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配置评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700字_第1页
《医疗资源配置评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700字_第2页
《医疗资源配置评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700字_第3页
《医疗资源配置评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700字_第4页
《医疗资源配置评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7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资源配置评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关于医疗卫生的研究现状国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初级卫生保健的作用。在机构设置方面Fisher(2012)等认为美国的责任医疗组织、病人中心医疗之家等卫生保健服务系统内部的整合能够控制医疗费用,提升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质量。Bayliss等(2015)认为在整合型系统的内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产生的连续性服务有利于提升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水平。Calciolari等(2016)指出在整合型体系中,以结果为导向的机构设置能够促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在人员配置方面,NickGoodwin(2001)认为,在整合型保健服务模式中,由跨学科医师组成的初级卫生保健团队对整合初级卫生保健、减少住院服务具有长期性的作用,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依然需要统一管理框架的构建。Ashton(2015)认为医务人员参与整合服务的意愿影响着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绩效。服务提供方面,许多学者均强调整合型、个性化的初级保健服务的重要性。Lewis(2014)等指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有利于提升整合型保健的服务效果。在绩效考核方面,Schilling(2010)、Sheiman(2014)等强调整合型体系中绩效考评的作用,提供持续的、高效的、有意义的绩效测评能够为跨区域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质量提供支持。在信息化方面,Hayden(2007)、Mehrotra(2006)等人认为电子病历系统(EMR)卫生信息系统(HIS)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机构的整合水平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在居民参与方面,还有许多学者强调居民和患者积极参与整合体系的作用,Haun等(2015)提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的进一步整合,满足居民初级卫生保健需求。综上可以看出,在整合型医疗体系中,机构设置、人力和专业资源、保健服务的整合均能够对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有利于整合的进一步深化。以上因素在我国的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均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另外,在国外整合型医疗保健的研究中常常提及居民参与的重要性,从医疗服务提供者、管理者到患者、保险方的全方位整合是整合型医疗保健的核心。同样,我国也应当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居民全面参与到整合型医疗保健体系中来,才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整体性提高。国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我国不甚相同,但其中体现的机制和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2国内关于医疗卫生的研究现状在政策措施与机构设置方面,由于我国医共体建设推开不久,各地区均在摸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建设模式,因此,相关的研究也往往以案例分析为主。但是,在推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方面,各地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也体现出了类似的倾向性。辛越等(2019)对山西省县域医疗集团建设进行了研究、陈丽娜等(2019)对绍兴市柯桥区县域医共体建设进行了分析,均指出在整合型医疗体系中设立统一的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和整合地区人力信息资源,有利于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许多学者均指出,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中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张玉婷、李岳峰、着重研究了信息化及大数据在公共卫生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孟润堂等(2015)指出,目前健康大数据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面临着个体识别信息不足、关键技术缺乏、“误差”甄别问题等挑战。江贺涛等(2018)指出,医共体更为紧密、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而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又反过来推动了县域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促进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的高效推进。在绩效评价方面,杜乐勋(2005)、苏海军等(2010)强调医联体与医共体中绩效评价与考核对公共卫生质量的控制作用。江芹(2004)等在公共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评估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的整合性概念框架,将整个系统分为全国、地区两个层次,将系统目标与持续性质量改善模式中的结构、过程、产出和结果及外部环境整合在一起用以检测公共卫生系统绩效。在患者意愿方面,还有许多研究指出,提高地区居民对健康管理和整合型医疗保健的认识对于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林伟龙(2017)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对安徽省天长市的县域医共体实践进行了解读,指出在医共体建设中需要提高利益相关方如患者、乡镇卫生院等的政策认知水平,消除其对医共体政策的疑虑,从而促进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有效实施。乔迎迎(2019)指出,县域居民对于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了解有限,预防观念淡薄,不利于县域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还有许多学者从其他角度对此进行分析。