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阳强基联盟高二3月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现代化是以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这个进程还在延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是,仅仅依赖单个国家的努力已不足以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新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该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从可持续发展到全球环境治理的深化,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全球环境治理能帮助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和发展的双赢。其次,全球环境治理可以推动绿色技术的共同研发与应用,促进各国产业升级,为新兴产业如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等提供发展空间。再次,全球环境治理能够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促进全球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摘编自张东刚、林尚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材料二:正如作者杰里米·戴维斯在《人类世的诞生》结论部分强调的,“人类世”并非提供一种解决人类环境问题的方案,而是提供一种“理解现代生态灾难的框架”,让每一个关注生态问题的普通民众,即使不是气候、生物和地质方面的专家,也能够获得一个较全面地理解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的机会。目前青少年环保运动中甚至出现了极端化的行为,反映了民众对各国政府在全球环境治理极其紧迫的形势下仍然争吵不休、行动迟缓的不满和愤怒。很多发展中国家认同生态环境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资本的贪婪和运行方式剥夺了自然、异化了人,让人类从“伊甸园”堕落,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必须承担其“历史责任”,而不应错误地将整治环境的责任转移到“所有人”身上;而有些发达国家则指责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今天有害气体的“排放大户”,又不愿承担减排责任,最终导致《京都议定书》第二期谈判的破产。这是“人类世”相关讨论中非常典型的“定罪”和“法庭审判”叙事。对2015年底成功通过的《巴黎协定》,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和民众认为其自愿的、“从下至上”由各国设定各自的减排目标,远不如《京都议定书》“从上至下”、统一设定强制性减排目标更有效率。近年来每次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召开前发布的各种专业研究报告,都显示目前的减排力度与实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两度之内的目标相距甚远,并竭力呼吁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2030年前大幅度提高减排目标,否则人类将面临难以预知的灾难性后果。这些专家的意见无疑让全球环境治理的氛围不断“升温”。事实上,自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是无限的,而是“局限”在地球所能提供的资源限度之内,在对“二战”后整个人类社会中洋溢的极其乐观的进步主义历史观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全面反思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收获全球认同。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大会,主题即“环境与发展”,随后通过和施行了“可持续发展议程”。“可持续发展”因此成为“冷战”后全球环境治理的观念基石和绿色政治的出发点。不容忽视的是,在“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和推进中,专业技术精英的主导色彩越来越浓厚,也成为“人类世”相关讨论中“技术”叙事的部分。虽然两种叙事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发展状况以及人类不甘坐以待毙、积极应对未来的雄心,但是从“地层学人类世”的视角,不难发现两种叙事的局限性:仍然没有摆脱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如果把我们自己也放到地球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难发现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田园诗”,虽然人类在改变和塑造环境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是“破坏力”,但人类文明仍然只是地球“深度时间”里的一个片段和组成部分,“人类世”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人类从最初的乐园里堕落。而挽救人类堕落命运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是极富积极意义的理念,但是它对“过去”的解读是建立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破坏了地球和谐与永恒的基础上,并对“未来”抱有浪漫主义幻想,认为依靠人类新的技术、新的政策和治理,可以重新使一切处于稳定状态,再次回到“永恒的和谐”。