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架搭设、拆除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跨越架搭设、拆除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跨越架搭设、拆除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跨越架搭设、拆除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跨越架搭设、拆除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架搭设、拆除施工技术方案编制:xxxxxx审核:xxxxxx批准:xxxxxxxxxx电力工程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一、工程简介1、工程简述工程名称:llOkVxx变-llOkVxx变llOkV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单位:电网公司xxx供电局设计单位:电力科技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开工日期:2019年10月10日竣工日期:2020年8月10日总工期:307日质量标准:满足国家颁布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优良工程,达标投产。2、工程规模llOkVxxx变-llOkVxx变llOkV输电线路工程地处我省南部高寒山区,线路途径地段均属我省重覆冰地区,施设阶段经设计人员杆塔选型校核计算后,确定本工程共设计杆塔144基,其中:单回转交塔7O基,单回直线塔74基。。铁塔共计l44基。线路长度:线路总长度约32.Ol4km。线路导线型号:LGJ-185/45(20mm冰区)、JLHA1/G1A-200-26/7(30mm冰区)。避雷线型号:1*7T1.4-1270镀锌钢绞线(20mm冰区)、1*19-13-1270镀锌钢绞线(30mm冰区)。通信光缆型号:0PGW-24B1-80复合光缆(20mm冰区)、0PGW-24B1-100复合光缆(30mm冰区)。路径曲折系数为:1.18。平均档据222.32米。线路地线:本工程xxx〜xx变(xx变出线N1#〜N66#塔段)线路长15.351公里使用1*7-11.4-1270镀锌钢绞线《I级重冰区(b=20mm)》,(草海变出线N66#~N144#塔段)线路长16.663公里使用1*19-13.0-1270镀锌钢绞线《II级重冰区(b=30mm)》本工程全线按II级污区设计。地质、地形及地貌状况(1)地形类型丘陵山地高山长度(km)12.89.69.6比例(%)403030(2)地貌本单位施工线路地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山地起伏较大,塔位地质情况:土35%,松沙石30%,石35%。林木砍伐1500株。交通情况本线路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差,汽车运距17千米,工地运距(人力)1.1千米。大运道路可利用326国道省道进行运输,小运路需自行修筑,人力运输距离较远。二、工程特点设计特点本工程所处地段以丘陵、山地为主,有部分高山。110kV草海变TIOkV黑石变方向进行测量。线路水平转角的左右以此为准。本工程N16、N27、N33、N52、N71、N101、N104、N108、Nlll、N114、N132#大号侧绝缘子倒挂,N90、N129、N137#下号侧绝缘子串倒挂。全线所有的铁附件制品均要求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铁塔9米以下均要安装防盗螺栓。本工程导、地线接头一律采用压接,用于导线的压接长度为370mm,用于跳线的压接长度为185mm.耐张塔时需向外角侧预偏,转角20度以内的预偏塔1.5/1000,20度预偏塔2/1000,同时终端塔向构架侧预偏高2/1000。接地型式本工程所有铁塔均需逐基接地。根据土壤电阻率的不同,采用方形环加放射线的接地装置。接地体的材料用①10圆钢、接地引下线采用①12圆钢。平地、水田的接地体埋深为0.8米,丘陵、山地的接地体埋深为0.6米,岩石等开挖困难地区地质情况而定,但不小于0.4米。并按要求取土回填。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⑴、本工程N1#-N2#档内跨越房屋4次,砖混结构约200平方米。导线在最大弧垂时,与房屋的最小距离11.93米,满足跨越要求。该段导线禁止接头。(2)、本工程N4#-N5#档内跨越35kV海黑线,导线在最大弧垂时,与35kV海黑线的最小距离5.05米,满足跨越要求。该段导线禁止接头。⑶、本工程N49#-N50#档内跨越公路,导线在最大弧垂时,与公路的最小距离52米,满足跨越要求。该段导线禁止接头。⑷、本工程N55#-N56#档内跨越公路,导线在最大弧垂时,与公路的最小距离36米,满足跨越要求。该段导线禁止接头。⑸、本工程N56#-N57#档内跨越35kV海黑线,导线在最大弧垂时,与35kV海黑线的最小距离21.01米,满足跨越要求。该段导线禁止接头。⑹、请施工单位施工之前,重新核实以上重要交叉跨越。