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健康讲座课件_第1页
全髋置换健康讲座课件_第2页
全髋置换健康讲座课件_第3页
全髋置换健康讲座课件_第4页
全髋置换健康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髋关节置换术知识讲座吴良红全髋置换健康讲座亲爱的病友:欢迎参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知识讲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与大家交流。全髋置换的意义假体的认识术前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事项:体位、并位发症的预防、康复锻炼全髋置换健康讲座解剖全髋置换健康讲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关节重建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术后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的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和缓解疼痛。把已经损坏的髋部的致痛部分用设计好的人工关节组件所取代,就称为关节置换,此关节代用品称之为假体。全髋置换健康讲座髋关节假体组成:股骨柄、髋臼(或髋杯)、股骨头或双动头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或老年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愈合困难的。2、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晚期3、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4、骨性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炎的晚期5、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所致髋关节疼痛或腰痛。6、陈旧性的髋关节感染或结核所致髋关节畸形和融合。7、髋关节部位的骨肿瘤8、其他治疗失败后为挽救髋关节的功能。适应证全髋置换健康讲座禁忌证1、脑瘫2、局部或整体的急性或慢性感染3、严重骨质疏松4、极度衰弱者同时,还要考虑病人的年龄因素,虽然随着人工关节置换疗效的不断提高,假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和更新,手术年龄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证,但年龄仍然是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重要考虑因素。其次还要强调病人的职业,对强体力劳动者最好不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患者术前条件自愿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身体状态良好,如果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患,要经过系统的内科治疗,病情平稳方可手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病情尚稳定。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测,是评价病情是否稳定的较好标志停服非甾体类药物,如阿斯匹林,芬必得,扶他林,戴芬,英太青等,以防止术中、术后出血或肾功能影响全身隐匿性感染病灶,例龋齿、中耳炎,鼻窦炎等需要及时治疗。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前注意事项心理饮食二便护理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功能锻炼助步器应用便器的使用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前注意事项术前晚准备禁食禁饮促进休息和睡眠个人卫生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更衣除去一切饰物、假牙排空膀胱

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注意事项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2、切口引流液:伤口置引流管的目的是吸出人工关节周围残留积血,以减少伤口内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正常50-400ml/d,色淡红,若引流液≥400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③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切口位置30cm,以防伤口逆行感染。④术后24-72小时引流液<50ml时,可考虑拔管。每日更换切口引流袋,做好管道的“无菌,固定、通畅、记录”。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体位体位:术后给予平卧位,防止患肢内旋和足跟受压,在两腿之间放置三角垫,患肢保持外展15-30度中立位,腘窝处置一海绵垫,保持膝关节屈曲10-15度,防止髋关节脱位。患者平卧时保持此种位置。协助患者翻身时,让患者夹住两腿间的软枕翻身。术后6h可将床头摇起至患者感到舒适为止(一般小于30°,防后脱位)。人工髋关节脱位最容易发生在手术室回病房的搬运过程中、全麻清醒过程的躁动状态下或卧床翻身操作中。准确地保持患肢外展位,是防止脱位的关键。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体位术后一周,可取床头抬高45度-60度的卧位,但不宜超过90度。术后二周内,以平卧为主,禁止侧卧位。术后二周以后,允许向健侧侧卧,但两下肢之间放置枕头,保持两肢外展位。术后三月以后,允许向患侧侧卧位。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体位患者使用便器时,切忌屈髋,应将骨盆整个托起,防止脱位全髋置换健康讲座疼痛疼痛:手术后的伤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饮食、睡眠和休息,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同时也可影响患者的功能锻炼。故应重视术后的疼痛控制,积极采取镇痛措施。可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分散患者注意力,适当应用镇痛剂或术后使用镇痛泵缓解疼痛。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深静脉血栓DVT多发生在术后1~4天

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小腿周径、腓肠肌触痛等,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对比双下肢皮温、颜色、肿胀程度和感觉,发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青紫或潮红、皮温略高,抬高下肢后仍不能消肿,远侧皮肤冰冷、苍白、浅表静脉充盈等,应高度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深静脉血栓早期活动,促进静脉回流:首先让患者了解并认识早期活动对术后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双侧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患肢可使用气压治疗仪、穿高弹袜(长度从足到大腿根部)或使用弹力绷带以促进静脉回流。早期使用抗凝药物:术后当日即使用低分子肝素钠(0.2mL∶2500I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7d,在用药的同时,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观察引流情况及注射部位有无瘀点、瘀斑、血肿等出血现象,如果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低于术前监测值的30%~50%)应停药。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局部感染局部感染:是造成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3%~9%,甚至高达10%。观察局部感染的重点是患肢有无红、肿、热、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等症状。严格无菌技术:术前严格进行患肢皮肤准备,保持皮肤完好无污染、无破损,手术使用器械严格灭菌,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敷料,切口引流要通畅、充分。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温曲线观察:术后3~5d内低热为吸收热,可不做特别处理,若体温降至正常后再度升高或患肢疼痛缓解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剧痛,要及时做血细菌培养,根据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血沉及C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较为敏感的指标,常在术前,术后1、3、5或7抽血化验糖尿病患者:做好饮食控制,严格监测血糖,按时准确使用降糖药,尽可能使血糖波动在正常范围,保持平稳状态。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脱位正确搬运:患者在术后麻醉作用尚未清醒前肌肉松驰,特别容易脱位,搬动过程中要保持髋关节伸直,外展中立位,专人托扶患肢,放便盆时臀部要抬起足够高度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床上所做活动患肢均在外展中立位状态下进行。

