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老山界》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_第1页
第6课《老山界》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_第2页
第6课《老山界》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_第3页
第6课《老山界》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_第4页
第6课《老山界》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纵横14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经过14个省跨过24条大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老山界陆定一——长征途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陆定一(1906年6月—1996年5月),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的卓越领导人。1934年10月,陆定一随中央第二纵队干部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当年28岁。遵义会议后,他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主编《红星》报。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了解作者一个文人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随军长征?文人不持枪,

如何卫家国?——当战火纷飞,一个握笔的新闻工作者如何与握枪的战士并肩作战?长征时期,为何需要宣传部部长?请你快速阅读文章,寻找文中直接体现宣传部作用的线索。(9)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24)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26)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励工作。(28)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宣传教育,营造氛围,鼓舞斗志,督促行军,帮助战友除此之外,他们的存在还有怎样的意义?如果没有陆定一在现场,我们的历史会失去什么?记录

记者的第一使命01记录——记者的第一使命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陆定一记录了哪些“难”?在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子来。(2)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10)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再前面才是塘坊边。(13)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18)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19)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20)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22)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25)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28)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29)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29)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31)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01记录——记者的第一使命请你总结长征路上遇到的难是什么难?参照示例填写表格。类别具体表现课文相关句子行路难山势险峻,道路陡峭狭窄“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第18段)

“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第25段)类别具体表现课文相关句子行路难山势险峻,道路陡峭狭窄,行军缓慢艰难“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第2段)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第18段)

“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第25段)马匹难行,甚至摔伤“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第25段)

“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第19段)吃饭难粮食匮乏,饥饿难耐“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第2段)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第28段)

“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第31段)体力极限,仍然需坚持前行“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第31段)睡觉难休息条件恶劣,路窄石硬“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第20段)寒气逼人,难以入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第22段)“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第22段)处境难敌情威胁,战斗随时发生“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到敌人飞机的叹息…”(第29段)伤病员艰难前行,需搀扶“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第29段)01记录——记者的第一使命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陆定一记录了红军怎样的表现?类别红军表现红军精神走路难(13)“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的坚韧意志。吃饭难睡觉难处境难类别红军表现

红军精神走路难(13)“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的坚韧意志。(14)“不要掉队呀!”(15)“不要落后做乌龟呀!”(16)“我们顶着天啦!”互助前行,乐观豁达,苦中作乐。自豪与斗志昂扬,挑战极限。(30)“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顽强毅力,战胜自然困境的决心。吃饭难(8)“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关爱百姓。(28)“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忍饥挨饿,勇往直前的坚韧。(31)“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睡觉难(22)“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坚忍不拔,苦中保持乐观与团结。处境难(9)“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严明纪律,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操。(29)“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无私忘我,团结互助,英勇顽强的奉献精神。(30)“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钢铁意志,超越苦难的信念力量。后期采访红军也能完成记录,为何需要记者随军去记录?战地记者是“第三只眼”,现场记录具有即时性与真实性,在现场能观察到更多的细节,对抗记忆的模糊。观察

记者敏锐的“镜头感”02观察——记者敏锐的镜头感任务:镜头捕捉——圈画“电影感”描写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圈出文中具有画面感、声音感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02观察——记者敏锐的镜头感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之”字形准确而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火把与星光相接,革命火种与星辰相辉映,壮丽而又浪漫,如此“奇观”,反映了红军以诗意眼光看待苦难的浪漫情怀,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个奇观奇在哪里?又累又黑的山路,却看到这样美的“奇观”,为什么?02观察——记者敏锐的镜头感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写出夜色的美好,突出山势的险峻和连绵,暗示处境艰难为何用宝石和巨人来比喻?02观察——记者敏锐的镜头感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春蚕咀嚼桑叶”:细小、轻柔,像沙沙声。“野马平原奔驰”:有力、奔放,像马蹄声。“山泉呜咽”:清脆、低沉,像水流声。“波涛澎湃”:雄壮、震撼,像海浪声。连用四个形象的比喻句真切地写出人在静夜中的听觉感受,充满美感和层次感,传达出红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中对美好的向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你能想象这些声音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是相似的吗?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听到了风声和水声’?这些比喻多了什么?在极为寒冷的黑夜,为什么作者还能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02观察——记者敏锐的镜头感记者的观察为何有价值?记者的敏锐观察,让读者身临其境,赋予苦难以生命力。挖掘

