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辣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学校开展以“理解文字・感悟文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吟诵诗文名句
1.同学们开展诗文朗诵活动,请你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古诗文句子。(10分)
小山:五彩斑斓的诗文句子源于文人诗意的想象,更源于他们的现实生活。
只有人间美美与共,世界才能万紫千红。
小东:诗文中有大自然的色彩。“大漠孤烟直,(1)",边
塞的大漠景象壮美雄奇;”(2),波撼岳阳城”,洞
庭湖风光不凡;“晓雾将歇,(3);夕日欲颓,(4)
",朝夕的景象灵动蓬勃。
小美:诗文中有友谊的色彩。"(5),(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诚挚的友谊可以跨越时
空的界限;”(7),雪上空留马行处“,不舍的友谊可以
运用留白来杼写。
小好:诗文中有气节的色彩。“三军可夺帅也,(8)",普
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坚守气节;"(9),(10)
"(《过零丁洋》)面临死亡时,将“义”放在首位就
是对气节的坚守。
2.小语同学积累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
的见解。
B.“格物”和“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论就是中国哲学中认识世界的
方法。
C.王选,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被筑路工人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
“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任务二:了解名著人物
3.读经典名著,赏英雄风采。(7分)
(1)保尔的身体彻底垮了,与下面三幅图有关联,请简要概括相关情节。(3分)
图2
图3
(2)你认为保尔•柯察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要分析。
(4分)
任务三:感受文字内涵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福建是中国唯一以‘‘福"字(gudn)名的省份。在()传统“福”文化
的中国人看来,这个地方的祖先(),起名有水平。要()福建何以
谓‘福”,需要从福建省名的由来说起,“福建”由福州府和建州府各取首字而来。
“福”是很迷人的字眼。甲骨文的‘福”是双手捧酒(tdn)在祭台前(q
D福,从示从昌,顺天垂象,腹满之义。可见,“福”既要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
构造,又是来自上天的幸运,要天人合力就能成全。八闽地名.福、寿、安、
宁皆备,散发浓浓的“福泰永宁,平安长乐”的愿求。
(1)根据拼音,依次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崇拜深谋远虑追究B.崇尚高瞻远瞩追溯
C.崇拜高瞻远瞩追溯D.崇尚深谋远虑追究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福”既要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创造,又是来自上天的幸运,要天人合力
就能成全。
B.“福”既要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缔造,又是来自上天的幸运,要天人合力
才能成全。
C.“福”既是来自上天的幸运,又要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创造,要天人合力
才能成全。
D.“福”既是来自上天的幸运,又要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缔造,要天人合力
就能成全。
二'阅读(43分)
(一)古诗阅读。(4分)
寒食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①
清明时节出郊原②,寂寂山城柳映门③。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④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⑤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①杨徽之:北宋诗人。此诗作于杨徽之被贬为外官之时。②郊原:郊外
原野。古代风俗,寒食节、清明节要踏青扫墓,出郊春游。③柳映门:宋代清明
节、寒食节时有插柳于门上的习俗。④迥(jidng):远。⑤故山:故乡。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点明了时节和出游的地点,写出了山城一派寂寞冷清的光景。
B.颔联二句二景,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透露出作者的闲适之意。
C.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了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
D.尾联以问句作结,写作者回望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满怀离愁别绪却不知
讲给谁听。
6.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024重庆B卷]文言文阅读。(13分)
3
【甲】
见课文《桃花源记》第2、3段。
【乙】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①自得。家贫亲老,起为州
祭酒②。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
如此?”对日:“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③而去之。
执事者闻之,以(渊明)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④至,县吏请日:“应束
带⑤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⑥去职,
赋《归去来》。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⑦。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
【注释】①任真:任性率真。②祭酒:官职名。③麾:同“挥”,挥手。④督邮:
官职名。有说此督邮品行低劣,陶渊明鄙视其人。⑤束带此处指装束整齐,穿
着官服。⑥绶:丝带,常用于拴玉和印。⑦会卒:恰巧去世。
7.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便舍船同舍生皆被绮绣B.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
C.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D.麾而去之乃记之而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9.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思路明晰,先写桃花源景物,接着交代桃花源人来此的原因,最
后写桃花源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
B.【甲】文中“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设酒杀鸡作食”等句,描绘出桃花源