二、 施工组织1、 施工时间2019年10月10日至2020年8月10日期间307个工作日(包括搭设跨越架和放紧线时间)。2、 组织机构项目经理:XXX技术负责人:XXX安全负责人:XXX三、 跨越施工技术措施(一)跨公路1、跨越公路时,拟采用毛竹在高速路两侧离公路铁栏杆0.6m的位置分别搭设双侧3排组合式跨越架,主排与主排间距不小于3m,封顶高度不小于10m。公路中间隔离带在铁栏杆上绑扎搭设两排架。跨越架布置简图如下图所示2、公路两边的跨越架使用钢丝绳相连接并辅以尼龙绳、竹杆可靠封顶,公路两边的跨越架向公路外侧使用09的钢丝绳打拉线。固定拉线或钢钎地锚埋深不少于0.5米。3、 跨越架的中心应在线路的中心线上,宽度应超出线路两边线各2m,即跨越架顺公路线路方向长18m,架子顺公路长度按线路中心线面大号右侧9m,左侧9m架子宽度6m,且架顶两侧应装设外伸羊角以防止放线过程中导线滑出跨越架。跨越架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 跨越架立杆间距为1.5m,横杆间距为1.2m,跨越架的立杆和大横杆交错搭接的长度不得小于2m,架面底部全加设扫地杆,以增加架面承受下压力的能力。5、 跨越架顶的封顶网最低点距离路面不小于8m。跨越架最上层钢管上面两侧每相导线下方各安装一个专用跨越架护线滚筒,以防止在放线过程中损伤导线。6、 跨越架搭设好后,应经过逐级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投入使用。(二)跨越10kV电力线路1、 施工前由工作负责人联系所属供电局调度退出被跨越10KV线路重合闸。2、 接到调度线路已退出重合闸通知后,在各10kV线路边线0.7米以外开始搭设临时跨越架,注意保持与带电体的足够安全距离。3、搭架时应自下而上逐级进行,绑扎牢固。4、跨越架搭设至一定高度时,应在架子的各个面搭设剪刀撑,使跨越架更加牢固。5、当架子搭至与10kV线路上线1米时,使用干燥的竹竿封顶,封顶的竹竿不能过稀。6、拆除跨越架的顺序与搭架时相反,应自上而下逐条拆下7、跨越架搭设高度超过15米的跨越架需增加拉线数量,加深竹竿、及地锚、钢钎埋深,以增加跨越架的稳定性。提前搭设跨越架,一周内不能施工的,应将跨越架搭设高度低于被跨越线路导线高度,打拉线固定。(三)跨越35kV海黑线本工程N4#-N5#档内跨越35kV海黑线I回,N56#-N57#档内跨越35kV海黑线I回。四、竹杆跨越架搭设(一) 竹杆跨越架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 作好被跨越电力线的现场调查,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主杆坑位及拉线位置。2、 根据竹杆长度选配合适的毛竹,以保证各根主杆绑扎后都具有同等高度。竹杆梢径应不小于50mm。3、明确人员分工,杆上作业人员、杆下传递材料人员及安全监护人员,实行一条线操作,人跟人监护所谓“一条线操作”就是登杆人与相应的传递人员实行单线传送及联络;所谓“人跟人监护”就是杆上作业人员搭架,杆下有专人跟踪监护。(二) 竹杆跨越架的搭设1、在地面竖立主杆前,必须丈量竹杆长度,竖杆不得少于2人扶杆。2、杆上人员应由主杆的外侧向上攀登,且应站在主杆外侧进行作业。竹杆往上传递应由外侧向上传递。3、主杆竖好后,应绑扎大横杆,最后绑扎交叉支撑杆及侧向支杆。下面一层主杆及横杆绑扎牢固后方准接长主杆,接长主杆必须由两人操作,一人扶杆,一人绑线,禁止一人单独操作接长主杆。4、竹杆接长到规定位置后,应在主柱的适当位置打好前后侧拉线并收紧固定。5、对于双面单排行竹杆跨越架除主杆、大横杆之外,还应在两面架体之间连接小横杆及交叉支撑杆。但其高度应满足对电力线发全距离的要求。对于双面双排竹杆跨越架,两排之间应连接小横杆及交叉支撑杆,保持架体稳定。6、竹杆跨越架的临时拉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竹杆跨越架原则上只打一层拉线。内侧钢绳拉线挂点高度以保持拉线对电力线安全距离为准,外侧拉线挂点应选择在架顶主杆与横杆绑扎点处。(2)拉线方向应与待展放的导于线方向一致。当交叉角大于45°时,为保持跨越架稳定,应增打两对垂直被跨电力线的临时拉线,一律设置在架体外侧。(3)拉线选用巾9钢丝绳,下端串接巾20花兰螺丝后,锚固在双联角铁桩上,桩的入土深度不得少于0.5m,临时拉线对地面夹角应不大于60°(三)搭设封顶杆将一根巾10绳拉到两侧的架顶上收紧,然后利用这根绳来回送绳交叉织网封顶。绳绑在两侧的架顶上,绑扎劳固。五、跨越架搭设施工方案(一)一般要求1、 用杉木、毛竹搭设跨越架时,竹杆外观查无腐烂、横裂等缺陷,用杉木搭设主杆尾径不小于8cm,立杆的弯曲度应小于1%,横杆的弯曲度不小于4%。2、 竹竿与竹竿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胶篾绑扎。3、 竹竿和竹竿可以相互交叉搭接,但应确保连接牢靠,受力均匀。4、 应与运行单位联系办理工作票。确保高处作业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符合下表的规定。5、 竹、木跨越架外缘与带电体(应考虑风偏影响,下同)最小水平距离及各种跨越架的金属拉线与带电体的最小接近距离不得小于下表的第一个项目的规定。