“生态社会主义”者甚至尖锐地指出,这一版本“人类世”叙事,不仅带有鲜明的精英主义色彩,而且是“反民主”的,因为只有“技术专家”有发言权,“人民”只剩下服从的“权利”了。因此,从全球环境治理角度,戴维斯这部专著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放下人类控制世界的雄心和主宰未来的傲慢,重建对自然的敬畏。这意味着不仅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是一个“整体”,一起给星球留下我们共同的“地层”标志物。人类不能从自然中分离,我们每个人也无法从人类中分离。因此,在保护环境问题上,我们既不能借着给一部分人类“定罪”,让另一部分人类袖手旁观,也不能让一部分人类指手画脚,把自以为是的“一刀切”做法强加给自然,强加给整个人类社会,只有这样才可能展开真正具有实效的全球环境治理行动。(摘编自唐虹《“人类世”和全球治理环境的新视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化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各国的共同责任意识,以应对全球生态危机。B.西方发达国家虽在全球环境恶化的问题上负有历史责任,但并非如今有害气体的排放大户,因此他们仅需少量减排即可。C.“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冷战”后全球环境治理的观念基石,它极富积极意义,但存在对“未来”抱有浪漫主义幻想的问题。D.我们可以将自身置于地球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理解“人类世”的真正含意,进而制定策略,开展有效的全球环境治理行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深化全球环境治理,既能帮助各国实现绿色和发展的双赢,又有助于促进各国产业升级,还能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B.《人类世的诞生》旨在为普通民众提供一种“理解现代生态灾难的框架”,以便他们能较全面地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危机。C.《京都议定书》对减排目标统一设定,具有强制性,《巴黎协定》则由各国自愿设定减排目标,不具强制性,其效果远不如前者。D.“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带有精英主义色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反民主的,因此应将发言权给予普通人民而非技术专家。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观点的一项是()A.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该承诺并未兑现。B.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21年发布重量级报告,向人类发出了迄今为止关于环境变化的最严厉的警告。D.美国地理学家埃尔斯沃思·亨廷顿的《文明与气候》以宏大的视野探索环境与人类文明的互动,是一本环境历史先锋著作。4.材料二运用了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证明观点,请对此简要分析。5.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材料二中说要“放下人类控制世界的雄心”,二者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柔软纵横朱以撒在两位朋友家中见到了作为装饰的毛笔。毛笔装饰使室内文雅柔和多了,让人想起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这些人来。这和买很多书来放在家里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美好处想,主人还是要表达诗礼传家、彤管继世的愿望。譬如出一个文曲星,也是离不开毛笔的。那些喜好真实书写的人,一直依赖最古老的工具和姿势,希望书写可以改变命运。杜子美献赋给唐玄宗,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赏识,就是用毛笔写成的。苏东坡认为一个人笔秃千管就可以成名成家。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写了那么多诗、词、文,好像一天不写都不行。赵孟頫说他一天可以写一万个字,康里子山又三倍于他。由此可以想见一个人热爱书写所达到的心手双畅的程度:笔与纸如此紧密地、迅疾地摩擦,是否有一些毛羽折损下来?一个文士的声名,就是靠勤快的书写来积累的——手不离笔,就是那些过往时代的一个特征,到处可见毛笔,可见毛笔字。一管轻柔,在颜真卿手上,居然写得出如此厚实,真是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而让赵佶使用,只见瘦硬坚挺,见骨不见肉。至于张旭、怀素酒后纵横千万字,让人惊异一管笔禁得起如此狂野的横扫。蔡邕认为“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把笔对美的贡献提到一个绝高的层次。蔡邕本人就善用笔,他对笔的认知肯定是有根据的——一个人看重书写的美好,觉得笔就是他精神的延伸,可以倚仗它来打天下。①王羲之认为纸是阵营,墨是铠甲,砚是城池,而笔是刀槊,随时快刀相向准备厮杀。这样的比喻虽不文雅,但一管笔随时都在破关蹈隘、攻城略地,使得废纸三千,又是书写的真实。现在我们说“颜体”“柳体”“欧体”“赵体”……都是用笔打出的声名,世代相传。如今书法同道于交流中,都会互询近来学了什么,这些以个人姓氏命名的书法特征,便会钩沉而起。至于那些被冠之以癫、狂、奇、怪的书法家,也是因为用笔迥异于常规而被史册记载,甚至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大家对他们都熟悉,可以荤荤素素地说一通。②我觉得俗说没什么意思,就像“扬州八怪”,岂可以一个“怪”字囊括之?郑燮的下笔与金农有那么多差异,黄慎与罗聘哪里是同一条路径,真是各怪其怪,无一同者。一管笔给每个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笔下的心事也截然相远,每个人与自己周旋久了,倚仗一管笔,做好自己。羊毫柔软,狼毫坚韧,我向来取前者,以为羊毫能驾驭,也就没有什么笔是驾驭不了的。这是我从很久以前读到的刘墉诗里明白的道理。