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伴性遗传
►题型梳理
【题型1人类红绿色盲】
【题型2抗维生素D佝偻病】
【题型3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举一反三
【题型1人类红绿色盲】
【紧扣教材】
1.人类的X、Y性染色体
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个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
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2.红绿色盲基因位置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3.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女性男性
基因型XBXBXBXbX"XbXBYXbY
正常
表型正常色盲正常色盲
(携带者)
4.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⑴女性正常和男性色盲:
———XbY
女性正常男性色盲
工1
XBY
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2)女性携带者和男性正常:
女性正常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男性色盲
⑶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4)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
5.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患者中男性远去壬女性。
(2)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曼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题型突破】
【例1】
人类红色盲和绿色盲是由两个不同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控制红色盲的致病基因为a,控制绿色盲的致病基因
为b)。某对夫妻中,妻子为红色盲(不携带绿色盲致病基因),丈夫为绿色盲(不携带红色盲致病基
因),他们生育了一个正常女儿和一个患红色盲且不携带绿色盲致病基因的儿子。不考虑突变,该正常女
儿和某正常男性婚配,下列有关其生育的后代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A.女儿均正常B.儿子可能患红色盲
C.儿子可能患绿色盲D.儿子不可能正常
【变式1-11
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图是其中部分实验()
杂交一杂交二
P红眼(早)X白眼(白)白眼(6)X杂交一F1红眼(早)
1,
F,红眼(早、&)子代红眼白眼
-1:1
早台相互交配
F2红眼(早、合)白眼(8)
3:1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据杂交一可判断红、白眼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B.据杂交一可判断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C.据杂交二结果可以证明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若红、白眼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述结果依然成立
【变式1-2]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
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
B.这孩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外祖母
C.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变式1-3]
某种XY型的生物体中,控制正常眼的基因中间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后导致了无眼性状的产生。图1
是该种生物的两只正常眼个体杂交的图解,图2是其中部分个体眼型基因片段的电泳结果。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电
□正常眼雌雄号号
O125泳
方
|1I•无眼雌性=■、,
向
45
图1图2
A.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眼为隐性性状
B.根据电泳结果分析,5号应为纯合子,且表型为正常眼
C.3号眼型基因片段的电泳结果与2号相同的概率为2/3
D.若5号与异性杂合子杂交,子代有一半表现为正常眼
【变式1-4]
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13、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
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1-1、1-3为M型,1-2、1-4为N型。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I&rO
□O正常男女
1234
■•患病男女
1234
mO
A.n-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MXBXB
B.n-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
C.Ill-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
D.III-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1・3
【题型2抗维生素D佝偻病】
【紧扣教材】
1.基因位置:位于工染色体上。
2.将下列基因型和表型连线。
3.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1)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2)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题型突破】
【例2】
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随机一条X染色体会高度螺旋化而失活为巴氏小体。为探究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
体上Xist基因的表达与X染色体失活的关系,科研人员将某种雌鼠的胚胎干细胞(PGK细胞)中两条X染
色体分别记为Xi和X2(如图甲),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X2上的Xist基因敲除,获得XT细胞。对PGK细
胞、XT细胞及由它们分化形成的许多细胞中E和e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选
项分析错误的是()
0O-
0E、e表达量相同的细胞
9O-
8O-□e基因表达量高于80%的细胞
%(7O-口E基因表达量高于80%的细胞
。6O-
8
亶5O-
4O-
3O-
2O-
1O-
PGK细胞X染色体PGK和XTPGK分化XT分化
及基因示意图细胞细胞细胞
甲乙
A.由图乙分析可知大多数PGK和XT细胞中的X染色体未失活
B.推测Xist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
C.胚胎发育过程中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的Xist基因不会表达
D.基因型为XDXd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若发生上述现象其发病程度比男性患者严重
【变式2-1]
某研究小组在某地区随机调查人群中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患病情况(相关基因用D、d表示),在1000
名调查对象中(男女各占一半),发现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有5人,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有
10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D和d的总和就是该地区人的种群基因库
B.该地区人群中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约为99%
C.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患者中绝大多数是杂合子
D.患病父亲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致病基因只能传递给女儿
【变式2-2]
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如果摩尔根用豌豆做杂交实验也能发现伴性遗传现象
C.所有雄性动物都会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两种配子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变式2-3]
下列关于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人群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B.一般情况下,红绿色盲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都是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其女儿
D.一对夫妇均不患红绿色盲,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患红绿色盲
【变式2-4]
