白云岩、石灰岩与泥质灰岩等相互叠置组成。(2)简述“鹰嘴岩”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任务三解读人地关系(3)说明该地区公路布局的合理性。27.(2025北京怀柔高二上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渭河平原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自主探究渭河平原的地貌特征及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下图为某同学运用互联网获取的渭河平原地图(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概括图示区域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下图为地理小组的同学在文献资料中获取的渭河平原—秦岭(太白山)剖面图。(3)说明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28.(2025北京昌平高二上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第四纪期间新构造运动继承性发展,北京地区活动断裂发育,形成一系列沉积凹陷中心,如后沙峪、平谷等。至今仍在活动的断裂,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下图为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厚度图。距今8000年以来,北京所在区域气候转暖,降水增多,北京平原区形成了厚度不一的第四纪沉积物,主要以洪、冲积物为主。(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后沙峪地区第四系厚度较大的原因。北京平原区地热资源丰富,开凿成功的地热井有300余眼,出水温度在40—88℃之间,出水量达到1000方/日。(2)说明北京平原区地热资源丰富的地质条件,并列举地热的主要利用方式。(3)评价图中聚落的选址条件。

参考答案1.B2.A【解析】1.熔融状态下的岩浆经冷凝形成岩浆岩,根据图中的物质和箭头分析,图中的甲由熔融环境中岩浆形成是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在沉积环境下,形成沉积岩,根据图中的物质和箭头分析,乙是沉积岩;岩石在高温高压变质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根据图中的物质和箭头分析,丙是变质岩,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故选B。2.岩浆冷凝凝固形成岩浆岩,根据图中的物质和箭头分析,图中的③是岩浆冷凝凝固,C错;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结合上题结论,根据图中的物质和箭头分析,④是变质作用,D错误;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根据图中的物质和箭头分析,图中的①是表示沉积岩形成过程外力作用,A正确;各类岩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成为新的岩浆,根据图中的物质和箭头分析,图中的②是重熔再生,B错误。故选A。【点睛】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等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成为新的岩浆。3.A4.B【解析】3.有材料可知:“和田玉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碳酸盐岩等与中酸性岩浆接触,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单矿物岩”,因此推测和田玉是碳酸盐岩等母岩经过高温高压变质形成的变质岩,A正确,BCD错误。4.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以判断,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①箭头由岩浆岩指向沉积岩,应为外力作用,图中②箭头由沉积岩指向变质岩,应为变质作用,图中③箭头由变质岩指向岩浆,应为重熔再生作用,图中④箭头由岩浆岩指向②,应为岩浆活动。据上题可知和田玉是由变质作用形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是来自上地幔软流圈及地壳局部地段的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温熔融状物质。岩浆作用可以分为侵入和喷出活动两种。5.B6.D【解析】5.既望为农历的十六,7月既望即为农历的7月十六,公历的9月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A错误,B正确;芒种大约为6月5号前后,C错误;长江的夏汛6月开始,D错误。故选B。6.由材料“赤壁位于长江之滨,因赤色崖石屹立如壁而得名”可知,赤壁形成应是河水下切侵蚀形成的陡壁,D正确,C错误;该地风力作用弱,AB错误。故选D。【点睛】流水侵蚀地貌:沟谷、V型谷,河流中上游、长江三峡、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成壑的地貌形态.;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河漫滩、冲积平原、冲(洪)积扇。7.C8.B【解析】7.据图分析可知,垂直剖面最下面的砾岩为沉积岩,其上覆岩层为河流相砾岩,可推测存在流水堆积作用,经固结成岩形成砾岩和河流相砾岩,河流多级阶地形成通常是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故该剖面形成的地质作用包括流水侵蚀、间歇性抬升;阶地上有黄土/黄土状沉积物,可能是风力沉积形成的,C正确D错误;图中没有岩浆岩和变质岩,地质作用不包括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AB错误;故选C。8.据图分析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下切侵蚀而形成,因此阶地所处的相对位置越高,距离河流越远,形成的时间越早。相较于阶地T2,阶地T3距河流近,故T3形成的时间更晚,B正确。由图可见,阶地T2的黄土沉积物更厚,A错误。阶地T2的河流相砾岩层比阶地T3的河流相砾岩层厚,说明阶地T2的流水沉积物更厚,D错误。阶地T2与阶地T3的基岩相对高差大于阶地T3与阶地T4的相对高差,可知阶地T2形成期地壳抬升幅度更大,C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谷地可以发生多次淤积和下切,从而出现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第一阶地,向上的另一级阶地成第二级阶地,以此类推。阶地级序通常由下向上标记,年龄越来越老、完整性越来越差。这是由于低阶地形成期较晚,形态保存比较完整,便于对比,而高阶地往往残缺不全。9.C【详解】读图可知,丙为砂砾岩,属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C正确;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甲为向斜山,A错误;乙处岩石为玄武岩,而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主要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B错误;丁岩层位于丙岩层之上,丁岩层沉积更晚,D错误。故选C。10.B11.C【解析】10.图中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较为平直,可能是由于断层引起的地壳断裂,山地一侧相对抬升,平原一侧相对下沉,从而使得交界处较为平直,B正确;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不会使得平原和山地的交界线平直,ACD错误。故选B。11.实地考察山地岩性一致,说明山地和平原曾经是一个整体,但是经历了地壳运动,一部分抬升,一部分相对下沉,使得岩层断裂,相对下沉的部分由于地势低,主要受到外力沉积作用,从而形成了甲区域地形,C正确;流水侵蚀不易固结成岩,A错误;向斜一般受到挤压,向下弯曲,地势低,主要经受外力的沉积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B错误;甲处地势较低,因此不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山峰,D错误。