瑶民的故事03挖掘——瑶民的故事任务一:撰写苦难档案阅读(3)-(10),圈画描写瑶民生活状态的句子,总结他们经历着怎样的苦难?课文句子苦难类型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强制抓壮丁课文句子苦难类型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强制抓壮丁谈到苛捐杂税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经济压迫,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宗教压迫残杀瑶民种族迫害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军阀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强占土地,流离失所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生存环境恶劣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物资匮乏03挖掘——瑶民的故事03挖掘——瑶民的故事任务二:模拟军民互动小组合作,分角色模拟红军和瑶民的对话,体会情感变化。恐惧——>信任——>感激红军做了什么?瑶民的情感为何发生了变化?03挖掘——瑶民的故事任务二:模拟军民互动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我们也拿碗盛给瑶民母女吃。政治宣传,破除恐惧理解苦难,建立共情纽带无私援助,雪中送炭严守纪律,保护群众平等相处,军民一家写瑶民的苦难和军民的互动有何作用?揭露社会黑暗,控诉阶级压迫;瑶民经历的压迫与红军对待他们的方式形成对比,凸显革命正义性;让沉默者进入历史正文。03挖掘——瑶民的故事传播

文字的力量04传播——文字的力量《老山界》是陆定一创作的文章,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016年被选入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书第六课。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老山界》这篇文章具有怎样的力量?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揭露社会苦难,唤醒民众传播红军战士坚韧、乐观、纪律严明的形象传承革命精神真实的历史见证填补了长征叙事的民间视角用文字为这段历史存照......04传播——文字的力量如何像陆定一一样,让文字成为武器?请你搭建记者的核心素养金字塔基础层叙事能力

情感表达010302核心层升华层敏锐观察

真实记录

社会洞察

使命担当04传播——文字的力量1.孙佑杰:长津湖战役的见证者作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地记者,他在长津湖战役中记录了大量英雄事迹,冒着炮火完成《同归于尽的幸存者》《九昼夜》等报道。2.卢宇光:生死考验中的诺言守护者驻俄记者期间,因俄特种兵战友牺牲前托付遗孀,他毅然迎娶其遗孀并抚养遗孤,践行战场承诺。曾多次深入车臣、叙利亚冲突一线,用镜头记录战争真相。3.张泉灵:阿富汗战火的女性视角2002年赴阿富汗战地采访,在废墟与硝烟中记录平民苦难,直面自杀式袭击和流弹威胁,用镜头传递真实。4.方大曾:以笔为枪的抗战先驱1930年代活跃于抗战前线,拍摄《卢沟桥事变》等纪实照片,直言“战地记者的意义在于传递战士精神”。1937年失踪于战场,年仅25岁5.穆青与雁翎队:书写军民抗战史诗记录抗日战争中河北白洋淀“雁翎队”的水上游击战,通过《雁翎队》等作品展现军民团结抗敌的壮烈历史6.杨臻:90后战地记者的叙利亚纪实作为央广网记者,深入叙利亚冲突地区,记录难民生存现状与战争创伤,自述“足球是战争,现实更残酷”。7.彼得·阿内特:国际战地报道的传奇报道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重大冲突,以近百幅战地照片展现50年职业生涯。其作品成为研究现代战争的重要文献。8.无名英雄:新时代战地记者的坚守如卢东方在采访中遭遇山体滑坡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