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政府与银行合作,正在打造“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图1)的农田基地,建立统一的育苗和农资标准,抱团发展,共拓市场,提高了菜农的收入。据此完成1—2题。1.瑞安市政府联合银行打造“鱼菜共生”农田基地,主要改变了农业区位因素中的A.政策与技术B.地形与土壤C.光照与水源D.交通与资金2.与传统种养模式相比,“鱼菜共生”模式的突出优势是A.采用无土栽培,不需要土地资源B.减少农业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C.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D.扩大湿地面积,调节局部气候条件【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城镇化进程会伴随着人口、土地、空间等多种要素动态变化。图2示意广东省预期人口城镇化率,图3示意2000——2021年广东省城区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据此完成3——4题。3.导致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自然资源分布B.人口迁移政策C.城区面积大小D.经济发达程度4.近年来,广东省的城区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变化反映出A.城区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土地扩张明显C.逆城镇化现象明显D.土地的利用率提高2025年2月,国内某知名第三方即配同城物流平台接入DeepSeek大数据模型,获得了更加精准的订单预测、骑手接单预测、道路路况预测信息及综合分析算力。目前,DeepSeek与我国服务业的融合正呈现“东部创新引领、西部特色深耕”扩展趋势。据此完成5——6题。5.接入DeepSeek大数据模型,对该同城物流平台带来的影响是A.扩大配送范围B.增加骑手数量C.降低运营成本D.增加商品库存6.DeepSeek与服务业融合扩展的趋势将推动西部①文旅特色产业发展②传统就业岗位的增加③对外交通依赖增强④与东部协同发展增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蚌埠市临淮河,随着1912年津浦铁路开通,借助水陆交通枢纽区位,迅速建立并长期保持安徽省工业经济的核心地位。在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安徽省积极融入各重大战略发展区,并于2011年进入高铁时代,蚌埠市出现了显著的边缘化特征。图4为安徽省主要战略发展区及高铁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7.早期交通枢纽区位使得蚌埠长期保持省域工业经济的核心地位,主要得益于A.生产要素集聚B.多条高铁交会C.当地市场广阔D.商贸环境优越8.蚌埠市在省域中地位出现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区域战略发展参与度较弱②产业结构趋同③自身交通区位等级下降④城市等级降低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积雪具有高反射率和低导热率,对高海拔森林土壤的性质有重要影响,也影响着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强度。2021年3月,在西藏色季拉山东坡海拔4100m冷杉林内,选取不同积雪厚度的四块土壤样本,其含水率与有机质含量见图5。据此完成9——10题。9.该区域冷杉林内,无积雪覆盖的土壤A.有机质含量少B.水分含量最少C.农耕干扰性强D.微生物活性弱10.积雪厚度大于10cm的土壤含水率不升反降,其原因是A.地表吸收热量增多,加快水分蒸发B.地表积雪密度增大,阻挡水分下渗C.积雪保温作用增强,减少冻土消融D.积雪反射作用增强,抑制融雪补给【高三地理第3页(共6页)】2024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天关”卫星在西昌(28°N,102°E)成功发射,并在距离地面约600km的轨道上开展在轨测试,于10月31日顺利交付。“天关”卫星的科学目标是通过探测X射线发现和研究包括超新星在内的暂现天体。据此完成11——12题。11.“天关”卫星在轨测试至交付期间A.西昌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后减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C.地球自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D.北极点附近太阳一直不落下12.与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相比,“天关”卫星A.受太阳活动影响更小B.探测能力易受极光干扰C.无法实现全天候观测D.X射线探测能力更灵敏温泉是地下热水出露地表的排泄形式,可依据其水化学类型划分为碳酸盐型和氯化物型。海南岛以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受地球内部热流和海水入侵影响,在该岛四周的山前带或滨海平原形成许多温度各异的温泉。图6为海南岛温泉水文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13.与海南岛氯化物型温泉形成高度相关的因素是A.湖泊水B.大气降水C.河流水D.海水14.图中温泉形成的地质条件是A.多孔的玄武岩便于地表水下渗B.砂砾岩层的含水量丰富C.垂直断裂带利于地下热水上涌D.地幔中岩浆加热地下水F湖位于中美洲某岛国西南部(图7)。