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引言苏轼,我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在诗、词、文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造诣。苏轼生活于北宋时期,这一时期儒释道三种思想已在中国本土进行融合,所以苏轼探求人生哲学的作品往往受到这三家思想的共同影响。苏轼的人生充满波折,从他少年出川,名动京师,再到乌台事发,他不顺的仕途,波折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步履遍布神州,从钟灵毓秀的四川,繁华的苏杭,再到偏远的黄州惠州儋州,他的创作也伴随着足迹从未停歇。他通过创作抒发政治感想,描绘山川景色,聚焦闲居生活,谈论人生哲理。他的创作风格多变,选材灵活,与他丰富的游历息息相关。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给他的创作提供灵感,也影响着他的写作风格。他笔下的山川河流和民俗风情,都体现了浓厚的地域风格,展现了地域的魅力。二、自然地理在苏轼诗词中的呈现与文化内涵2.1家乡风光的洗礼《论语》曾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先秦]孔子撰,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70页。,山水风光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客钟爱吟咏的对象。而苏轼性好山水,亲近自然。他曾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宋]苏轼著[先秦]孔子撰,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70页。[宋]苏轼著.《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0页。四川的江河清澈,山峦青翠,巴蜀之地自古迷人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目光随着长江逆流而上,再穿过闻名遐迩的三峡,继续上行,便可看见巍峨的峨眉山麓伫立着一座巨大的佛像,从这再往北四十里外,就到了眉州眉山镇。这里是苏轼的故乡,他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整个青年时代。眉山是个不大的城市,长江的支流岷江流经这个城市,因都江堰的缘故,川西地区千年以来沃野千里,无水患旱灾,因此眉山有着舒适宜居的环境,清雅秀丽的风光。“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7页。[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7页。[明]曹学全撰,《蜀中名胜记》,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苏轼一生波折,几经贬谪,自他弱冠与父亲和弟弟出川之后,直到去世这四十年间,除却奔丧之外,再也没有回到过眉州。在他人生逆旅的行路上“回望”眉州,回忆故乡,解构眉山之景也成为他创作的重要部分。在密州任上,苏轼写诗遥寄眉州知州,写下《寄黎眉州》:“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3页。[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421页。[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21页。[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245页。2.2初仕之地的景色苏轼二十岁中进士,由此开始他宦海沉浮的一生。少年出川名动京师之后,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在位期间,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为瞩目的是他在杭州任上创作的一系列写景诗。杭州在五代时就已经成为过吴越地区的国都,早就成为南方的文化中心之一。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拥有西湖与钱塘江两大自然胜景,本就有如画的自然风光,且是富硕之地,经过历代的经营,到北宋时,杭州已成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达二十余万户,人口有百万之多。苏轼相当热爱杭州,曾直言自己上辈子是杭州人。而杭州发达的经济、丰富的市民活动、秀丽的自然景色与华美婉约的诗风相当合拍。而说起杭州,又不得不提诗人们钟爱的一大景色——西湖。苏轼也未能免俗,常常与友人泛舟湖上,或独自步行湖畔,留下了人与自然相亲的佳话,苏轼和西湖从而共同成为了杭州的两大城市名片。他在《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中称赞道“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1页。除上述外,《临江仙·风水洞作》中写道“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1页。[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及至苏轼北调密州,他的创作风格从杭州时期的婉转逐渐走向豪迈的改变,这与密州的地域环境息息相关。密州地处胶州半岛,与杭州可谓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界。北宋时期,密州属于京东东路,在北宋的版图中,密州靠近北疆,山川更加壮阔,使得苏轼的诗歌风格变得更加豪迈。密州的九仙山与马耳山均是苏轼热爱的去处,留下了《雪后书北台壁》《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一)》等作品。在这些作品里,密州的山川开阔雄伟,比起清丽的江南风光,又是别样的滋味。2.3贬谪之地的景象谈起苏轼的人生,三次贬谪是不可绕开的话题。在政治上碰壁的同时,贬谪的人生经历也带给苏轼更加全面和深入走进祖国自然风光的契机。黄州惠州儋州三地是苏轼的贬谪之地。纵观古代文人贬谪之地,大多是偏远苦寒、远离京师之处。