一对夫妇均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病症较轻,已生育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妻子的基因型是XHXh
C.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为50%
D.夫妻所生的健康孩子一定是男孩
【题型3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紧扣教材】
1.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可以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从而指导优生。
2.伴性遗传还可以指导育种工作
⑴鸡的性别决定
性别性染色体类型性染色体组成
雌性异型ZW
雄性同型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PZBW(芦花雌鸡)XZbZ、(非芦花雄鸡)
|\I
配子建W宏
F,女(芦花雄鸡)ZhW俳芦花雌鸡)
【题型突破】
【例3】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羽毛上的性状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
决定。让芦花鸡与非芦花鸡交配,其后代是芦花雄鸡:非芦花雄鸡:芦花雌鸡:非芦花雌鸡1:1:1:1,
亲代芦花鸡的基因型是()
A.ZBZbB.ZBZBC.ZBWD.ZbW
【变式3-11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品种家鸡毛腿与光腿、体型正常与矮小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现有一
群毛腿正常体型雌雄鸡随机交配,Fi雄鸡表型及比例为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3:1,Fi雌鸡表型及比例
为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毛腿矮小型:光腿矮小型=9:3:3:1,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基
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毛腿与光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毛腿为显性性状
B.控制体型正常与矮小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且体型矮小为隐性性状
C.亲本雄鸡有2种基因型,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aZBZ13:AaZBZb=2:1
D.若Fi中某毛腿正常体型雌鸡产生了含wa的卵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变式3-2]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芦花鸡羽毛上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
的,当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无横斑条纹。为了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可根
据羽毛的特征区分雏鸡性别,下列哪种组合最佳()
A.芦花雄鸡x芦花雌鸡B.非芦花雄鸡x非芦花雌鸡
C.非芦花雄鸡x芦花雌鸡D.芦花雄鸡x非芦花雌鸡
【变式3-3]
“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先下过蛋的母鸡后来却变成公鸡,并能和母鸡交配。
芦花基因(B)和非芦花基因(b)位于Z染色体上。现偶得一只非芦花变性公鸡,与一只芦花母鸡交配,
得到的子代中,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B.变性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为ZW
C.非芦花鸡的基因型种类比芦花鸡的多
D.染色体组成为WW的鸡不能成活
【变式3-4]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蚕蛾触角节数有多节、中节和少节,且分别受复等位基因El、E2、E3控制。
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多种家蚕进行交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方式一和方式二的雄性亲本均为杂合子(不
考虑Z、W同源区段的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方式一方式二
P中节雄性X多节雌性多节雄性X少节雌性
11
十
Fi雄性:多节雄性:多节、中节
雌性:中节、少节雌性:?
A.节数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显隐性关系为E1>E3>E2
B.方式二Fi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EiW:ZE2W=1:1
C.方式二Fi雌、雄蚕随机交配,F2中E2的基因频率为7/32
D.方式一Fi雌、雄蚕随机交配,F2雄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4
一、单选题
1.已知家猫的长尾和短尾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雌、雄长尾猫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性染
色体组成XXY的可育短尾猫。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代雌猫的基因型为XBXb
B.该短尾猫产生正常配子的概率为1/2
C.该变异可能发生在亲代雄猫的减数分裂I过程中
D.该变异一定发生在亲代雌猫的减数分裂II过程中
2.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1上,现用一只表
型是隐性的雌果蝇与一只表型为显性的雄果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
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片段I;片段I
B.片段n-i;片段I
C.片段1-1或片段I;片段1-1
D.片段II-1或片段I;片段I
3.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
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i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i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i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I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II)和非同源区段(I、III),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同源区段
nl源区段
ni非同源区段
XY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ni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II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5.某家族有甲病(Ala)和乙病(B/b),两病均为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图所示,其
中b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o正常男性、女性
■•甲病男性、女性
■■乙病男性、女性
A.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B.皿2与n1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5与的后代中理论上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
D.若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可能是由于其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所致
6.软骨骨生成障碍综合征(LWD)是一种骨骼生长障碍的疾病,属于显性遗传疾病,控制该病的相关基因
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也一定患该病
B.女性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是该病患者
C.患病夫妻生育的子女一定患该病,所以不建议他们生育
D.LWD相关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7.某种植物(XY型)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下列杂交方案及结果中,能证明控制该种植物叶型的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的是()
A.宽叶雌株和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窄叶性状只在雄株中出现
B.宽叶雄株和窄叶雌株杂交,子代植株中宽叶:窄叶=1:1
C.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杂交,子代雌、雄植株全表现为宽叶
D.宽叶雌株和宽叶雄株杂交,子代植株中宽叶:窄叶=3:1
8.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金羽和银羽由等位基因A、a控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
个杂交实验,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睑一实睑二
p银羽早X金羽$p银羽$X金羽?
