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13课 卖油翁-第三单元(共2课时)_第1页
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13课 卖油翁-第三单元(共2课时)_第2页
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13课 卖油翁-第三单元(共2课时)_第3页
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13课 卖油翁-第三单元(共2课时)_第4页
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13课 卖油翁-第三单元(共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13卖油翁新课导入/知识链接/字词梳理疏通文意/重点积累/朗读/整体感知/细读分析/深入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文言句意,复述故事的内容。2.品读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欣赏人物形象。3.学习“精思”方法,理解故事意蕴。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视频里提到的《

卖油翁》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归田录》《归田录》是欧阳修所写的笔记小说,为其晚年辞官退居颍州时所作,故名《归田录》。欧阳修在《归田录·自序》中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由于欧阳修文笔优美,《归田录》曾以手抄本形式被广为传颂,连宋神宗听说后也想一睹为快,为此,欧阳修做了两方面的修改:一是“其间所记有未欲广布者,因尽删去之”,二是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表述更规范、简洁。卖油翁的故事最早见于《笔说》,后经欧阳修改收入《归田录》。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陈尧咨(970-1034)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笔记”本身具有的自由空间,使“小说”的创作与散文化“笔记”的叙述相互交叉,从而凸显出笔记小说的优势。知识链接自矜

颔矢

忿

jīnpǔshǐ字词梳理字音字形nìhànfènzhuósháolìqiǎnfù朗

读1.请同学们分角色诵读课文,小组推选代表展示。诵读文章,一定要把自己代入文章中去,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面对当时的情景,结合人物形象特征,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疏通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1.结合课下注释,尝试边读边口译、对译课文,难以理解的词句标注供讨论。2.摘录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语言现象。疏通文意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字嘉谟,谥号康肃。北宋官员,曾任多种文武官职,善骑射。公,对男子的尊称。善射:擅长射箭。自矜:自夸。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借这种本领自夸。原文注释译文疏通文意圃:园子。

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

睨:斜着眼看。但微颔之: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颔,点头。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陈尧咨)曾经有一次在自家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翁)看见他射箭,十次能有八九次射中把子,只是对他微微点头。原文注释译文疏通文意汝:人称代词,你。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安:怎么。

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陈尧咨问(老翁)说:“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造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原文注释译文疏通文意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这里指倒入,后面的“酌”是“舀取”的意思。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

徐:慢慢地。

沥:这里指把油通过钱孔注入葫芦。杓:同“勺”。

遣之:让他走。遣,打发。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老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原文注释译文①尔: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但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②以: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凭借)以钱覆其口(介词,用)③而:释担而立(连词,表示顺接)睨之久而不去(连词,表修饰)而钱不湿(连词,表示转折,可译“可是”)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重点积累一词多义④之: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葫芦”)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重点积累一词多义但微颔之:名词作动词,点头吾射不亦精乎:动词作名词,射技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重点积累词类活用1.刚才我们疏通了文意,现在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要求要素完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表述简洁。整体感知陈尧咨射箭本领高超,他自己也以此为傲。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里练习射箭时,有个卖油翁看到他射箭命中率极高,却只是微微点头。陈尧咨见此很不高兴,就质问卖油翁。卖油翁说射箭命中率高只不过是技法熟练罢了,引得陈尧咨勃然大怒。于是,卖油翁演示了自己高超的酌油技术,陈尧咨就笑着打发他走了。2.分别概括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第1段: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第2段: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3.陈尧咨的“善射”和卖油翁的“善酌”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整体感知熟能生巧。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整体感知①戒骄傲,勿卖弄,智者超然物外;②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1.故事中首先出现的人物陈尧咨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先表现他的特点?细读分析善射,自矜。暗示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卖油翁的不以为然埋下伏笔。2.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细读分析“睨之久而不去”,“微颔”。说明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3.朗读课文,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细读分析忿然(生气、反感)——笑而遣之(佩服、认输)。他看到卖油翁酌油技艺纯熟却并没有“以此自矜”。