黄月英等(2019)从整合型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人力资源构成的角度;林玲(2018)等从家庭医生服务的角度入手,探讨整合型医疗卫生模式对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影响。黄子泓,林秋(2019)基于反映江苏省13个省辖市医疗水平的8个有效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若干主成分,以相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造评价函数,从而构建了江苏省城市医疗水平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得到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得分与排名,并结合地区特点提出针对性建议。综上可以看出,国内的研究情况与国外类似,均强调医疗卫生体系中政策措施、机构设置、绩效评价、患者参与等方面因素对公共卫生服务产生的作用。与之相异的是,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多次提及,目前国内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重医疗、轻卫生的局面,医疗卫生机制不健全、缺乏客观统一的建设指标、患者参与态度不积极成为我国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构建的瓶颈所在。1.3文献评述整体而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往往集中于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公共卫生建设情况往往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简单带过,或者作为整合性措施的内容被提及。而针对公共卫生服务所作的研究,在内容上则大多将重点集中于现状与问题分析以及对策研究,缺乏科学客观的研究体系。而少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往往从满意度、患者特征和病种等微观角度分析,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专项研究,在国内仍然有很大的空白。大数据的出现,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深刻的技术与商业变革.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数据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据时代同样也给医疗数据研究带来了机遇,不断扩充着医疗数据的类型和规模,人们可以从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中看到医疗数据研究发展的方向。我国对于统计学在医疗数据应用方面起步较晚,对医疗统计重要性认识较低,但大数据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相关利好政策频出,推进大数据发展,已初步形成健康医疗数据库,但数据的挖掘、获取及其应用转化仍面临诸多挑战,更多的临床应用需求还需被挖掘拓展。因为我国数字化起步较晚,健康医疗数据研究主要专注于数据采集,而发达国家已搭建较为成熟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平台,并在有效管理和技术升级上展开激烈竞争。参考文献[1]纪江明,陈心米.基于DEA模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研究——以浙江省15个县(市、区)为案例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12):42-48.[2]吕颖莹,冯靖祎,张倩,王吉鸣,孙静,熊伟,黄亨杰,陈华.浙江省县域级医疗机构医学装备配置应用现状与建议[J].中国医疗设备,2020,35(01):5-9+21.[3]张晓溪,孙玉莹,周保松,赖泓宇,彭颖,金春林.我国长三角地区卫生发展效率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1):18-21.[4]毛文琳,卫龙宝.政府卫生支出规模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20(03):11-20+156.[5]王正中,周依依,王一凡,李秀央.秩和比法在2017年中国10个健康城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20,37(04):558-561.[6]陈奎,张爱静,叶俊.基于集聚度的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0,10(05):5-10.[7]徐锌,王迪娜,王道森,俞林杰,戴伟芳,叶怀庄,吴息凤,李秀央.杭州市居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20,32(10):977-981.[8]郑存财,张雯,温细妹,王小娜,吴省光,夏苏建.基于DEA的全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卫生软科学,2021,35(03):57-61.[9]董丽晶,林家熠,苏飞,杨美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1,37(09):41-45.[10]郭慧敏,张荣飞,夏菁.浙江健康产业的统计测算与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21(06):72-78.[11]李勇,檀楠楠.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1,37(13):80-83.[12].2020年浙江民生发展报告之卫生健康篇[J].政策瞭望,2021(08):30-31.[13]江刚,赵允伍,王晓松,钱晨,王珩.我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策略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5):413-417.[14]武海波,梁锦峰.健康中国背景下的整合型医疗服务研究概述[J].卫生软科学,2021,35(11):73-77.[15]许荣华,张婷婷,周根贵.我国互联网医疗资源的分布及区域差异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3):319-324.[16]程明骏,朱云辰,岑沛立,黄杉.基于个人选择偏好的城市医疗资源配置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55(11):2194-2206.[17]孙统达,蒋志云,王涌,李鹏程,董晓欣,张南芬.宁波市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经济研究,2018(12):21-24.[18]赵大海.中国公众对医疗卫生系统的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9(01):67-79.[19]张银沁.浙江省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政策瞭望,2019(01):49-51.[20]沈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发展研究,2021,38(03):68-76.[21]孙广亚,张征宇,孙亚平.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效应——基于综合医改试点的考察[J].财经研究,2021,47(09):19-33.[22]阮景,白锦表,茅鸯对,周静,郑丰,郭淼.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