他说:“笔软墨丰皆入妙,无穷机轴出清新。”软毫在手,落纸似有若无,如何能从指腕传递于心弦,知其轻重缓急?别无他法,只能每日执笔,在生宣上不辍写去。笔软则捉摸无定:墨汁太足,糊了一大片;墨汁太稠,行笔却艰涩了。速度太慢,点画臃肿全无神采;速度太快,又生出躁气火气。便觉得不是朝夕之事,应以长久计之。回首古代那些善于用笔者,笔下是毫不苟且的,正是常年调节而成,说起来是太费时日与精力。世上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似乎都应如此,才能过得好一点。(有删减)文本二:以散文的美丽,言说书法的艰深朱以撒苏东坡有一段名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大有与古人齐的气概。在书法史上,这类勤于研磨求取上进的故事还真是不老少,最终名垂青史。每一个人都想要学一手过人的功夫,不知夜半将至,不知老之将至,勤勉无已,以至于下笔如矢投壶,准确到位。早在《庄子》里,就有这么一些著名的例子,像解牛的庖丁、斫垩的郢人、承蜩的佝偻老人,都是绝技的掌握者,令人惊叹。那么,这些绝技掌握之后用来做什么呢?庄子的意思很明确,养生吧。一技之长以养生,不是人人都能认识到的。一个人掌握了书法技巧,一下笔就惊蛇走他,博得众人赞美,真是一件得意的事。而以此作为一种对抗的工具打败对手获得奖项,如今是越来越盛行了。书法比赛实际上就是把闲情的书法,当成体育竞技,务必决出金、银、铜奖。这大概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这些人所意想不到的,在宋代文人生活中,墨戏不少,使性骋技,觥筹交错,却永远想不到比个你高我低。③书法比赛的进行,使东方闲情的形式,蒙上了一层剑拔弩张的色彩。斯文之举——伏案书写或者立姿书写,身心都平静下来。不仅是书写环境的静谧,更是书写者内心的安放,神交古人,恍如古人。像斯文者那样举止,温文尔雅,以手写心,技进乎道。④在六朝文人的许多行为上,都用了“徐徐”“徐曰”,尽是柔和之态。技巧就是这么一种斯文之姿,运用时,它是雅致的、柔和的、细腻的,它在纸上云卷云舒、行云流水,不是用来炫耀的、浮夸的,更不为金牌而生。想想少年时,见有人挥毫,必定要凑进去观望,恨不得把笔抢过来写几个字给大家看看。技巧助长了少年轻狂,或者反过来说,少年借助技巧而显山露水,这恰恰是一个有修为的书法家所忌讳的。李叔同①时代,是一个多么得意的时段啊,红氍毹上,舞袖弦歌,出尽了风头,他笔下的墨痕,如此地圭角毕露咄咄逼人,如见他的气盛骄人,这就是一种世俗态了;到了弘一时代,笔下锋芒收束,静穆恬澹,技艺高妙而简约,已无须显无意显了,他进入了一个超脱态。“君子藏器”,真能如此,就可以言说心境澄明,进入一个安宁的家园了。(有删减)【注】①李叔同:中国著名书法家,于1918年8月19日出家,法号弘一。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以“柔软纵横”为题,将毛笔特性与书写效果紧密相连,体现了书法艺术借助柔软毛笔得以在纸上纵横变化的独特魅力。B.文本一由作为装饰的毛笔联想到杜子美、苏东坡等古代文人,通过列举他们的事例,凸显出书写对文人命运的重要影响。C.在文本一中,无论是“颜体”“柳体”等以个人姓氏命名的书法,还是用笔迥异于常规的书法,作者的态度都是肯定和欣赏的。D.文本二将《庄子》中解牛的庖丁、斫垩的人和承蜩的佝偻老人与书法技巧的掌握者作类比,以说明绝技的掌握者应注重养生。7.对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王羲之将笔视为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刀塑,强调了书法中笔的重要性。B.句子②用“岂”字来表示反问语气,强调作者并不喜欢“扬州八怪”这一“俗说”C.句子③中“闲情”和“剑拔弩张”形成对比,凸显出作者不赞同书法比赛的态度。D.句子④中“徐徐”“徐曰”勾勒出六朝文人的举止特征,作者以此赞扬六朝的书法。8.如何理解文本二中“君子藏器”?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9.文本一中,作者借毛笔传达出怎样的生活哲学?请简要分析。(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吾何为不豫哉?”(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材料二:孙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默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材料三: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宣帝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注】①充虞:孟子学生。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欲平[A]治天下[B]当今[C]之世[D]舍我[E]其谁[F]吾[G]何为[H]不豫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在路上,名词作状语,与《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的“群”用法不同。B.如,前往,到……去,与《苏武传》中“如惠语以让单于”的“如”意思不同。C.穷,困窘、处于困境,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意思相同。D.因,通过,与《过秦论》中“因遗策”“因利乘便”“因河为池”的“因”意思都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充虞不理解为何自己的老师在离开齐国后面露不快之色,孟子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规律来回答,认为当下正需要能辅佐圣贤君主的人。B.庞涓设计使孙膑遭受膑刑和黥刑。孙膑则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到齐国,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他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最终被推荐给齐威王。C.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谋反被诛,苏武因与他们有旧交,且儿子参与谋反,而受到牵连。