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2024-2025学年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七年级下册语文(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
姓名
考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元勋(xūn)
奠基(diàn)
澎湃(bài)
鞠躬尽瘁(cuì)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C.卓越(zhuó)校对(j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D.硕果(shuò)草率(shuài)抹杀(mǒ)深恶痛绝(è)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选聘
谣言
鞠躬尽粹
当之无愧B.背诵
昼夜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C.昆仑
澎湃
家喻户晓
铤而走险D.仰慕
卓越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要给我们_____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______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______。
A.衰弱
凝结
高标B.衰微
凝固
标志C.衰微
凝结
高标D.衰弱
凝固
标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学习《邓稼先》一文,使我了解了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研发做出的巨大贡献。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们班也名列前茅。C.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D.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6.古诗文默写。(8分)(1)《孙权劝学》中的吕蒙劝鲁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以解释自身变化的语句是: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常用来描述诸葛亮的一句话“
,死而后已”正好也可以准确地描述“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院士的一生。(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
,
,
。(4)《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
。(6)《木兰诗》中,多次运用互文手法,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请再写出一句:
,
。二.综合性学习。(共8分)7.七年级(1)班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爱国名言展示]请写出一句爱国名言,并注明作者。(3分)(2)[爱国故事分享]请讲述一个你所熟知的爱国故事,要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3分)(3)[爱国诗词朗诵]活动中,同学们准备朗诵一些爱国诗词。请你从本学期所学古诗词中推荐一首,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2分)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①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吕蒙传》【注释】①恚(huì):愤怒地、生气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①但当涉猎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③依姊夫邓当④窃随当击贼
(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
B.以钱覆其口
C.归以告蒙母
D.以刀劈狼首(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不探虎穴,安得虎子?(4)从【甲】【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10分)回顾“两弹”实验秘闻罗坪1964年,张其彬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分配到酒泉基地,作为技术员参与原子弹、导弹结合实验,那年他28岁。张其彬到基地后,与基地所有的科技工作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认真仔细的实验前准备。两弹的发射日期,定在了1966年10月27日。然而,在实验前一天清晨,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如此恶劣的天气,实验还能否如期进行?下午三四点到实验场时,张其彬和大家都很担心。按规定,风速超过15米/秒,温度超过零下11摄氏度,就不能进行这个实验了。而当时最大风速达25米/秒,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在征求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中央果断决定实验如期进行,所有的设备、人员按计划进场。据张其彬回忆,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下午三四点,天空昏暗如夜,车队进场时,不得不集体编队打开大灯,一辆接一辆地紧跟着向目的地进发。车跟太紧怕造成追尾,稍一拉开距离,车就可能走丢。负责运载导弹和原子弹去两个地方进行测试的车队,竟然沿着电线杆走迷路,在走岔了50多公里才回归正途,3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10月26日下午5时,仪器终于检测完毕,但是大风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无法将导弹在风中顺利地竖到发射架上,只有组织人力拉绳子。开始时,16个人拉还不行,后来又增加了12个人。28个人拽着、扶着、拉着,配合着吊车,慢慢把导弹吊起来,再慢慢放下去,总算艰难地完成了这道程序。按计划,10月27日发射核导弹。为防止意外事件,当时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群众紧急转移疏散。26日21时,地面准备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员全部撤出。而地下室负责发射控制的,只留下了包括张其彬在内的七个人。当时的两弹结合发射塔,距离他们七人所在的地下控制室大约100米、深度4米。地下室面积总共十几平方米,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于是,张其彬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勉励自己:张其彬如今坦然承认,当时心里很清楚核武器实验的危险性。那时两弹结合的实验尚属秘密,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将其隐喻为“战斗”。此后,人们把当时留在现场的七人誉为“七勇士”,又称“敢死队”。10月27日晨8时45分,距发射仅剩下15分钟。在这最后15分钟里,张其彬跟操作员们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十几平方米的小控制室里,满满当当的设备仪器在工作中散发出的热量,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室外地面上零下十几摄氏度,地下室里却是零上40多摄氏度。紧张忙碌中,七勇士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张其彬称,不像现在电视上演的要喊点火,按按钮。当时他们就是按照程序,拧动钥匙。8时59分,参谋长下达命令:一分钟准备,开始倒计时!上午9点按时发射。地下室里,七勇士各有分工,聚精会神地眼睛紧盯着仪器。一片静寂中,只听表在嘀嗒嘀嗒地响,心在怦怦怦地跳……五、四、三、二、一,——发射!一阵火焰喷射,导弹携原子弹呼啸着腾空而去,转瞬间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天幕。顾不上欢呼,也没有等到原子弹爆炸,七人中的徐虹、颜振清、刘启泉三人冲出了控制室。按照规定的程序,这时他们必须开始工作,基地上还有许多发射后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几分钟后,张其彬冲了上来喊道:爆炸了!当时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9.本文按照______顺序,以______为线索行文。(2分)10.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任选一处,谈谈其作用。(3分)11.文中画线部分引用了张其彬日记中的话,有什么好处?(2分)12.你认为地下控制室留守的七个人,是否堪称“勇士”?请结合文意,阐述理由。(3分)(二)阅读《旧土》一文,回答第13-16题。(共12分)旧土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⑥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沉睡,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⑧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这老土每一捧都像一块铁,我想它或许有一两千岁了,或许不止,这老土是耕种了几千年的土,人都一辈辈换了多少代,它还是它。⑨我听说,现在园艺师用泥也不再是新土,而是旧土。他们在野外采集旧土,拿回来以后,用筛子筛,用纱布过滤,沉淀,晾干,再用马粪和各种肥料调配,然后才用。他们用旧土栽培出来的庄稼、花草,比用新土栽培出的,更有精气神。为什么用旧土呢?我想,园艺师用旧土,是因为这些土有灵气,有沧桑感,有故事;有耕种过它的人,有牲口的足迹和粪便;有和它一起出生、一起成长、一起变老的庄稼和草木。这些旧土,早已被唤醒,早已在岁月中涵养了各种各样的营养。与其说是园艺师栽培花草,不如说是这些花草跟这片旧土相互成就,共同生长。⑩生活也是这样,用旧土与新土,都要用心。旧土承载了太多的过往,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不要嫌弃旧土,要像父亲一样,用一双勤劳的手,把旧土翻新,让它重新焕发生机,让它在岁月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13.请简要概括文章围绕“旧土”写了哪些内容。(3分)14.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4分)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15.文章第⑧段中提到“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这老土每一捧都像一块铁”,作者为什么说“这老土每一捧都像一块铁”?(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1 古诗三首 出塞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
- 手术室护士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4篇)
- 公司员工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11篇)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2单元2.2活动3《模拟报警系统预警》教学设计
- 小学信息技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 幸运大转盘教学设计
- 2025年餐饮部工作计划范文(18篇)
- 义务量血压活动总结(6篇)
- 2025-2026学年8 设计《西游记》人物教学设计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4.2 情绪的管理 教学设计
- 图形与坐标复习(评学科带头人)
-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课件(部编版)
- 脱碳塔CO2脱气塔设计计算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结构选型
- 房屋硬装装修合同范本
- 202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放射科)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2年甘肃省张掖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 勾头作业施工方案
- 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创伤性网胃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