项目带电体电压等级(kV)1035110220330500工器具、安装构件、导(地)线与带电体的距离2.03.54.05.06.07.0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1.72.02.54.05.06.0整体组立杆塔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杆塔高(自杆塔边缘到带电体的最近侧为杆塔高)6、应在晴朗天气条件下搭设跨越架,绝缘绳的耐压水平必须符合被跨越电力线的电压要求。任何绳、网有可能触及电力线时,其绳、网应选用防潮高强绝缘绳且使用前必须经过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7、被跨电力线的重合闸应退出,且运行单位应派员现场监督配合。8、在地面竖立主杆前,必须丈量竹杆长度。如果长度大于电力线对地距离,则必须顺电力线方向竖立,竖杆不得少于2人扶杆。9、杆上人员应由主杆的外侧(内侧是电力线)向上攀登,且应站在主杆外侧进行作业。竹杆往上传递应由外侧向上传递。10、主杆竖好后,应绑扎大横杆,最后绑扎交叉支撑杆及侧向支杆。下面一层主杆及横杆绑扎牢固后方准接长主杆,接长主杆必须由两人操作,一人扶杆,一人绑线,禁止一人单独操作接长杆。11、对于双面单排杆跨越架除主杆、大横杆之外,还应在两面架体之间连接小横杆及交叉支撑杆。但其高度应满足对电力线安全距离的要求。对于双面双排杆跨越架,两排之间应连接小横杆及交叉支撑,保持架体稳定。12、竹杆接长到规定位置后,应在主柱的适当位置(距电力线保持安全距离)打好前后侧拉线并收紧固定。13、毛竹跨越架的临时拉线应符合下列要求:外侧拉线挂点应选择在架顶主杆与横杆绑扎点处,拉线方向与待拆除的导地线方向一致。当交叉角大于450时,为保持跨越架的稳定,应增打两对垂直被跨电力线的临时拉线,一律设置在架体外侧。拉线选用铁线,锚固在双联角铁桩上,桩的入土深度不得少于lm,临时拉线对地面夹角应不大于600。14、 跨越架应具有在安全施工允许的条件下本身自立的强度,并能满足施工设计强度的要求。15、 跨越架的组立必须牢固可靠、所处位置准确。16、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的跨越架,应适当加固并应用绝缘材料封顶。17、 跨越架架顶的横辊要有足够的强度,且横辊表面必须使用对导线磨损小的绝缘材料。如用金属杆件作横辊,则必须在其上包胶。18、跨越架应按DL5009.2—1994中的有关规定保持对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即保持对被跨越物的有效遮护。19、 跨越架经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0、 跨越架上应按有关规定悬挂醒目标志。21、 搭设和拆除跨越架时应设安全监护人。22、 强风、暴雨过后应对跨越设施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23)、参加跨越不停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跨越施工方法并熟悉安全措施经本单位组织培训和技术交底后方可参加跨越施工。24、 跨越不停电线路时采用何种跨越架,应根据被跨越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架线施工方法以及其他具体情况,综合考虑。25、 跨越架架顶宽度(横线路方向有效遮护宽度)B按下式计算:B2[2(ZX+1.5)+b]/sinY式中:B——跨越架架顶宽度,m;ZX 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等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b——跨越架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横线路方向的水平距离,m;丫一—跨越交叉角。26、 跨越架中心线应与遮护宽度B的中心线重合。27、 跨越架架面在被跨越线路导线发生风偏后仍应与其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Dmin)。如表5.1.14所示表5.1.14跨越架对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m)跨越架部位被跨越电力线路电压等级W10kV35kV66〜1OkV154〜220kV330kV500kv架面(或拉线)与导线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1.51.5,2.O2.55.O6.O无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导线垂直距离1.51.52.02.54.O5.O有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地线垂直距离O.5O.51.O1.52.63.628、跨越架架面或拉线与被跨越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水平距离D=Zx+Dmin式中:D——跨越架架面距被跨越电力线路带电体的最小水平距离,m;Dmin 发生风偏后尚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m;Zx 风偏距离,m。