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单_第1页
川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单_第2页
川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单_第3页
川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单_第4页
川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单一、适用范围本送检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建筑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二、基本信息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名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见证单位[见证单位名称]取样部位[详细说明取样的具体建筑部位,如基础筏板、一层柱、二层梁等]样品名称[准确填写所取样品的具体名称,如热轧带肋钢筋、水泥、砂、石等]规格型号[注明样品的规格型号,例如HRB400EФ12、P.O42.5R等]代表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该批次样品所代表的工程材料总量,如[X]吨、[X]立方米等]三、见证取样人员信息建设单位取样人姓名:[姓名]联系电话:[电话号码]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姓名:[姓名]联系电话:[电话号码]施工单位取样人姓名:[姓名]联系电话:[电话号码]四、见证取样过程记录取样时间[年/月/日/时/分]取样地点[具体的取样地点,如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区、搅拌站等]取样方法及数量1.取样方法:对于热轧带肋钢筋,应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在每根钢筋上各取一套试样,每套试样应从距钢筋端部不小于500mm处截取,长度不小于500mm,其中一根用作拉伸试验,另一根用作弯曲试验。对于水泥,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中,总量不超过200t为一批,从中至少抽取12kg水泥作为样品。对于砂,应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数量不少于22kg。对于石,应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数量不少于80kg。2.取样数量:热轧带肋钢筋:拉伸试样2根,弯曲试样2根。水泥:12kg。砂:22kg。石:80kg。样品标识1.在样品上应标明样品名称、规格型号、取样部位、取样日期、代表数量等信息。2.采用耐久性好的标识材料,如油漆、金属牌等,确保标识清晰、不易褪色。封样情况1.将所取样品用专用的封样袋或容器进行封装。2.在封样袋或容器上贴上封条,封条上应注明工程名称、样品名称、规格型号、取样日期、取样人、见证人员等信息,并加盖见证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公章。五、送检信息送检时间[年/月/日/时/分]送检单位[施工单位名称]送检人[姓名]送样地点[具体的检测机构送样地址]六、检测项目及依据检测项目1.热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试验。2.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3.砂: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细度模数。4.石: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检测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4.《建设用砂》GB/T146845.《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6.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七、备注1.见证取样和送检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2.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3.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复检申请,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4.本送检单应妥善保存,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八、附件1.样品照片(清晰显示样品外观、标识等情况)2.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有)九、各方签字确认建设单位取样人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监理单位见证人员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取样人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见证单位盖章[盖章]日期:[年/月/日]以上就是一份完整的四川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单(建龙)模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检测要求,准确填写各项内容,确保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在填写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工程信息务必准确无误,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这些信息是整个送检流程的基础标识。2.取样部位要详细明确,精确到具体的楼层、结构构件,以便后续追溯和质量把控。3.样品名称和规格型号的填写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与材料标识一致,这对于判断材料是否符合工程要求至关重要。4.见证取样人员信息要完整填写,包括姓名和联系电话,确保在送检过程中能够及时沟通相关事宜。5.见证取样过程记录应详细、真实,如实描述取样方法、数量、标识及封样情况,这是保证送检样品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的关键环节。6.检测项目和依据要准确对应相关标准规范,不可随意填写,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7.备注部分可补充一些特殊情况或需要强调的事项,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出现误解。8.附件中的样品照片和其他证明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