故选C。【点睛】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是内力作用下形成。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12.D13.D【解析】12.题目中提到张家界地貌中的石柱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这些沉积岩中至少有一部分是海相沉积岩,而非全部为陆相沉积岩,A错误;题目中S地层为志留系地层,为古生代地层,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B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可知,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C错误;根据构造简图,P地层位于D地层之上,按照正常的地层沉积顺序,较老的地层(D)应该位于较新的地层(P)之下,因此,在地质勘探中,如果在P地层进行挖掘,向下可能会发现更老的地层D,D正确。故选D。13.向斜槽部通常形成的是盆地或谷地,而不是挺拔的石柱,①错误;张家界砂岩地貌的石柱之所以能够挺拔而立,是因为岩石中垂直节理发育,这些节理使得岩石在垂直方向上容易被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峰林景观,②正确;根据材料“峰林中的石柱水平层理显著”可知,该地岩石水平层理明显,不易坍塌,才能够形成挺拔的峰林,③正确;张家界地区降水丰富,流水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岩石中流动时,会加速岩石的侵蚀过程,形成深邃的峡谷和陡峭的峰林,这是张家界砂岩地貌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④正确。故选D。【点睛】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14.D15.C16.C【解析】14.材料提及,该地区为一个巨型砂岩孤峰群区域,砂岩属于沉积岩,故需要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后经过抬升作用出露地表,又经过风化侵蚀形成独特的孤峰群,因此其形成顺序为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该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由图可知,甲、乙由岩浆直接形成,其中甲为岩浆形成喷出岩,乙应为侵入岩;丙由沉积物转化而来,应为沉积岩,则丁为变质岩。图1为巨型砂岩,属于沉积岩,C正确,ABD错。故选C。16.由上图可知,甲为岩浆形成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①为沉积岩变成变质岩,应为变质作用,A错误;②为形成岩浆的作用,应为重熔再生,B错误;③为形成沉积物的过程,应为外力作用,C正确;④为岩浆喷发冷却作用,D错。故选C。【点睛】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17.C18.C【解析】17.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由图可知图中岩层②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A错误;由图可知岩层③位于岩层④的下方,且均属于沉积岩,沉积岩越古老的岩层越在下,岩层③的形成早于岩层④,B错误;由图可知断层发生的地区岩层已经发生弯曲,说明断层发生在褶皱之后,C正确;①为石灰岩由外力作用形成,②为玄武岩由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环境不同,D错误。故选C。18.古滑坡发生在背斜顶部,而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岩体破碎,为滑坡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古滑坡发生位置并不在断裂面,①错误,②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形坡度较大,为滑坡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③正确;横断山区地处内陆,受台风影响小,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点睛】‌背斜顶部受张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壳运动中的挤压作用‌。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这种现象被称为褶皱。19.A20.B21.D【解析】19.卡雷拉将军湖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结合图中海拔可知,湖泊海拔较高,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A正确。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错误。湖泊有河流流出,不是咸水湖,C错误。湖泊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周边植被稀少,D错误。故选A。20.湖泊中心区域有一些经过数千年形成的大理石洞穴,大理石属于变质岩。右图中,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甲,丙形成侵入岩,则丙是岩浆;丁是岩浆喷出形成的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乙。因此组成湖中洞穴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大理石洞穴位于湖泊中心区域,经历数千年的湖水侵蚀形成,其形成主要是湖水作用,不是风化、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最有可能是波浪侵蚀形成洞穴,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22.D23.B【解析】22.图中乙和戊及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有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沉积岩老的在下,新的在上,从下往上是含三叶虫化石地层-乙-戊,所以乙和戊的先后顺序是乙-戊。甲为岩浆岩,丙为侵入岩旁边的变质岩,变质岩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的,所以甲形成与丙之前。由图可知,岩浆岩和变质岩侵入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但是没有侵入乙中,且甲和丙被乙破坏,所以甲和丙形成于乙之前,故而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戊,ABC错误,D正确。故选D。23.甲处岩层来自下方,侵入沉积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A错误;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为沉积岩,沉积岩应位于地下,其表面有被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使其在地表接受外力侵蚀,B正确;丙处岩石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C错误;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一般方法:(1)沉积岩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判断(下层较老,上层较新);②根据生物化石判断(不同生物化石形成的年代不同)。(2)其他岩层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侵入岩侵入的岩层来判断(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②根据断层来判断(若断层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则断层的时间晚于其岩层的形成时间)。