F湖东侧、北侧的石灰岩山地上多以仙人掌科、蒺藜科等旱生植被为主。调查发现,3000多年前F湖曾为半封闭海湾,湾内分布有红树林。目前,F湖滨湖湿地红树林已消失不见。据此完成15——16题。【高三地理第4页(共6页)】15.F湖东侧、北侧地区分布旱生植被,是由于当地①纬度较低,光照充足②土层较薄,储水性差③为背风区,降水量少④风力强劲,蒸发量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目前,F湖滨湖湿地没有红树林分布,是因为与3000年前相比,该湖A.湖水盐度更高B.湖面风浪更大C.湖底水深更浅D.湖岸侵蚀更强第Ⅱ卷二、综合题(共3小题,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2010年,四川宜宾市国家级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但人才储备是其制约因素。2016年,当地政府在经济开发区内建大学城,吸引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进驻。经过5年发展,在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办学的高校增至12所,在校大学生人数8万人以上。2021年,宜宾市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图8示意宜宾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局部区域土地利用。(1)简述宜宾市大学城选址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优势条件。(8分)(2)说明宜宾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内高校集聚发展的益处。(6分)(3)请为推动宜宾市临港经济开发区高校与企业间的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内蒙古柴河镇的卧牛湖水面约180公顷,湖区东南侧有常年保持在14℃的泉眼,清晨卧牛湖面常形成一层薄雾。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开始有人口定居和进行木材生产,并引湖水发展农业种植。2009年后,当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并于2015年全面停止林区商业性采伐。图9为卧牛湖流域图,图10为1950年以来卧牛湖湖区降水量变化图,图11示意卧牛湖湖心沉积物粉砂(4—63μm)和砂(>63μm)的比重变化。【高三地理第5页(共6页)】(1)分析清晨卧牛湖面常形成一层薄雾的自然原因。(6分)(2)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卧牛湖湖心沉积物粒径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原因。(8分)(3)分析柴河镇发展生态旅游、停止林区商业采伐对卧牛湖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海洋生产力是指海洋中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南极表层水和绕极深层水是分布于南极大陆边缘不同深度、不同性质的水团。南极表层水盐度季节变化较大,绕极深层水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研究表明,受光照强度和营养盐供应的影响,末次冰盛期罗斯海表层海水生产力明显较低。图12示意罗斯海位置及两种水团的分布。(1)与绕极深层水相比,指出夏季南极表层水的海水性质特点。(6分)(2)说明末次冰盛期罗斯海表层海水生产力较低的原因。(6分)【高三地理第6页(共6页)】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BDDcBABDCADDCBA二、综合题(共3小题,52分)17.(1)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大;(2分)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轨道交通便利;(2分)濒临长江,绿地环绕,环境优良;(2分)当地政策支持力度大。(2分)(2)高校毗邻办学,有利于人才和信息交流;共享园区基础设施,节约建校成本;人才汇聚,利于科技创新,促进临港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凝聚大学城品牌,提升区域影响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3)企业为高校发展提供资金,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岗位;(2分)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培养专业对口的创新人才;(2分)政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分)18.(1)卧牛湖水面广阔,且东南侧有常温的泉眼,可蒸发产生大量水汽;(2分)四面环山,水汽不易消散;(2分)纬度相对较高,清晨湖区气温较低,水汽遇冷凝结后形成薄雾。(2分)(2)趋势:小粒径沉积物(粉砂)比重下降,粗粒径沉积物(砂)比重上升。(2分)原因:此期间,卧牛湖流域因林木采伐,流水侵蚀能力增强,更多粗颗粒物质被搬运至湖中(2分);湖区的降水补给变化不大,但农业灌溉引水增加,使湖泊面积减小;(2分)湖岸距离湖心更近,河水更容易将更粗物质搬运至湖心。(2分)(3)发展生态旅游可促进水污染治理,利于卧牛湖水质改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