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1页
新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2页
新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3页
新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4页
新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但在学习习惯、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仍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而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欠佳,学习主动性不足,基础知识不牢固,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二、教材分析新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涵盖多种体裁和主题。教材编排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一)识字与写字要求学生认识一定数量生字,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结构和书写规则,能正确、规范、美观书写。注重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提高识字能力。(二)阅读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学习阅读方法;略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阅读内容题材广泛,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和思维能力。(三)写作安排了多种写作形式,如记叙文、读后感、说明文等。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四)口语交际涵盖不同话题,如讲述故事、讨论问题等,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倾听和交际能力。(五)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板块,对学生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巩固,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正确认读和书写教材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2.熟练掌握阅读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能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3.学会多种写作方法,能根据不同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4.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想法,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能根据交流话题进行讨论和应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积累,培养写作兴趣和习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3.借助口语交际活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语言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教学,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规范和方法,提高书写质量。2.阅读理解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结构、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写作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培养写作能力。(二)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中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克服写作中的千篇一律现象。3.提高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准确、得体。五、教学措施(一)激发学习兴趣1.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故事导入、游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文学习乐趣。(二)夯实基础知识1.加强识字写字教学,注重指导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定期进行写字练习和展示,提高书写水平。2.强化词语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通过造句、填空、近义词反义词辨析等方式加深记忆和运用。(三)培养阅读能力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等,引导学生学会圈点批注、做读书笔记。2.加强阅读训练,增加阅读量,推荐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四)提升写作水平1.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2.注重作文指导,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到表达,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3.认真批改学生作文,及时反馈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中讲评,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五)加强口语交际训练1.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3.开展口语交际专项训练,如演讲、辩论、采访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六)关注个体差异1.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2.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耐心辅导,鼓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3.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机会,满足其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六、教学进度表第一周1.第一单元:《白鹭》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精巧、配合、身段"等词语的意思。分析课文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的外形美。2.第二周继续学习《白鹭》,分析课文第611自然段,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总结全文,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第三周《落花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习生字词,重点理解"爱慕、吩咐、便宜"等词语。分析父亲和孩子们谈论花生的部分,体会父亲借花生喻人的道理。4.第四周深入学习《落花生》,总结全文,引导学生理解做人的道理。学习课文对比、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开展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组织学生讨论并制定班级公约。5.第五周《桂花雨》初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习生字词,理解"姿态、迷人、至少"等词语。分析课文重点段落,体会作者对故乡桂花的喜爱和思念之情。6.第六周继续学习《桂花雨》,感受作者借桂花雨抒发的思乡之情。总结全文,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完成语文园地一的内容,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7.第七周第二单元:《搭石》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场景,感受乡亲们美好的品质。学习生字词,理解"汛期、唯独、谴责"等词语。分析描写搭石的段落,体会搭石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美好。8.第八周深入学习《搭石》,分析课文中描写乡亲们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乡亲们的淳朴民风。总结全文,学习作者通过平凡事物展现美好品质的写作方法。开展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组织学生准备并讲述民间故事。9.第九周《将相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故事脉络。学习生字词,重点理解"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等词语。分析"完璧归赵"部分,感受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10.第十周继续学习《将相和》,分析"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部分,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品质。总结全文,感受人物形象,理解"和为贵"的思想。完成语文园地二的内容,进行词句段的练习和积累。11.第十一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事物的速度,以及它们速度的快慢比较。学习生字词,理解"猎豹、俯冲、搭乘"等词语。分析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等,体会其作用。12.第十二周深入学习《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继续体会说明方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小练笔。总结全文,拓展了解更多关于速度的知识。《冀中的地道战》初读课文,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背景和作用。13.第十三周学习《冀中的地道战》,分析地道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感受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总结全文,体会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完成语文园地三的内容,复习巩固说明方法等知识。14.第十四周第三单元:《猎人海力布》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海力布的品质。学习生字词,理解"酬谢、珍宝、崩塌"等词语。分析海力布救小白蛇和得到宝石的情节。15.第十五周继续学习《猎人海力布》,分析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和变成石头的情节,体会海力布的牺牲精神。总结全文,学习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开展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比赛,评选出优秀故事讲述者。16.第十六周《牛郎织女》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梳理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理解"勤恳、筛子、好歹"等词语。分析牛郎和织女的人物形象,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17.第十七周深入学习《牛郎织女》,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总结全文,拓展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完成语文园地四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如收集民间故事、交流阅读感受等。18.第十八周复习第一至三单元的生字词、课文内容和重点知识。进行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测试结果进行查漏补缺,强化复习。19.第十九周复习第四单元:《古诗三首》背诵并默写《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