人丰衣足食、自在安适的生活。
C.由【乙】文中的“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可知:陶渊明委婉拒绝檀道济,
是因为陶渊明有强烈的自卑心理。
D.【乙】文中檀道济对陶渊明从“往候之”到“麾而去之”,其对陶渊明的态度
由最初的尊重变为鄙视。
10.陶渊明的一生,做官时间短暂,更多的是田园归隐。结合【甲】【乙】两文,
具体分析其归隐的原因。(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
谭俊洪
①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活动在上海图书馆
东馆启动。活动中,上海图书馆展示其策划的“书海千里江山有声”主题沉浸展,
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也亮相主题阅读活动。传统艺术、有声作品、历史影像和
文献史料等与实景展陈巧妙融合,让参与者耳目一新:原来经典不是“板着面
孔”,也并非“千年一面”,可以灵动而有趣、好看且好玩。
②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容
纳了深刻的心灵世界和丰满的生命,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和形式的
创造力,能够跨越时空与读者产生共鸣。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
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为新技术、新
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
③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经典阅读要走近读者,特别是走进青少
年心中,就要符合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特点,还可以借助与数智技术的联结,主
动变得,潮”起来,以时尚表达激发经典活力。在上海图书馆,精心设计的时空穿
越剧情和线下解谜互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参与。现场还以视频形式展现多
位非遗传承人的职业经历和精巧技艺,形成一本好读的“真人数字图书”。人工智
能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增强经典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爱阅读”的上海商学院虚
拟辅导员就是一例。
④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经典的魅力,人人向往;经典的艰深,
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
5
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上海自然博物馆基于馆内原
创科普读物,打造沉浸式“悦读博物馆”,上演互动科普剧《珍稀动物茶话会》,
赢得阅读爱好者、博物馆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群体的喜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树立“世纪火种”这一阅读推广品牌,围绕“世纪好书”举办读书会、编辑沙龙等,
开展校园巡讲,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读书活动。特色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参与阅读的
动力和热情,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经典文化的怀抱。
⑤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青少年经典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在于
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需要贴近学生、贴近日常的阅读形式,让大家参与其中、享
受乐趣、爱上经典。例如,上海虹口区以地方志阅读为媒,将北外滩世界会客厅、
瞿秋白故居、鲁迅故居等点位勾连,让师生得以在行走中重读经典。上海师范大
学音乐学院师生以“注调传声”活态展演方式吟诵中华古诗文,以艺术化手法诠释
经典。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让经典阅读常变常新,充盈时代活力。
⑥以微”共情、因特”做优、以,创”求新,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热”起来、“乐”
起来,以经典之光烛照青少年人生,让经典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在这个信息
爆炸的时代,让经典阅读变得有趣而又不失其深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1.文章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让,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请简要概括,
完成下图。(3分)
♦麝蠲鬻甯蹴蠹制|=一[^典阅读有趣而不失深度
T⑴F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一场经典阅读主题活动谈起,开头没有涉及论点,结尾总结,卒
章显志。
B.第②段分析了经典书籍的特点及阅读价值,也指出面对经典,读者存在
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
C.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论证分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D.培养青少年对经典阅读的兴趣,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要创新
贴近学生的阅读形式。
13.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和下面的改句,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3分)
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直是社会各界有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让经典阅读有趣而不失深度识之士
的努力目标。
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从来没有
停止过努力。
14.下面的链接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③段、第④段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3分)
【链接材料】
《2024中国诗词大会》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运用AI、虚实
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打造视听盛
宴,让受众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分)
【材料一】
你觉得需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吗?