凡是清苦边远险恶之地,常常留下失意文人的身影。贬谪的去处多是巴蜀、荆楚、岭南等地,这些地区往往贫穷,偏僻,但保留了最为原始的自然风光,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自然也是苏轼创作的一大素材库。黄州作为苏轼贬谪的第一站,在他本人的人生历程中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仕途上的打击,使得他的创作思想发生了转变,逐渐开始深入思考人生哲理,形成了多变的文风,受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相互影响,本性豪放的苏轼在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变成了“豁达”。在黄州的日子里,苏轼常常怀古伤今,由着自然风物寄托人生感想,在黄州的一草一木中探寻“出世”之志。例如他在《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中写道“坐看鸥鸟没,梦逐麏麚走。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3页。[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3页。[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页。如果说贬谪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大挫折,那么再起之后再贬惠州则让苏轼的人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对皇权和政治的失望,让苏轼将更多的注意放在了民生上,作品中也更加关注市民生活。岭南多雾气瘴气,盛产荔枝,苏轼本人也相当喜欢岭南这一物产,他写下《食荔枝》一文表达对荔枝的喜爱:“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44页。[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11页。[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455页。[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47页。儋州是苏轼仕途与人生的终点站,也是天涯海角的远绝之地。儋州与中原相去甚远,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自然风貌都与中原天差地别,其环境可以用恶劣来形容。《儋州志》中记载儋州的气候恶劣,地表炎热而海风甚寒,多雨多雾气,有毒瘴。苏轼初来儋州,环顾四望,也不得不发出了“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841页。三、人文环境在苏轼诗词中的呈现与文化内涵3.1社会风气对苏轼诗词创作的影响一个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自身对生活的感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就是地域风气。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指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胜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唐]魏征著.《[唐]魏征著.《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苏轼出仕后,曾到往杭州任职。作为六朝古都,钱塘自古便是繁华地。隋炀帝开辟大运河时,江南运河从镇江起,经过苏州等地到达杭州,杭州城早在那时就成为江南地区的水运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经济中心的难移,加之唐与五代十国的建设发展,使得杭州在北宋时期成为了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也建成了全国四大商港。高度发达的经济使得杭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南第一州。经济催生了发达的市民文化,继唐代白居易等人的歌颂之后,柳永的名作之词《望海潮》也描绘了杭州的富硕和风情。但杭州的民风,在唐宋时期却没有得到文人们的青睐。主流思想多认为杭州素来的风气相当轻浮奢靡,对苏杭地区的奢靡风格持轻蔑态度。连素来热爱杭州的苏轼对此也发出了“然三吴风俗,自古浮薄,而钱塘为甚,虽室宇华好,被服粲然,而家无宿舂之储者,盖十室而九。”(雍正)《浙江通志》,卷九十九,第1772页。(雍正)《浙江通志》,卷九十九,第1772页。苏轼早期的仕途多处于江南,密州是个例外。苏轼从熙宁七年到熙宁九年,共在密州出任两年。时间虽短,确是苏轼风格转换的一大重要时期。处于北宋北疆的京东东路和缱绻奢靡的苏杭民风相去甚远,京东西路“专经之士为多”,对比钱塘之“轻儒”,这里对儒学的重视不言而喻。密州不仅官学鼎盛,私学也相当发达。密州人民自古善耕勤勉,“河朔之俗,不知嬉游。”《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六《从潭游船风岸上看者有感》,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49页。苏轼一生经历了三次“大落”,他自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73[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73页。3.2民间习俗在苏轼诗词创作中的体现民俗,即民间习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体现着一个地域独特的乡土文化。在苏轼看来,民俗事关民生,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因此,苏轼在不同地区就职上任的同时,注重“考其政、察其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墨笔记录下沿途所见民俗,阐述着自己的民俗文化观。苏轼长期以来是相当关注地方民俗的。