霍光批准了廷尉逮捕苏武的奏议,免除了苏武的官职。D.昭帝去世后,苏武因参与谋划拥立宣帝而被赐关内侯的爵位,并受到宣帝的优待,但他把所得赏赐都分给了兄弟和朋友,家中不留多的财物。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2)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14.司马迁作《史记》时,就有将类似的人物放在同一列传中的做法。如果后世有人修史时欲将孟子、孙膑、苏武放在同一列传中,是基于三人的哪些相似之处?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至温州①文天祥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祇谓虎头②非贵相,不图羝乳③有归期。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④。【注】①本诗作于诗人抗元未成,从镇江逃亡至温州,留居江心屿期间。②虎头: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③羝乳:匈奴让汉臣苏武迁到北海放牧公羊,等公羊生了小羊才能让其回汉朝。④中兴第二碑:宋代张耒作《读中兴碑》,赞颂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们护国安民、鏖战沙场的精神。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既是对诗人经历的叙写,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的一片赤诚之心。B.颔联通过描绘罗浮山雪花飘落、扬子江明月皎洁景象,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C.颈联上句写诗人认为自己不是“虎头”之貌;下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归期”的看法。D.尾联写诗人乘舟至中川寺并暗许愿望,其抒发的情感与前三联有所不同,增添了艺术感染力。16.本诗情感虽然悲伤但不乏进取之心,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昨天,李华应约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名人画展,其中有一幅山水之作,令人震撼,其山峰之高与绝壁之险,不由让他想起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班会课上,小艾引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寄语同学要兼具“内美”与“修能”,提升自身的高度。(3)钱塘自古繁华,不同的地域文化交汇于此,正如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杭州既有西北的羌管乐,也有江南的采菱歌。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4年,“盖章游”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出游的新区势。游客们手持特色印章本穿梭于博物馆、景区、图书馆、文创店等自己喜欢的地方寻找盖章点,乐此不疲;印章从古仆的“北京中轴线主题系列”到新潮的“奥运主题熊猫系列”,种类众多,令人A。这种集文化体验、互动参与和纪念意义于一体的旅游形式,以其B的独特风格,讯速成为“顶流”。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人们对出游的期待早已不是单纯地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是渴望获得更深入、丰富的文化体验。“盖章游”以其独有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精准对接了游客对历史文化探索的需求。正如游客以盖章的形式打卡大观园,一章一景,步步生趣,体验《红楼梦》里的春色满园。方寸印章,成为窥探历史文化的窗口,记录和传承着相关景点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仪式感也是“盖章游”兴起的重要因素。盖章可不是单纯的“体力活”,而是一场智慧与审美的双重挑战。盖哪个、盖哪里、怎么盖,都需要动动脑筋,有些较为精美复杂的套色印章,往往需要反复多次加盖,才能收获最终的完美图案。这略显“费劲”的重复操作赋予盖章满满的仪式感,使其成为情感和文化的深度交融。“盖章游”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不仅成为孩子们快乐的源泉,也为文旅出行和文创领域注入了鲜活动力。但文旅创新不能只“热得快”“热度高”,更要“热得长久”“热度有质”。随着“盖章游”的走红,一些景区和商家盲目“抄作业”,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对游客体验和文化价值的轻视和抹杀。对此,我们亟须推出一种“慢工出细活”的文创理念,鼓励景区和商家在尊重历史、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设计,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独特元素,打造出一系列既具有观赏性又富含教育意义、能够触动人心的“盖章游”产品。此外,景区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让盖章再多一点体验感,少一些“符号化”。18.文中第一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进行修改。19.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语与文中加点的“源泉”,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A.小花狗看到他推开门,立马跑到他身边向他摇着尾巴。B.那些妄图征服大自然的人,最后都逃不过大自然的惩罚。C.我们制作酸奶时,应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来使其发酵。D.