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试卷_第1页
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试卷_第2页
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试卷_第3页
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试卷_第4页
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桎梏(zhìgù)B.纨绔(wánkù)C.舐犊(shìdú)D.愠怒(yùnn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脉搏B.振幅C.竣工D.竭泽而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侃侃而谈。B.这部电视剧虽然收视率不高,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却不可低估。C.他平时不注重积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结果成绩不佳。D.这个团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却非常高。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乐于助人。B.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C.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D.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团结一致。5.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唐代的一项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潜移默化”中的“默”读作“mò”。()2.“蹉跎”的“蹉”读作“cuō”。()3.“发酵”的“酵”读作“jiào”。()4.“恪守”的“恪”读作“kè”。()5.“汤匙”的“匙”读作“chí”。()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有__篇。2.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这首诗属于__诗。3.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名句,这首词属于__词。4.《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__。5.《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孙悟空”的形象来源于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2.请简述《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3.请简述《庄子》中“庖丁解牛”的寓意。4.请简述《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情节。5.请简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主题。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描述春天的美景。2.请用古诗文中的名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请用古诗文中的名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4.请用古诗文中的名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5.请用古诗文中的名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意象和情感。2.请分析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意象和情感。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根据《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2.请根据《史记》中的“鸿门宴”故事,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包括广告语、画面和宣传方式。2.请设计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包括展览主题、展品选择和展览形式。3.请设计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内容和活动目的。4.请设计一个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5.请设计一个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讲座,包括讲座主题、讲座内容和讲座目标。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请解释“文化自信”的概念及其意义。3.请解释“创新驱动”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请解释“社会和谐”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5.请解释“道德修养”的概念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请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3.请思考如何通过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4.请思考如何通过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5.请思考如何通过社会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2.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通过社区治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3.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通过旅游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4.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5.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通过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一、选择题答案:1.C2.A3.B4.D5.B二、判断题答案:1.×2.√3.×4.√5.×三、填空题答案:1.竹里馆2.王维3.唐代4.山居秋暝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四、简答题答案:1.《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人生哲理。2.《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忠诚。3.《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是司马迁,它详细记录了从夏朝到西汉的历史。5.《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五、应用题答案:1.《静夜思》中的意象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意象有明月、青天、酒、歌舞。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六、分析题答案:1.《静夜思》中的意象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意象有明月、青天、酒、歌舞。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实践操作题答案:1.学习是一种不断探索和积累知识的过程,它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交往和互动的关系,它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1.诗歌鉴赏:试卷涉及了《诗经》、《离骚》等古代诗歌作品,考察了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对诗歌情感的理解。2.文学文化:试卷涉及了《论语》、《史记》等文学作品,考察了学生对文学文化的了解和对作品内容的理解。3.古代文学:试卷涉及了《红楼梦》等古代文学作品,考察了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4.文学创作:试卷涉及了《静夜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文学作品,考察了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5.人文素养:试卷涉及了学习观念、人际关系等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考察了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文学文化、古代文学等知识点的了解和理解能力。例如,选择题中的古代诗歌作品和作者的关系。2.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文学文化、古代文学等知识点的判断和理解能力。例如,判断题中的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作者的风格。3.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文学文化、古代文学等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例如,填空题中的文学作品的名字和作者。4.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文学文化、古代文学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例如,简答题中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主题。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