适度活动:坐位时患侧膝部应低于髋部,双腿分开8~15cm。下床时患肢先下,上床时健肢先上。行走时先协助练习床边站立,使用助行器行走时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再移动助行器向前,注意保持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转身时应先向外迈一步,再转,避免髋关节突然旋转。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日常生活指导:活动时避免健侧肢体压在患侧肢体上,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术后6周内不交叉双腿或患侧侧卧,不用蹲厕,不坐矮椅、沙发,不弯腰拾东西,不在床上盘腿而坐,穿裤子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子时要伸髋屈膝进行。避免快跑、跳跃、打网球等。全髋置换健康讲座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松动——远期并发症

假体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假体的使用寿命,并成为术后翻修术的主要原因。引起假体松动的原因很多,除去手术操作及假体材料质量原因以外,关节面的磨损产生的聚乙烯、金属碎屑是与患者最密切的引起假体松动的原因.影响关节磨损的因素有许多,包括:⑴患者的活动量:活动量约大,磨损就越快;⑵人工假体本身的质量如材料耐磨性能、关节面光洁度、材料厚度、制造工艺等,头臼匹配情况等……上述⑵由人工关节本身的质量决定,患者无法改变,但⑴是可以控制的,为减少关节的磨损,增加关节的寿命,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参加诸如奔跑、跳迪斯科、溜冰、滑雪、登山等需要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减少长距离行走。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康复锻炼-手术当天手术当天:在可以耐受的情况下进行踝关节的屈伸练习,每个动作保持5s,然后放松,重复练习。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康复锻炼-术后第1天:术后第1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练习。由于手术后下肢感觉减退,故在锻炼时可将手放在股四头肌处,帮助患者正确地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范围要大,每个动作保持收缩状态5s、然后放松5s,每组20~30次,每天2~3组。指导患者在活动的同时进行深呼吸,自我调整呼吸运动,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行3点支撑引体抬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康复锻炼-术后第1天:臀运动(健侧下肢屈曲、健足及双肘关节用力支撑),也可利用牵引床架双手上拉抬臀。侧卧时将患肢用软枕垫起抬高,仍需保持外展位。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在床上坐起,摇起床头30°~60°,双手撑床,将枕头垫到腰部,保持坐起的姿势,时间以能耐受为度。坐起时防止髋关节内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全髋置换健康讲座踝关节锻炼示意图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康复锻炼-术后第2天: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髋关节、膝关节被动活动度和主动活动度练习。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慢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髋部疼痛。保持髋部屈曲5s后回到原位放松5s,每组20次,每天2~3组。被动活动度练习包括徒手和CPM机辅助练习。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康复锻炼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装置后,患者在床边用双手支撑坐起,屈曲健肢,伸直患肢,移动躯体到床边,护士在患侧一手托住患肢的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肢的腘窝部,随着患者转动而转动,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直至患者完成此动作。站立时患肢向前伸直,只用健肢着地,双手用力撑住助行器挺髋站立。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康复锻炼术后第4天:

继续进行患肢肌力训练和器械练习。在助行器下做站立练习,包括外展和屈曲髋关节。健肢直立,缓慢将患肢向身体侧方抬起,然后放松,使患肢回到身体中线,做动作时要保持下肢完全伸直,膝关节及足趾向外。屈曲髋关节时,从身体前方缓慢抬起膝关节,注意勿使膝关节高过髋关节,小腿垂直于地面,胸部不要向前弯曲。在助行器的协助下进行行走练习。双手撑住助行器,先迈健肢,用健侧下肢负重,身体稍向前,将助行器推向前方,用手撑住助行器,将患肢移到健肢旁。重复运动,向前行走。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康复锻炼术后5~7天:继续患肢肌力、器械和步行训练。患者适应了站位以后,即可在助行器的辅助下开始负重步行运动。早期部分负重有利于软组织的生长,促进肌肉功能的全面恢复。负重要循序渐进,先患肢脚尖着地(约负重30%),逐渐用前脚掌着地(约负重50%),再过度到用全脚着地,大约两个月左右可以100%负重。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康复锻炼术后10~14天:扶拐下地到弃拐行走,逐步增加髋关节的负重,每日练习数次,以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术后2周以上:每天坚持锻炼,锻炼间歇充分休息。练习后有轻微疼痛表明达到预期锻炼强度。全髋置换健康讲座出院指导继续进行住院期间的功能锻炼,并逐渐增加练习的时间和频率。术后6周内“六不要”:不要双腿交叉;不要患侧卧位,侧卧时两腿间放一软枕;不要坐软沙发或矮凳子;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不要使用蹲厕。弃拐时间因人而异,一般要在行走稳定并且无痛行走后。完全康复后可进行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跳舞、骑自行车,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复诊:复诊时间为术后1.5~2个月,定期向医生随访至终身。全髋置换健康讲座特别注意事项:即使术后完全康复,仍然有许多限制。通常的日常活动不包括冲击性的运动或活动,这些活动会增加关节假体的额外应力。尽管人工关节可以翻修,但第二次的植入物通常不如第一个好。以下可延长人工关节的寿命:①避免经常性的搬运重物;②避免过度的爬楼梯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