抽样城市:50个
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人数:30万人
【材料二】
7
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潮大爆发。在诸侯兼并、战
乱频繁的时代,中国人逐渐产生了家国意识,产生了我们至今所尊崇的一套中国
传统的价值体系。
②其中的核心就是我们的家国情怀,其早已经融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我们的中华文化也因此得以延续。
③封建时代,文人墨客早就把自己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
一起。从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帮助汉武帝解决北方匈奴之患,到五
胡乱华时期南方汉室政权对故土的眷恋,再到岳母刺字、杨家将忠烈流传千年成
佳话,中国人始终把安国兴邦当作最崇高的理想。
④到了近现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了新的变化,来自外国的威胁成为大
家的共同矛盾。在抗日战争、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仁人志士们,就是为了守
护大家共同的家园——中国而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他们
为了国家所做出的艰苦努力,他们的家国情怀,都值得赘颂。
【材料三】
①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下,新时代十年绘就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我
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自2022年4月起,新华社相继推
出《习近平的人民情怀》《习近平的文化情怀》《习近平的天下情怀》系列融合报
道,展现大党大国领袖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
②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
心怀家国、躬身为民。人民赋予了人民领袖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奋进的力
量,人民领袖团结带领人民开创新时代历史伟业。文化情怀深厚、隽永、绵长。
“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
辉的历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30多年前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的一段深情告白。
多年以后,领航“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习近平总书记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
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③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带领中国人民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之路上。天下情怀宽广、真诚、可亲。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中国共产
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
大同的
党。''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共同涵
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怀。
【材料四】
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日常课堂
内外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度融合,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验性,更鲜活。把爱
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可以避免“单一式”讲授,通过参与国庆节升旗仪式、观看
神舟飞船载人飞行等活动,实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场表达的“组合式”发声,
让爱国情怀渗透到青少年的血液中。
②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要使受教育者激发“爱国”的情怀,要充分运用好载体尤
其是人文资源。比如,依托祖国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通过宣传展
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领略壮美河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同时,
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
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的图可推断出,全国91.25%的中小学生认为需要进行
家国情怀教育。
B.家国情怀早已经融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我们的中华文化也因此得以
延续。
C.截至2022年4月,新华社相继推出的系列融合报道,展现了大国领袖
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
D.为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验性、更鲜活,可采用别开生面的方式,让爱
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更加“高大上”。
16.【材料二】画线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7.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从古至今中国人家国情怀发展变
化的脉络。(4分)
9
18.请结合【材料四】,说说如何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分)
三'写作(50分)
19.“别样”指的是不同一般的。在生活中有很多别样的陪伴,如一张照片、一段
文字、一盏灯、一处景……这样的陪伴,或让我们感动,或给我们力量……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陪伴,都让我们感到温暖。
请以《别样陪伴,同样温暖》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1)长河落日圆(2)气蒸云梦泽(3)猿鸟乱鸣(4)沉鳞竞跃(5)海内存知己
(6)天涯若比邻(7)山回路转不见君(8)匹夫不可夺志也(9)人生自古谁无死
(10)留取丹心照汗青
2.D【点拨】D项,被筑路工人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并说“他们真是无价之宝。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的人是朱赫来,不是保尔。
3.(1)图1: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他战胜了死神,但再也无法回到
战场了。图2:在修筑铁路时,保尔染上了伤寒与风湿病。图3:保尔全身瘫
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把他束缚在床榻上了。
(2)示例:信仰坚定,忠于革命,他毫无保留、毫不吝啬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
了“以不灭的火焰照亮了他整个生活之路”的斗争敢于战斗,不怕牺牲,有拼
搏精神,如投身于‘火热的斗争生活”,乃至魁梧的身体也吃不消了;冲动急躁,
他在“身体垮了”的情况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4.(1)冠坛祈
(2)B【点拨】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崇拜:尊敬钦佩。崇尚:尊重;推崇。第
一空,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指尊重而推崇“传统,福'文化”,应使用“崇尚”。
深谋远虑计划得周密,考虑得久远。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第二空,
结合语境可知,此处表示这个地方的祖先眼光远大,应使用“高瞻远瞩”。
追究:追问(根由);追查(原因、责任等)。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第三空,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指探究福建省名的由来,应使用“追溯”。故选
Bo
(3)C【点拨】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福,既要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构造,
又是来自上天的幸运,要天人合力就能成全“中'构造”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创
造";"‘福’既要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创造,又是来自上天的幸运”语序不当,
从逻辑角度看,应该先承认其是来自上天的幸运,然后考虑要人付出心血与
汗水去创造,应改成“,福,既是来自上天的幸运,又要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创
造”;“要天人合力就能成全”中“就”使用不当,“就”侧重条件的充分性,有它
就够,而“才”表示条件的必要性,缺它不可,“天人合力”是“能成全”的必要条
11
件,所以应该用“才”。综合考虑,应修改为:“福”既是来自上天的幸运,又要
人付出心血与汗水去创造,要天人合力才能成全。故选C。
二、阅读
(-)5.B【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B.“透露出作者的闲适之意”表
述错误,作者通过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描写,透露出的是被贬后的愁思。故选