这节课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中所写的人物和各自的特长。在诵读课文中,我们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为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两人对对方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四个词语上,就是睨、颔、忿、笑,我们抓住这四个关键词,看看这些词分别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理?细读分析1.我们先来看“睨之”这一细节,想象卖油翁当时的心理活动。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可以用卖油翁的口吻表达。细读分析①看那小子脸有自得之色,技艺究竟怎么样啊?②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本领不会好到哪里去!③射箭的技巧和我倒油的技巧是一样的,我倒要看看他的本领有多高。2.如果说“睨之”表示一种观望心理,那么“颔之”这一动作又表现出怎样的心理活动呢?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也可以模仿卖油翁的口吻表达。细读分析①“颔之”是点头赞许的意思,也许卖油翁想:呵!箭术真的不错啊!②“微颔之”,不是使劲点头,而是微微点了几下头。应该这样想:嗯,马马虎虎,还行。③这个点头说不定是悟出了某种道理,譬如,练多了,手法就熟了,这就是熟能生巧啊,老头我倒油也是这个理啊。3.在卖油翁提出“无他,但手熟尔”的看法后,陈尧咨“忿然”,对卖油翁的态度在语言上有什么表现呢?其潜台词可能是什么?细读分析“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术呢?潜台词就是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4.卖油翁不慌不忙,“徐以杓酌油沥之”,在“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事实面前,康肃公态度有了变化,由“忿然”到“笑而遣之”。这种“笑”会是什么样的笑呢?细读分析①歉疚的笑:对不起,错怪你老人家了。②惭愧的笑:真是熟能生巧啊,我不够谦虚,真是惭愧。③自嘲的笑:竟然被卖油翁点破了,果真只是熟能生巧罢了。④不以为然的笑:譬如,好了好了,你以为沥油可以跟我射箭比啊。⑤心悦诚服的笑:没想到这卖油翁还真厉害。

从上面的心理揣摩中感知到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两者对比鲜明。细读分析教师小结5.完成表格,总结写法。细读分析康肃公卖油翁特长神态语言动作性格特点善射:当世无双、发矢十中八九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忿然睨之、但微颔之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睨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取、置、覆、酌、沥傲慢、自以为是沉稳、谦虚

发掘人物特点,除描写人物外貌特征外,还可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描写来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使人物鲜活起来。细读分析教师小结深入探究1.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故事蕴含的道理——熟能生巧。从这两人身上思考一下,怎样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呢?①要勤学苦练,比如陈尧咨肯定是在练习中达到十中八九的水平,卖油翁也肯定是在练习中才能让油从钱眼穿过,而钱不沾湿;②要有兴趣,还要专心致志。康肃公如果觉得老是开弓瞄准太单调乏味,并因此放弃了,那么十中八九是做不到的,可见要做到熟能生巧,还必须做到专注和感兴趣。深入探究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角是卖油翁,写陈尧咨的善射,是为了反衬卖油翁的善酌。所以只用“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来描写他射技的精湛,而对卖油翁的酌油技术写得比较详细。这样安排主次分明,同时重点突出,富有说服力;深入探究②对比鲜明。陈尧咨因“善射”自满,卖油翁身怀绝技却谦虚沉着,二者形成鲜明对比;③语言精练。短文用“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汝亦知射”“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等语句,充分表现了陈尧咨的自矜。用“睨之”“微颔”“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等词句,刻画出卖油翁精通酌油技巧,对人不卑不亢的形象。拓展延伸1.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高超的箭法不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以常识来看,从钱孔里注油入葫芦,不漏滴不沾湿钱孔,确是手熟之技;但与高超的箭法是不能等量齐观的。练成如此箭法不仅仅靠“手熟”两字,还要有过人的意志,超常的悟性、良好的天赋等。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宋代“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拓展延伸2.《卖油翁》原文结尾还有这样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在选入教材时被删掉了。你认为是否应该删去?为什么?庖丁解牛

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一个叫丁的厨师,向梁惠王讲解解剖牛的技巧,阐述了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只要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再反复地实践,便能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成为这方面的专家的道理。这个典故诞生了“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庖丁解牛”等五个成语。知识链接轮扁斫(zhuó)轮

出自于《庄子·天道》,讲的是一个叫轮扁的手艺人,他在制作车轮时看见齐桓公在专心致志地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