II
F1金羽早X银习习$F1银羽早X银羽$
A.实验一与实验二互为正反交实验
B.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羽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C.实验一亲代雌、雄鸡的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
D.若实验二的Fl雌雄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的羽色均为金羽
9.以下对于基因及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10.某种鸟类(ZW型的)羽毛中,金色(Y)对银色(y)为显性,有斑点(R)对无斑点(r)为显性,
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将一只金色有斑点个体与一只银色有斑点个体杂交,Fi雄性中约1/8
为银色无斑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亲本金色有斑点为母本
B.位于Z染色体的基因为R/r
C.Fi雄性个体中表现为金色有斑点的纯合子占1/6
D.母本产生的配子中rZy的比例为1/4
11.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W和w表示眼色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P红眼(雌)X白眼(雄)
艮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红眼(雌、雄)白眼(雄)
3/41/4
A.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出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
B.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wxw、XWXW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都采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D.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和萨顿假说都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2.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羽毛生长速度有快羽和慢羽两种类型,可在出壳24小时内表现出差
异。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D/d位于Z染色体上。在某些情况下,母鸡可性反转成公鸡(染色体
组成不变)。下列关于该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慢羽公鸡只有一种基因型
B.快羽母鸡与慢羽公鸡杂交,后代不会出现快羽母鸡
C.性反转的快羽公鸡与正常的慢羽母鸡交配,后代全为慢羽鸡
D.欲根据羽型辨别雏鸡雌雄,可用快羽公鸡和慢羽母鸡杂交
13.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提供了实验证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代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i全部为红眼,说明白眼对红眼为隐性
B.F2中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3:1,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C.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眼色不同,可以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仅在X染色体
上,Y染色体上没有
D.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4.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家蚕皮肤的不透明对透明为显性,由一对位于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控制。下列杂交方案中,子代中皮肤不透明不透明不透明6:透明6=i:i:i:i的组合是()
A.纯合不透明6、不透明?B.纯合不透明6、透明?
C.杂合不透明©X透明辛D.杂合透明gx不透明£
15.图1为果蝇染色体组成及部分基因位置示意图。图2为X、Y染色体各区段示意图。已知控制果蝇眼
色的红眼基因F和白眼基因f,可能位于图2中区段(1)或区段(2)上。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所示果蝇至少可以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B.图1所示B(b)基因位于图2中的区段(1)上
C.只考虑图2中区段(1)上的一对基因,图1所示果蝇可能有3种基因型
D.雌性白眼果蝇与纯合雄性红眼果蝇杂交可确定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冬季绿化养护与管理
- 宣传写作课件学习
- 宠物日常护理课件图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电池采购合同协议
- 2025版茶叶品牌重塑与市场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消费贷款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测绘仪器采购与测绘项目验收服务合同
- 2025版跨国公司财务全球税务筹划合同
- 2025版高端医疗器械采购合同作废及供应商变更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 养老院安全生产培训
- 国开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总题库2024版
- 美容与整形外科学基础
- 加工机械安全培训内容记录
- 市政、园林取费定额
- 精准设计支架助力习作表达-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例谈 论文
- 《战略性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 大众进口途锐全车电路图01安装位置保险丝
- 酒店培训计划方案(通用8篇)
- 高中英语-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中英语3500个单词
- 社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