24.(1)洪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2)2022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3)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分析】本题以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貌类型的判断及成因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聚落的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详解】(1)由图可知,C地处河流流出出山口处的山麓地带,为山前洪积扇,其成因为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较为平坦开阔,趋于平缓,水道变宽,动能减弱,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2)根据两图的对比,可以清晰可见,2022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减少,耕地明显增加;影响是破坏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口三角洲不断发育,三角洲面积扩大。(3)由图可知,聚落多沿河、沿海岸分布。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交通方便,且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便利,适宜聚落的发展。25.(1)位于秦岭山脉与黄土高原之间;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形态;海拔多低于500米;整体地势平坦开阔,西高东低。(2)中生代岩浆侵入到变质岩中,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后经剧烈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岩体抬升形成为山地,花岗岩体上的覆盖层受外力风化、侵蚀,使花岗岩体露出地表,形成骊山。(3)山地坡度大,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少、密度小,通常优先选择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骊山地质构造复杂,交通线建设需防范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利于耕作;但农业生产需防范洪涝灾害。【分析】本题以渭河平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渭河平原的地貌特征、骊山的形成过程的形成过程、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渭河平原北侧为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渭河平原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形态,海拔多低于500米,总体地势平坦,西高东低。(2)据图可知,骊山从地质构造上说是地垒,是断层上升部分。中生代岩浆侵入到太古代变质岩中,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此后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岩层断裂并发生相对位移,使秦岭和渭河平原之间岩体抬升形成为山地,花岗岩体上的覆盖层长时间接受外力风化、侵蚀,最终花岗岩体上的覆盖层被剥蚀掉,使花岗岩体露出地表,形成骊山,综上所述骊山的形成过程是内、外力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3)骊山山地坡度大,地表崎岖,故交通线路少、密度小,而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对各种复杂地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方便出行,因此在山区建造公路的难度最小、成本较低,故骊山交通方式主要采用曲折的盘山公路设计。骊山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地质构造复杂,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全威胁大,交通线建设需防范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渭河平原属于河流冲积平原,此处地势平坦,河流从上游带来大量泥沙在此堆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利于从事农业耕作活动,但农业生产需防范洪涝灾害。26.(1)不能;两地之间的剖面图:两地之间有山脊,会阻挡视线。(2)海相沉积形成了白云岩、石灰岩与泥质灰岩等沉积岩地层;地壳抬升、岩层出露海面形成陆地;抗侵蚀能力弱的泥质灰岩等部分被侵蚀掉,而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的白云岩、石灰岩残留下来,逐渐形成了形似鹰嘴的独特地貌景观。(3)沿等高线分布,工程量小,还可以降低公路坡度,有利于行车安全;公路连接各个聚落,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分析】本题以“北京房山坡峰岭风景区开展地表形态专项研学活动”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通视问题、地貌的形成过程、公路布局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读图(a)可知,鹰嘴岩的海拔在500-600米,黄元寺村村委会海拔在100-200米,由鹰嘴岩至黄岩寺,依次经过了山谷-山脊-河流,两地剖面图如下: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分布,阻挡视线,故在“鹰嘴岩”不能观察到黄元寺村村委会。(2)由材料可知,“所在地层由白云岩、石灰岩与泥质灰岩等相互叠置组成”。可推测地质时期该地为海洋,沉积作用形成了相互叠置的白云岩、石灰岩与泥质灰岩等沉积岩层;后地壳抬升,岩层抬升出露海洋形成陆地环境;读图(b)可知,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外力侵蚀,因不同岩石的岩性不同,抗侵蚀弱的泥质灰岩等部分被侵蚀掉,而抗侵蚀强的白云岩、石灰岩保留下来,形成了现在类似鹰嘴的独特地貌景观。(3)读图(a)可知,图中公路沿等高线分布,这样可以降低公路建设的坡度,减少工程建设难度,工程量小,也可以节省建设成本,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同时公路还连接了区域的各个聚落,如涞西水村、黄元寺村等,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促进区域内的交流和经济发展。27.(1)地形以山地、平原、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南部为山地,中间为平原,北部为高原;山地面积较大,其次的高原、平原。(2)平原高速公路线较多,密度大,西安为高速公路交通枢纽,高速公路东西向线路少,南北向线路多。(3)地壳运动,形成断层;岩层断裂下陷,形成了断层陷落区;流水堆积(渭河及其支流的流水搬运和沉积),形成渭河平原。【分析】本题以渭河平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特征、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详解】(1)区域地形特点主要描述区域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及其起伏等。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部为黄土高原,北部以高原为主,中部为关中平原,中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为秦巴山地,南部以山地为主,故地形以山地、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