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稻草人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稻草人课堂教学实录_第3页
稻草人课堂教学实录_第4页
稻草人课堂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稻草人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稻草人》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童话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3.通过阅读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稻草人》的故事内容,感受童话的魅力。分析稻草人这一角色形象,体会作者赋予角色的情感和意义。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话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童话进行思考和感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田野里的稻草人静静地站着,它看到了许多事情,有高兴的,也有悲伤的。它很想帮助别人,却因为自己不能动而无能为力。这个稻草人会经历哪些奇妙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叶圣陶先生的童话《稻草人》。2.板书课题:稻草人(二)作者及作品介绍(3分钟)1.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童话作品语言简洁、富有童趣,常常通过生动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2.《稻草人》是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先驱之作。这部童话以一个稻草人的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生字词。出示生字词:生词:稻草、田野、扇子、扇风、发愁、警告、托着、厉害、挽救、鲫鱼、瘪稻、灾害、眼巴巴多音字:扇(shān)扇(shàn)子重点讲解"发愁""挽救"等词语的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稻草人看到的哪几件事?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讲了稻草人看到了三件事,分别是:稻田里的蛾子在破坏稻子,稻草人很着急,却无法阻止。渔妇在寒冷的夜里捕鱼,孩子饿得大哭,稻草人想帮忙却无能为力。一个女人因为丈夫去世、孩子生病,想要投河自尽,稻草人很同情她,但还是没办法救她。(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1.学习第一件事:稻田里的蛾子在破坏稻子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蛾子对稻子的破坏很严重?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可是,他的高兴仅仅维持了一会儿。"提问: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稻穗的样子和声音,衬托出稻草人一开始高兴的心情,为下文蛾子的出现做铺垫。继续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蛾子的句子:"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体会蛾子对稻子的危害,感受稻草人的着急。提问:稻草人看到这种情况,他做了什么?学生回答:稻草人很着急,他使劲摇动扇子,想把蛾子赶跑,可是蛾子根本不理他。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稻草人的动作和蛾子的反应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体会到稻草人虽然很想帮助稻子,但因为自己不能动,所以无能为力,同时也表现出蛾子的猖獗。2.学习第二件事:渔妇在寒冷的夜里捕鱼,孩子饿得大哭指名朗读第47自然段,思考:渔妇为什么在寒冷的夜里还要捕鱼?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渔妇很辛苦?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这时候天气很凉了,又是在夜间的田野里,冷风吹得稻草人直打哆嗦;只因为他正在哭,没觉得。他的手冻僵了,再也拉不动撒在水里的网。"提问: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描写寒冷的天气,衬托出渔妇捕鱼的艰辛。继续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渔妇和孩子的句子:"她丈夫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撇下她不管了呢?她一边哭一边看。稻草人想,这一夜是许多痛心的事都凑在一块儿了,真是个悲哀的夜!可是看那些吃稻叶的小强盗,他们高兴得很,吃饱了,正在光秆儿上跳舞呢。稻子的收成算完了,主人的命运也太坏了。"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体会渔妇的悲惨遭遇和孩子的可怜,感受稻草人的同情。提问:稻草人想帮助渔妇和孩子吗?他做了什么?学生回答:稻草人想帮助他们,他用力摇动扇子,想给渔妇扇些风,让她暖和些,可是扇子的风很有限,不能让渔妇和孩子暖和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稻草人的动作和结果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体会到稻草人虽然有同情心,但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无法真正帮助到渔妇和孩子,进一步表现出社会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3.学习第三件事:一个女人因为丈夫去世、孩子生病,想要投河自尽指名朗读第811自然段,思考:女人为什么想要投河自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女人的绝望?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她再看一看她旁边,就更痛心了。那男子穿着破棉絮,弯曲着身子,睡得倒很熟。原来他是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就葬在这里。""她脸上满是泪痕,再加上满脸的灰尘,混在一起,成了花脸;她的头发蓬乱,两边的头发都被压在耳下,露出两只发光的眼睛。她的嘴唇毫无血色,微微颤抖着,好像要诉说什么,可是终于没说出来。"提问: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运用了外貌描写,通过对女人的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女人的悲惨处境和绝望心情。继续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女人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她就摇了摇头,然后把孩子紧紧地搂在胸前,就转身要走。这时候稻草人更加伤心了。他可怜那个女人,同情那个孩子,又痛恨那些强盗,那些寄生虫,可是他没法子救他们。"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体会女人的无奈和稻草人的悲痛。提问:稻草人面对女人的遭遇,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做了什么?学生回答:稻草人非常伤心、同情,他想救女人,但他只能倒在田地中间,连半步也不能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稻草人的心情和他的处境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体会到稻草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愤,以及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五)角色分析,体会情感(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稻草人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他有哪些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稻草人这一角色的特点:善良:稻草人看到稻子被破坏、渔妇和孩子受苦、女人想要投河自尽,他都非常同情,想尽办法想要帮助他们。有同情心:他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同情,为别人的不幸而伤心难过。无能为力:虽然稻草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但他因为自己不能动,无法真正改变别人的命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4.提问:作者塑造稻草人这一角色有什么意义?5.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塑造稻草人这一角色,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六)主题探讨,拓展延伸(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童话《稻草人》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稻草人》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生活困苦,遭受着自然灾害和社会的双重压迫。作者通过童话的形式,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4.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有没有像稻草人一样,虽然想帮助别人,但却无能为力的事情。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七)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稻草人》的故事、角色形象、主题以及通过学习这篇童话所获得的感悟。2.强调童话不仅仅是有趣的故事,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作者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多读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从中汲取力量。(八)布置作业(5分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把《稻草人》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3.阅读叶圣陶的其他童话作品,如《古代英雄的石像》《小白船》等,下节课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童话《稻草人》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分析出角色形象和童话主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