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有何作用及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2.河北某中学的同学近期准备到故宫游览,为了增强游览的历史文化体验感,请你向他们推介“盖章游”,写出你的推介要点。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就我本人对目前的数字人文和人工智能技术进展的了解,它们应该还代替不了或者说永远代替不了真正的文学创作。因为,文学创作不只是码字造句、调谐声律,其灵魂在于作者的吟咏心性、言志明道。AI有心性、有灵魂吗?它生成的诗文或书画,是艺术吗?有活生生的人的精、气、神灌注于其中吗?从目前机器作诗或者AI生成的古典诗歌看,充其量只能算是闻一多先生所批判的那种“类书式”的诗,没有血气和温度的诗。——摘自北大中文系主任杜晓勤先生在北大中文系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洛阳强基联盟高二3月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B2.A3.C4.①材料二首先“破”“人类世”相关讨论中的“定罪”“法庭审判”叙事和“技术”叙事,指出二者都没有摆脱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限性。②然后“立”全球环境治理的正确理念,强调要放下人类的傲慢,重新建立对自然的敬畏。5.二者不矛盾。①“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强调既要有积极的目标和追求,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协调平衡;“放下人类控制世界的雄心”强调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要认识到自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敬畏自然。②二者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全球环境治理,“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侧重于实际行动,“放下人类控制世界的雄心”则侧重于思想层面。③二者相互促进,只有放下控制世界的雄心,以敬畏自然的态度去看待环境问题,才能更务实地制定和实施全球环境治理目标,做到“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而“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的行动也能更好地体现对自然的尊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9题答案】【答案】6.D7.D8.①从技艺层面看,“君子藏器”意味着书写者不将技巧作为炫耀的工具,而以一种雅致、柔和、细腻的方式来展现书法之美。②从心境层面看,“君子藏器”体现了书写者内心的澄明与安宁,表明他内心不再被世俗的因素所干扰,能够真正做到身心平静,超脱世俗。9.①持之以恒。通过苏东坡笔秃千管、赵孟頫日书万字等例证,以及作者“应以长久计之”的感慨,强调技艺精进需长期坚持,日积月累。②追求个性。毛笔在不同书法家的手中会形成不同的书写风格,作者主张每个人应如执笔般坚守自我,在反复“与自己周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③把握分寸。用软毫书写时,要不断调整墨色浓淡和行笔速度,这体现出生命在面对各种变化时,也需灵活应变,进行恰如其分的调整。(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10~14题答案】【答案】10.BDF11.C12.C13.(1)庞涓为魏国效力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中派人召来孙膑。(2)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之前因事获罪被处死,皇帝怜悯苏武,问身边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是否有孩子呢?”14.①才华出众:孟子的思想学术成就、孙膑的军事才能、苏武的外交才能。②经历坎坷:孟子未能实现理想抱负;孙膑身体受刑;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归国后依然被卷入政治风波中。③坚守信念:孟子相信自己的价值;孙膑不放弃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苏武坚守气节。(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15~16题答案】【答案】15.B16.①首联写诗人奔波万里,历经风霜,壮心已瘁,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②颔联虚实结合,在关切远方局势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③颈联写诗人认为自己不是“虎头”之貌,但也会像苏武一样,不辱使命,表达了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④尾联写诗人乘舟至中川寺并暗许愿望,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题答案】【答案】①.连峰去天不盈尺②.枯松倒挂倚绝壁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④.又重以修能⑤.羌管弄晴⑥.菱歌泛夜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18~22题答案】【答案】18.①“新区势”改为“新趋势”②“古仆”改为“古朴”③“讯速”改为“迅速”19D20.A.眼花缭乱;B.与众不同。21.文中画波浪线处“抄作业”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其本义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他人的作业信息并直接记录在自己作业本上的行为;此处将在学校场景中描述学生行为的词语用在景区和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