Bo
6.示例:被贬之后的孤寂落寞、满腔愁思;与故乡远隔的无奈;思念家乡、思
念友人的感伤。
(-)7.D【点拨】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舍弃/客舍;B.说,讲/方法;C.动
词,写作/同“嘱”,嘱托;D.离开/动词,离开。故选D。
8.(1)(桃花源人)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陶渊明)亲自耕种,养活自己,最终(因劳累)身体衰弱,患上疾病。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
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并注意关键词要翻译准确。(1)句关键词:率,
率领;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句关键词:躬耕,亲
自耕种;遂,最终;羸,衰弱。
9.B【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甲】文先写桃花源景物,然后写桃花源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最后交代
桃花源人来此的原因;C.“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意为“我怎敢充当贤人,
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这句话是陶渊明的自谦之词,“是因为陶渊明有强烈的
自卑心理”理解错误;D.“麾而去之”意为“(陶渊明)挥手叫檀道济离开”,主语
是‘陶渊明”,而非檀道济,“其对陶渊明的态度由最初的尊重变为鄙视”理解错
误。故选B。
10.当时社会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与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差距很
大,这令他备感失望;陶渊明少有高趣,任真自得,不愿受官场琐事束缚;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束带拜见自己鄙视的督邮。
【点拨】在【甲】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
源,这反映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
他归隐的原因之一为:当时社会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与陶渊明心中的理想
社会(世外桃源)差距很大,这令他备感失望。【乙】文描写了陶渊明的生平事
迹和性格特点,更加具体地揭示了他归隐的原因。由【乙】文中的“少有高
趣”“任真自得”“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等可以看
出,他归隐的原因之一为:陶渊明少有高趣,任真自得,不愿受官场琐事束
缚。由【乙】文中的“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执事者闻之,以(渊明)为
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可以看出,他归隐的原因之一为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束带拜见自己鄙视的督邮。
【乙文参考译文】
陶渊明年轻时就有高远的志向,知识渊博,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
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他)家里很穷,孝敬老人,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他)
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便弃官回家了。(他)亲自耕种,养活自己,最终(因劳
累)身体衰弱,患上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檀道济说:“贤人处世,
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糟践
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
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当政者听说后,任命(陶渊明)做彭泽县令。到了年末,恰逢州郡派遣督邮来
视察,县吏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着官服去拜见他。”陶渊明叹息
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去向乡下小人低头弯腰!”当天(他)就解下官
印辞去官职,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元嘉四年,他将栗接受朝廷征聘,恰巧去
世了,时年六十三岁。
(三)11.(1)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
(2)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
(3)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
【点拨】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由第②段中的“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
的差异,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
为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可知,下文的内容即让“经
典阅读可以很有趣”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提取第③④⑤段的中心句'数智技术,
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形式创新,让经典阅
13
读‘乐’起来”可得出答案。
12.A【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结合第①段中的“传统艺术、
有声作品、历史影像和文献史料等与实景展陈巧妙融合,让参与者耳目一新
原来经典不是板着面孔',也并非千年一面,,可以灵动而有趣、好看且好玩”
可知,文章由一场经典阅读主题活动谈起,引出论点“经典阅读可以很有
趣”。故选A。
13.原句好。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引用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社会有识
之士在推动经典阅读方面所作的努力;富有文学色彩,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
生动性。
【点拨】本题考查赏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
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飞入寻
常百姓家”属于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诗意。结合“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
的努力目标”可知,论证了社会有识之士在推动经典阅读方面所作的努力,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而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
化,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过于直白,缺少表现力。
14.放入第③段中最恰当。链接材料举例论证了“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
的观点,与第③段中上海图书馆的事例是一致的,因而放在第③段中最恰当。
(四)15.B【点拨】A.根据材料一中的“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人数:30万人”可
知,应是参与调查的30万中小学生中有91.25%的人认为需要进行家国情
怀教育;C.根据材料三第①段中的“自2022年4月起,新华社相继推出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习近平的文化情怀》《习近平的天下情怀》系列融合
报道,展现大党大国领袖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可知,是“自2022年4月
起”,而非“截至2022年4月”;D.根据材料四第①段中的“采用学生喜闻乐
见的方式,开展‘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日常课堂内外爱国主义精神
的深度融合,这样的爱国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傻大闹好莱坞观后心得感悟初中(5篇)
- 2025支教自我鉴定(5篇)
- 有关幼儿教师演讲稿范文(20篇)
- 学生军训总结800字的范文(16篇)
- 中学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24(31篇)
- 高校教学2025年度工作总结(4篇)
- 短期劳动合同续签协议样本
- 机密协议范本
- 购房者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大班毕业典礼主持词(19篇)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基于AIGC的设计学专业环境设计类课程中教学模式转型与探索
- 有机肥料腐熟度识别技术规范 -DB37-T 4110-2020 山东
- 2025年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S市某大学宿舍楼工程招标控制价文件编制》13000字(论文)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3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T-GXAS 530-2023 桑螟防治技术规程
- 《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 课件 第一章 绪论
- 华为战略解码解读
- 庄子课件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