苏轼的一生创造了大量的节令诗词,描写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将北宋的民俗画卷精彩地呈现在世人眼前。“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民俗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情,苏轼作为一个文人,以文载俗,作为一方父母官,又格外尊重各地的习俗。无论他身处何时何地,往往能做到入乡随俗。在苏轼的家乡四川,四月十九日会举办邀头大会,以纪念冀国夫人任氏这一巾帼保家卫国的事迹。这一习俗在《旧唐书.崔宁传》有载:“初,宁入朝,留弟宽守成都。泸州杨子琳乘间以精骑数千突入成都,据城守之。宽屡战力屈,子琳威声颇盛。宁妾任氏魁伟果干,乃出其家财十万募勇士,信宿间得千人,设队伍将校,手自麾兵,以逼子琳,琳拔城自溃。”[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02—3403页。苏轼本人相当喜欢这一活动,写诗赞扬道“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10页。在杭州时期,当地有着观潮的习俗,苏轼往往欣然前往与民同乐,创作了《瑞鹧鸪[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02—3403页。[宋]苏轼著,周裕锴,马德富,张志烈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10页。[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2页。[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41页。苏轼的民俗观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民俗观,对于健康的民俗和节庆的特色民俗,苏轼的态度是尊重理解随俗,但对于地区恶习,苏轼始终持有批判态度,并且作为官员,展开整风行动,力图扭转社会的不良风气,劝民向善。在黄州地区,有杀婴、弃婴的恶习。这种恶习来源已久,《韩非子·内储说六反》记载了这种生男孩人们相互庆祝,生女孩直接杀死的陋习。对于这一现象,历朝历代屡禁不止。到北宋时期,这种行为更加普遍。苏轼在《与朱鄂州书》中详载了此恶习并加以批判,并在《黄鄂之风》里提出要严明赏罚来遏制这种风气。儋州有赌博、懒惰之风,当地男尊女卑的同时,还有男主内女主外的习俗,这催生了赌博之风,又让女性苦不堪言。对于这种情况,苏轼创作了《和陶劝农六首》来劝诫当地人民勤耕织,勿赌博,对于懒汉和赌棍,他的态度是要严监管以正风俗。苏轼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见今日尚存的风俗,也可探寻现在已经消失的风俗的痕迹,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历史的变迁,也能从他充满哲理的句子中体会他的苦心孤诣。通过探寻民俗的发展和变迁,可以汲取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去糟粕取精华,促进今日的精神文明建设。四、结语家乡的清丽风光带给了苏轼最早的审美启蒙,出仕的路径又让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看遍了祖国景致和人文环境。不同地区的景色、风气、民俗,一方面呈现在苏轼的创作之中,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一方面又体现出他自身的思想,寄托着他本人的感情。如今我们回看苏轼,不仅因其的珠玑字句动容,也为其高尚的精神、超脱的境界倾倒。苏轼作为一个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的文人,即使屡次经历生活上的困顿、仕途上的失意,但他仍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祖国的山河,留下不朽的著作。从他的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保温砂浆产品环保评估与绿色认证合同规范
- 2025版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施工专业分包合同6.14修订版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电力施工总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酒店客房升级改造及品质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华阳公寓智能安保与监控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酒店客房餐饮预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演艺活动组织合同标准范本
- 资料班干部演讲稿15篇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建设承包经营合同文本
- 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协议
- 第三单元 外国美术鉴赏 快速看懂西方美术史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 道路养护洒水车租赁合同样本
- 2024届江苏南京高三零模学情调研英语试卷
- 2015-2024年十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 函数及其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小题综合(解析版)
- 《品质管理工作总结》课件
- 火灾应急处置流程
- 江西省新余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DB13(J)T 8434-2021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京津冀)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专题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