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1页
第2课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2页
第2课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3页
第2课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4页
第2课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3.休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任务一: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地燧()号落()一髻儿()宽敞()

今蓄()班南()伦敦()奇湮()

看护()水耀()学清()谖()

r()济南r()露水r()澄•清

济T露-.澄

L()救济1()雷着

、()澄♦沙

r()着落

()看春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晴朗无云。()

②温暖晴朗。()

③假如。()

④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⑤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⑥植物名,又名“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

⑦文中指水清澈见底。()

⑧形容蓝得发亮。()

★任务二:知作者、明背景

L作者名片

老舍(1899T966),原名,字,北京人,满族。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获

“”的称号。代表作有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其中

《》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背景链接

老舍先生于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

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

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卬象》中的第五节,此文虽是节选,但能独

立成篇。

二、探究案

★任务一:初读文、理思路

1.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①__________”的特点。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

济山(分写)薄雪覆盖下的山:②_________

第二部分(2-6):具体

南③__________________:淡雅

描写济南冬天“温晴”

的水温:冒着点儿热气

的山水景色

冬水(分写)水色:绿

天水质:④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7):总结上

喜爱、⑤_________之情

文,写作者总的观感

★任务二:再读文、练朗读

2.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

语下面。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V”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

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八”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

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根据你的理解,为下面的段落标注重音和停连,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1)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囤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

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

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

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U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

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2)山尖仝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若;这样,一道儿

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

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差,微微露出

点儿粉色。

★任务三:细读文、学写法

3.如果让你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天气的总特征,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

4.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充满温情的?

6.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

7.“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请写点批注。

8.第5段是怎样写城外远山的?

9.读第6段,说一说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个影儿呢。

【乙】天儿很晴,水藻很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三、质疑案

1.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2.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能不能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

3.本文和《春》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你觉得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

笔标注在课本上。

点拨要点

一、预习案

★任务一: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地举(tan)着落(zhu5)一髻儿(ji)宽期(chang)

贮蓄(zhO)疥南(ji)伦敦(dun)奇迹(ji)

看护(kdn)水旗(zao)漠清(ch6ng)罩(xiang)

((ji)济南'(1(0露水(cheng)道清

济《,澄〈

(ji)救济(lou)甯着、(deng)澄•沙

(zhud)着♦落

(zhao)着数

(zhdo)着急

、(zhe)看着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响晴②温晴③设若④着落⑤镶⑥绿萍⑦澄清⑧蓝汪汪

★任务二: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名片

舒庆春舍予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

二、探究案

★任务一:初读文、理思路

1.①温晴②秀气③城外的远山④澄清⑤赞美

★任务二:再读文、练朗读

2.(1)小山v颦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独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

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氐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

••・♦•■•••••

的人们"在冬天是画]令笺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中便觉得有了着落,人有了他事。他们由天上看到

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入’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暧,人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

就是整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入他们也并不着急,A因为v有这样黎普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2)山尖v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

道儿自,八一道儿晴班给山们V室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人叫你希望看见

一点儿J更•美•的V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V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窜出点儿粉e。

★任务二:细读文、学写怙

3.温晴。“温”是相对于严寒或酷热而言,气温宜人;“晴”是相对于“阴”而言,天气晴朗而且富有

色彩。文章所写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与“温晴”这个词有联系。

4.对比。这样写更鲜明地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一一“温晴”的特点,更好地表

现了位于北方的济南的冬天的特殊性。表达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独特感受,表达对冬天济南的喜爱。

阳<老城

照小山

山面上含笑

<人们侧面描写

不着急

6.山上一山尖一山坡一山腰。按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

7.①妙在雪光、雪色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的美丽风姿。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穿”字既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出了“一件带水纹

的花衣”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光之妙。

②妙在雪态

看着看看,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迷人情态。

8.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渲染了一种

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用“唐代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

山,一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9.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J——•因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I——@

10.Ill: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城外远山图。水:空灵水晶图。

11.第(1)组:甲句比乙句更有情味。“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老城的

山水比作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一一“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营造出一种

优美、温馨的意境。

第(2)组:甲句比乙句更有情味。“把济南放在……”“低声地说”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小山对济南

的温柔呵护,把小山写得特别有人情味;“小摇篮”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济南受到的婴儿般的呵护。

第(3)组:甲句比乙句更有情味。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

小山的秀丽,写出雪色娇美的情态;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

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第(4)组:甲句比乙句更有情味差“不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