29、 木质跨越架所使用的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0mm。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mm,60〜8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30、 毛竹应采用3年生长期以上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mm。小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60〜9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31、 木、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3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2根,再绑第3根,不得一扣绑3根。32、 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置剪刀撑、支杆或拉线,拉线的挂点、支杆或剪刀撑的绑扎点应设在立杆与横杆的交接处,且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3m。33、 架体立杆均应垂直埋入坑内,杆坑底部应夯实,埋深不得少于0.5m,且大头朝下,回填土后夯实。遇松土或地面无法挖坑立杆时应绑扫地杆。跨越架的横杆应与立杆成直角搭设。34、 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表5.3.7的规定。表5.3.7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 (m)跨越架类别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木质1.5—1.0六、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前应编制完整、详细的跨越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项工作均设专人负责,服从指挥,密切配合,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2、 施工前应和各管理部门联系,并征得其同意,跨越施工的准备和施工都应邀请其派人参加,整个施工过程应在其监督人员的监护和指导下工作。3、 施工时应准备充足,要求在搭设跨越架时,应每使用一根竹杆都应检查竹杆是否完好、结实,并在使用铁丝和尼龙绳捆扎牢固这根竹杆后方可开始使用下一根竹杆。严禁使用有破损的竹杆或未捆扎牢固就开始搭设下一根竹杆。搭设好的跨越架,构架连接应紧密,整体稳定性强。4、 在搭设和拆除跨越架时,按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规定,在跨越架搭设范围前方来车方向1公里设置一块“前方1公里电力施工”警示牌,在前方500米设置一块“前方500米电力施工”警示牌,在前方300米设置一块“前方300米电力施工,车辆慢行”警示牌和导向牌,交通锥围封300米,路边设置专门监护人。5、在设置警示牌的地方还应设立一名监护人员,监护人员配备对讲机和手提电话,当有车辆将要经过时及时通知现场施工人员把未捆扎牢固的竹杆马上捆扎牢固并撤离到公路5m范围以外。保证车辆可安全通过、跨越架搭设和拆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6、 上、下传递物品时只允许用绳子传递,不许直接向上或向下抛扔。搭设工作人员在跨越架外侧攀登施工作业,传递竹杆不得超过搭设第一排竹架离公路侧1.5米。7、 跨越架搭设好以后,要求所有底层竹杆自地面往上2.5m喷上红白相间的夜光漆作警示标志,红白漆相间高度50cm。并在架上悬挂“非施工人员严禁攀登”警示牌。8、 放线过程中应设专人监护。如发现导地线有拖挂架子等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牵引场停止牵引,并采取措施加处理。9、 拆除跨越架应自上而下逐根进行,架材应用传递绳传递,不得抛扔,严禁上下同时拆除或将跨越架整体推倒。10、 施工场地应清洁、整齐,公路路面内不得堆放任何物品,文明施工。11、 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好公路的各种设施不受损坏,施工完毕要将路基恢复原状,并按要求夯实。12、 跨越架应日夜有人看护,以防止构件被盗。13、 架线施工完毕应及时拆除跨越架,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认真清理现场,确无问题后方可撤离,保证车辆安全通行。14、 遇有浓雾、雨、雪和风力在五级以上的的天气,应停止工作。15、 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94的有关条款,严禁违章作业。七、文明施工(一) 文明施工目标1、 施工现场:按章作业,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